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27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电脑与网络
■探索生命的奥秘
■登上太空
导入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部分宇航员
2005年8月,美国“发现”号宇航飞机在宇宙中遨游
美国“发现”号成功返航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的情景
导入
人类不断探索自然,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航天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诞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整个世界。计算机的出现,把人类社会引入“信息时代”;网络使地球缩小成了一个“村”;生物科学的发展使我们对自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生命奥秘的大门被一层一层地打开;航天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开辟了更广阔的活动和生存空间。
导入
电脑与网络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 “银河”计算机研制成功 。
1997年,中国每秒钟运行百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台式液晶电脑
便携式电子计算机(笔记本电脑)
计算机专卖店
学校计算机教室
因特网将孤立的电脑用户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
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
1995年中国人开始接触互联网,到2005年中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1亿。
互联网日益方便,人们不仅可以从网上获得信息,还可购物。
探索生命的奥秘
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
美国生物学家艾弗里
人类基因组图谱
克隆羊“多利”
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
全球首批克隆猪在美国诞生
我国第一头克隆猪(黑色)
登上太空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
《从地球到月球》封面(英文版)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虽然这颗卫星只会在太空噼啪作响,但它标志着人类的活动空间已经从陆地、海洋、大气层扩大到了宇宙空间,人类从此打开天门,放眼宇宙。
苏联发射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5年,苏联科学家检测“东方”号的运载火箭。
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载入宇宙飞船“东方”号在苏联发射升空。
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
美国阿波罗号飞船与“天空实验室”空间站会合并准备对接。
美国“阿波罗—11”号发射成功
美国“阿波罗”号载人登月成功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
美国最新的航天飞机“发现号”
中国“神州”五号飞船
中国神州五号飞船发射
中国首位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踏上征程
杨利伟在宇宙飞船上与地面进行了实时天地对话
杨利伟返回地面后自主出舱
香港市民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重庆市民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知识链接
海湾战争:“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
在海湾战争中B-52轰炸机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F-117隐形轰炸机
阅读与思考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活动
这是参加宣传活动的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前中)在北京石景山八角街道中里社区少年宫考察执行公约情况。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宣传大使姜昆(中)与北京八角中里社区青少年一起讨论如何健康上网。
湖北省宣传《会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主会场
解析与探究
克隆技术出现后引起科学家们的争论,各国政府相继表达了对克隆技术的
不同态度:
意大利卫生部长宣布禁止对人和动物进行任何克隆试验;
美国政府倡议以联合国公约方式禁绝所有形式的人体克隆研究;
英国科学家获准克隆人体胚胎并从中提取干细胞,用于医学研究,但不允许培育人体婴儿;
比利时等国呼吁对治疗性克隆研究“网开一面”。
你如何看待这场争论中的科学与伦理的关系?
自我测评
概括说明高新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高新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生活细节到人类自身前进的方向,高新科技都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直接的,它改变和添加了人类生活的内容,如计算机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并且对传统的信息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更深层次的,它对人类本身也发生着深刻的影响,改变着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和思考方式,让人类对自身和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和更新,例如网络中的虚拟生活和生物技术对生物的再造和人类自身的重塑等。
结 束(共63张PPT)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导入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部分宇航员
2005年8月,美国“发现”号宇航飞机在宇宙中遨游
美国“发现”号成功返航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的情景
导入
人类不断探索自然,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20世纪,电子计算机、遗传工程、航天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诞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着整个世界。计算机的出现,把人类社会引入“信息时代”;网络使地球缩小成了一个“村”;生物科学的发展使我们对自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生命奥秘的大门被一层一层地打开;航天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开辟了更广阔的活动和生存空间。
导入
电脑与网络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1945年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约30余吨,是个庞然大物。这台电子计算机使用了18000个电子管,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1983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一亿次以上的 “银河”计算机研制成功 。
1997年,中国每秒钟运行百亿次的“银河—Ⅲ”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放在手指上的计算机芯片
各种半导体器件
1997年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与电脑“深蓝”进行“人机”大战
“深蓝”计算机
”人机”大战引起了全球关注,在第一回合的比赛中,“深蓝”获胜。
各式电脑
计算机专卖店
因特网将孤立的电脑用户与全世界联系在一起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2006年
0.3 2.4 3.6 7.4
国际互联网的用户数(亿人)
互联网零售企业亚马逊公司网站首页(Amazon)和其创始人Jeff Bezos
互联网拍卖公司e-Bay网站首页和其创始人Pierre Omidy(左) 及首席执行官Margaret Whitman
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Google网站首页及其创始人Larry Page(左)与Sergey Brin 。
微软公司初创时期成员合影(前排左一是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很早就看到了微型计算机的广阔发展前景
比尔·盖茨的微软公司初创时使用这台Altair计算机开发出了BASIC语言。
微软早期发展过程中编程使用的穿孔纸带
在微软公司的展室陈列的早期微机、磁盘和计算机编程书籍
美国微软公司推出了多种Windows操作系统
微软公司的陈列室是IT产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比尔·盖茨在移动通讯新产品发布会上演讲
比尔·盖茨在描绘基于微软公司产品的操作平台
比尔·盖茨和其夫人一同出席艾滋病慈善会
探索生命的奥秘
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
美国生物学家艾弗里
孟德尔(1822-1884),从小爱好园艺,由于家境困难,没有读完大学,在朋友的资助下,于1850年到维也纳大学理学院深造。1853年夏天,他回到布龙修道院,担任时代学校的动植物学教师。他结合教学,从事植物的杂交实验工作,终于发现了遗传规律,并在1865年的布尔诺自然科学协会上,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但却被埋没,直到20世纪初才重新被发现,从而确定了孟德尔在遗传学上的地位。
艾弗里(1877~1955 ),加拿大生物化学家。1945年,他和他的合作者在纽约进行细菌转化的研究,实验材料是肺炎链球菌,结果说明,使细菌性状发生转化的因子是DNA(即脱氧核糖核酸),而不是蛋白质或RNA(即核糖核酸)。
弗朗西斯·柯林斯博士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人类基因图谱
英国爱丁堡罗林斯研究所伊恩维尔穆特教授
伊恩与克隆羊“多莉”
中国培育出的克隆牛
全球首批克隆猪在美国诞生
我国第一头克隆猪(黑色)
登上太空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
《从地球到月球》封面(英文版)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虽然这颗卫星只会在太空噼啪作响,但它标志着人类的活动空间已经从陆地、海洋、大气层扩大到了宇宙空间,人类从此打开天门,放眼宇宙。
苏联发射的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65年,苏联科学家检测“东方”号的运载火箭。
1961年4月12日,世界上第一艘载入宇宙飞船“东方”号在苏联发射升空。
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
三名宇航员(从左向右)阿姆斯特朗( Armstrong )、柯林斯( Collins)、艾德林(Aldrin )
启程
美国“阿波罗—11”号发射成功
“阿波罗”11号登月片断
旁白:
[肯尼迪:] 我们选择在十年内登上月球以及其他发展计划,不是因为简单,而是因为任务艰巨!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人类需要费尽心血研发最佳技术,我们选择了这个挑战,我们不能拖延,我们决心赢得此役。
[旁白:]当宇航员迈向历史性第一步的时候,新技术使得全世界都可以同步看到实况,信号从25万英里的外太空传回地球。
[宇航员:]32英尺半,扬起了一些尘土,32英尺半,有影子,前面一点,再前面一点,往右调一点,下去一点,30秒结束,30秒结束。
[旁白:]这真的很紧张,也很戏剧化,当登月舱降落时,我们得先避开一个很深的坑洞,找到一个可以降落的地点。摄像机就架在LAM的右舷窗,几英尺外,可以清楚看到月球上被火箭推进器吹起的灰尘。
[宇航员:]要求关闭引擎,关闭引擎。413进入。那是降落的一刻,我站在梯子上,我要走下LAM了,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旁白:]这是个开拓的世纪,登月是世纪大事,在宁静海,我们踏上了通向宇宙的星辰之路。
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登月成功
人类在月球上留下的脚印 (宇航员艾德林的脚印)
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
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
指挥控制中心与宇航员在通讯交流
安全返回地球
航天员从月球带回来的月球上的岩石
美国航天飞机(从左向右):“哥伦比亚”号(Columbia)、“挑战者”号( Challenger,) ,“发现”号( Discovery),“阿特兰蒂斯”号(Atlantis),“奋进号”( Endeavour) 。航天飞机是可重复使用的往返与地球和近地轨道之间的航天器。
运往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返回地面
知识链接
海湾战争:一盎司硅片比一吨铀还要有作用的战争
武器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越来越“智能化”,而智能化技术的核心正是电脑网络。曾担任美国国防部指挥与控制政策研究室主任的退休上校阿兰·坎彭在海湾战争后主编了《第一场信息战争》一书。他在书中写道:“知识的重要性已达到了能与武器和战术匹敌的地步,通过摧毁和干扰指挥与控制系统的手段,就能迫使敌人缴械投降。”而海湾战争中知识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电脑网络技术的应用上。用坎彭的话说就是:“今天,基本上战争的每一个领域都已经完全自动化,所需的只是把大量数据转化成许多不同形式的能力。”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中,整个战场与美国本土联网的计算机达3000多台。
在海湾战争过去6年之后的1997年,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还记忆犹新地写道:“美国领导的‘沙漠风暴’行动通过摧毁伊拉克的通信能力而一举将其击溃,由此证明那些像使用巡航导弹一样得心应手地使用奔腾处理器的勇士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
知识链接
在海湾战争中B-52轰炸机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2001年11月22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在京联合召开网上发布大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图为发布会现场(左上)及上海(右上)和天津(右下)分会场。
阅读与思考
3月20日是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行动日”。图为山东省济南市“青少年网络文明”社区行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阅读与思考
阅读与思考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为什么要制定和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解析与探究
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使各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更为便捷,相互影响也更直接,突出表现在网上媒体、网上教育以及网上银行、网上交易、网上营销等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瑞士信贷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说,一九九九年世界电子贸易总额为九百八十亿美元,今后电子商务将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到二○○三年将超过一点二万亿美元。全球各大公司对发展电子商务高度重视。据报导,一九九九年,美国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上的投入达到一千五百多亿美元。信息网络化直接导致了军事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空前地提高着军队的信息战、网络战能力,数字化部队建设已开始成为发达国家军队建设的重点。信息网络化还为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伸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纷纷投入巨资,拟订规划,发展信息网络。
我们要抓住信息网络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快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并在经济、社会、科技、国防、教育、文化、法律等方面积极加以运用。
——摘自江泽民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信息网络化发展带来的机遇?
自我测评
概括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
高新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生活细节到人类自身前进的方向,高新科技都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最直接的,它改变和添加了人类生活的内容,如计算机的出现和网络技术的应用,让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并且对传统的信息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更深层次的,它对人类本身也发生着深刻的影响,改变着人类自身的存在方式和思考方式,让人类对自身和事物的认识不断加深和更新,例如网络中的虚拟生活和生物技术对生物的再造和人类自身的重塑等。
结 束(共22张PPT)
第27课改变世界的
高新科技
单县一中 黄现锋 高岩
1946年2月4日,美国军方和政府部
门的代表、著名的科学家一起挤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房间里。当一位陆军将军轻轻按下电钮后,占满整整三堵墙的机器立即亮了起来,人们热烈鼓掌,高声欢呼:“ENTAC活了!”并且向总工程师埃科特祝贺。
“ENT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一、电脑与网络
1.电子计算机
(电脑)
出现:时间:
1946年
地点:
美国
发展:
发明特点:
智能化
就在第四代计算机方兴未艾的时候,日本人在1992年提出了第五代计算机的概念,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第五代计算机具有某些与人的智能相类似的功能,可以理解人的语言,能思考问题,并具有逻辑推理的能力。严格说来,只有第五代计算机才具有“脑”的特征,才能被称为“电脑”。
电脑与其他发明相比较有何不同?
焊接机器人
机器人不仅能够连续且稳定地进行复杂的焊接,而且还具备自动原点定位、焊缝自动跟踪、多层焊接补偿等辅助功能。 能提高生产的效率,降低工人操作的强度,减少用户采购的成本,改变以往依靠工人熟练程度提高产品质量的误区。还能减少因劳动强度给工人所带来的风险。除了上述焊接机器人以外,还有清洁机器人、维修机器人等,代替人类做危险的、精密的工作。
2.网络技术
某一网络结构图
国际互连网(因特网)1969年
② 作用:传递信息 密切联系
① 发明:
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使各国经济与国际的联系更为便捷,相互影响也更加直接,突出表现在网上媒体、网上教育、网络媒介形式的流行以及网上银行、网上交易、网上营销等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据报道,1999年美国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上的投入达到1500亿美元。信息网络化直接导致军事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空前地提高了军队的信息战、网络战能力,数字化部队的建设已成为发达国家军队建设的重点。信息网络化还为当今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目前,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在纷纷投入巨资,拟订规划,发展信息网络。
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今天的
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提示:
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社会、文化、生活、
科技、政治以及军事领域),从身边说起,从小事说起,也可以把你所听到的影响、你看到的变化说出来。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
大千世界奇妙克隆
⑴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发展
1865年
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指出遗传单位——基因
1868年
瑞士生物学家弗里德里希
发现了 DNA
孟德尔
⑵ 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顾名思义是探索生命奥秘而发展出的一门重要学科。其涵盖领域十分宽广,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工程和发酵工程四大方向。它涉及制药、诊断、营养、保健与食品、农业、环境和生态、海洋生物技术、新型生物材料、再生能源等。
1.生物工程技术的概念:
2.形成时间:
20世纪70年代
3.核心: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①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只有一个基因组,大约有5万—10万个基因。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使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这一价值30亿美元的计划的目标是,为30亿个碱基对构成的人类基因组精确测序,从而最终弄清楚每种基因制造的蛋白质及其作用。打个比方,这一过程就好像以步行的方式画出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线图,并标明沿途的每一座山峰与山谷。虽然很慢,但非常精确。随着人类基因组逐渐被破译,一张生命之图将被绘就,人们的生活也将发生巨大变化。
② 应用
转基因技术使人类可以对生物生命进行“任意修改”。科学家担心,由这种技术创造出来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有害于人类。它们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源很难消除。还有,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也尚未有定论。目前,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在日、美、欧等地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消费者团体掀起了相当规模的反对转基因农作物和食品的运动。
利:克隆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
有积极的意义:利用克隆技术,可以改变农作
物的基因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医疗保健
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保护环境和濒危动植物,以克隆技术再现物种。
弊:克隆技术从根本上破坏了生物个体的独一
无二性,有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意想不到的
影响。尤其是克隆技术将会引发十分棘手的
社会伦理问题:加剧家庭的多元化倾向,瓦
解正常的人伦秩序,改变人的亲系关系,丧
失基本的归属感;使人口产生和性爱分离,
破坏人类的感情,甚至会使人种退化,以及
正常的生死观念根本动摇。
在新技术与人的观念发生矛盾时,要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生命伦理问题。既要尊重科学,又要尊重人的尊严,让时间去化解矛盾。人类历史发展表明,伦理道德标准将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演化,人类的无性繁殖所遇到社会伦理问题障碍,将在未来社会得以化解。
三、登上太空
1.航天历程
早在19世纪末,俄国著名的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已在他的著作中论述了借助火箭实现宇宙飞行的可能性。
1957年,苏联发射的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开端:人造地球卫星
加加林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
杨利伟
“神舟”五号飞船升空
同学们应该知道在航天中除了辉煌,
还有灾难,比如美国的挑战者航天飞机与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造成机毁人
亡,损失惨重。请大家思考:人类这样做,
仅仅是为了一个梦想吗?还有哪些因素在
起作用?
思考
再见(共37张PPT)
第27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一、电脑与网络
1、电脑的发展及其意义
谁知道电脑的设计理念是从何而来的?
电脑的设计理念来源于中国的算盘
中国古时发明了算盘去处理一些数据,利用拨弄算珠的方法,人们无需进行心算,通过固定的口诀就可以将答案计算出来,这种被称为“计算与逻辑运算”的运作概念传入西方后,被美国人加以发扬光大,并由此发明了电脑。
一、电脑与网络
1、电脑的发展及其意义
第一台电脑在哪里诞生?叫什么名字?
1946年,第一台电脑在美国正式诞生,名字叫ENIAC
电脑的发明最初是与军事和战争联系在一起的
1946年2月4日,美国军方和政府部
门的代表、著名的科学家一起挤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房间里。当一位陆军将军轻轻按下电钮后,占满整整三堵墙的机器立即亮了起来,人们热烈鼓掌,高声欢呼:“ENTAC活了!”并且向总工程师埃科特祝贺。
“ENT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脑。
一、电脑与网络
1、电脑的发展及其意义
电脑自诞生以来,向着两个方向发展
(1)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
(2)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电脑的几个发展阶段
一、电脑与网络
1、电脑的发展及其意义
电脑的发明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情,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门复杂的工程技术学科,它的应用从国防、科学计算到家庭办公、教育娱乐,无所不在。
一、电脑与网络
2、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
1969年,国际互联网(internet)正式问世,中文根据音译简称为“因特网”。因特网的发源地也是美国
1995年,北美、欧洲和东亚地区迎来了网络建设的高潮,这一年被称为“国际网络年”
一、电脑与网络
2、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意义
互联网是继电报、电话、电脑之后的一个伟大发明,互联网也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已经溶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人类跨入信息社会,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全世界的电脑能够通过互联网联系起来,进行通讯或分享信息资源,它在发展远程教育、人际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使各国经济与国际的联系更为便捷,相互影响也更加直接,突出表现在网上媒体、网上教育、网络媒介形式的流行以及网上银行、网上交易、网上营销等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据报道,1999年美国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上的投入达到1500亿美元。信息网络化直接导致军事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空前地提高了军队的信息战、网络战能力,数字化部队的建设已成为发达国家军队建设的重点。信息网络化还为当今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当今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目前,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在纷纷投入巨资,拟订规划,发展信息网络。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
1、生物工程技术和转基因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一门新兴科学,即生物工程技术,它是在分子水平上对DNA动手术的工程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
1、生物工程技术和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技术被应用于实际,在农业、医药等行业中生产出生物制品,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的应用--GMO食品
您吃过GMO食品吗?其实GMO食品可能正充斥在超级市场的商品架上呢!
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的应用--GMO食品
基因改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GMO )
GMO的贡献:提高产量,增加养分,也可以使作物变得更耐旱、或不怕虫害
GMO的安全问题:我们把改造后的基因或蛋白质食入后,究竟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② 应用
转基因技术使人类可以对生物生命进行“任意修改”。科学家担心,由这种技术创造出来的新型遗传基因和生物可能会有害于人类。它们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即所谓的遗传基因污染,而这种新的污染源很难消除。还有,转基因农作物和以此为原料制造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影响也尚未有定论。目前,转基因农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在日、美、欧等地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消费者团体掀起了相当规模的反对转基因农作物和食品的运动。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
2、遗传工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
1999年我国加入这项计划
进入21世纪,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成果,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初步分析
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
3、克隆
1997年,人类第一次用哺乳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进行克隆技术成功,克隆出绵羊“多莉”
克隆Clone,意思是人工诱导一个生物体或细胞通过无性繁殖而产生一个新的个体或群体,该个体或群体在基因型上与原生物体或细胞应该是相同的
克隆羊“多莉”
2003年2月14日,英国一个名叫多莉的克隆羊,因患严重肺病而接受“安乐死”。
1997年,生物学界发生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克隆羊多莉诞生
这一消息立刻轰动了全世界。各国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纷纷对此报道和评述。
继多莉出现后,克隆,这个以前只在科学研究领域出现的术语变得广为人知。克隆猪、克隆猴、克隆牛……纷纷问世,似乎一夜之间,克隆时代已来到人们眼前。
1998年和1999年是多莉最幸福的两年,它不仅继续享受作为首只克隆羊应享有的超级待遇,还与一只名叫戴维的威尔士山羊“喜结良缘”,于1998年4月13日凌晨4时生下一只雌性的体重2.7千克的小羊羔,取名“邦妮”。1999年,多莉一家又迎来了3个可爱的羊宝宝。那时,已经是4个孩子母亲的多莉显得富态而慈祥。
一般情况下,绵羊的寿命可以长达12年,从理论上讲克隆羊多莉只活到了普通羊的一半,但是它已经患多种慢性疾病,包括风湿、早衰以及逐渐恶化的肺病。
利:克隆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
有积极的意义:利用克隆技术,可以改变农作
物的基因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医疗保健
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保护环境和濒危动植物,以克隆技术再现物种。
弊:克隆技术从根本上破坏了生物个体的独一
无二性,有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意想不到的
影响。尤其是克隆技术将会引发十分棘手的
社会伦理问题:加剧家庭的多元化倾向,瓦
解正常的人伦秩序,改变人的亲系关系,丧
失基本的归属感;使人口产生和性爱分离,
破坏人类的感情,甚至会使人种退化,以及
正常的生死观念根本动摇。
三、登上太空
1、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与登月计划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宇航事业的开端
1961年,苏联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1961年4月12日的108分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使全世界的人记住了加加林的名字,尤里.加加林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降落在苏联境内,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宇宙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愿望。
世界上第一位女太空人。1963年,她驾驶“东方6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70小时50分钟。迄今为止,她仍是世界上惟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3天的女性。2000年10月9日,英国“年度妇女”国际学会授予她“20世纪女性”荣誉称号。
瓦连金娜·捷列什科娃
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登上月球
三、登上太空
1、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与登月计划
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宇航事业的开端
1961年,苏联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陆月球,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首次登上月球。
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凉而沉寂的土地,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当时他说出了此后在无数场合常被引用的名言:“这是个人迈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三、登上太空
2、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国外载人航天主要五个方向发展 :
太空旅游
国际空间站
天基航天
月球基地
载人火星登陆
三、登上太空
3、航天事业的意义
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各种民用、军用卫星陆续升空,广泛运用于气象、资源勘测、通讯等许多领域,航天技术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航天事业也充满艰险的挑战!
三、登上太空
中国的航天事业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于次日安全返回地面,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杨利伟
“神舟”五号飞船升空
2、“神舟”号飞船
2005年10月12日,“神舟”6号发射成功,两名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飞行了115个多小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这是我国首次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同学们应该知道在航天中除了辉煌,
还有灾难,比如美国的挑战者航天飞机与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造成机毁人
亡,损失惨重。请大家思考:人类这样做,
仅仅是为了一个梦想吗?还有哪些因素在
起作用?
思考
四、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中后期世界上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是一次以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
课堂小结
主要学习了三项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电脑与网络技术
生物科学技术
航天技术
要了解世界科技的发展线索及其对人类的重大意义,并对科技发展作出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