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第一课时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5.1第一课时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16 13:09: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五章
5.5 三角恒等变换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第一课时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
1.通过探究,了解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推导过程.
2.熟记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形式及符号特征,并能利用该公式进行求值、计算.
课标要求
素养要求
在熟知两角差余弦公式的意义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的素养.
课前预习
知识探究
1
1.公式:对于任意角α,β都有cos(α-β)=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记符号
任意角α,β的正弦、余弦与其差角α-β的余弦之间的关系,称为差角的余弦公式,简记作C(α-β).
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点睛
(1)公式的结构特征:
(2)公式中的α,β都是任意角,既可以是一个角,也可以是n个角的组合,如cos(α+β)·cos β+sin(α+β)·sin β=cos[(α+β)-β]=cos α.   
1.思考辨析,判断正误
×
(1)对于任意角α,β,总有cos(α-β)=cos α-cos β.( )


2.(多选题)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存在这样的α和β值,使得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B.不存在无穷多个α和β值,使得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C.对任意的α和β,都有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D.不存在这样的α和β值,使得cos(α-β)≠cos αcos β+sin αsin β
ACD
解析 若sin α或sin β有一个为0,即α=kπ(k∈Z)或β=kπ(k∈Z),
则cos(α-β)=cos αcos β,故A,C,D正确,B不正确,故选ACD.
3.cos 54°cos 24°+cos 36°sin 24°=________.
4.cos(x+27°)cos(x-18°)+sin(x+27°)sin(x-18°)=________.
课堂互动
题型剖析
2
题型一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简单应用
【例1】 (1)cos(-15°)的值是(  )
D
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求值的一般思路
(1)把非特殊角转化为特殊角的差,正用公式直接求解.
(2)在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诱导公式,构造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右边形式,然后逆用公式求值.
思维升华
【训练1】 求下列三角函数式的值:
(2)原式=cos(15°-105°)=cos(-90°)=cos 90°=0.
题型二 给值求值
思维升华
题型三 给值求角
又∵β=(α+β)-α,
∴cos β=cos[(α+β)-α]=cos(α+β)cos α+sin(α+β)sin α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的解题步骤
(1)求所求角的某种三角函数值(为防止增解最好选取在上述范围内单调的三角函数).
(2)结合三角函数值及角的范围求角.
思维升华
∴cos β=cos[α-(α-β)]=cos αcos (α-β)+sin αsin(α-β)
1.记住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特征,既可以正用,也可以逆用.
2.在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求值时,不可机械地套用公式,而要从题目条件出发,将要求的角分解成题中已知角的差.
3.“给值求角”问题,实际上也可转化为“给值求值”问题,求一个角的值,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1)求角的某一三角函数值;(2)确定角所在的范围(找区间);(3)确定角的值.
确定用所求角的哪种三角函数值,要根据具体题目而定.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