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课内阅读拓展练习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30分钟
一、课内阅读。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作自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桑娜的心理变化过程是( )。(2分)
A.坚定——害怕——自责 B.自责——害怕——坚定
C.坚定——自责——害怕 D.自责——坚定——害怕
3.根据选文内容填空。(4分)
(1)桑娜忐忑不安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____”的句子中的“这样做”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这样做不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桑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品质。
二、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3分)
桥(节选)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dǎo dào)。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sì shì)的折(zhé shé)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mò méi)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1.我会用“\”划去文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4分)
2.理解句子,完成练习。(4分)
(1)“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这两句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了当时_________________。
(2)“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这两句话都是对村民的_______描写,表现了村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里把老汉比作一座山,写出了老汉的威严、冷静,与人们慌乱的表现形成对比,突出了老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B.老汉身材高大威猛,站在桥前,就像一座山一样纹丝不动。
4.面对乱哄哄的人们,老汉当时是怎样想的呢 (3分)
老汉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比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
(一)(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二)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1.这两个片段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他是小说《____________》中的人物,这部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3分)
2.片段(一)中的“操”指的是________;片段(二)中的“佗”指的是________。(2分)
3.这两个片段各写出了主人公什么样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课文《在柏林》选段,回答问题。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1.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选段设置老妇人的奇特行为和两个小姑娘的嗤笑这两个情节,是为了( )(2分)
A.吸引读者。 B.突出老妇人奇怪的行为。
C.表现人物特点。 D.为后文蓄势,达到令人震撼的效果。
参考答案
一、1.形容人心神不安定的样子。
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2.B
3.(1)担心丈夫埋怨她抱回西蒙家的两个孩子,增加他们的生活负担
(2)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 她不能让西蒙的两个孩子因无人照料而冻死、饿死 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
二、2.(1)拟人 形势十分危急 (2)动作 面对灾难时的害怕与慌乱 3.A
三、1.关云长 三国演义 罗贯中
2.曹操 华佗
3.片段(一)写出了关云长的骁勇善战;片段(二)写出了关云长的意志坚强、勇敢无畏。
四、1.环境引出故事,从侧面烘托出战争的残酷
2.外貌突出人物的苍老、体弱,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3.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