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光现象 提升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光现象 提升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17 07:1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同步教学质量提升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发生日食的图片,下面关于日食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
B.此时透过茂密的树叶,在树下地面上形成的亮斑是圆形的
C.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形成的
D.地上的亮斑是小孔成像形成的
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0°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是50° B.入射角是40°
C.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50° D.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不变
3.如图所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4.观察水边风景的照片时,总会发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要暗一些,这是因为(  )
A.水面只将一部分的入射光线反射,进入人眼
B.冲洗照片质量问题
C.当时光线太暗
D.眼睛的错觉
5.以下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手影 B.不发光的玻璃幕墙晃眼
C.树在水中的倒影 D.倒入水后,杯底看上去升高了
6.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在没有任何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上衣、绿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现红色 B.上衣呈红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二、填空题
8.唐代的孔颖达在《礼记·月令》一书中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这里“虹”的产生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科学家___________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分解为七种色光,这说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
9.从长方体水槽右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要使光斑向右移动到应________(选填“注水”或“排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0.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损害人们健康,这就是 “光污染”。“ 光污染”是因为光线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走,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发亮的地方______踩(选填“能”或“不能”)。
11.小王同学身高为1.7米,他站在平面镜前1米处,他在镜中的像高是__米;当他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了0.5米,此时小王的像离平面镜距离为__米,像高__。(最后一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2.当水中的光源发出光斜射到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入射角。当你在露天游泳池游泳时,潜入水中观看池边树梢,看到的是树梢的______(填“实”或“虚”)像,像的位置比树梢的实际位置______(填“高”“低”或“一样高”)。
13.如图所示是一条鱼跃出水面,咬食荷花的情景,鱼在水中看到荷花,是因为此时光从______斜射入______中(前两空均选填“空气”或“水”);鱼要准确地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的______(选填“下方”“上方”或“本身”)位置。
14.(1)如图甲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梭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_____;如果此时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看到______色光带,如果再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在光屏______(选填“看到绿色光带”、“看到红色光带”、“看到蓝色光带”或“看不到光带”);
(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_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的度数为______,界面的 ______方(选填“上”“下”“左”“右”)是空气。
三、作图题
15.根据图中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大小。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光路图。
(1)小明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底(如图所示),请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______。
(2)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______。
17.小华在观赏海河夜景时,他通过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到路灯A在水中的像。请你在图中作出路灯A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 B 的反射光线。(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题
18.在探究“光从空气射到某玻璃中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激光笔、长方形玻璃砖、刻度尺、白纸。
(1)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 。
(2)实验前,在白纸上已画出表示界面的直线和法线。为了保证实验时激光的入射角等于预设值,还应在白纸上画出___________ 。
(3)实验时,为了测出折射角,还要在白纸上画出折射光线。那么怎样做才能在白纸上画出折射光线___________ ?
(4)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i/° 10 25 40 55 70 85
折射角r/° 6.5 16 25 32.5 38 41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的探究结论是:光从空气射到玻璃中时,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 。
19.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选填“A”、“B”或“C”)。
A 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 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试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试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 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试验,测量每次试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2)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___ ,且折射角_____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3)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___________ (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2)实验中必须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目的是为了_____。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选填“控制变量”“等效替代法”或“理想模型”)。
(3)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号,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为______cm。
(4)小明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放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5)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_____运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五、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汽车中的光现象
如图1所示,汽车抬头显示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简称HUD),是为了提高安全性而研发的。它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2所示),使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在正前方,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行驶的车速、油耗等信息。
(1)行车数据在挡风玻璃上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2)若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汽车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度数为______;
(3)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移动显示器后,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参考答案
1.B2.A3.B4.A5.D6.C7.D
8.色散 牛顿 9.注水 不变 10.镜面反射 不能 11.1.7 1.5 不变
12.大于 虚像 高
13.空气 水 下方
14.光的色散 红色 看不到光带 OC 60° 右
15.
16.
17.
18.量角器 入射光线 见解析 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增大的越来越缓慢 入射角的增加量相同时,折射角的增加量越来越小
19.C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小于 是 没有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做此实验
20.确定像的位置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等效替代法 不变 20 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水平桌面 竖直向下
21.反射 45° 靠近 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