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3课 歌曲《海鸟的家园》花城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3课 歌曲《海鸟的家园》花城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0-16 20:5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海鸟的家园
教材分析(简要) 《海鸟的家园》是一首夏威夷民歌,C大调,2/4拍。歌曲也是由1,2,3,4,5,6这六个音组成,表现了平静的大海上海鸟自由飞翔的景象。教材选用这首歌曲可以让学生在反复吟唱中感受和体验4这个音与其他音组合时的相对音高观念。这首歌曲看起来比较长,但是旋律基本上以重复与变化重复为主。
教学目标 随录音演唱歌曲《海鸟的家园》,并能唱出歌曲中的跳音与f、p与歌曲结束时渐弱的力度记号。
教学重点 在歌曲的学习中感知、体验、建立4(fa)的音高观念。
教学难点 唱出歌曲中的跳音与f、p与歌曲结束时渐弱的力度记号。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海鸟的家园》伴奏音乐,配以夏威夷风情、风光等图片。引出课题。 聆听伴奏音乐,观赏图片。 直接展示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与音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起探索学习的兴趣。
学唱歌曲 一、听听 1.第一遍播放歌曲。 2.第二遍播放歌曲,提出问题:歌曲衬词的演唱时有何特别之处。 3.第三遍播放歌曲,提出问题:找到歌曲力度变化的具体位置。 二、找找 1.讲授力度记号f,p,>的含义并请学生在歌谱中找出。 2.展示歌谱第二句与最后一句,找找异同。 三、唱唱 1. 播放音乐范唱,在歌曲衬词地方示意学生小声跟唱。 2.教唱歌曲。 四、创创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模仿或创造出不同鸟叫的衬词,来代替歌曲衬词中的“哈利”。 1.初听全曲,对歌曲有个初步的印象,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2.第二遍带着问题聆听歌曲,并说一说。 3.第三遍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找到答案。 4.找出歌谱中的力度记号f,p, >。 5.找出两个乐句有何不同。 6. 听音乐范唱,在听到衬词地方时小声跟唱,进一步感受力度的变化。 7.跟随老师一句句学唱歌曲,模仿老师遇到不同的力度记号时声音的变化。 8. 根据自己的想象,模仿或创造出不同鸟叫的衬词,来代替歌曲衬词中的“哈利”。 通过听、说、找、唱、创各种不同形式的探索,对歌曲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歌曲的跳音与f、p与歌曲结束时渐弱的力度记号。
欣赏器乐曲《海鸟的家园》 1.播放器乐曲《海鸟的家园》,提醒学生注意聆听这个乐器的音色。 2.介绍夏威夷琴。 1.学生在老师的提醒下聆听器乐曲,并说一说自己对该乐器音色的感受。 2.了解夏威夷琴。 在学会歌曲的前提下再聆听器乐曲,更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辨别乐器音色上。不仅拓宽学生视野,更能让学生对歌曲有更深的印象。
板书设计 海鸟的家园 1=C 2/4 中速 愉快、祥和地 f p 5. 3 |5. 3 | 5 3 5 3 | 5 3 0 | f p 3. 1 |3. 1 | 3 1 3 1 | 3 1 0 | f ▼ ▼ |5. 3 | 5 3 0 | p ▼ ▼ 3. 1 | 3 1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