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件+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件+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6 10:59:50

文档简介

课后素养落实(七)
1.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也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有约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这一现象的出现(  )
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
B.助力世界殖民体系迅速创建
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
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A [根据材料“仅美洲和大洋洲就有约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可知,欧洲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故选A项。]
2.英国的黑奴贸易通常以“三角贸易”的形式进行。下面关于“三角贸易”的示意图中,②处应为(  )
A.黑奴 B.工业产品
C.茶叶、丝 D.金银、原料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开始的“三角贸易”即黑奴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等返航,所以①是工业产品,②是黑奴,③是美洲的原料,故A项正确。]
3.“移民”一词最早出现在1787年,当时专指欧洲移民到美洲的人,在此之前,这些人被称为殖民者。后来移民变成一种持久的全球性的历史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B.重商主义的推行
C.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 D.国际组织的推动
C [移民由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现象发展到全球的普遍现象,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C项正确。]
4.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2/3。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 000吨。而被迫在矿山劳动的印第安人却大量死亡。上述材料凸显了(  )
A.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B.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
C.拉丁美洲的富有 D.殖民者的能力强大
B [16、17世纪期间,西班牙殖民者从美洲掠走大量的黄金和白银,使得大量印第安人在其奴役下丧生,这体现了殖民者的贪婪与残暴,B项正确;材料中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奴役印第安人开采、掠夺大量金银,不能凸显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也不是强调拉丁美洲的富有,A、C两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早期殖民的残暴,不是强调殖民者的能力强大,D项错误。]
5.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新旧大陆间人群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下列选项与该论断相符的是(  )
A.美洲的人口结构被改变出现了新的族群
B.原产欧洲的玉米传入美洲并得到广泛种植
C.大量非洲精壮人口被贩卖到欧洲各国为奴
D.美洲原有的各种疾病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
A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相互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并且出现新的族群,故A项符合题意;玉米原产地是美洲,B项不符合题意;由于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于是欧洲殖民者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卖为奴隶,C项不符合题意;欧洲人将天花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故D项不符合题意。]
6.阅读《欧洲移民表》,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目的地 时间范围 人数
美国 1821—1932年 3 420万
俄国亚洲地区 1800—1939年 1 200万
阿根廷 1856—1932年 640万
加拿大 1821—1932年 520万
A.移民可能利用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
D.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
D [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人口的流动既促进了世界整体化,同时也是世界整体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故D项正确。]
7.法国将军福煦曾经称赞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第一流的工人,可以培训成一流的军人,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工人的作战英勇 B.法国缺乏作战的兵力
C.中国劳工技术水平高 D.华工对协约国贡献大
D [根据题干可知,法国将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劳工给予较高评价,甚至称赞他们“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这一赞誉充分证明了华工对协约国的贡献非常大,故选D项。]
8.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  )
A.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B.注重维护天朝尊严
C.产生近代维权意识 D.大力提倡华工出国
C [由题干可知,清政府注重维护华工的各种权益,这是近代维权意识的具体体现,故C项正确;1866年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国际地位因战败而明显下降,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天朝上国的尊严,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维护华工权益,而不是大力提倡华工出国,故D项错误。]
9.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批准了建造太平洋铁路法案。在全长近1 100公里的中央路段,有95%的工作是由来自广东和福建两省的14 000多名华工筑路大军,在四年内完成的。这充分说明(  )
A.美国的人口结构构成非常复杂
B.这些华工大多为拐骗到达美国
C.华工为美国铁路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D.美国本地白人没有参加铁路建设
C [根据材料“在全长近1 100公里的中央路段,有95%的工作是由来自广东和福建两省的14 000多名华工筑路大军,在四年内完成的”可知,中国劳工为美国的铁路建设作出巨大贡献,C项符合题意。]
10.据统计,在16-20世纪,6 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3 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奴隶贸易将1 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动
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
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
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C [从材料来看,殖民扩张使各大洲人口迁徙,产生了很多国际移民,这些移民使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更加丰富,故选C项。]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与拉丁美洲地区一样,1850年前,美国同样推行这种契约华工制度。……1849年9月,加利福尼亚召开制宪会议,制定了一种禁止蓄奴制的州宪法。1850年,美国国会各代表经过激烈争论,终于达成了《1850年妥协案》,加利福尼亚作为自由州被接纳加入合众国。……英国国会于1855年通过一项《乘客法案》,规定香港为由中国赴美国的唯一港口,而香港早在1841年已被宣布为自由港。……基于以上原因,赴美国的移民又出现了一种新形式——“赊单工”。“赊单”系广东话,意为“赊欠船票制”。……从香港到旧金山的船费最低每人约40美元,而归还时须偿还大约100美元。这笔钱规定每月在工资中加以扣除。华工必须偿清债务才能回国,否则,轮船公司就不准售给他回国的船票。由于华工在国内一般都有妻室老小,都想工作一段时间后返回故里,所以一般都尽快还清这笔债务。
——摘编自陆国俊《美洲华侨史话》
(1)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移民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概述其原因。
(2)材料所涉及的前后两种移民形式有何根本区别?有人认为,从华工的角度看后者显然优于前者,试分析这种观点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1850年前,美国同样推行这种契约华工制度”“赴美国的移民又出现了一种新形式——‘赊单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应从材料涉及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和香港三者进行思考。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契约”的含义和材料中“赊欠船票制”“华工必须偿清债务才能回国”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注意从“华工的角度”回答。
[答案] (1)变化:由契约华工制到“赊单工”。
原因:美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加利福尼亚禁止蓄奴制的州宪法的通过;香港被宣布为自由港;等等。
(2)区别:“赊单工”与“契约华工”的根本区别在于将“劳务”契约改为“债务”契约。
原因:按规定华工到美国后不用服一定期限的劳务,而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偿还船费及其利息。
12.19世纪的美国人认真地、努力地模仿欧洲的文化……随着19世纪的结束,欧洲知识分子越来越注意到一群日益显赫的美国明星……然而,欧洲的监护仍难以动摇。有人这样写道:“美国人开始文字生涯的第一步就是要自封是一个英国人,以便得到认可,并不是得到英国人的认可,而是得到本国人的认可。”据此可知(  )
A.欧洲力图对美国实行文化殖民
B.美国文化全部源于欧洲文化
C.欧洲文化在移植中发生变更
D.美国明星出现促使美国走向独立
C [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移植,不是文化殖民,A项错误;B项中“全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从材料“19世纪的美国人认真地、努力地模仿欧洲的文化”“并不是得到英国人的认可,而是得到本国人的认可”可以看出,欧洲文明的大规模移植已经发生,不过这种文化传播和文化适应在移植过程中,正在逐渐发生变化,C项正确;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美国的发展,从而使美国走向独立,D项错误。]
13.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运送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  )
A.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 B.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
C.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 D.非洲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B [依据“19世纪中后期”可知,题干涉及的内容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当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急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停止黑奴贸易,故B项正确。]
14.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  )
A.病菌是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的第一“杀手”
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
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
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
C [从材料“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可以看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给当地原住民造成了不良后果,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开端,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其负面影响,故选C项。]
1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年至1910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超过5 000万的欧洲人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  )
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B.根源在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
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欧洲经历两次工业革命,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就业压力增大,大量劳动力不得不离开欧洲,前往美洲或海外殖民地寻求出路,故B项正确。]
16.针对出国华工“如在地狱,惨不忍睹”的状况,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以达到“捷声息而通隔阂,收权利而销外侮”的效果。这反映出(  )
A.国际协商能够保障华工权益
B.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
C.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
D.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
B [由材料“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可知,郭嵩焘主张通过国际通行的惯例和国际法的规定,来处理保护本国公民在外权利等相关事宜,说明郭嵩焘的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经产生,故选B项;材料没有反映通过这种方式保障华工权益,排除A项;郭嵩焘提出这一主张,并不能表明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利益,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排除D项。]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共1 530人的船队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园湾,这些人当中就有736名囚犯。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个地方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而成为澳大利亚的第一大城市——悉尼,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英国内政大臣悉尼,而每年的1月26日后来成为澳大利亚的国庆日。
材料二 1900年全部六个殖民地的居民举行了一人一票的全民公决,用投票决定是否把六个殖民地统一成一个联邦国家,投票结果是六个地方要统一,建立起一个单一的澳大利亚联邦。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亚联邦成立。
一个个原住民男子排成一排,他们的脖子上挂着铁链,旁边持有步枪的白人则看管着他们。这组黑白照向人们真实地揭露了19世纪末白人定居者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残酷统治。
材料三 19世纪50年代,在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两州发现金矿。大批来自欧洲、美洲和中国的淘金者蜂拥而至。澳大利亚人口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其后许多重要的金矿被逐一发现,并发现大量其他矿藏,这些发现让澳大利亚迅速发展和致富。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对澳大利亚地区扩张方式的变化。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英国的殖民统治对澳大利亚产生的影响。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囚犯”、材料三“金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一“第一大城市——悉尼……澳大利亚的国庆日”、材料二“联邦国家”“白人定居者对澳大利亚原住民的残酷统治”、材料三“从1850年的40万人激增至1860年的110万人”“让澳大利亚迅速发展和致富”等信息概括即可。
[答案] (1)英国人最先把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流放囚犯的地方。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者开始掠夺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19世纪中期,随着金矿和其他矿藏的发现大力在澳大利亚发展采矿业。
(2)悉尼城市的兴起;国庆日的来源;单一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原住民惨遭奴役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客观上促进其经济的发展。
1/8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 解 读 1.掌握殖民扩张造成的美洲、大洋洲族群的变化,结合史料理解世界人口迁徙的特点及其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精选史料理解华工的特点及其对世界历史的贡献,特别是华工对美洲、大洋洲开发作出的贡献。(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时 空 坐 标
知识点一 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概况
变化 原因 影响
印第安人数量锐减 哥伦布到达美洲后,欧洲国家争相开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从欧洲传来传染病 造成美洲劳动力严重不足
大量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 深刻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种植园和矿山提供了劳动力
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 欧洲人远涉重洋来到美洲 —
2.影响
(1)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2)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3.现状: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
(1)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
(2)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
(3)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
(4)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
 
贩运黑人奴隶的三角贸易
 
由于历史条件不同,美洲国家的人口结构不尽相同。在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人口的大多数;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在拉丁美洲,混血人种成为最大的族群。
 
巴西人种构成图
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形成了新的族群。
知识点二 英国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英国殖民活动
(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
(2)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
(3)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
2.人口结构变动
(1)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
(2)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世纪中叶,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
 
右面图片上的英文意为“黑奴贸易和奴隶制的废除”,思考一下:黑奴贸易停止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伴随工业革命的深入,大工厂制度形成,使英国感到与其从非洲输出奴隶,不如把非洲变成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更为有利;黑人奴隶的反抗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在工业革命后,黑奴贸易就慢慢终止了。
知识点三 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背景
(1)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2)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
2.概况
地域 概况
开发美洲 19世纪中叶后,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
开发大洋洲 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到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
3.影响:促进了美洲与大洋洲的开发。
 
下面是两幅唐人街图片,思考:图片蕴含着怎样的历史信息?
 
 图1 温哥华唐人街  图2 墨尔本唐人街
提示:(1)英美等列强强迫清政府允许华工出国,形成了苦力贸易。
(2)大量华工为近代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近代世界人口迁徙的特点及其影响
■史料实证·································································
1.获取信息 近代世界人口迁徙的特点
材料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到1574年,西班牙人已占领美洲大陆近三分之一的土地,移民总数达15万。到1590年,巴西的欧洲白人已有三四万。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16—17世纪时锐减了约90%。在印第安人锐减的同时,欧洲人又大肆贩卖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18—19世纪,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
——摘编自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提取材料信息,并据此概括16—19世纪世界人口迁徙的特点。
提示:迁徙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迁徙的范围不断扩大;由人口密集地区迁徙到人口稀疏地区;由发达国家主导;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
2.获取信息 近代的奴隶贸易
材料 被手下人称为“曼科船长”的法国独臂海盗……捕获了来自英国利物浦的……“海神”号三层甲板帆船。当他发现战利品(“海神”号上的货物)竟是“近四百名非洲人,大部分是年龄在十二至十五岁的男孩和男人,而且还有一些女人和儿童”时,“曼科船长”便毫不犹豫地摇身一变为贩奴商。这是因为,“海神”号上的奴隶被整批卖出的话,将给主人带来至少八万银比索(相当于当时西属美洲墨西哥或者秘鲁总督的年俸)的巨额收入。
——《新世界的自由与骗局:近代美洲历史的“悖论”》
提取材料信息,并据此指出“四百名非洲人”的目的地及这种贸易的影响。
提示:目的地:美洲。影响:深刻改变了非洲和美洲的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但为殖民者在美洲的矿山和种植园提供了劳动力。
■素养形成···································································
对世界近代史上跨地区人口转移的认识
(1)原因
①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兴起,印第安人锐减,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需要大量劳动力;工业化时代,工厂制需要吸纳大量劳动力。
②为弥补美洲劳动力不足,殖民者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
③近代交通运输的发展。
④列强侵华,从《北京条约》获取特权(准许华工出国)。
(2)形式
①自发移民,如英国大批清教徒逃亡北美。
②西方国家进行殖民活动,如进行黑奴贸易。
(3)地域
①由欧洲迁往北美。
②由非洲迁往美洲。
③由亚洲迁往美洲。
(4)影响
①带有明显的侵略色彩(掠夺亚非劳动力),加剧了亚非地区的落后。
②开发美洲,推动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强大。
③改变美洲的人口结构,形成新的族群,美国因此成为移民社会。
④形成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各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⑤人口迁移导致新的民族国家诞生。如美国的建立。
 近代华工出国
■史料实证·································································
1.获取信息 近代华工前往美国的背景分析
材料 
时间(年) 全美移民人数(人) 中国移民人数(人) 华人移民比重(%)
1866—1870 1 513 101 40 019 2.6
1871—1880 2 812 191 123 201 4.4
1881—1890 5 246 613 61 711 1.2
1891—1900 3 687 564 14 799 0.4
合计 13 259 469 239 730 1.8
——据王寅《美国镀金时代的外来移民》整理
提取材料信息,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华工出现的背景。
提示:国内的人口耕地压力大、自然灾害、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等是重要推动力;国外淘金热和劳动力需求的吸引;广东接受大量新思想,“天子观”受到冲击,劳工出洋得到允许等也是重要原因。
2.论证观点 华工对美国西部开发的贡献
材料 “没有华工就没有西部的垦殖,华工使荒地变为良田,使整个加利福尼亚变成了一座果园,一个果木园。”
——英国参议院档案
提炼材料观点,并简要说明。
提示:观点:华工为美国西部开发作出巨大贡献。
说明:华工为加利福尼亚金矿的开采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承担了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甚至生命的代价;促进了加州农耕业的早期开发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
■素养形成···································································
 华工出国的原因
(1)国内因素
①土地兼并严重让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人口与土地压力的加剧以及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使农村自然经济日渐解体。
②清政府在1860年的《北京条约》中被迫解除了华侨出国的禁令,使华侨出国合法化。
③台湾、澎湖列岛的割让,使得赴台谋生的福建人民不甘心受日本人的统治,与台湾同胞一起逃亡海外。
(2)国际因素
①西方殖民主义者为开发殖民地和国内资源,急需大量劳动力,这使西方殖民主义者掠夺华工的活动空前加剧。
②黑奴贸易被限制,西方殖民者需要新的廉价劳动力从事各种工作。
 近代华工对世界的影响
(1)下南洋:促进了南洋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化。
(2)赴美华工:促进美国西部开发、太平洋铁路交通发展。
(3)促进了大洋洲的开发。
(4)华工还为东南亚经济作物的开发、种植作出很大贡献。
(5)近代华人还在南非金矿开发,甚至为一些国家的独立战争中作出较大贡献。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华工为英法两国在西线战场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
1.下面是描述人类近代史上洲际人口迁移的诗文,文中“证人”要证明的是(  )
大海的深处,
泥泞的沙里,
躺着被人遗忘了的,
锁着铁链的人骸在死沉
沉的黑暗里,
闪烁不幸的奴隶的白骨。
他们从漆黑的巨浪里,
大声呼唤:“我们是证人!”
——一位美国诗人
A.罪恶的奴隶贩运 B.对印第安人的屠杀
C.远洋迁徙的艰难 D.黑人奴隶制的残酷
A [材料关键信息为“大海”“奴隶”,所以诗人控诉的是黑奴贸易,而不是对印第安人的屠杀,A项正确,B项错误;诗句未体现C、D两项内容,排除。]
2.在构成美利坚民族的最初“原料”中,有一群人被称为“不情愿的移民”。“这群人”主要属于(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黄色人种 D.棕色人种
B [依据材料“美利坚民族”“不情愿的移民”等信息可判断,这群人应是通过黑奴贸易运往美洲的黑色人种,B项正确;A项属于欧洲人,是主动移民,排除;C项属于本地印第安人,不是移民,排除;D项属于澳大利亚人,排除。]
3.西方文明随移民进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对这一地区的文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为西方文明的全面移植,以及在大洋洲的本土化,进而形成具有大洋洲属性与特征的新文明。这反映出(  )
A.西方文明具有先天的优等性
B.外来文明本土化形成新文明
C.新文明的形成会伴随新移民
D.外来移民大都会带有侵略性
B [由材料可知,西方外来文明本土化以后慢慢形成了新文明,故B项正确;A项说法本身错误,排除;C项只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D项表述错误,排除。]
4.清廷曾严令在南洋一带的华侨,限三年回国,否则,“不得复归故土”,华侨回来了,又被歧视。这表明清廷(  )
A.重农抑商 B.对外开放
C.闭关锁国 D.重视华侨
C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于国人出海实行严格限制,“严令在南洋一带的华侨,限三年回国”正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故C项正确;重农抑商是限制商业发展的政策,故A项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B项错误;“华侨回来了,又被歧视”显然不是重视华侨,故D项错误。]
5.下表为香港输出至加利福尼亚的中国劳工数据(单位:人)。据此可推知(  )
年份 1849 1850 1852 1854
输出人数 323 447 18 434 25 063
A.导致香港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B.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C.美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加快
D.通商口岸开放直接导致劳工输出激增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输往美国的中国劳工主要来自中国内地,并非主要来自香港,故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了大量的中国劳工输往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无法说明解决了加利福尼亚劳动力匮乏的问题,故排除B项;大量华工输入美国,促进美国的开发,这是毫无疑问的,故选C项;《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不包括香港,故排除D项。]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夺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直接杀手并非欧洲人的枪炮,而是天花、霍乱、腮腺炎、麻疹、淋病和黄热病,这些早已被欧洲人适应的疾病对印第安人极具杀伤力。天花成了欧洲人征服美洲的同盟军。一方面是印第安人人口的崩溃,一方面是西班牙殖民者“铲除一种文化,如同路人随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印第安人的文献被殖民者当作“魔鬼的作品”付之一炬。
——摘编自易富贤《大国空巢》
材料二 巴西很少有欧洲女性,葡萄牙男性非常乐意尽享齐人之福,娶一个美洲女人,同时再娶一个女奴……事实上,在殖民时期的巴西,跨民族、跨种族的婚姻是很常见的,由此代代相传下来,比墨西哥的梅斯蒂索人的混血情况要彻底得多、复杂得多。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
《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人征服美洲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美洲和欧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拉丁美洲族群变化的明显特点。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夺取印第安人生命的最直接杀手并非欧洲人的枪炮,而是天花、霍乱、腮腺炎、麻疹、淋病和黄热病”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对美洲,根据材料一“印第安人人口的崩溃”“铲除一种文化,如同路人随手折下路边一朵向日葵”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在殖民时期的巴西,跨民族、跨种族的婚姻是很常见的,由此代代相传下来,比墨西哥的梅斯蒂索人的混血情况要彻底得多、复杂得多”概括即可。
[答案] (1)方式:疾病;武力。
影响:对美洲:导致美洲人口锐减;破坏印第安文明;实行殖民统治,美洲失去独立自主地位。对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2)美洲形成了新的族群——混血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