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同步练习题 5套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 同步练习题 5套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8-16 10:27:37

文档简介

压强
姓名: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2011年9月29日,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并于11月14日与“神八”进行了第2次对接,迈出了建设空间站的重要一步。如图所示的是“天宫一号”的模型摆件,已知其重力为500N,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25m2,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 Pa.
2、拖拉机的履带由一块块金属板连接而成,每块板上都有1~2条凸起的棱,金属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棱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3、重8N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2N的水平拉力拉动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拉力增加到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若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
4、体重为500 N的小明双脚站在水平冰面上时,发现冰面有破裂的危险!他及时卧在冰面上匍匐前进,避免了意外的发生。已知两只脚与冰面接触面积为400 cm2,则小明双脚站立时对冰面的压强为 Pa,平卧时能避免意外发生的原因是 。
5、把质量为50g的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如图13所示,则汤匙柄端的重量______另一端的重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指尖和汤匙的接触面积为0.2 cm2,则汤匙对指尖的压强为______Pa.( g=10N/kg).
6、右图为北京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外观图。“水立方”的外层是只有2.4㎜厚的膜结构气枕,像一层皮肤一样包住了整个建筑,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完全用膜结构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
(1) “水立方”的膜结构气枕上布满了肉眼看不见的镀点,这些镀点布成的点阵,能把部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这是因为光射到镀点上时,一部分光发生了 现象;
(2)该膜每平方米质量为0.24㎏,则它的密度是 ㎏/m3;
(3)“水立方”膜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抗压性,充气后,每块膜能承受一辆汽车的重力。若一辆质量为1440kg的轿车停在膜上,每个轮子与膜的接触面积为150cm2,则该膜受到的压强为 Pa .
二、计算题
7、电动自行车是倍受人们青睐的一种交通工具,它的最快速度可达20km/h,问:
(1)小林的爸爸骑着电动车以最快速度从家到单位需要走5km的路程.小林的爸爸上班所用时间至少是多少小时?
(2)如果该电动车自身重量为600N,两个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2m2,车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5Pa,该车的最大载重量是多大?
8、如图12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重均为980牛,A的边长为0.25米,B的边长为0.4米。①求正方体A的密度ρA。②求正方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③若在正方体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体积ΔV后,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 和pB ,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ΔV的取值范围。
9、如图16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高度分别为0.2米和0.1米,A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B质量为1千克。求:①A的质量; ②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③若在正方体A、B上沿竖直方向按相同比例n截下一部分,并将截下的部分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这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A、pB,请通过计算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及其对应的比例n的取值范围。
三、选择题
10、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 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车窗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下图中的。
11、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12、图4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13、同种材料制成的几个圆柱体,它们的质量、粗细和高度各不相同,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
A. 较高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B. 较粗的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大
C. 质量较大的圆柱体对桌面压强大 D. 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14、三种材料的密度之比为3∶2∶1,取其质量之比为1∶2∶3,制成相同高度的圆柱体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 )
A.1∶2∶3 B.3∶2∶1 C.1∶4∶9 D.1∶1∶1
15、下图所示的做法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四、实验,探究题
16、在研究压力形变效果的实验中,小明同学选用了两种不同材质的海绵A、B,若干完全相同的砖块进行实验。实验中,他将砖块分别叠放在A、B海绵的表面,并保持海绵的受力面积相同,实验过程如图7(a)(b)(c)(d)所示,观察到海绵的形变程度为△L1、△L2、△L3和△L4,且△L2>△L4,△L1>△L3 。请根据实验条件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分析比较图7(a)和(b)或(c)和(d)中海绵形变程度以及相关条件可得:
(2)分析比较图7(a)和(c)或(b)和(d)中海绵形变程度及相关条件可得:
五、综合题
17、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委会决定建盖一间老年活动室,其设计的房子剖面如图14所示。地基和房体的总质量为4.0×l 05kg,与地面接触的地基总面积为3.2 ×105cm。经勘察地面能够承担的压强为1.21×105Pa(取g=l0N/kg)。问:
(1)通过计算说明村委会能否按设计要求建盖?
(2)如果不能,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2000
2、增大压强 增大接触面积粗糙程度
3、2 400
4、1.25×104,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
5、
6、(1) 反射 (2)0.1×102或100 (3)2.4×105或2.352×105
二、计算题
7、解:(1) (3分)
(2)F = pS = 2×105Pa×0.02m2= 4×103N (3分)
G最大=F-G车=4×103N-600N=3.4×103N (2分)
8、⑴ ρA= === 6.4×103千克/米3 (3分)
(ρB===1.5625×103千克/米3)
⑵ pB ===980牛/(0.4米)2 = 6.125×103帕 (3分)
⑶ ∵⑴pA′=pB′
=
∴==()2=
∴当ΔV=0.010525米3时, pA′=pB′
当0<ΔV<0.010525米3时, pA′>pB′
当0.015625米3>ΔV>0.010525米3时, pA′<pB′
9、① mA=ρAVA=2×103千克/米3×(0.2米)3=16千克 2分
② FB=GB=mBg=1千克×9.8牛/千克=9.8牛 1分
pB=FB/SB=9.8牛/(0.1m)2=980帕 2分

若 pA'=pB'
FA′/SA′=FB′/SB′

n=0.16 3分
若 pA'>pB' 则 0<n<0.16 1分
若 pA'<pB' 则 0.16<n<1 1分
三、选择题
10、A
11、C
12、A
13、A
14、B
15、A
四、实验,探究题
16、不同材质组成的海绵受到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也相同,海绵的形变程度不同; (22)相同材质组成的海绵,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海绵的形变程度不同,压力大,形变程度也大。
五、综合题
17.气体的压强测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用吸管可以把易拉罐中的饮料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A.人对饮料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饮料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液面上的结果 D.液体压强的作用
2、如图所示,容器内盛有部分水,气球下面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若大气压增大,则石块将 ( ) A.上浮 B.下沉 C. 静止 D.先上浮后下沉
3、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有关的是
A.茶壶盖上开有小孔 B.三峡工程修建船闸
C.火箭运载卫星升空 D.轮船漂浮在海面上
4、下列各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
A.压路机压路 B.吸管吸饮料 C.抽水机抽水 D.钢笔吸墨水
5、右图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两水银面的高度差是760mm。下列情况中(试管口始终没离开水银面),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小的是
A.稍稍提高玻璃管 B.使玻璃管顷斜
C.往水银槽中添加水银 D.将实验装置转移到高山上进行实验
6、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A、嘴把瓶子吸住 B、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C、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 D、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
7、图1所示的各种事例中,跟大气压无关的是 ( )
二、填空题
8、大气压与海拔高度有关,一般说山顶上大气压比山脚下大气压 ________ (填:“高”或“低”)
9、养花养草已成为很多人的爱好.如图所示的是市面上给花草喷水的最常用的喷壶.它的使用方法是:先将壶内装一定量的水,然后旋紧壶盖,按动压柄不断地向壶内压入空气,最后,再按下按柄,水就会从喷嘴喷出.当按动压柄向壶内压气时,壶内的空气密度将_______,水的质量_______,而气体的体积不变,壶内的大气压将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按下按柄,实际上是将喷嘴打开,由于壶内液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的压强,水就从导管被压出壶外.
10、如图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明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较准确的测量仪器 (请写出它的名称)。
11、著名的 实验向人们显示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实验首先测定了大气压的数值。一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毫米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约等于 帕.
12、高压锅密封性能良好,用它煮食物时,水蒸汽不易外泄,从而 了锅内的压强(填“增大”或“减小”),使锅内水的沸点 (填“升高”或“降低”)。
13、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病人输液时用的吊瓶就是一例。如图所示,A管是输液管、B管是空气管。在输液过程中.如果发现病人的血液沿输液管回流,可将吊瓶适当地升高,使流入患者血管处药液的压强变_______。B管的作用是保持瓶口C处的压强始终等于_______。
14、学完压强后,小明想,既然气体和液体都可以产生压强,那么如果在试管A中装满水,再把试管B套入其中一部分(如图甲),把两个试管倒置过来(如图乙所示),试管B会出现什么状态呢?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_;你猜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右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柱上方是真空,水银柱长75 cm,则此时大气压为 _______Pa。此测量方法利用了物理研究方法中的_______法。
16、小雨和妈妈从沈阳去西藏旅游。返程那天,小雨将已喝了半瓶的矿泉水瓶盖儿拧紧,然后放到旅行箱中带上火车。回到家,小雨惊奇地发现塑料矿泉水瓶变瘪了,这是因为西藏地区比沈阳地区的大气压 (填“高”或“低”)。
17、图7为小明发明的给鸡喂水自动装置,下列是同学们关于此装置的讨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瓶内灌水时必须灌满,否则瓶子上端有空气,水会迅速流出来
B.大气压可以支持大约10米高的水柱,瓶子太短,无法实现自动喂水
C.若外界大气压突然降低,容器中的水会被吸入瓶内,使瓶内的水面升高
D.只有当瓶口露出水面时,瓶内的水才会流出来
三、作图题
18、如图所示,把具有一定质量的塑料挂钩吸盘用手压在竖直的墙上,挤出里面的空气,放手后,吸盘就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请你画出塑料挂钩吸盘放手后的受力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9、某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
(3)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_,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_Pa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20、在图19探究滑动摩擦力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 。木块因木纹不同,侧面比正面粗糙。小伟选择四种不同的接触面,通过在木块上增减砝码改变压力,对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进行了12次测定,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
接触面 次数 压力/N 摩擦力/N 接触面 次数 压力/N 摩擦力/N
情况一 木块正面与木板面 1 1.7 0.3 情况三 木块正面与玻璃面 7 1.7 0.4
2 3.7 0.8 8 3.7 1.3
3 5.7 1.2 9 5.7 1.8
情况二 木块侧面与木板面 4 1.7 0.6 情况四 木块侧面与玻璃面 10 1.7 0.4
5 3.7 1.5 11 3.7 1.0
6 5.7 2.5 12 5.7 1.6
(1)表中数据说明:
① 在接触面情况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 。
② 接触面情况一、二中,压力相同,木块表面较光滑的摩擦力更 ;接触面情况二、四中,压力相同,木块在玻璃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 。
③ 接触面情况一、三中,压力相同,木块在玻璃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 ;接触面情况三、四中,当压力为1.7N时,两种情况的摩擦力均为0.4N,但随着压力的增大,出现压力相同,木块表面较光滑的摩擦力更 。
(2)请你合理猜想实验中出现的“木块在较光滑表面上滑动摩擦力反而更大”的原因。猜想依据: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能在下面吊一个重物,如图20(a)。由此猜想:可能是 使摩擦力变大。
猜想依据:取两个小吸盘,按图20(b)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后不容易拉开。由此猜想:可能是 使摩擦力变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C 2、B 3、A 4、A 5、D 6、D 7、.D
二、填空题8、低9、增大;不变;增大;大于10、变大 变大 不变 温度计 11、马德堡半球、托里拆利、760、1.01×105帕 12、增大、升高 13、大 大气压强 14、试管B会向上升;大气压强较大 15、1.02×105 ( p=ρgh=13.6×103千克/米3×9.8 N/kg×0.75m≈1.02×105 Pa )16、低
17、D
三、作图题 18、如图所示:重力G,支持力F1,摩擦力F2,大气压力F3。
四、实验,探究题19、(1)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3)6.00cm(4)0.9×105 (5)空气没有排尽或注射器筒壁与活塞之间有摩擦(每空2分)
五、综合题20、平衡力(1)①大 ②小 小 ③大 大(2)分子引力分子间作用力(或) 大气压力(或大气压强)浮力
姓名: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一油轮在长江中航行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 m3,油轮受到的浮力是 N。若码头卸下了100 m3的燃油,油轮排开水的体积变为 m3。(燃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 取g =10 N/kg)
2、游泳时,有的人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人站立在水中且身体将要浸没时,池底对脚的支持力几乎为零。假如一位重为490牛的同学正在体验这种感觉,此时他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牛。
3、如图9所示,一只木盆静止浮在水面上。现用手将它慢慢向下按,在盆未全部进入水中之前,手用的力逐渐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如图1所示的瓶子中装满水,瓶塞浸在水中的体积为8cm3,那么,瓶子正立放置时瓶塞受到水的浮力是______N;瓶子倒立放置时瓶塞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N。(g取10N/kg)

二、选择题
5、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请问20N的水能产生的浮力
A.总是小于20N B.总是等于20 N C.总是大于20 N D.可以大于20 N
6、一艘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赴东海执行任务的过程中
A.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B.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浮力
C.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小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D.潜水艇在海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等于在江水中潜行时所受的重力
7、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 cm2、高为5 cm,体积为80 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
A.0 B.0.3N C.0.5N D.0.8N
8、有一不吸水木球,其质量为l0g,体积为20cm3,先把它轻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木球球静止时,溢出水的质量为l0g;把它取出擦干,再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溢水杯中,当木球静止时,溢出煤油的质量是(煤油的密度是0.8g/cm3) ( )
A.5g B.8g C.l0g D.16g
9、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10、如图8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
A.P甲>P乙>P 丙 B.P甲=P乙>P丙 C.P甲11、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部完全浸没在水中.木块会上浮.铁块要下沉。在木块没有露出水面之前,它们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C一样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取g=10N/Kg。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D、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13、一艘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后,它所受的浮力(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不能确定
1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下面挂两个质量相同、形状不同的实心铁块,其中甲是立方体,乙是球体。现将两个铁块完全浸没在某盐水溶液中,该溶液的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均匀增加。待两铁块静止后,甲、乙两铁块受到的弹簧的拉力相比较( )
A.甲比较大 B.乙比较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15、在图8(Ⅰ)中,P、Q的示数分别如图8(Ⅰ)所示,则在图8(Ⅱ)中,P、Q的示数分别是( )
(A) 2.0牛、1.0牛。 (B)1.9牛、1.1牛。
(C) 2.1牛、1.1牛。 (D)2.0牛、1.1牛。
三、作图题
16、下图中,重为10牛的小球静止在水中,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力。
17、“远征号”潜水艇在东海执行完任务后返回到长江某基地,请在图13中画出潜水艇加速上浮过程中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18、如图,重30牛的小球浮于水面上,画出
受到的浮力示意图。(2分)
四、计算题
19、有一个实心圆柱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读数为10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读数为4N。求:
⑴物体的体积; ⑵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20、某溶液的密度随深度h(以厘米为单位)而变化, 其变化规律为:ρ=ρ0+k·h,式中ρ0=1克/厘米3,k=0.01克/厘米4。现向该溶液中放入两只用一根10厘米长的细线连在一起的小球A和B,每只球的体积为V=1厘米3,其质量分别为mA=1.2克和mB=1.4克。而且两个球在溶液中都处于悬浮静止状态,线是拉紧的。
求:(1)此时小球A所处的深度hA。
(2)此时细线对小球A的拉力T。
21、一带阀门的圆柱形容器,底面积是300cm2,装有13cm深的水。正方体A边长为12cm,重25N,用细绳悬挂放入水中,有1/6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11所示。试求:
(1)A受到的浮力,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若细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14.92N,通过阀门K缓慢放水,当绳子刚要被拉断的瞬间,容器中液面下降的高度。(取g =10N/kg)
五、实验,探究题
22、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图38所示,部分数据记录见右表。
实验序号 A B C D E
排开液体的质量/g 0 100 200 300 240
排开液体的重力/N 0 1 2 3
(1)请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全。
(2)分析图38中的A、B(或A、C……),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填方向)的浮力;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
(3)分析图38中的 三图,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
分析图38中的D、E两图,可以得到结论:

(4)小明进一步分析、计算B、C、D、E四种情况下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并与四种情况下浮力的大小进行了比较,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23、小明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一个物体的重力式4.8N,将该物体浸没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N,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直接将物体浸没入水中,则该物体将_________(填写上浮、下沉、悬浮)
(3)根据小强同学的测量结果,还可以求出_________和_________(写出物理量的名称)
24、在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时,小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F浮= N.
(2)溢水杯的水没装满,导致本实验测量的F浮 G排.(选填:“>”或“<”)
(3)若溢水杯装满水,已知水密度=1.0×103kg/m3.则戊图与甲图测力计的读数差应该是 N;石块的体积应该是 m3.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3×106;220 2、490 3、增大 4、8×10-2;0
二、选择题5、D 6、A 7、B 8、C 9、D 10、A 11、C 12、B 13、B 14、A 15、D
三、作图题 16、略 17、如图1所示 18、略
四、计算题
19、解:⑴F浮=G—F示=10N—4N=6N………………………(1分)
F浮=ρ×g××V……………………………(1分)
解得V=1.2×10-3m3……………………………………(1分)
⑵物体的密度ρ物= =0.83×l03 kg /m3…………(1分)
因为物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物体漂浮 F浮=G=10N………(1分)
20、解:(1)∵ A、B两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把A、B看成一个
∴ F浮A=ρ液AgV排A =(ρ0+K·hA)gVA
F浮B =ρ液BgV排B = [ρ0+K·(hA+10)]gVB
又∵把A、B看成一个整体,则有F浮A + F浮B = GA + GB
∴(ρ0+K·hA)gV排A + [ρ0+K·(hA+10)]gV排B = (mA+mB)g
代入数据:ρ0=1克/厘米,K=0.01克/厘米4 ,mA=1.2克 ,mA=1.4克, VA=VB=1厘米3可得
hA=25厘米
(2)分析A物体的受力情况可得
TA= F浮A-GA=[(ρ0+K·hA)VA-mA]g
= [(1+0.01×25)×103千克/米3×1×10-6米3-1.2×10-3]×9.8千克/牛
= 4.9×10-4牛
21、解:容器中水的积为:V水= SH =3.9×10-3m3,
正方体的体积为VA= L3=1.728×10-3m3。
(1)A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A=14.4N。设A放入水中后水深为H′,则有SH′= V水+VA,所以H′=0.178m。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ρ水gH′=1.78×103Pa。
(2)初始A浸入水中深度为h0=5L/6=10cm。
当绳子刚被拉断时有:Fm+F浮′= G,所以F浮′=10.08N。
设此时A浸入水中深度为h,则有F浮′=ρ水gL2h。
所以h =7cm,Δh = h-h =3cm。
五、实验,探究题
22、(1)2.4(1分) (2)竖直向上 3(2分) (3)B、C、D(1分) 排开的液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1分)。 没有体现控制变量不得分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23、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下沉 物体的浮力 物体的体积(物体的密度、物体的质量)
24、(1)0.4;(2)>;(3)0.4(1分);4×10-5(1分)流体压强与流速
姓名: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列现象的产生与此相关的是( )
2、当动车组列车以200km/h的速度行驶时,铁路两侧各3m范围内会产生8级风力,即使只是在路边,也可能将人卷到铁轨上,所以千万不要太靠近高速行驶的列车。这是因为高速行驶的列车与路边行人之间的
A.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 B.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
C.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D.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
3、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如图5所示,那么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乒乓球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乒乓球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4、如图3所示,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二、填空题
5、如图所示,是我国海军舰艇赴亚丁湾护航时的情景:护航编队一般采用前后护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护航,这是因为

6、小汽车的外形设计成流线型,如图6所示,当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小汽车底部受到的气体压强________小汽车上部受到的气体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7、风筝在空中运动时,改变了空气流动情况,在风筝的背面空气流速大,因此,风筝的前面与背面出现了_______ 差,风筝前面受到的压力__________风筝背面受到的压力,使合力方向向_________,从而使风筝上升.
8、小红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12所示,一阵大风吹来小红紧握伞柄,因为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向上的压强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向下的压强;为了不使雨伞被大风吹走,小红需要额外施加一个 (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力,以平衡风力产生的这种效果;如果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则伞将_______ __ (填“静止,“下落”或“匀速直线运动”)。
9、如图5所示,是飞机机翼的截面图,当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 表面的空气流速大, 表面的压强大(分别填“A”或“B”)。
三、实验,探究题
10、图18所示的装置上方为一个粗细不均匀的两头开口的玻璃管,管下连通一个装有红墨水的U形管AB。当用吹风机向玻璃管中吹风时,出现的现象是____ _
____ 。
四、综合题
11、如图3—4所示,把长为1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1)往B管中轻轻吹气,可以看到A管中的水面上升,这是什么原因?
答:
(2)如果用力吹气,想一想,这时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B
二、填空题
5、流体流速越快的地方, 压强越小
6、大于 7、压力 大于 上 8、大于 向下 匀速直线运动 9、A;B
三、实验,探究题
10、A管液面下降,B管液面上升
四、综合题
11、(1)A管上方有气流,压强小,大气压的作用使A管中的水面上升。(2)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水从A管上升并从上方管口喷出液体的压强
姓名: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
一、综合题、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遭受的一次重大灾难,.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地震形成了三十多处堰塞湖,严重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水文工作者昼夜监测这些堰塞湖水位。
(1)某堰塞湖水位已达到64m,假设湖堤底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7×105Pa,那么水面最多还能上升几米 (g取10N/kg)
(2)“堰塞湖内的水越深,其危险性就越大”,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二、填空题
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 B,横截面积相等,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等质量的水,则A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对桌面的压强.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pB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如左图所示,面积为s、高为h、密度为ρ的液柱质量为 ,液柱底面受到的压力为 ,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 。
4、如图所示,是某栋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时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一个 。若将水龙头(相同型号)单独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 (填“甲”或“乙")水龙头出水速度大。
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 PA、PB和PC.(ρ酒精=0.8×103 kg/m3) (1)pA、pB和pC的大小关系是 ;
(2)要使水在C点的压强pC变小,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6、如图13―23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
三、选择题
7、图3所示的四个装置中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8、如图所示,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喷射而出,那么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A.坝的宽度 B.水的体积 C.水的深度 D.坝的高度
9、水平桌面上的烧杯装有浓盐水,如果向烧杯内加水,如图,则溶液对烧杯底的压强将
A.增大 B.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10、四个碗中均盛满水,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了碗壁上所受的水的压力,大体来说,其中正确的应该是:
11、把两个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玻璃杯,分别盛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水和煤油分别对杯底产生的压强的大小,结果是:
A. 水产生的压强大; B.煤油产生的压强大; C.水和煤油产生的压强一样大;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三只U形管压强计,管中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当用它们来测定某液体同一深度的压强时,则液面高度差最大的是: A.装酒精的压强计; B.装水的压强计; C.装水银的压强计; D.无法确定.
13、如右图所示为实验室研究液体压强时的某一过程图,由图可知该同学正在研究的是: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B.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变化规律 C.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不同方向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D.液体压强与容器形状之间的关系
14、如图2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15、一只可口可乐瓶,其侧壁有a、b两个小孔并用塞子塞住,瓶内盛有一定质量的酒精,如图所示。把可口可乐瓶放入水中,当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拔出a、b两个小孔上的塞子,则 ( )
A.a、b两个小孔均有水流入 B.a、b两个小孔均有酒精流出
C.酒精从a小孔流出,水从b小孔流入 D.水从a小孔流入,酒精从b小孔流出
四、计算题
16、如图所示,质量为0.5千克,高为0.4米,底面积为0.01米2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甲、乙放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深度为0.2米的水,乙中盛有深度为0.15米,密度为1.8×103千克/米3的某种液体,求:
(1) 甲容器中水的质量 。(2) 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 (3) 现在要使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小明采用了正确的方法,在一个容器中倒入与原容器相同的液体,在另一容器中倒出液体,并且倒入和倒出液体的高度相同,请你判断小明在容器甲中 液体(选填“倒入”或“倒出”)。求:倒入或倒出的高度 。
17、重力为2牛、底面积为1×10-2米2,高为0.13米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内装有重力为11.76牛的水,现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容器中水的深度 。(3)现将一个质量为540克的铝块浸没水中后,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其中ρ铝=2.7×103千克/米3)
18、某居民小区用水塔给居民供水。已知某楼房二楼水龙头处的水压为4.5×105Pa,最高层水龙头的水压为1.5×105Pa,设上下相邻两层楼房内水龙头之间的高度差均为3m,二楼水龙头高出地面4m,(g=10N/kg).试求:(1)水塔中的水面高出地面多少米? (2)该楼房共有多少层? .
19、小刚的妈妈买了一箱牛奶,放在地板上,箱与地板的接触面积是0.025m2,箱和牛奶总质量是5kg,箱中每小袋牛奶的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221ml、227g”字样(g=10N/kg)。 试求:(1)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2)这箱牛奶对地板的压强是多少帕?
五、作图题
20、大坝总是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如图为一大坝的截面图,A、B为大坝上两点,请画出A、B两点处大坝受到水压力的示意图。
六、实验,探究题
21、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过程中,一些同学作如下猜想:
猜想A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猜想B 在深度相同时,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猜想C 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某同学进行了图13―14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1)比较图中代号为 的三个图,可以说明猜想A是否正确;
(2)比较代号为 的两个个图,可以说明猜想B是否正确;
(3)比较代号为 的三个图,可以说明猜想C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
一、综合题
1、(1)解:设水面最多上升的高度为h,原水位为h0由 P=ρg(h+h0 )得
(2)答: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水越深,湖堤底部承受的压强就越大。
二、填空题
2、大于;大于3、答案:ρhs ρgsh ρgh 4、连通器 甲
【解析】连通器是指两端开口、底部相连的容器,当水龙头打开时与水塔构成连通器,所以水就从水龙头流出来;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所以最下面的甲水龙头出水速度最大。
5、 (1)pB<pA<pC (2)倒出适量水(其它答案合理均给分) 6、PA三、选择题
7、B 8、C 9、A 10、C 11、D 12、A 13、C 14、A
15、A 析:拔出a处的塞子后,a孔处水和酒精的分界面将受到水向左的压强和酒精向右的压强;由于瓶内外液面相平,而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所以水的压强大于酒精的压强,故分界液面向左移,水从a孔流入.同理,水也将从b孔流入.
四、计算题
16、(1)m=ρV=ρSh=1.0×103千克/米3×0.01米2×0.2米=2千克 2分
(2)F=G容+ G水=(m容+m水)g=(0.5千克+2千克)×9.8牛/千克=24.5牛1分p=F/S =24.5牛/0.01米2 =2450帕2分
(3)倒入 1分 设:倒入的高度为h, P甲=P乙
ρ水g(h甲+h)=ρ液g(h乙-h) ( 1分)→1.0×103千克/米3×(0.2米+h)=1.8×103千克/米3×(0.15米﹣h) →h=0.025米( 2分)
17、(1) p =F /S = G / S=11.76牛/1×10-2米2=1176帕 (2分)
(2) h水 = p / ρ水g=1176帕/1.0×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12米 (2分)
(3) V铝=m铝/ρ铝=540克/2.7克/厘米3=200厘米3=2×10-4米3 (1分)
ΔV水=SΔh=1×10-2米2×(0.13米-0.12米)=1×10-4米3 (1分)
V溢= V铝-ΔV水=2×10-4米3-1×10-4米3=1×10-4米3
m溢=ρ水V溢=1.0×103千克/米3×10-4米3=0.1千克 (1分)
F = G水+G容+G铝-G溢 (1分)
=11.76牛+2牛+(0.54千克-0.1千克)×9.8牛/千克
=18.072牛
18、(1)49m (2)12层
19、(1)1.03g/cm3 (2)2×103Pa
五、作图题
20、
六、实验,探究题
21、A、B、C E、F D、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