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第4课教学设计:
《喜看稻菽千重浪》
《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脉络,概括人物事迹。
2、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特点。
3、学习袁隆平等人为国为民的深厚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把握袁隆平等人的精神品质。
2.学习人物通讯刻画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
掌握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方法,概括人物精神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
导入新课。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这是先民对劳动的歌唱;“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这是陶潜对耕种的吟诵。谁说三千年史载,不外乎金戈铁马帝王家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而劳动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根本力量。”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袁隆平等人的模范事迹。
鉴赏文本: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我们读文章,应该“入乎其内”,知道写了什么;也应该“出乎其外”,知道怎么写的。
任务一:浏览课文,入乎其内。
某市要修建一处劳模公园,你作为工作人员,负责展板的设计。你将如何设计劳动模范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三人的展板呢?
展板内容:人物照片、身份介绍和人物事迹。
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课文任选一位劳模构思,5分钟后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
《喜看稻菽千重浪》:
图片:袁隆平查看水稻长势。
人物介绍:袁隆平(1930--2018),江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事迹:
1961年,袁隆平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第一代。
1964 年,袁隆平找到了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1986 年,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
1992 年,袁隆平发表文章回应贬斥杂交稻的文章。
1997年之后,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开辟了粮食大幅增产的新途径。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图片:张秉贵在柜台前工作。
人物介绍:张秉贵(1918--1987)北京市人。北京市百货大楼售货员。全国劳动模范。
事迹梳理:
张秉贵用糖哄哭闹的小孩。
张秉贵给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
张秉贵接待了气呼呼的女顾客。
张秉贵的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他的服务态度。
张秉贵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被卖得少的顾客质问。
张秉贵回忆往昔被兵痞子殴打,今天却受到顾客送的水果。
张秉贵通过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商品知识,当好顾客的参谋。
张秉贵去吃夜宵,因座无虚席,厨房大师傅特意给他拿凳子。
张秉贵的事迹给人鼓舞,一位读者给张秉贵做了一首诗。
《“探界者”钟扬》:
图片:
钟扬背着双肩包跋涉在青藏高原。
人物介绍:
钟扬(1964--2017),湖南邵阳人。植物学家、教育专家。
事迹梳理:
为了种子事业,钟扬足迹延伸到西藏,迈着长期痛风的腿,登到6000多米高的珠峰。钟扬为国家收集到4000万颗植物种子。
和上海科技馆合作,写科普文章。
负责接收“转导师学生”,培养学生。
4、援助西藏,为西藏培养人才。
任务二:鉴赏手法,出乎其外。
活动1:《喜看稻菽千重浪》和《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都运用细节描写来再现人物的劳动精神,最令你感动的细节是哪个?请从两篇文章中各选一处进行赏析。
活动2:《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和《“探界者”钟扬》均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说说哪些是侧面描写?分别有什么好处?
活动3:《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还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人物,请找出至少两处,并进行分析。
交流展示:
活动1展示:
《喜看稻菽千重浪》中的细节描写:“一位老人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这几百亩试验田。他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不时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接着挽起裤腿走下了稻田。”“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
答:细节描写。几个动词突出了“他”工作之认真和细心以及“他”对科学的严谨和一丝不苟。这段文字描写了一位平凡的“农民”形象,正是这平凡的外貌与伟大的贡献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突出了袁隆平的不平凡——深入实践。第二处描写体现了科研工作的艰辛,同样突出了袁隆平不畏权威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的细节描写:课文第10段。
作用:描写了张秉贵面对生气的顾客时的心里和语言,表现他热情大度、主动耐心、和蔼亲切的工作态度。
活动2展示: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的侧面描写集中在课文19段、20段。表现张秉贵善于从小事之中分析原因的特点,表明他思想觉悟很高,同时侧面表现他的劳动受到社会的赞扬与尊重。
《“探界者”钟扬》中侧面描写主要表现为钟扬同事、学生对他的评价。表现钟扬在工作中极度负责的品质。
活动3展示: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中的对比手法主要有:
①张秉贵在旧社会受人歧视、侮辱和殴打,在新社会当家做主人,受到社会的尊重。
②张秉贵在对买得少的顾客冷漠,反思之后对顾客平等相待。
任务三:点赞劳模,学习先进。
为纪念建国七十二周年,为表彰各行各业为中国繁荣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发起一场网络投票,要从100名劳动模范中评选出20名授予“国家发展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三人也位列100名劳动模范之中,每人都有备注栏填写评选理由。袁隆平、张秉贵、钟扬三人,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请在备注栏里用一句话说出你的理由。
同学们,2020年我们实“鼠”不易,大家都期望2021我们“牛”转乾坤。然而今年,我们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洪水退去,新冠病毒又卷土重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比如下面两位人物,请同学看视频。
(PPT插入报到张桂梅、黄文秀的视频)
习近平总书记说: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让我们致敬所有劳动者!
任务四(作业):
为凸显、鼓舞女性为国家富强做出的劳动贡献,我班拟向教材编写组推荐一篇报道加入教材。下面是老师选出的关于黄文秀和张贵梅的报道,请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你们认为哪一篇可以入选教材呢?请你们为选出的文章向教材编写组写一段推荐词,200字左右。
篇目1:《扎根大山,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新京报》)2020.02.26
篇目2:《让教育之光照亮贫困山区》
——《人民日报》2021.02.22
板书:
学习人物通讯 传承劳动精神
实践 创新 坚持 细节描写
热情 服务 平等 为国为民 对比手法
奉献 探索 拼搏 侧面衬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