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件+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课件+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7 20:04:51

文档简介

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 解 读 1.通过学习亚历山大远征,认识其对希腊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这场战争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通过学习蒙古西征的相关史实,理解西征对不同文化的碰撞产生的影响。(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时 空 坐 标
知识点一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亚历山大远征
(1)远征: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2)后果
①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
②被征服地区人口遭到奴役、屠杀,城市遭到劫掠、烧毁。
(3)分裂:公元前323年,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
2.“希腊化时代”(约300年)
(1)亚历山大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在埃及 亚历山大自称法老之子
在波斯 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2)希腊人和马其顿人融合
①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垄断高级官职,占有大量土地,享受税收优惠。
②生活于希腊风格的城市中,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③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接受希腊文化,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跻身统治阶级行列。
(3)推动希腊文化不断发展
原因 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被征服地区的本土文化与希腊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成就 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和地理学作品;欧几里得编写《几何原本》;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
 
“希腊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指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征服托勒密埃及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段时期内地中海东部原有文明区域的语言、文字、风俗、政治制度等逐渐受希腊文明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特点,这一时期在后世逐渐被西方史学界称为“希腊化时代”。
 
亚历山大征服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使希腊和中东开始密切往来,因此极大地丰富了这两个地区的文化。在亚历山大在世期间及其死后不久,希腊文化迅速传入伊朗、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和埃及等地区;而亚历山大以前的希腊文化仅以缓慢的速度传入这些地区。亚历山大还把希腊的文化影响传播到以前从未到达的印度和中亚地区。但是文化影响不是单向传播的事,在希腊化时代,东方思想,特别是宗教思想就传入了希腊世界。
——来自《学识网》
结合亚历山大远征产生的影响谈谈对战争的认识。
提示:战争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但客观上带来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交融。
 
继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霸主地位,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世界,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然而,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被征服的希腊人最终俘虏了罗马人。
贺拉斯所说的“俘虏”指什么?
提示:希腊文化与被征服地区文化不断碰撞,最终形成希腊化文化认同。
知识点二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1.蒙古的西征
(1)背景:13世纪初,中国北方草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蒙古汗国。
(2)概况
第一次 1218年,中亚的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不久,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第二次 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第三次 13世纪中叶,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3)结果: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统治区形成了四大汗国,它们在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
2.西征的影响
(1)积极
①推动东西方的交流
人员 活动 影响
传教士 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 对以后几个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旅行家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由陆路来华,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
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
②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方向 概况 影响
由东向西 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 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族③民族分布的变化:蒙古西征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由西向东 主要是大批移民,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
(2)消极: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
 
可以看出他(铁木真)步入成功的奥秘:(一)在逆境中成长;(二)在团结中壮大;(三)在l征战中强盛……1219年秋,成吉思汗亲率十余万大军西征花剌子模国(中亚古国,包括中亚地区以及阿富汗、伊朗等地)……1220年春,成吉思汗率主力攻占花剌子模国……1221年底,成吉思汗追战于申河(印度河)……至此,花剌子模国全部沦陷于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决定亲自率军进攻西夏,11月攻破灵州(今甘肃灵武)……西夏军民“免者无一二,白骨蔽野”。
——据周远廉主编《中国封建王朝兴亡
史·元朝卷》整理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成吉思汗。
提示:成吉思汗是一位对中国和世界历史发展有重大贡献的人物:他统一了蒙古诸部,结束了各部间的互相征战,促进了蒙古社会的发展;提高了蒙古人民的文化素养;抵御了其他政权对蒙古的压迫;为以后元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客观上加强了民族交融以及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在常年的征战过程中,不仅给其他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耗损了本国的国力。
 
笔记:                                    
                                    
                                    
                                    
                                    
 古代战争和东西文化交流
■史料实证·································································
1.获取信息 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
材料 在苏萨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亲自带头同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女儿斯塔提拉结了婚(在此之前曾娶巴克特里亚的王公之女罗克珊娜为妻)。许多马其顿的将领也都娶了波斯显贵的女儿(大约有80名军官)。同日参加婚礼的竟达一万对之多。后人称
这一举动为“欧亚联姻”,而且整个婚礼是按照波斯人的传统习俗进行的。在结婚典礼上,亚历山大郑重宣布:马其顿人与亚洲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亲自馈赠给他们许多礼物以示鼓励。
——摘编自傅利华《略评亚历山大东征》
提取材料信息,并据此分析亚历山大所实行的政策的作用。
提示:与东方贵族联姻,赢得当地人的好感与支持,缓和了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稳定;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2.获取信息 蒙古西征的影响
材料 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空前的发展。
——[苏联]巴托尔德《苏联域外的东方中世纪史》
成吉思汗统治后期,骚乱止息,因此,凡有利可图之地,哪怕是在西极或者东鄙,商人都向那里进发……
——[伊朗]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
根据材料,归纳蒙古西征的积极影响。
提示:推动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方贸易的发展。
■素养形成···································································
亚历山大远征和成吉思汗西征的相同点
(1)亚历山大远征所开创的希腊化时代使希腊文化、科学等在城邦外发扬光大,开创了一个东西互补的时代。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西征使中国的火药、造纸术、印刷术、罗盘进一步传入西方,打开了欧洲的大门,使欧洲发生了重大改变。
(2)亚历山大远征和成吉思汗西征都具备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马其顿王国是一个经过改革后的强大帝国,并且周边希腊各城邦面临巨大的危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社会稳定,势力正旺,并且接受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周围各王朝、各国家都很混乱。
(3)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都是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这也是远征胜利的重要因素。
(4)两军出师有名,打着报仇的口号,都在全军、全民中得到拥护和支持。
(5)亚历山大远征与成吉思汗西征过程中都显示了他们极其凶残的一面,但是为了维持他们庞大的帝国体系,又都采取稳重的兼容并蓄的政策。
(6)亚历山大远征时带着大批希腊手工匠师、商人、冒险家、哲学家等涌入东方,客观上促进了希腊文化的传播。成吉思汗每攻占一城一池总是搜索当地的工匠、科学家、天文学家等带回蒙古帝国,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很大影响。
(7)亚历山大远征打开了西方人的眼界,开始直接、间接地接触东方文明古国印度和中国;成吉思汗西征则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揭开了东西方国家之间的官方外交活动。他们都对亚欧大陆的东西交流作出重大的影响和贡献。
蒙古西征对世界的影响
(1)在世界征服史上,蒙古西征的规模空前,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蒙古大军通过三次西征先后占领了东欧、俄罗斯平原、伊朗高原、两河流域、中亚草原及东亚等广袤的地区,在欧亚大陆上产生了一个空前庞大的蒙古帝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辽阔的大帝国,在世界历史上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记。
(2)虽然后来帝国境内诸汗国各自为政,相对独立性较强,但他们始终是蒙古宗室的藩地,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与蒙古中央保持着联系,这使得在庞大帝国控制下的各个地区交通比较通畅,各民族间的交往增多,交流广泛,更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国际间的交往也频繁起来。
(3)蒙古帝国的存在,重建了中亚与其周围地区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把原来相隔绝的帝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第一次有了“全球化”的现象。
1.亚历山大的远征,从西方到东方,从希腊到印度,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直到今天,他的名字还被很多人传颂。这是因为远征和帝国的建立(  )
A.使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B.削弱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
C.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D [亚历山大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他被后人传颂,缘于他推广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故选D项;亚历山大与罗马帝国无关,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符合史实,但不是亚历山大被后人传颂的原因,排除。]
2.公元前333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与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在叙利亚的伊苏斯平原展开会战。此后,亚历山大历经数年征战,最终灭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希腊文化也随之东传。这表明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是(  )
A.文化融合 B.武力扩张
C.商品交换 D.海外移民
B [根据材料“会战”“征战”“征服”等信息可知,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扩展方式,故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
3.“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在他所征服的地区开始了几百年的‘希腊化时代’。”材料说明希腊化时代产生的原因是(  )
A.丝绸之路的影响
B.中华文明的吸引
C.西亚、埃及文化的先进
D.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
D [根据材料“他(亚历山大)促使民主氛围浓厚的希腊以主动的姿态同专制主义的东方发生了广泛的交流”可知,亚历山大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从而出现了希腊化时代,故D项正确;“希腊化时代”不是丝绸之路与中华文明促成的,排除A、B两项;西亚文化和埃及文化并不比希腊文化先进,排除C项。]
4.伴随着蒙古西征,两位欧洲传教士分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交涉;同一时期,中国也有人到欧洲访问。这反映了(  )
A.意大利人重视与中国交往
B.蒙古西征推动了东西方交流
C.意大利最早与蒙古交往
D.西征是为了加强与西方的联系
B [材料体现出东西方人员往来,有助于加强两国的交流,这反映了蒙古西征推动了东西方交流,B项符合题意。]
5.蒙古建国后,于1219年至1260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下列不属于蒙古西征影响的是(  )
A.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
B.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C.建立横跨亚、欧、非的世界性帝国
D.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民族分布
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蒙古三次西征将一个草原汗国发展为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性帝国,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他率领大军东征,军队所至,许多城市被洗劫一空,成千上万的人被俘为奴。他占领了小亚细亚和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了两河流域,灭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进军途中,他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就是那个时候兴建的。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1)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2)你如何评价这一事件?
(3)你如何理解“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受到了希腊文化的影响”?试举一例希腊化时代的自然科学成就。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可判断是亚历山大远征。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辩证地评价亚历山大远征。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分析作答;第二小问,举例注意强调的是自然科学,比如: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
[答案] (1)亚历山大远征。
(2)这次远征是强国与弱国以及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和碰撞,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破坏和灾难,但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
(3)理解:在远征过程中,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进希腊文化当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举例: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课后素养落实(十一) 
1.从希腊半岛兴起,征服了波斯帝国,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前身是(  )
A.马其顿 B.雅典 C.斯巴达 D.阿拉伯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大军,历经10年征战,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故A项正确。]
2.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自地中海至中亚的广袤疆域经历了希腊化时代。对希腊化文明在政治上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亚历山大在远征中摒弃东方君主的绝对权威
B.结合马其顿与东方王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政体
C.希腊化文明是希腊古典文明的衰落与延伸扩展
D.希腊化文明中的社会政治结构绝对整齐划一
B [马其顿王国征服希腊以后300年间,希腊化文明在政治上的表现为民主传统被封建专制取代,君主专制政体建立,B项正确。]
3.共建“一带一路”成为社会热点。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远征、佛教传入中国、丝绸之路等素材。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文明的冲突与交融 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D.中华文明的吸引力
A [佛教传入中国和丝绸之路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和平交流,而亚历山大远征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暴力冲突方式,所以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人类的交往有战争冲突与和平交往,A项正确。]
4.第欧根尼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历山大很想与他结识,多次派人去请他,他说:“从雅典到马其顿,和从马其顿到雅典,二者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第欧根尼这句话(  )
A.抨击了政府权威 B.渗透自然法精神
C.维护了雅典民主 D.突显了公民意识
B [第欧根尼面对亚历山大大帝的邀请,指出君主与个人、征服者与被征服者是平等的,体现了自然法精神,B项正确。]
5.19世纪70年代,德国学者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中吟咏的特洛伊战争以及其他相关传说,先后对小亚细亚及南希腊进行考古发掘,取得了惊人的成果。谢里曼的考古发掘(  )
A.证明了《荷马史诗》是一手史料
B.丰富了研究古罗马帝国的史料
C.说明特洛伊是当地最早的城市
D.显示了《荷马史诗》的史料价值
D [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的,一定程度上可直接作为历史依据的史料,谢里曼根据《荷马史诗》的记载取得了惊人的考古成果,由此说明《荷马史诗》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并不能因此说明《荷马史诗》是一手史料,故D项正确,排除A项;谢里曼考古研究的是古希腊文化,而不是古罗马帝国,故排除B项;谢里曼的考古取得了惊人成果,但并不能证明特洛伊是当地最早的城市,故排除C项。]
6.他是古希腊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发现了杠杆原理、比重原理、浮力定律等物理学原理。这位历史人物是(  )
A.欧几里得 B.伏尔泰
C.卢梭 D.阿基米德
D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定律、杠杆原理等物理学原理,故选D项。]
7.蒙古灭金战争结束后,窝阔台汗在中原和中亚建立了牢固的统治。1236—1241年,窝阔台汗遣拔都等诸王率军征服伏尔加河以西诸国。与此有关的是(  )
A.蒙古征服今俄罗斯地区 B.蒙古灭掉花剌子模国
C.蒙古攻占巴格达 D.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A [灭亡金朝之后,蒙古发动第二次西征,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故A项正确。]
8.“15世纪欧洲的传奇,充满着马可·波罗的故事里的名字,如契丹、汗八里之类,他们从游记中所看到的东方的富庶,又成为驱动西人东来的巨大诱惑。据说,哥伦布就是读其书而有志于东行者。”以下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马可·波罗行纪》荒诞不经
B.《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东方的富庶
C.《马可·波罗行纪》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D.哥伦布是马可·波罗的崇拜者
C [根据材料“据说,哥伦布就是读其书而有志于东行者”可知,《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对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故C项正确。]
9.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有两种: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下列属于暴力冲突的有(  )
①希波战争 ②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③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 ④马可·波罗来华 ⑤蒙古西征 ⑥鉴真东渡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②④⑥
B [世界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有两种:和平交流与暴力冲突。其中希波战争、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蒙古西征属于暴力冲突,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来华、鉴真东渡属于和平交流,故B项正确。]
10.“到目前为止,它(《马可·波罗行纪》)是外文文献中对蒙元帝国记载最为详尽的历史文献,虽然记载有不实之处,但为学者提供了研究蒙元史的一手文献,也为当时的欧洲展现了蒙古帝国的画卷。”对材料中的“它”表述正确的是(  )
A.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蒙元帝国历史
B.记述了古罗马旅行家在东方的经历
C.最先向欧洲人介绍了指南针技术
D.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D [A项与材料中“记载有不实之处”不符,排除;中国的元朝对应的是欧洲的中世纪,不是古罗马时期,B项错误;指南针在宋朝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C项错误;材料“为学者提供了研究蒙元史的一手文献,也为当时的欧洲展现了蒙古帝国的画卷”反映了《马可·波罗行纪》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作用,故D项正确。]
11.历史上,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影响广泛而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远征过程中一旦遇到抵抗,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岀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
材料二 (亚历山大)远征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合,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同时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
材料三 罗马帝国将各个文明汇聚成大河。罗马帝国统治下有着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它采取不同的政策因地制宜,客观上维系了罗马帝国的存在,维护了地区和平,促进罗马帝国的强盛。罗马使原来隔绝的地区开始有了交流,东西方文明交流进一步频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帝国扩张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文明交流的认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岀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材料二“远征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等信息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三“客观上维系了罗马帝国的存在,维护了地区和平,促进罗马帝国的强盛”“罗马帝国将各个文明汇聚成大河”“原来隔绝的地区开始有了交流,东西方文明交流进一步频繁”等信息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交流的意义、方式等角度入手作答。
[答案] (1)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罗马帝国的统治使地中海地区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帝国境内不同地区经济文化的联系不断加强,奴隶制和商品贸易不断发展。东西方文明交流进一步加强。
(3)文明交流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和共同发展。大国扩张是文明交流的一种形式,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12.在希腊化世界中,被征服地区的原有上层人士接受希腊文化,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这说明了(  )
A.在希腊化世界中地域文化的变化
B.被征服地区居民完全希腊化
C.希腊人的生活方式具有吸引力
D.亚历山大帝国实行专制统治
A [材料强调的是“被征服地区的原有上层人士”主动接受希腊文化,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希腊与被征服地区文化、生活方式等不断趋同、不断融合,这说明了在希腊化世界中地域文化的变化,故选A项。]
13.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遍布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这说明了(  )
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
B.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
C.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D.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
D [材料“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等信息说明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展,也说明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成功的,故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希腊城邦和马其顿帝国的关系,故B项错误;希腊文化在当时是先进文化,故C项错误。]
14.元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即位时,在波斯境内,尚有两个国家保持独立:一是立国于马三德兰地区(今伊朗北部马赞德兰省)的木刺夷国;一是建都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报达国)。其西还有叙利亚国。此三国彼此不相声援,地位孤立。其中木刺夷人屡劫蒙古商旅。蒙哥大汗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波斯,以图在该地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材料反映了蒙古西征(  )
A.灭掉花剌子模国,直抵黑海北岸
B.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C.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一带
D.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
B [材料“一是建都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报达国)”“蒙哥大汗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波斯”等信息反映了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的第三次西征,故B项正确。]
15.中国文化不仅惠及近邻,而且泽被远西。下图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外传”的时间轴,“?”处应填入(  )
A.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
B.中国丝绸受到古罗马上层人士喜爱
C.唐三彩随遣唐使流入日本
D.瓷杯瓷盘随郑和下西洋传到阿拉伯
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14世纪正值第三次蒙古西征时期,火器随蒙古西征传入欧洲,故A项正确;古罗马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即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庞大罗马帝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遣唐使来华带中国唐三彩入日本发生在唐朝,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是在明朝,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16.苏联学者巴托尔德说:“蒙古帝国把远东和近东的文明国家置于一个民族、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这就不能不促进贸易和文化珍品的交流。中亚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得到空前的发展。”该学者认为蒙古帝国建立的意义在于(  )
A.统一了远东和近东各国
B.促进了不同地区的交流和发展
C.维护帝国的专制统治
D.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
B [巴托尔德意在强调蒙古帝国建立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故B项正确;A、D两项均是帝国建立的直接表现,不是意义,故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波斯的君主阿鲁浑派遣兀鲁台解、阿必失呵、火者三人为专使,带着大批的扈从来到中国,请求忽必烈大汗为他选择一名淑女为配偶,大汗答应了这个请求,选择了一位名叫阔阔真的十七岁的姑娘,并派遣已来到帝国多年的马可·波罗一家由海路护送他们而去。
据《永乐大典》记载,(至元二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尚书阿难答、都事别不花等奏:“今年三月奉旨,遣兀鲁台解、阿必失呵、火者,取道马八儿(今印度东南岸一带),往阿鲁浑大王位下。”
《马可·波罗行纪》的作者是否真的到过中国,人们一直持怀疑态度。怀疑者认为该书只是据传闻写成,但吴芳思在《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一文中提出:“我倾向于他可能从来没有到过中国,但这并不能否认有关中国和远东的资料来源,他把本来会散失的情况记录了下来,这与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相似,希罗多德并没有去过他所记述的所有地方,可他的著作绝不可以轻率地摒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马可·波罗行纪》的史料价值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解析] 根据材料“《马可·波罗行纪》的作者是否真的到过中国,人们一直持怀疑态度”“不能否认有关中国和远东的资料来源,他把本来会散失的情况记录了下来……绝不可以轻率地摒弃”可以概括出对《马可·波罗行纪》的看法。根据材料“据《马可·波罗行纪》记载,波斯的君主阿鲁浑派遣兀鲁台解、阿必失呵、火者三人为专使,带着大批的扈从来到中国”“据《永乐大典》记载……今年三月奉旨,遣兀鲁台解、阿必失呵、火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观点即可。
[答案] 看法:《马可·波罗行纪》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其史料价值又是有限的。
说明:《马可·波罗行纪》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永乐大典》与《马可·波罗行纪》中都记载了波斯曾遣使至中国,且三位使者名字相同,可见《马可·波罗行纪》的记述是真实可信的。即使《马可·波罗行纪》只是记录了中国和远东的传闻,它也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的。
《马可·波罗行纪》的史料价值是有限的。《永乐大典》中并未记载派遣马可·波罗一家护送波斯使者等人一事,可见《马可·波罗行纪》可能只是记述了一个传闻,因此其史料价值是有限的。
总之,《马可·波罗行纪》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作为史料又有其不足之处,阅读借鉴时应该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