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课外阅读培优练习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30分钟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分)
根据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中外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表
项目 无处方购买抗生素 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 人年均使用抗生素
中国 加拿大 中国 北欧 中国 美国
数据 79. 4% 0. 1% 80% 20% 138克 12. 8克
材料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建国同志直言:中国抗生素滥用情况已不容忽视。我国抗生素的使用陷入了“需要用,不需要也用;超时、超量使用”的怪圈,长期这样下去,非常危险,它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让病菌产生耐药性。
阅读材料一后,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滥用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危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乡间学校的敲钟人(节选)
张蛰
那是苏北乡间最普通的一所学校,我在那里度过了六年的中学时光,又在那里度过了最初六年的教书时光,在我珍藏于心间的有关那所乡间学校的记忆里,王老师是无法(抹掉 遗忘)的。
读中学的最后一年我才注意到了王老师的存在,他中等个儿,瘦瘦的,看上去很和气,总是慢条斯理地走路,不慌不忙地说话。他是学校打上课铃的人,每天总是拉着细细的线绳催我们起床、出操、上课,告诉我们下课、吃饭、熄灯。他的铃声如他的说话,不紧不慢,节奏匀称。有时候,他还会在上课的铃声里笑着对急急忙忙冲向教室的学生喊:“慢一点儿,别磕着!”
后来,做老师的我常常与他面对面地说些家长里短的话,就看出了他独有的善良来,才知道他做的工作远不止打铃,还承担着学校很多的工作。那个时候,打铃表面上看着轻松,实则不然。这是一件要时时刻刻想着的事,每天从早晨六点钟的起床铃到晚上九点半的熄灯铃,一天要打26次,到点就得拉铃绳,(不允许 容不得)马虎,而且要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除了按时打铃,最常见的情形是他坐在教务处的油印机前印学生的讲义,手一推一抬一翻,再一推一抬一翻,周而复始,全校学生的讲义都要靠他一张一张地推出来。
这些工作王老师一直干到退休才算(结束 终了)。那些年间,他的铃声接起来有多长呢?他那一推一抬一翻一张讲义的动作谁知道重复过多少遍?在那所乡间学校里,他,就像守夜的人。
离开那所学校数年后的一天,与先前的同事相遇,不经意间就说到王老师,说他待人的真诚,说他干活的实在,说他默默的坚守。恍惚间耳畔又传来那所乡间学校响起的铃声,不紧不慢,节奏(均匀 匀称)。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周而复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里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打铃表面上看着轻松,实则不然。”“实则不然”表示并不轻松。结合下文,请你列举打铃这项工作的不易之处。(至少写三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离开那所学校数年后的一天,与先前的同事相遇,不经意间就说到王老师,说他待人的真诚,说他干活的实在,说他默默的坚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老师,我们往往会选择老师的教学智慧,批评帮助学生等题材,而作者却选择了打铃和印讲义这平凡的事,你认为这样选材的好处是什么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全文,文章结尾再次写到铃声,这有什么作用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名著《童年》选段,回答问题。
“我不想睡了!”
“好,不睡就不睡了。”她立刻就同意了。她说得温和甜蜜,每个字都是那么有耐心,我记住了每个字。她笑的时候,黑色的眼珠亮亮的,闪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愉快,牙齿雪白,面孔虽然有点黑,可依旧显得年轻。
她一下子从黑暗中把我领了出来,还为我周围的东西带来了美丽的光环!
天气转晴,我和外祖母整天都在甲板上呆着。
伏尔加河静静地流淌,秋高气爽,天空澄澈,橘红色的轮船逆流而上,轮桨缓缓地拍打着蓝色的水面,隆隆作响,水面上还漂着金色的树叶。
“啊,多美啊!”外祖母容光焕发,在甲板上走来走去,兴奋地瞪大了眼睛。她偶尔站住,立在那儿,看着河岸发呆,两手交叉放在胸前,面带微笑,眼含泪水。
我扯了扯她的黑裙子:“你为什么哭啊?”
“亲爱的宝贝,我哭是因为我太快乐了!”
她开始给我讲一些稀奇古怪的故事,有善良的强盗,有妖魔鬼怪,也有圣人贤士。
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再讲一个!”
“好,好,再讲一个!”
和我一起听故事的还有船上的水手们,都是些留着胡子的高大的男人。他们夸赞外祖母讲得好:“再讲一个,老太太!”
母亲极少上甲板上来,她总是躲着我们。母亲身材高大而且挺拔,面孔铁青,辫子粗大,盘在头顶上,像王冠似的。她永远沉默着,好像有一层看不透的雾笼罩着她,她那一双和外祖母一样的黑色的大眼睛,却好像永远在从遥远的地方冷漠地观察着人和事。
她严厉地说:“妈妈,人家可都在笑话您呢!”
“我不在乎,尽管去笑话吧,让他们笑个痛快!”
河上挤满了船只,成百根桅杆耸向天空。
一只装满了人的船靠上了轮船,人们从船上搭好梯子,爬到了轮船的甲板上。
有一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在最前头飞快走着。他穿一身黑色的长衣服,胡子是赤金色的,有一个鸟嘴鼻子和一对绿莹莹的眼睛。
“爸爸!”母亲深沉而响亮地大喊一声,扑到了他的怀里。
他抱住母亲,抚摸着她的脸,声音很尖地喊着:“噢,傻孩子,怎么啦?”
在这同时,外祖母像个转起来的陀螺,一眨眼就和所有的人拥抱、亲吻过了。
她把我推到大家面前:“噢,快快,这是米哈伊尔舅舅,这是雅科夫舅舅,这是娜塔莉娅舅妈,这两个表哥都叫萨沙,表姐叫卡杰琳娜!”
(有删改)
1.生动的情节往往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选文内容将下列情节重新排序。(5分)
①外祖母看到美丽的伏尔加河,快乐地流泪了。
②外祖母给“我”讲故事,“我”和水手们都喜欢听。
③外祖母和迎接“我们”的家人拥抱并向“我”介绍他们。
④“我”不想睡觉,外婆温和地答应了。
⑤母亲批评外祖母让别人笑话,可外祖母不在乎。
故事情节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外祖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
3.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人物,文中还有关于母亲和外祖父的描写,试着从文中找出一处描写人物的语句,说说你感觉她或他身上有什么特点。(4分)
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童年》这部小说里,外祖母给阿廖沙的人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温暖的墙
①琼是一名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慢慢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焐一焐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琼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了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细心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琼拿出纸巾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了。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在黑板上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掉落在草地上发出的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琼一走进教室,就发现同学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同学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他们的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一个个美丽的舞蹈演员。
⑥琼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琼仔细一看,发现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而是被一根漂亮的管子套着。琼拿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管!这些纯真的孩子,把唇膏管也利用上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琼。琼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的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有诗意。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纸,在寒冬里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红红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分)
(1)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蹊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如何理解第⑧自然段画线句中的“力量”一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题目“最温暖的墙”在文中有何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 示例:中国抗生素滥用情况非常严重。
2. 使人体免疫力下降,让病菌产生耐药性。
二、1.遗忘不允许结束均匀
2.循环往复,一圈一圈地运转。文中说王老师一遍一遍地做印讲义的动作。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3.①每天按时打26次。②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③打铃节奏要匀称,不紧不慢。
4.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王老师给“我”及同事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从另一方面突出了王老师的崇高品格。
5.因为王老师是学校的打铃人,不是老师,在平凡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但他把平凡的事做到了极致,铸就了不平凡。
6.为了突出王老师平凡的一生中,铃声就是他的主要任务,这让王老师的人生意义几乎全部融入这铃声中,是对文章主题的升华。
三、1.④①②⑤③
2.神态 外貌 慈爱、温柔和乐观开朗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鉴赏的能力。“黑色的眼珠亮亮的,闪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愉快”是外貌和神态描写;“牙齿雪白”“面孔虽然有点黑”“依旧显得年轻”是外貌描写,这样的描写,表现了外祖母的慈爱、温柔和乐观开朗。
3.环境 通过描写秋天伏尔加河上美丽的风景,烘托出“我”和外祖母相处时轻松舒畅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评析鉴赏的能力。环境描写具有烘托作用。这段话描写了“我”在轮船上看到的美丽景象,联系下个自然段中的“多美”“兴奋”“微笑”等词语,可以看出“我”和外祖母当时愉快、轻松的心情。
4.她永远沉默着,好像有一层看不透的雾笼罩着她,她那一双和外祖母一样的黑色的大眼睛,却好像永远在从遥远的地方冷漠地观察着人和事。 从母亲的外貌和神态中,我体会到她的严厉、冷漠。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的评价鉴赏能力。通过回顾前文可知,此时的母亲因为丈夫去世,刚生下的孩子又夭折了,内心十分痛苦,所以面对再美的景象也无法高兴起来;再想到自己和“我”今后的命运,即使有善良的母亲,但面对娘家的其他人,比如暴躁的父亲、薄情寡义的兄弟,自己以后的生活必定艰难,因此她的面色凝重而冷漠。
5.外祖母慈祥善良、热爱生活,经常给阿廖沙讲怜悯穷人和歌颂正义的故事,带给他很大的触动,使他逐渐成长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解析】本题考查整体感知和概括的能力。回顾整部小说,慈祥善良、坚强乐观的外祖母对阿廖沙充满爱心,她用无私的爱引导他、鼓舞他。从文中的“她一下子从黑暗中把我领了出来,还为我周围的东西带来了美丽的光环”可以感受到她给阿廖沙带来的触动之大。
四、13. (1)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2)奇怪,可疑。
14. 短文主要写了教师琼的手指结了厚厚的茧,冬天经常裂口流血。同学们发现后,就把粉笔用彩纸和唇膏管包了起来。琼第二天上课发现了不一样的粉笔和纸上的话,非常感动。
15. 示例:琼被深深感动后转过身继续在黑板上书写着。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给了琼一种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力量。
16. 含义是孩子们用彩纸和唇膏管把粉笔包了起来,不让老师的手再受伤害。孩子们的爱心让老师感到十分温暖。
17. 这是一群天真、活泼、聪明、充满爱心的孩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