2020-2021年宁夏银川市银川市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是政府与社会携手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治理创新。欧美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BOT(建造—运营—移交)模式,引入私人资本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由消费者支付费用,解决政府资金短缺问题;另一种是PFI(私人融资计划)模式,政府招标私人资本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由政府用公共支出买单,重在提高政府支出效率。近年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其深入发展,外来理论已经越来越难以解释和指导我国的实践。为此,我国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复合创新,实现了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实现了实施对象的超越。基础设施以及相关公共服务可分为三类:一是经济型,如道路交通、市政工程等;二是社会型,如养老、教育、文化等;三是环境型,如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等。西方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通常以单个项目为主:BOT模式多见于消费者付费的经济型项目,PFI模式多见于政府付费或补贴的社会型和环境型项目。与之相比,我国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通常是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项目,如“特色小镇建设”就是经济型项目和社会型项目的结合。即使是以某一方面为主导的项目,也常与其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捆绑起来开展。我国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优点在于可以避免社会资本过多关注经济型项目、忽视社会型和环境型项目;相关的项目评估也已逐步超越单纯的经济考量,要求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实现了实施主体的超越。在西方模式中,社会资本通常是以单一主体的形式与政府开展合作。而我国参与合作的社会资本常以联合体形式出现。其中,有的是跨行业跨部门联合,比如园区项目通常包含市政建设、环境保护、文教旅游等多个部门;有的是供应链上下游联合,比如一些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项目常常包括金融、规划、建设、运营等企业;也有的是不同所有制之间的联合。这种采用联合体形式、组建大PPP项目公司的方式,具有重要的治理创新意义。经过正确引导,将可能发展出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混合经济组织,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正在实现实施过程的超越。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最终绩效不仅体现在融资和建设环节,而且体现在运营维护环节。相应地,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的长期竞争力更多来自其在运营维护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当前我国参与合作实践的社会资本大多是建造或制造企业,建设施工能力强,但运营维护能力较弱。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未来基础设施建设“硬件”项目将逐步减少,服务运营“软件”项目将成为主导。这对许多以建设施工见长的企业提出了加强服务运营能力的转型要求。可以预见,经过PPP项目的磨炼与考验,这些中国企业将会实现建造业运营化、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运营”“中国服务”拓展,进而形成新的国际竞争力。
(摘编自《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创新与超越》,2017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需要解决政府资金短缺和提高政府支出效率的问题,欧美政府分别采取了PFI和BOT两种模式与社会资本进行合作。
B.BOT和PFI是欧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最主要的两种模式,在中国应用普遍。
C.中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更加重视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D.鉴于西方模式以单一主体的形式与政府开展合作存在某种缺点,中国复制创新出联合体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实现了实施对象、实现了实施主体、正在实现实施过程的超越三个层面,阐述了中国对西方模式的超越。
B.文章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我国对这种模式复合创新的问题。
C.对于“实现了实施对象的超越”,文章先交代基础设施以及相关公共服务的类型,并进而阐述西方与中国不同的模式及其各自的优点。
D.为了阐述“正在实现实施过程的超越”的观点,文章采用了举例论证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经过正确引导,就会发展出颇具创新意义的混合经济组织,给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注入活力。
B.若西方传统模式在中国没有水土不服,就可能不会出现对PPP的复合创新并进而对其超越。
C.只有提高运营维护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才能让社会资本参与项目长期保持竞争力。
D.经过PPP项目磨炼与考验的某些运营维护能力较弱的中国企业,会形成新的国际竞争力。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工信部1月26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截至2020年底,开通5G基站超过71.8万个,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网络全覆盖,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
2020年,我国新建5G基站超60万个,截至2020年底全部已开通5G基站超过71.8万个,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建共享5G基站超33万个。2021年,我国将持续深化5G网络建设,推进共建共享,新建5G基站60万个以上。
“从最初售价超过5000元,到如今低至千元,价格下调推动5G手机快速普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说,2020年,我国5G手机累计出货量1.63亿部,上市新机型累计218款。今年,将加大培育5G+增强现实、5G+虚拟现实等新兴消费模式,让5G快速走进百姓生活。
(摘编自2021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近日,我国正式发放5G牌照。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经营“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这意味着这四家运营商可以正式建设并运营5G网络,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进入了5G时代。中国也由此成为全球最早将5G商用服务落地的国家之一。
依靠更高速率、更大连接、更低时延的特性,5G不仅解决人与人的通信问题,而且能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万物互联。在5G网络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8K高清视频,以及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将真正走向成熟应用。人们相信,作为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5G将推动传统行业转型、数字经济创新,成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的发展新引擎,更好地支撑和服务数字中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让5G发挥好新引擎动力,关键要做大做强产业,发挥产业支撑作用。有报告预测,到2025年,5G将带动我国直接和间接总经济产出35.4万亿元,拉动300万个新增就业。如何将美好前景变为现实?如同工信部负责人所说,企业要以市场和业务为导向,积极推进5G融合应用和创新发展,聚焦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为更多的垂直行业赋能赋智,促进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此外,面对旺盛的5G行业应用需求及5G商业合作模式的改变,需要包括运营商、设备厂商以及终端厂商在内的产业链每一环进行深入协作和沟通,优化网络体验,构建健康、完整的产业生态。
5G标准是全球业界共同制定的国际标准,5G技术是全人类倾注心血和资源的创新之作。就像中国企业的5G技术服务全球一样,中国的5G牌照发放,既让国内亿万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也是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机会,进而共同致力于将科技造就的美好生活赋予全世界所有人。
(摘自2019年6月14日《人民日报》《5G,打开巨大发展空间》)
材料三: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5月26日刊登题为《中国5G势头猛,欧美因疫情裹足不前》的文章。文章称,中国正在加速新一代通信标准5G的普及,而欧美国家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在通信网络建设和支持新机型投放方面的投资明显放缓。
2020年原本是5G在全球范围正式普及的第一年。但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势在逐步发生变化。
2019年5月就已开通5G服务的英国,今年4月出现了多起5G基站纵火事件,原因是新冠疫情与5G有关的谣言广泛传播。
在法国,疫情导致各项工作滞后,开展5G服务所需的频谱分配从原定的4月份变成无限期延迟。西班牙和奥地利等国家同样也出现了频谱分配延期的情况。
韩国和美国于2019年4月在全球率先开通智能手机的5G服务。但美国的通信网络仍在建设之中,且由于疫情扩大,无法确保施工建设所需的人手。韩国的5G签约用户到2月时终于超过了500万,但也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眼下新签约用户增长迟缓。
(选自2020年6月1日“参考消息网”)
(1)下列对我国5G网络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5G网络到2020年底,无论是覆盖面、基站数还是5G手机普及速度,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B.我国5G网络由中国电信等四家运营商正式建设并运营,这成为中国通信行业进入5G时代的标志。
C.我国5G网络已经直接和间接带动我国总经济产出35.4万亿元,拉动了3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D.我国5G网络将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和数字经济创新,成为发展的新引擎,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调5G手机的价格,推动了5G手机的快速普及,有利于加大培育5G+增强现实、5G+虚拟现实等新兴消费模式,让5G快速走进百姓生活。
B.5G是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在5G网络中,8K高清视频、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智能家居等,将真正走向成熟应用。
C.我国在近日正式发放了5G牌照,不仅给国内亿万消费者带来好处,而且也给外资企业带来巨大商机,将科技造就的美好生活赋予全世界人民。
D.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使全球的5G服务形式很快发生了变化,美、英、法、韩等国在通信网络建设和支持新机型投放方面的投资明显放缓。
(3)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具体内容上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补 天
孙道荣
认识老唐很偶然。
那天因为急事出门,出了地铁口,天忽然下起暴雨。朋友的店就在一百多米处,但雨太大了,没带雨伞,我犹疑着,是干脆冒雨奔跑过去,淋成个落汤鸡呢,还是等雨小一点再过去。就在我犹疑不决时,有个人拿着一把伞,戳到我面前。
他嘴里还说着什么,风大,雨急,进出的人又多,人声嘈杂,我没听清。我想,他是见我没带伞,要卖伞给我吧。
我摇摇头,身子不自觉地往后退了退。家里的伞太多了,很多都是出门忽然遇雨,临时买的。再说,刚才出门匆忙,身上也没带钱呀,我又不会手机支付。
他还是坚定地将伞递到我面前。这人可真是怪,我心里嘀咕着。嘴上对他说,不好意思,我不买伞。
他听了我的话,笑了,说,我不是卖伞的,我看你没带伞,雨又这么大,你拿去用吧。
还有这样的好事?我不相信地打量了他一眼,他穿着雨衣,头上还戴着一个竹编的斗笠,透过雨衣,能隐约看见他里面穿的是黄色的工服,看样子是个环卫工人。
见我还是不相信,他一把将伞塞给我。
我接过了伞。我说,谢谢你。这样吧,我就到前面不远的地方,我去拿一把伞,就回来还你。
他笑笑,没事,不用还我的。
我撑着他给我的伞,向朋友的店走去。事情办得很顺利。回来的时候,我跟朋友借了一把伞,又带上了他送我的那把伞,我要还给他。
地铁口找了一圈,却没有看到那个人。我又在地铁站附近转了一圈,远远地看到一个环卫工人在冒雨清扫路口的一滩积水,我走过去,果然是他。
他也认出了我,一手拄着扫把,一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说,没想到,你还真来还伞了,一把旧伞,不值当呢。
我说,你帮了我忙,已经非常感谢了,伞嘛,自然应该还给你。
他憨憨一笑,收了伞,用劲甩了甩,然后折叠好,塞进身边的环卫车的座位底下。我看到里面,还有几把伞。便好奇地问他,你带这么多伞出门干什么?他嘿嘿乐了,说,很多人跟你今天一样,出门忘记带伞,却突然碰到大雨了。我呢,遇到了,就送给他一把。
还有这样的好人?!我就这样认识了他。
再次见到他,是个中午,晴天。从朋友的店里出来,看到一个环卫工人蹲在树底下,吃着自带的盒饭。我认出来了,是老唐。
我走过去,请他到朋友的店里坐着吃饭。他坚持不肯。我返身回到朋友的店里,搬了两张凳子过来,给他一张,我自己一张。我们坐在大树底下,随便聊了起来。
他比我年长十来岁,听口音,是江西人。一问,果然是婺源的。
我还是很好奇,他为什么会在雨天送伞给别人?再说,他哪来那么多伞呢?
他告诉我,他有一个祖传的手艺,就是修伞。以前在老家时,他在镇上摆了一个摊,专门给人修伞。刚开始的时候,人们用的还是油布伞,笨重,但伞面大,遮风挡雨的效果很好。那时候,一般人家,也就一两把伞,坏了,绝舍不得扔掉,花钱重买一把。穷呢,哪敢浪费啊?因而,他的修伞生意也好。说是修,其实更多的是补。油布破了一个洞,或撕了一个口子,拿来让他补。老唐说,先在破洞四周刷上桐油,待桐油微干了,撕下一块他用竹料自制的油纸,封上,再刷一层桐油。等桐油收干了一点,再贴一层油纸,如此往复三四次,破洞就修复如初了,看起来就跟新伞一样。
老唐在说起这些时,不像一个修伞匠在修伞,倒更像一个民间的艺人,陶醉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他说,那时候,修一把伞只要一两角钱,但因为是个技术活,挺受人尊重的。他也靠了这门祖传的手艺,养家糊口,日子过得还不错。
他说,后来,伞的品种渐渐多起来了,折叠伞、自动伞流行了,这倒没难住他,原理都差不多,他很快就掌握了修理的技术。真正致使他撑不下去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伞破了、旧了,不再找他修理,而是扔了,直接换一把新伞。他的生意,渐渐冷淡了。
有一次,一个年轻姑娘,拿了一把旧式的雨伞来找他修,伞骨差不多散架了。他对姑娘说,这把旧伞,不值得修了,修理的钱比买把新伞还贵呢。姑娘却央求他一定要修好,说这是她奶奶用过的伞,小时候,奶奶就是用这把伞接送她上学的。姑娘说,奶奶走了,我想修好这把伞,留个念想。
老唐说,人间的每把伞,都有一个故事呢。
后来,修伞的生意撑不下去了,老唐就进了城,做了一名环卫工。
我扫地的时候,经常会捡到别人扔掉的伞,大多只是些小毛病,修修还能用。老唐说,我就将它们修好,随身带着,遇到下雨天,有人没带伞,我就送给他,挡挡雨。
吃过饭,老唐要继续工作了。跟他告别时,他忽然说,以前,有个来修伞的人跟我说,你们修伞的人,是在补天呢。这句话,我记了大半辈子。
我也记住了,老唐。
(选自2020年8月30日《新民晚报》)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认识老唐很偶然”一句开头,颇具匠心:既收到了吸引读者的效果,又起到引出主人公和全文主要道具“伞”的作用。
B.在开头的几个段落里,本文借“我”突然遇雨这件事,让一个助人为乐、做好事不图回报的环卫工人的形象地站立在读者面前。
C.本文详细地描叙了老唐修伞过程,主要目的在于突出老唐的匠人精神,突出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对业务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D.本文插叙一个姑娘为纪念逝去奶奶来请老唐修伞这件事,既证明了伞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更证明了下文那句话所说的道理。
(2)本文画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3)环卫工老唐以前是个修伞匠,他的匠人精神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朱敬则,字少连,亳州永城人也。敬则倜傥重节义,早以辞学知名。咸亨中,高宗闻而召见,与语甚奇之,将加擢用,为中书舍人李敬玄所毁,乃授洹水尉。长寿中,累除右补阙。敬则以则天初临朝称制,天下颇多流言异议,至是既渐宁晏,宜绝告密罗织之徒,则天甚善之。时御史大夫魏元忠、凤阁舍人张说为张易之兄弟所诬构,将陷重辟,诸宰相无敢言者,敬则独抗疏申理曰:“元忠、张说素称忠正,而所坐无名。若令得罪,岂不失天下之望也?”乃得减死。四年,以老疾请罢知政事,许之,累转冬官侍郎,仍依旧兼修国史。张易之、昌宗尝命画工图写武三思及纳言李峤等十八人形像,号为《高士图》,每引敬则预其事,固辞不就,其高洁守正如此。敬则重然诺,善与人交,每拯人急难,不求其报。又尝与三从兄同居四十余年,财产无异。雅有知人之鉴,凡在品论者,后皆如其言。景龙三年五月,卒于家,年七十五。敬则尝采魏、晋已来君臣成败之事,著《十代兴亡论》。当时贤者是之。敬则知政事时每以用人为先桂州蛮叛荐裴怀古凤阁舍人缺荐魏知古右史缺荐张思敬则天以为知人。睿宗即位,尝谓侍臣曰:“神龙已来,李多祚、王同皎并复旧官,韦月将、燕钦融咸有褒赠,不知更有何人,尚抱冤抑?”吏部尚书刘幽求对曰:“故郑州刺史朱敬则,往在则天朝任正谏大夫、知政事,忠贞义烈,为天下所推。神龙时,被宗楚客、冉祖雍等诬构,左授庐州刺史。今陛下龙兴宝位,凶党就戮,敬则尚衔冤泉壤,未蒙昭雪。”睿宗然之,赠敬则秘书监,谥曰元。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四十五,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敬则知政事时/每以用人/为先桂州蛮叛/荐裴怀古/凤阁舍人缺/荐魏知/古右史缺/荐张思敬/
B.敬则知政事时/每以用人为先/桂州蛮叛/荐裴怀古/凤阁舍人缺/荐魏知/古右史缺/荐张思敬/
C.敬则知政事时/每以用人为/先桂州蛮叛/荐裴怀古/凤阁舍人缺/荐魏知古/右史缺/荐张思敬/
D.敬则知政事时/每以用人为先/桂州蛮叛/荐裴怀古/凤阁舍人缺/荐魏知古/右史缺/荐张思敬/
(2)下列对文中画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称制,古代对由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等女性统治者代理皇帝执掌国政,叫称制。
B.知政事,官名,唐朝宰相职衔名义;罢此衔,即罢宰相之职。知,知道、明白之意。
C.从兄,指父亲(有时也包括祖父和曾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人。
D.秘书监,既是机构,也是官名,由中央政府设置,专门掌管国家藏书与编校工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敬则重视节义,曾得皇帝欢心。唐高宗在听见他的名声后曾召见他并同他交谈,认为他是个奇才,准备提拔重用他。
B.朱敬则敢于抗争,尽力为人伸冤。他在唐高宗时就曾被看重,在魏元忠和张说被陷害时,他敢于抗辩,为受害者申冤。
C.朱敬则高洁守正,不与奸臣为伍。他多次拒绝同奸臣张易之、武三思等一起参与将李峤等十八人称为“高士”的事件。
D.朱敬则知人善任,正确评价别人。武则天认为他很了解人;凡是他品评过的人,其后来的行为表现都同他的评语相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元忠、张说素称忠正,而所坐无名。若令得罪,岂不失天下之望也?
②敬则重然诺,善与人交,每拯人急难,不求其报。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元日田家
[唐]薛逢
南村晴雪北村梅,树里茅檐晓尽开。
蛮榼出门儿妇去,乌龙迎路女郎来。
相逢但祝新正寿,对举那愁暮景催。
长笑士林因宦别,一官轻是十年回。
【注】①蛮榼:酒器。②晋朝时,民俗以“龙”字为家犬命名。后世以乌龙泛指犬。③士林:此处指读书人。
(1)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在元日这天,家家户户很早就打开了家门。
B.诗歌前三联写出当地淳朴的民风,元日百姓的生活热闹却又不失田园生活特有的宁静。
C.“但”字写元日这一天百姓相逢之后只彼此祝福健康长寿,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的告诫。
D.“暮景”一词含义丰富,既指一日之“暮”,也指一年之“暮”,亦可指一生之“暮”。
(2)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神仙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的震撼场面。
(2)《将进酒》中举古人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会须一饮三百杯。
(5)杜甫《旅夜书怀》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反衬了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
(6)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_________。
五、单选题
下列画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做学问贵深,譬如挖井,深了才有泉水,学问深了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不然,浅尝辄止,挖井不及水,终是废井,而无所用。
B.现在的年轻人耳朵里总是喜欢塞着耳机,震耳欲聋的音乐使其无法听到外界,导致有的人在过马路时,面对汽车的喇叭提示声也是充耳不闻。
C.《人民的名义》凭借“正剧萌化”和“良心精作”达到了真正万人空巷的奇观,最高收视率破8,刷新了2011年以来的国产剧收视纪录,堪称罕见。
D.这一带受衡水湖的影响,文风颇盛,耕读为重,便被当地文人演绎成了北诗村、南诗村,给几座村庄平添了些许温情蜜意。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人工智能能自我学习,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而且搜集和贮存的数据会越来越多,将会在新产品的研发、预测分析、推广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效应。
B.京津冀相邻区域内建立突发事件信息通报制度、协调联动处置机制和卫生应急队伍相互支援机制,推动卫生应急一体化进程。
C.书画名家走进沂蒙进行文化援建活动,是“军民融合铸辉煌 携手共圆中国梦”公益书画大赛走进金寨、走进延安系列采风之一。
D.全国妇联依托妇女儿童中心、家长学校等活动阵地,号召广大家长提高媒体素养,掌管网络知识,筑起儿童安全上网的家庭防线。
“微创新”,这个概念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尝试的新方向。今天的技术革新在很多时候已经不再是颠覆性的更新换代,任何针对用户体验的微小改变,都可能引爆整个市场。微博就可以看作是在博客基础上的微创新,用140个字拉低了用户门槛,迅速引发了全民微博潮。对于习惯了模仿的企业来说,如何不让微创新成为“山寨”的代名词,是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在互联网领域,像团购这样的一窝蜂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其中很难看到“微创新”在发挥作用。
这段文字用“团购”来说明( )
A.盲目从众的现象 B.更新换代的趋势
C.复制与模仿的作法 D.集体相约采购的行为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一位毕业生在自荐信中:“虽然我只有本科学历,但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
B.肯定专家的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C.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D.本人才疏学浅,刚才的一些想法仅是一孔之见,接下来还请在座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六、综合读写
请阅读下面一段说明性文字,概括它介绍了手工布鞋哪些内容。不超过70个字。
手工布鞋,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考证,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侯马出土的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其一般制作过程是:制袼褙、选鞋样、切底、包边、粘合、圈底、纳底、槌底、安鞋帮儿、用鞋楦子楦。它透气、吸汗性强,穿着舒适、轻便,无任何化学成分和原料,可以说是是环保型绿色产品。鞋底用纯棉线绳或麻绳纳制而成,对脚底具有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长期穿着养脚健身、防止脚臭、医治脚气,祛病延年。手工布鞋可作为馈赠礼品,赠给过生日的儿女、嫁娶的朋友,作为一份特别的祝福,为喜庆增添光彩;可给领导、部下、业务至交寄去一份特别的关心,为事业提供帮助。
七、写作
写作。
近日,四川某地的李大爷为了看病,和老伴转了好几趟车终于赶到某知名医院,却被告知医院为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已取消了现场挂号服务,就医需要“网上预约”。这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易如反掌,对于老年人却是难事,取消现场挂号让“慢了一拍”的一些老人求医问药很是受阻。
在“快一拍”的信息化、智能化社会中,有很多事情让“慢了一拍”的群体只能“望网兴叹”。
针对这种现象,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宁夏银川市银川市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B
C
A
【考点】
信息筛选与概括
分析论证结构
分析评价作者态度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A项,功能与项目对应错位,应将PFI和BOT位置调换。原文第一段表述为“欧美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BOT……解决政府资金短缺问题;另一种是PFI(私人融资计划)模式……重在提高政府支出效率”。
C项,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表述为“超越单纯的经济考量,要求充分考虑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并不是说侧重考虑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
D项,“西方模式以单一主体的形式与政府开展合作存在某种缺点”于文无据。原文第一段表述为“但随着其深入发展,外来理论已经越来越难以解释和指导我国的实践。为此,我国对这种模式进行了复合创新,实现了对西方模式的超越”,是说“西方传统模式在我国出现了水土不服”,并没有说其本身存在某种缺点。
故选B。
(2)C项,“及其各自的优点”错误,文章第二段主要交代基础设施、相关公共服务的类型,并阐述西方与中国不同的模式,但没有阐述西方模式的优点。
(3)A项,说法过于绝对,文章第三段说的是“将可能发展出”。
2.
【答案】
C
D
(3)同:它们都是围绕着我国5G网络建设这个中心事件来报道评说的。
异:材料一以我国5G网络建设的覆盖面、网站数和价格为报道重点;材料二以我国5G网络建设的意义和前景为重点。
【考点】
筛选并整合信息
概括内容,归纳要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已经”错误。根据材料二中“有报告预测,到2025年,5G将带动我国直接和间接总经济产出35.4万亿元,拉动300万个新增就业”可知,选项混淆时态,将“有报告预测,到2025年”的情况说成了“已经”。
(2)D项,“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使全球的5G服务形式很快发生了变化”错误。材料三表述为“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形势在逐步发生变化”,而不是“很快发生了变化”。
(3)作答本题,需要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有所了解,并且分析它们的异同点相同点。由材料一“工信部1月26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截至2020年底,开通5G基站超过71.8万个,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网络全覆盖,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以及材料二的标题“《5G,打开巨大发展空间》”分析可知,两则材料都是围绕着我国5G网络建设这个中心事件来报道评说的。不同点:由材料一“截至2020年底,开通5G基站超过71.8万个,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5G网络全覆盖,5G终端连接数超过2亿”“从最初售价超过5000元,到如今低至千元,价格下调推动5G手机快速普及”分析可知,材料一以我国5G网络建设的覆盖面、网站数和价格为报道重点;由材料二“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经营‘第五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这意味着这四家运营商可以正式建设并运营5G网络,标志着中国通信行业进入了5G时代。中国也由此成为全球最早将5G商用服务落地的国家之一”“人们相信,作为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5G将推动传统行业转型、数字经济创新,成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的发展新引擎,更好地支撑和服务数字中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就像中国企业的5G技术服务全球一样,中国的5G牌照发放,既让国内亿万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也是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机会,进而共同致力于将科技造就的美好生活赋予全世界所有人”分析可知,材料二以我国5G网络建设的意义和前景为重点。
3.
【答案】
D
(2)①说“修伞的人是在补天”,表层意思是说,修补雨伞是为了遮雨,而下雨则被认为是天漏了,因此说修伞的人是在补天,就是说修伞的人能遮雨。
②其深层含义是说,修伞不仅是在修补破损了的伞,更是在为大家解决实际困难,是在做好事,是在弥补社会的不足,是在为社会作贡献,这就像“补天”一样。
③“我记了大半辈子”这句话表现了修伞匠老唐记住了“补天”的深层含意,大半辈子都在传承并弘扬“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的精神。
(3)①老唐修伞的手艺很好,他修的伞,看起来跟新伞一样。
②他爱岗敬业,热爱自己的职业,把修伞当作一门艺术,陶醉在修伞的手艺中,简直就是一个民间艺人。
③他能将“修伞”是在“补天”的精神含义“记了大半辈子”,把自己工作的目的跟为别人做好事结合起来。
【考点】
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小说)
体会语句含意(小说)
分析人物形象(小说)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D项,“既证明了伞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更证明了下文那句话所说的道理”错误。这段文字不但可以让读者明白每把伞都有一个故事的道理,更重要的在于这从侧面反映了老唐正是因为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有这种深刻的体会。
(2)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的语境意,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时,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补天”,结合文本挖掘出它的语境意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时,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补天”,结合文本挖掘出它的语境意义。对于“来修伞的人”的来说,下雨天就是天在漏雨,伞是用来遮雨的,将伞补好也就是把天补好了,这是表层含义;深层意思是说,修伞的人修好了破损的雨伞,解决了人们的实际困难;老唐修好的坏伞,为没带伞的人挡雨,是在做好事,为社会作贡献,这就像“补天”一样。而“我记了大半辈子”这句话则表明老唐深谙这句话的含义,并且身体力行,一直实践着这句话,大半辈子都在传承并弘扬“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的精神。
(3)分析人物形象,需结合文章中与该人物相关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进行概括。阅读文本,由“老唐说,先在破洞四周刷上桐油,待桐油微干了,撕下一块他用竹料自制的油纸,封上,再刷一层桐油。等桐油收干了一点,再贴一层油纸,如此往复三四次,破洞就修复如初了,看起来就跟新伞一样”分析可知,老唐修伞的手艺很好,他修的伞,看起来跟新伞一样。由“老唐在说起这些时,不像一个修伞匠在修伞,倒更像一个民间的艺人,陶醉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分析可知,他爱岗敬业,热爱自己的职业,把修伞当作一门艺术,陶醉在修伞的手艺中,简直就是一个民间艺人。由“跟他告别时,他忽然说,以前,有个来修伞的人跟我说,你们修伞的人,是在补天呢。这句话,我记了大半辈子”分析可知,他能将“修伞”是在“补天”的精神含义“记了大半辈子”,把自己工作的目的跟为别人做好事结合起来。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
【答案】
D
B
C
(4)①魏元忠、张说两人一向忠正,加在他们头上的罪无根据。如果这样处以罪刑,这岂不是失去了天下人的希望吗?
②朱敬则看重自己的承诺,善于与人交往,常常解救别人的急难,而不求别人的报答。
【考点】
文言断句
古代官职
其他古代文化常识
内容概括与分析
文言翻译
【解析】
【参考译文】
朱敬则,字少连,是亳州永城人。朱敬则潇洒倜傥,很重节义,年轻时就以辞赋知名。唐高宗李治咸亨年中(672),高宗听到朱敬则的美名,就召见他,与他交谈,很看重他,在将要提拔任用他的时候,却被中书舍人李敬玄所贬毁,因而只授了朱敬则洹水县尉的官职。唐武则天长寿年中,(朱敬则)长时间担任右补阙。朱敬则因为武则天临朝称帝,天下人有很多流言异议,到长寿年间才渐渐地宁静下来,(他认为此时)应该绝灭告密罗织他人罪名这一类的情况,(因而上疏,)武则天看了认为很好。当时,御史大夫魏元忠、凤阁舍人张说被张易之兄弟陷害,将要受到重刑,宰相们不敢直言,只有朱敬则一个人敢于抗疏申理说:“魏元忠、张说两人一向忠正,加在他们头上的罪无根据。如果这样处以罪刑,这岂不是失去了天下人的希望吗?”这样二人得免死刑。武则天长安四年,(他)以年老多病辞去宰相职务,被武则天皇帝批准了,又被调任冬官侍郎,依旧兼修国史。张易之、张昌宗曾经命画工画武三思和纳言李峤等十八人的肖像,号称为高士图,(他们)曾企图拉朱敬则参与,(朱敬则)都坚决地推辞不参与。朱敬则的高洁守正达到如此境界。朱敬则看重自己的承诺,善于与人交往,常常解救别人的急难,而不求别人的报答。他与他的三个堂兄弟同居四十多年,财产不分彼此。(他)很能识才知人,凡是他品评的人,后来都如他所评论的。唐中宗李显景龙三年(712)五月,朱敬则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岁。朱敬则曾经搜集魏、晋以来群臣成败的事迹,著述了《十代兴亡论》。当时的贤者认为他的意见很对。朱敬则担任宰相时,常常以用人为头等重要的事情。桂州蛮人反叛时,他举荐裴怀古去处理;凤阁舍人这一职位缺人时,他举荐魏知古担任;右史这一职位缺人时,他举荐张思敬担任。武则天认为他知人识才。唐睿宗李旦即位时,曾对侍臣说:“自唐中宗李显神龙年间以来的冤假错案中,李多祚、王同皎都已官复原职,韦月将、燕钦融都已获得褒赠,不知现在还有什么人还含冤九泉未被昭雪的?”吏部尚书刘幽求回答说:“原郑州刺史朱敬则,过去在武则天皇帝时担任正谏大夫,主持政事,忠义节烈,重义轻生,为天下人所推崇。但是在神龙年间时,这个人却被宗楚客、冉祖雍等诬陷,被贬授卢州刺史。现在陛下您登上大位,那些凶党已经被处死了,但朱敬则还含冤九泉,未蒙昭雪。”唐睿宗同意刘幽求的话,追赠给朱敬则秘书监的官职,谥号为元。
【解答】
(1)“桂州蛮叛”意思是桂州蛮人反叛时,为主谓结构,其前后应断开,排除A、C两项;“荐魏知古”中,“魏知古”是人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
故选D。
(2)B项,“知,知道、明白之意”错误,这里的“知”是治理、执掌的意思。
(3)C项,“他多次拒绝同奸臣张易之、武三思等一起参与将李峤等十八人称为‘高士’的事件”错误。根据原文“张易之、昌宗尝命画工图写武三思及纳言李峤等十八人形像,号为《高士图》,每引敬则预其事,固辞不就”可知,是张易之等人企图将武三思、李峤等十八人称为“高士”。
(4)①素:一向。坐:治罪。无名:无根据。望:希望。
②然诺:承诺。交:交往。每:常常。报:报答。
三、古诗词鉴赏
【答案】
A
(2)①过节的愉悦之情:“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
②对宦游生活的厌倦之情:“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得可笑。
③对回乡的渴望之情:“一官轻是十年回”,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可见回乡之情是多么得迫切。
④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树里茅檐”“蛮榼出门”“乌龙迎路”“但祝”“那愁”表现当地民风淳朴,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
【考点】
理解内容,概括归纳要点(古代诗歌鉴赏)
把握主旨情感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A项,“本诗首联描写了南村和北村不同的风景”错误,“南村晴雪北村梅”互文见义,是说南村北村到处下雪过后放晴了,都开满了梅花。
(2)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诗写于作者被贬四川之时,但全诗并未有愁怨之情。首联写南村北村雪后初晴、红梅映雪的美景。清晨,家家户户打开家门欢度元日,一派祥和之景。颔联写少男少女携带了美酒去串门,狗儿欢快地迎接客人的到来。这两联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之情。颈联写人们相遇之后只相互问好,祝愿长寿,酒桌上人们相互举杯,丝毫不觉岁月流逝、老年将至。“但祝”“那愁”表现出元日这天诗人、百姓欢度佳节的景象,暗含了一种过节的愉悦之情。尾联上句“长笑士林因宦别”,读书人为了做官,不得不去乡别亲,多么得可笑;下句“一官轻是十年回”,写外出做官,至少十年才能回到家乡。尾联写作者在感受了农家淳朴的民风、欢乐的节日之后,流露出对宦游生活的厌倦,继而表达了对回家的渴望。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四、默写题
【答案】
(1)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3)栗深林兮惊层巅
(4)烹羊宰牛且为乐
(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6)人事音书漫寂寥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将进酒(李白)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由“描写神仙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的震撼场面”可推知答案。注意“霹雳”“摧”的书写。
(2)由“举古人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可推知答案。注意“恣”“谑”的书写。
(3)注意“栗”“巅”的书写。
(4)注意“烹”的书写。
(5)由“颔联”可推知答案。注意“涌”的书写。
(6)注意“寂寥”的书写。
五、单选题
【答案】
A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左右逢源: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做事圆滑。使用正确。
B项,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此处是听不到外面的声音,望文生义。
C项,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观看或参加某些大的活动等),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此处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不合语境,使用错误。
D项,温情蜜意:指情意温柔亲密。此处望文生义,应改为“诗情画意”。
故选A。
【答案】
B
【考点】
病句辨析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语序不当,“由于”放到“人工智能”后。
C项,主语不一致,可以在“书画家”前面加上“此次组织”。
D项,搭配不当,“掌管”“知识”不搭配,可将“掌管”改为“掌握”。
故选B。
【答案】
C
【考点】
一句话概括内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像团购这样的一窝蜂现象屡见不鲜”,这是在举例子,证明前面提到的“对于习惯了模仿的企业来说,如何不让微创新成为‘山寨’的代名词,是问题的关键”,前后呼应,因而是在说模仿方法。故选C。
【答案】
D
【考点】
表达得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自荐信应自信、谦虚。“绝对名副其实,恳请学校领导唯才是用”显得自高自大,有悖谦虚。
B项,忝列: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用在此处不得体。
C项,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不能用于自称。
故选D。
六、综合读写
【答案】
①制作历史悠久。②制作程序多。③绿色环保。④有保健作用。⑤是较好的馈赠佳品。
【考点】
提取关键词或主要信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阅读语段,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根据“手工布鞋,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可概括出制作历史悠久;根据“其一般制作过程是:制袼褙、选鞋样、切底、包边、粘合、圈底、纳底、槌底、安鞋帮儿、用鞋楦子楦”可概括出制作程序多;根据“它透气、吸汗性强,穿着舒适、轻便,无任何化学成分和原料,可以说是是环保型绿色产品”可概括出绿色环保;根据“鞋底用纯棉线绳或麻绳纳制而成,对脚底具有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长期穿着养脚健身、防止脚臭、医治脚气,祛病延年”可概括出有保健作用;根据“手工布鞋可作为馈赠礼品,赠给过生日的儿女、嫁娶的朋友,作为一份特别的祝福,为喜庆增添光彩;可给领导、部下、业务至交寄去一份特别的关心,为事业提供帮助”可概括出是较好的馈赠佳品。注意字数限制。
七、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材料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参考立意】
“速度”与“温度”兼顾;既要追求高远,更要立足现实;预约挂号不能一刀切;用行动温暖数字难民;帮助老人迈过数字鸿沟;智能社会不能落下“慢一拍”群体等。
【素材】
①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易如反掌的事情,对于老年人却是难事,由于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老人们在互联网时代遭遇了诸多不便。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一些医院开始推广“手机预约”,然而,取消现场挂号不仅让一些老人求医问药受阻,还让他们多跑冤枉路。当今的中国横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智能社会等数个反差鲜明的社会形态,一些“慢了一拍”的老年人,难以像年轻人那样熟络、灵活地使用智能化的电子产品。在关闭现场挂号服务的同时,部分医院没有为不会使用手机预约的老人提供过渡办法和缓冲地带,让一些老人“伤不起”。
②剧烈变革的中国社会与信息化、大数据时代不期而遇。老年人受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维方式等影响,难以像年轻人那样迅速接受新生事物;没有人教,更让老人“望网兴叹”。一些老人有着数字化培训的强烈需求,却找不到融入现代信息社会的学习渠道,成为互联网时代的边缘人。
③打造老人友好型社会,不仅需要在公共服务设置中融入“老年人视角”,也需要为老年人融入现代生活提供便利、帮助和社会支持。不论是简化公共服务设施的操作流程,使之更加“适老化”,还是畅通老年人数字化学习的渠道,抑或为上门办事的老年人提供贴心的帮扶, “想老人所想,急老人所急”,从换位思考、体谅和成人之美的角度来帮助老年人拥抱互联网时代,这是只要愿意我们就可以做得到的事情。
【行文结构】
首先,联系材料,提出观点“智能社会不能落下‘慢一拍’群体”。然后,肯定“快一拍”的优点和取得的成就;用一个转折,指出“慢一拍”群体面临的实际困难,应关注这个群体,帮助这个群体。具体从多个层面进行层进论证,如智能化社会当以人为本,不能落下“慢一拍”群体;从家庭角度来说,更应当以亲情为本,不能落下“慢一拍”成员等。最后可以联系自身实际谈思考和建议。
第3页 共16页 ◎ 第4页 共16页
第1页 共16页 ◎ 第2页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