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伟大的抗日战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8-16 15:0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伟大的抗日战争
读一读、想一想:根据材料指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为什么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尊严?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情景再现: 2005年10月17日,当中国人民都沉浸在欢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的喜庆气氛中的时候,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于当日上午再次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这是小泉2001年4月就任首相以来第5次参拜靖国神社。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对这种肆意伤害受害国人民感情和尊严、严重损害中日关系的错误行径,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表示强烈愤慨,并向日方提出强烈抗议。
知识结构
伟大的抗日战争
侵华日军的罪行
中华民族的抗战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不断扩大侵略战争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进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局部抗战
全民族的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
共产党敌后战场
抗日救亡运动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一三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华北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罪行一: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战火遍及近半个中国。给中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日军的侵华战争
罪行二之暴行一:
屠杀中国百姓
南京大屠杀中被杀害的儿童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
日军开设的慰安所的管理规定
日军在上海开设的慰安所
暴行之二
蹂躏妇女—强迫中国妇女充当慰安妇
上图是2003年被日本遗留在齐齐哈尔的化学武器——芥子气中毒致死的河南民工李贵珍
暴行之三
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进行实验在二十多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罪行三:血腥的殖民统治
总目的
政治上
经济上
文教上
巩固和扩大占领区
扶植傀儡政权,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
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财富和劳动力
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措施
战场名称 开始时间 终止时间 小计
欧洲战场 1939年9月1日 1945年5月8日 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 1941年6月22日 1945年5月8日 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8日 1945年9月2日 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 1931年9月18日 1945年9月2日 13年11个月16天
苏对日作战 1945年8月9日 1945年9月2日 25天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
认真观察比较,简要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哪些特点?
中国军民的艰苦抗战
抗日战争的特点
是世界上开始最早(1931年9月18日)、结束最晚(1945年9月2日)、历时最长(近14年)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从局部逐步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侵华日军的罪行 抗日救亡运动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中共宣言;抗日义勇军
1932年,“一二 八”事变 国民党十九路军抗战
1933年,向长城沿线蚕食 山海关;二十九军宋哲元;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5年,制造了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1937年,日军挑起八一三事变 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第三四框题)
①自发性、形式多样②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
③抗日与反蒋相结合(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学生阅读教材后完成下表:
抗日救亡的史实
中国共产党
东北军民
国民党爱国官兵
关内人民
爱国力量 抗日救亡的史实
中国
共产党
东北
军民
国民党
爱国官兵
关内
人民
抗日宣言;
“八一宣言”;瓦窑堡会议;
组织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
十九路军凇沪抗战;长城抗战
(宋冯吉);西安事变;
工人罢工、募捐;
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爱国学生 “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
①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根本原因: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危机。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特别是一二·九运动的影响;
◇主要原因: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蒋介石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逼张、杨剿共并亲赴西安督战,是事变发生的直接原因。
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
第一阶段(局部抗战):1931-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的不断高涨。
第二阶段(全面抗战):1937-1945年,中华民族的全民族抗战.
从不抵抗 态度逐渐改变
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反映
中国共产党 东北军民 国民党爱国将士 工学商社会各界
国民政 府
抗日救亡
局部抗战
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枣宜会战
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百团大战
少数民族抗日武装的壮大
武汉会战
反扫荡斗争
两个战场协同作战
正面战场(国民党)
敌后战场(共产党)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
1940年下半年发动
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成立陕甘宁边区
各种形式的游击战
蒙古抗日游击队
回民支队
平型关
台儿庄
开辟
思路点拨:
⑴首先要认识到实现全民族抗战的关键在于国共两党能否抛弃前嫌,从分裂对抗转向合作抗日;
⑵其次要认识到国共两党决策的制订是受到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动和主流民意的制约和影响的;
⑶要能够明确是哪一政党对两党的合作起到了主导作用。
决定因素:
推动因素:
主导作用:
转折点:
实现标志:
想一想说一说: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实现的?
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
国共两党从对抗到合作—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决定因素:
推动因素:
主导作用:
转折点:
实现标志:
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促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1935年华北事变后,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35年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3)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4)193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初步形成.
(5)七七事变次日,中共发表通电,呼吁两党合作抗日.
(6)八一三事变次日,国民政府发表了自卫声明.
(7)根据国共协议,红军和南方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序列.
(8)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这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中国全民族抗战的主要特点:
①旗帜:
②基础:
③广泛性:
④两个战场:
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旗帜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团结全国人民
地域:全国范围
人员:全国各民族、阶级、阶层……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共敌后战场
★你如何看待两个战场的关系?
①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抗战胜利的保证
②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相持阶段,中共敌后战场逐步成为抗日主战场。
③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摩擦 (如皖南事变)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了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受降仪式)
各抒己见:谁打败了日本
谜语趣闻: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四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和共工。后来,有人读到这则旧谜时,又拟了一个新谜底:华佗。
问题一:你能解释“屈原”“苏武”“蒋干和共工”准确含义吗?
问题二:你知道应该怎样理解“华佗”这一谜底吗?
问题三:你赞同哪一个谜底?请简要说明理由。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百余年间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造成了民族觉醒和民族凝聚力增强.
中共倡导、推动并坚持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一致抗日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海外华侨的支援。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和配合;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出兵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国内:
①斗争规模和水平: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②斗争结果: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③斗争影响: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A 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
B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国际
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如何理解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作用?
----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要的斗争
①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彻底改变了近代以
来中国在反侵略斗争中屡战屡败的屈辱史。
②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促使了民族
觉醒,增强了民族自信,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重
新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③使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
理事国之一。
(2)如何理解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地
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材P38、P40统计简表)
①牵制了日本侵略军的绝大部分主力,是东方抗击
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各大战场中持续时间最长、付出
牺牲最大的战场。
③中国是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
和有力推动者。
总之,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近代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侵华 中国军民的斗争事迹 结果和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
英俄侵略新疆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大举侵华
学法指导:完成上面的表格,通过从斗争规模和水平、斗争结果、影响(民族意识、革命前途和国际地位)等方面比较抗日战争与以前的历次反侵略斗争的不同,明确其历史地位。
中国军民的斗争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逐步加深
伟大的抗日战争
爱国将士、三元里人民抗英
各族人民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
爱国将士、义和团运动
爱国将士、台湾人民的反割台
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转折点
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进一步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并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胡锦涛主席在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许多年后,当我们再度回望这段历史,是为了记住先烈的热血,更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和平 。
让我们乘上一辆以缅怀或记忆命名的列车,从容驶向和平的共同愿景。
牛刀小试
(2006全国文综II)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这意味着( )
A英国取得了在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进行贸易的特权
B其他列强从中国掠取的各项特权,英国可以援例享有
C英国取得了独占中国内地市场的贸易特权
D英国取得了与中国共同商定中国关税税率的特权
[解析]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方面给予另一国享有现实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缔约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但在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中,往往只规定外国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因而是片面的。《虎门条约》中规定只要任何国家在中国取得新的侵略特权,英国都可以享受。故正确答案为B。
(2007全国文综I)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
[解析]题中所给三个时间分别与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有关,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民教冲突”不断升级。
(2007上海单科)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像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廖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2007广东文科基础)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联系中国近代史的历次被侵略的战争,可以知道是甲午中日战争。
图8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图中阴影部分判断,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材料一 “皇国日本之开辟异邦,必先肇始自吞并中国…当今世界万国中,皇国易取易攻之地,无如中国之满洲…而征服满洲,意在图谋朝鲜和中国,中国既入版图,其他西域、印度诸国, …必隶为臣朴。”
材料二 日本媒体所报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军官
请回答:
两则材料哪一个是证明侵略战争的直接材料
材料二
材料一的言论说明什么 日本成为亚洲策源地的
过程中有哪些大的事变
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九一八、一二八华北事变、二二八事变
材料一 江泽民说:“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侵华战争。
材料二 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①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②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③反人道罪:即在战争或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材料三:2004年11月,当时的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材料四:据新华社2005年7月12日报道: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亲密助手之一、自民党前干事长山崎拓10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小泉纯一郎今年将再次参拜供奉有二战战犯灵位的靖国神社,但是参拜的时间将避开8月15日这一天,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纪念日。在此之前,日本公明党领导人神崎武法9日敦促小泉停止参拜靖国神杜,并呼吁政府建造由国学监管、与神道教无关的新纪念设施。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概括指出“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参加和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活动。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华战争(1931-1945)
根据材料二所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指出日本在1931~1945年侵华期间符合哪几条罪行,并各举两例说明。
三种罪行都有。如反和平罪: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常规战争罪:九一八事变后占领沈阳屠杀中国居民、南京大屠杀等;反人道罪:细菌战、用中国活人做试验等。
指出材料三、四中提到的日本政要参拜神社的实质和对中日关系带来的影响。
实质:是日本右翼势力在为军国主义招魂,是对侵略战争的美化和对史实的歪曲与否定。影响:这一举动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影响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两国关系的认识。
认识:要时刻警惕军国主义势力死灰复燃,对违背史实、有碍和平的言行应予以揭露和坚决回击。
★罗斯福: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
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
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
印度……
★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
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
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斯大林: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
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
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二战中“三巨头”对中国抗战的评价
真心的话:
◆在二战任何阶段,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始
终牵制和消耗着日本陆军的绝对主力。直到
抗战末期,日本陆军还有64%被牵制在中国
战场上。
◆从1931年至1945年,中国战场歼敌150万余
人,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这
样一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
伤亡3500余万人,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真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