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上第三单元第2课《斜面》课件(26张PPT)+教案+习题+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上第三单元第2课《斜面》课件(26张PPT)+教案+习题+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15 21:04:4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六上第三单元第2课《斜面》教学设计
课题 斜面 单元 三 学科 科学 年级 六
学习目标 1.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2.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3.能利用器材搭建一个斜面,完成特定的搬运任务。4.能正确操作测力计,准确测量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和直接提升物体所用的力的大小。5.能根据提供的指标完成工具的测试和评价。6.与同伴合作探究时,互相协作,关系融洽。7.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8.认识到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重点 利用塑料槽、木板搭建斜面,并进行模拟测试活动。
难点 在模拟测试过程中发现斜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举例说说你见过的斜面,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从古至今,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明和运用了许多工具与技术,有的一直沿用至今,斜面就是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斜面的应用,“竹筒引水”就是利用竹筒摆成倾斜的面,这样可以让水缓慢地流淌到更远的低处。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就是斜面。有了它,工作人员就可以很轻松地将一个很重的木桶推到车上。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旨在通过图片观察和讨论来揭示概念,为探究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探索:对于技术和工具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我们应当进行测试与评价。测试的方法可以是模拟测试和实际测试。在测试时,需要建立评价指标,评价的指标可以有多有少,我们可以逐步由少到多来学习。模拟测试:用塑料槽做一个斜面滑道,模拟古人搬运物品。任务1:将一个物体由高处A沿斜面滑到低处B。实验材料:任意物体(重物)、塑料槽。实验步骤:(1)不使用任何工具,将物体由高处A松手,等物体降落到低处B所在的平面后,将物体挪到低处B。(2)利用塑料槽搭建一个斜面连接高处A和低处B,将物体由高处A沿斜面滑到低处B。实验现象:(1)如果不使用任何工具,那么物体将由高处A直接自由下落到它的正下方,我们还需要将物体挪到低处B。(2)当我们加入一个斜面后,只要斜面长度足够,我们就可以将高处A和低处B用斜面连接好,将物体直接放在高处A,物体借助自身的重力沿着斜面滑到低处B。实验结论:两种方法都能将物体由高处A送到低处B,但是利用斜面可以借助物体自身的重力沿着斜面滑到指定的地点。任务2:用几段塑料槽搭个较长的斜面,模拟水渠引水,将杯水从高处引到低处。实验材料:水、接水的桶、塑料槽。实验步骤:(1)不使用任何工具,将水倒在高处A,观察实验现象。(2)用几段塑料槽搭一个较长的斜面,将高处A和低处B用斜面连接好,将水倒在高处A,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1)水由高处A直接自由下落到它的正下方,无法直接流到低处B,还需要想办法将流水引到低处B。(2)水沿着斜面直接流到低处B。实验结论:两种方法都能将水由高处A引到低处B,但是利用塑料槽搭的斜面起到了缓冲作用,水的移动距离增加了,使用斜面让完成任务变得更方便、更容易。观看视频资料。模拟测试:用木板搭一个斜面,模拟搬运物体的过程。任务3:将木块(或石块)由低处B沿斜面缓缓地拖到高处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任务4:将木块(或石块)由低处B缓缓地直接提升到高处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实验材料:木板、木块(或石块)、弹簧测力计。实验步骤:(1)观察弹簧测力计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指针是否在0刻度的位置上。(2)将木块(或石块)由低处B沿斜面缓缓地拖到高处A。在拖动物体的同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实验记录表里。(3)用木块(或石块)分别进行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获得的实验数据。(4)将木块(或石块)由低处B缓缓地提升到高处A。在提升物体的同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实验记录表里。(5)用木块(或石块)分别进行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获得的实验数据。实验记录:模拟利用斜面搬运物体需要用力大小的实验记录表物体第一次(N)第一次(N)第一次(N)第一次(N)木块2.22.42.32.3石块5.05.45.25.2模拟直接搬运物体需要用力大小的实验记录表物体第一次(N)第一次(N)第一次(N)第一次(N)木块3.23.43.33.3石块7.27.67.77.5实验结论:使用斜面能够搬运物体,不使用工具也能搬运物体,但是相同条件下,使用斜面更省力。观看视频资料。研讨:在模拟测试中,不同的方法是否都能完成任务 不同的方法用力情况是否相同 在模拟测试中我们发现:不同的方法都能完成任务。例如:将物体从高处运送到低处时,使用斜面能让物体借助自身的重力,沿着斜面滑到指定的地点。将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时,不使用斜面,用力要大一些,而使用斜面,用力要小一些。通过测试,你认为斜面有什么作用 将物体从高处运送到低处时,使用斜面比直接运送要更方便、更容易。将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时,使用斜面比直接提升要省力。对比不使用斜面和使用斜面完成同一个任务,我们发现,使用斜面能更省力、更容易完成任务。拓展: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可以在一些工具上见到斜面的应用,比如刀、斧等;你还能在许多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找到斜面,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斜面的运用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单就农业生产而言,人们利用斜面和其他技术修建了运河、水坝、水渠、水沟等设施,组成水利系统,不但治理了水灾,还实现了对水的充分利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了人类获得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观看视频资料。 出示材料,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做法。集体交流后,让学生领取实验材料,进行体验。学生动手实验,并做好记录。学生完成实验并进行交流。学生汇报自己的实验记录。小组讨论后进行回答。学生说说斜面在这些地方的具体应用。 使学生实验时目的更加明确。为科学结论的得出提供证据。通过对比让学生逐渐建立起“斜面可以省力”的科学认知。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能利用器材搭建一个斜面,完成特定的搬运任务。并能正确操作测力计,准确测量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和直接提升物体所用的力的大小。从而得知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2 斜面
教科版 六年级上
新知讲解
举例说说你见过的斜面,它们有什么作用呢
从古至今,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明和运用了许多工具与技术,有的一直沿用至今,斜面就是这样的情况。
新知讲解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斜面的应用,图中的“竹筒引水”就是利用竹筒摆成倾斜的面,这样可以让水缓慢地流淌到更远的低处。
新知讲解
图中,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就是斜面。有了它,工作人员就可以很轻松地将一个很重的木桶推到车上。
新知讲解
1
对于技术和工具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我们应当进行测试与评价。测试的方法可以是模拟测试和实际测试。在测试时,需要建立评价指标,评价的指标可以有多有少,我们可以逐步由少到多来学习。
模拟测试:用塑料槽做一个斜面滑道,模拟古人搬运物品。
任务1:将一个物体由高处A沿斜面滑到低处B。
实验材料:任意物体(重物)、塑料槽。
新知讲解
1
实验步骤:(1)不使用任何工具,将物体由高处A松手,等物体降落到低处B所在的平面后,将物体挪到低处B。
(2)利用塑料槽搭建一个斜面连接高处A和低处B,将物体由高处A沿斜面滑到低处B。
新知讲解
1
实验现象:(1)如果不使用任何工具,那么物体将由高处A直接自由下落到它的正下方,我们还需要将物体挪到低处B。
(2)当我们加入一个斜面后,只要斜面长度足够,我们就可以将高处A和低处B用斜面连接好,将物体直接放在高处A,物体借助自身的重力沿着斜面滑到低处B。
实验结论:两种方法都能将物体由高处A送到低处B,但是利用斜面可以借助物体自身的重力沿着斜面滑到指定的地点。
新知讲解
1
任务2:用几段塑料槽搭个较长的斜面,模拟水渠引水,将杯水从高处引到低处。
新知讲解
1
实验材料:水、接水的桶、塑料槽。
实验步骤:(1)不使用任何工具,将水倒在高处A,观察实验现象。
(2)用几段塑料槽搭一个较长的斜面,将高处A和低处B用斜面连接好,将水倒在高处A,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1)水由高处A直接自由下落到它的正下方,无法直接流到低处B,还需要想办法将流水引到低处B。(2)水沿着斜面直接流到低处B。
实验结论:两种方法都能将水由高处A引到低处B,但是利用塑料槽搭的斜面起到了缓冲作用,水的移动距离增加了,使用斜面让完成任务变得更方便、更容易。
新知讲解
模拟古人搬运物体
新知讲解
2
模拟测试:用木板搭一个斜面,模拟搬运物体的过程。
任务3:将木块(或石块)由低处B沿斜面缓缓地拖到高处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任务4:将木块(或石块)由低处B缓缓地直接提升到高处A,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新知讲解
2
实验材料:木板、木块(或石块)、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1)观察弹簧测力计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指针是否在0刻度的位置上。
(2)将木块(或石块)由低处B沿斜面缓缓地拖到高处A。在拖动物体的同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实验记录表里。
(3)用木块(或石块)分别进行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获得的实验数据。
(4)将木块(或石块)由低处B缓缓地提升到高处A。在提升物体的同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在实验记录表里。
(5)用木块(或石块)分别进行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获得的实验数据。
新知讲解
2
实验记录:
模拟利用斜面搬运物体需要用力大小的实验记录表
物体 第一次(N) 第二次(N) 第三次(N) 第四次(N)
木块 2.2 2.4 2.3 2.3
石块 5.0 5.4 5.2 5.2
新知讲解
2
模拟直接搬运物体需要用力大小的实验记录表
物体 第一次(N) 第二次(N) 第三次(N) 第四次(N)
木块 3.2 3.4 3.3 3.3
石块 7.2 7.6 7.7 7.5
实验结论:使用斜面能够搬运物体,不使用工具也能搬运物体,但是相同条件下,使用斜面更省力。
新知讲解
用斜面搬运物体
新知讲解
斜面及其应用
新知讲解
研究斜面的作用
新知讲解
1.
在模拟测试中,不同的方法是否都能完成任务 不同的方法用力情况是否相同
在模拟测试中我们发现:不同的方法都能完成任务。
例如:将物体从高处运送到低处时,使用斜面能让物体借助自身的重力,沿着斜面滑到指定的地点。将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时,不使用斜面,用力要大一些,而使用斜面,用力要小一些。
新知讲解
2.
通过测试,你认为斜面有什么作用
将物体从高处运送到低处时,使用斜面比直接运送要更方便、更容易。将物体从低处运送到高处时,使用斜面比直接提升要省力。
对比不使用斜面和使用斜面完成同一个任务,我们发现,使用斜面能更省力、更容易完成任务。
新知讲解
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可以在一些工具上见到斜面的应用,比如刀、斧等;你还能在许多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找到斜面,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
新知讲解
斜面的运用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单就农业生产而言,人们利用斜面和其他技术修建了运河、水坝、水渠、水沟等设施,组成水利系统,不但治理了水灾,还实现了对水的充分利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了人类获得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
新知讲解
斜 面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菜刀和斧头的刀刃都磨得很薄是利用了斜面原理。( )
2.商场中的楼梯式电梯应用了斜面原理。( )
3.从上向下运送物品时,如果利用斜面比人工直接搬运更费力。( )
4.螺丝钉是应用了斜面能省力的原理制成的。( )
5.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
6.虽然斜面可以帮助我们搬运一些物品,但并不具备省力的特点。( )
7.滑梯是利用斜面原理制造的。( )
8.盘山公路修成S形,能省力,但费时。( )
9.直接提升重物和利用斜面拉升同一个重物效果基本相同。( )



×


×

×
课堂练习
选择题
1.马路上的排水井一般设计得比路面低,这是应用了( )原理。
A.轮轴 B.杠杆 C.斜面
2.下列工具利用了斜面原理工作的是( )。
A.剪刀 B.起重机 C.扳手
3.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疏,旋进木头时( )。
A.越费力 B.越省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
4.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 )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C
A
A
B
课堂总结
斜 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能利用器材搭建一个斜面,完成特定的搬运任务。并能正确操作测力计,准确测量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和直接提升物体所用的力的大小。从而得知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六上第三单元第2课《斜面》同步练习(含答案)
填空题。
1.工人沿斜塔的木板向上运送物体,是利用了____________这种简单机械,
2.斜面也是一种简单的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对于技术和工具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我们应当进行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4.沿着天桥的斜坡把自行车推上去,比直接把自行车扛上去要____________得多。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菜刀和斧头的刀刃都磨得很薄是利用了斜面原理。( )
2.商场中的楼梯式电梯应用了斜面原理。( )
3.从上向下运送物品时,如果利用斜面比人工直接搬运更费力。( )
4.螺丝钉是应用了斜面能省力的原理制成的。( )
5.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当广泛,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
6.虽然斜面可以帮助我们搬运一些物品,但并不具备省力的特点。( )
7.滑梯是利用斜面原理制造的。( )
8.盘山公路修成S形,能省力,但费时。( )
9.直接提升重物和利用斜面拉升同一个重物效果基本相同。( )
10.在相同高度的斜坡上匀速拉同一重物,走短坡比长坡更省力、省时。( )
三、选择题。
1.同一物体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 )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下列设施没有运用到斜面原理的是( )。
A.水渠 B.桥梁 C.起重机
3.分别将用弹簧测力计将完全相同的小球A、B提升至同样高度,在拉动的过程中,拉动小球A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拉动小球B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关系是( )。
A.拉动小球A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拉动小球B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拉动小球A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拉动小球B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拉动小球A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于拉动小球B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木工师傅用斧头作为工具,是利用( )的原理。
A.斜面能省力 B.杠杆能省力 C.金属比较坚固
5.下图没有应用斜面省力原理的是( )。
B. C.
6.马路上的排水井一般设计得比路面低,这是应用了( )原理。
A.轮轴 B.杠杆 C.斜面
7.下列工具利用了斜面原理工作的是( )。
A.剪刀 B.起重机 C.扳手
8.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疏,旋进木头时( )。
A.越费力 B.越省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
四、简答题。
1.斜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运用,请列举出三种。
2.观察我们上下楼的楼梯,它有斜面的运用吗 它有什么作用
3.盘山公路为什么要修建成弯弯曲曲的呢 这样有什么好处
4.我们在进行“搭建斜面滑道进行模拟测试”的实验操作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五、探究题。
斜面的运用对人类的影响是巨大的。请说说斜面在农业方面有哪些深远影响
六、实验题。
研究斜面的作用。
1.某同字把块25米长、表面光带的木板搭在15厘米高的一摞书上,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斜面匀速拉动一个物体,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5牛,然后直接提升该物体,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___________2.5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连续测了几次,结果都是如此,这个实验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这位同学用下图中三种不同的斜面分别拉动同一重物,并将弹簧测力计的数值分别记录在表格中。
斜面 A B C
拉力的大小(牛) 2.2 1.5 1.1
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斜面的坡度越__________越省力,坡度越__________越费力。
参考答案
一、
斜面
机械 省力
测试评价
省力
二、


×


×


×
×
三、
B
C
C
A
C
C
A
A
四、
菜刀的刀刃、商场的螺旋楼梯、公园的滑梯、螺丝的螺纹等(合理即可)。
楼梯运用了斜面原理。它可以让人省力又方便地上下楼。
盘山公路实际上是降低了山的坡度,达到省力的效果,从而让车辆更轻松地行驶。
保持斜面干净、顺滑,减小阻力。沿斜面拖动时,尽量用力均匀。拖动的过程中观察测力计的指针通常停留在哪里,做好记录。
五、
人们利用斜面和其他技术修建了运河、水坝、水渠、水沟等设施,组成水利系统,不但治理了水灾,还实现了对水的充分利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基础条件,保障了人类获得稳定可靠的食物来源。
六、
大于 斜面可以省力
小 大
斧子劈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