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沪教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 单元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沪教版一年级下第六单元 单元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16 10:0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整理与提高”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规划
“整理与提高”单元规划属性表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运算 □方程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
单元数量 1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整理与提高 整理与提高 百数表 1
两位数加减法复习 4
交换 2
各人眼中的20 1
小练习(3) 2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分类、对应、 归纳、数形结合、综合
说明
二、单元教材教法分析
(一)研读课标
“整理与提高”单元学习基本要求
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学 所属模块 提炼学科核心概念
整 理 与 提 高 百数表 通过百数表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及100以内的数列,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A识记 数与运算 数感 运算能力
在百数表上探究各种有趣的规律,包括行的规律、列的规律、行数和列数与数位上表示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等。 B理解
能利用百数表中行的规律与列的规律在百数表上正确地填空。 B理解
探究用行与列描绘百数表上的数,初步感受两个数(行数、列数)组成的数组可以确定一个位置的思想。 B理解
两位数加减法复习 能对两位数加减法的各种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归纳。 A识记
理解两位数加减法笔算方法,能进行计算。 B理解
交换 通过计算,初步学习加法交换律,探究使计算简便的方法。 A识记
探索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计算。 B理解
各人眼中的20 通过数实物个数的活动,学会一组一组地计数。 A识记
会把20分拆成几个几相加(同数连加)的形式,为学习乘法做准备。 B理解
小练习(3) 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B理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计划和决策的能力,逐步发展创新思维。 B理解
通过解决各种有趣的问题,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魅力,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知道珍惜时间、爱惜人民币。 A识记
(二)分析教材
1、知识编排体系
(1)单元内容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小学阶段“数与运算”模块的教材安排
模块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数 与 运 算 1.1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 2.2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十进制计数法) 3.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 4.加减混合运算 5.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 1.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减法 2.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 3.乘法口诀,以及相应的乘除法口算 4.两步计算式题 1.分数的初步认识 2.乘、除数是两、三位数的乘除法 3.两步计算式题,并解决实际问题 4.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5.常见数量关系的理解(一) 1.多位数的认识 2.以万、亿作单位的数 3.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 4.分数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5.小数的认识 6.小数加减法 7.四则混合运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8.运算定律与运算性质 9.常见的数量关系(二) 1.小数乘除法计算 2.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3.正、负数的初步认识 4.解决实际问题
(2)本单元在不同学段的联系与发展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以前,已经初步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及口算的计算方法,对物体的位置和长度的比较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统计、时间的初步认识、人民币等有了初步了解。而对20的不同计数方法又为乘法的引入作准备。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部分,是学生在完成本学期主要学习任务后对各个知识点加以归纳整理,并在原有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通过系统整理本学期已学的内容,复习和巩固已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3)本单元各例题教学的发展路径
模块 学科核心概念 单元内容组成 例题匹配情况 例题学习要求 例题之间联系
数与运算 数感 运算能力 百数表 P59例1、P60例2 通过熟悉百数表,如行与行之间的变化、列与列之间的变化,探索规律。 通过认识百数表,并在百数表上探究各种有趣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P60例3、例4 探究用行与列描绘百数表上的数,初步感受两个数(行数、列数)组成的数组可以确定一个位置的思想。
两位数加减法复习 P61例1 能从进位或不进位、加一位数或加两位数对两位数加法的各种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归纳。 能对两位数加法、两位数减法的各种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归纳,理解两位数加减法笔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P61例2 能掌握两位数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两位数的加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张扬个性。
P63例3、例4 复习两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能正确判断计算过程与结果。
P63例5 通过填□里的数,在建立理解与掌握加法竖式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
P64例1 能从退位或不退位、减一位数或两位数对两位数减法的各种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归纳。
P64例2 能掌握两位数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两位数的减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张扬个性。
P66例3、例4 复习两位数减法的竖式计算,能正确判断计算过程与结果。
P66例5 通过填□里的数,在建立理解与掌握减法竖式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推理能力。
交换 P67例2 通过计算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知道利用加法交换律使计算简便。 通过计算发现加法交换律,并能探索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做合理推算。
P67例3、例4 探索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计算,提高学生的推算能力,并能够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述规律。
P68例5、例6、例7 在问题解决中,也能合理运用推理,体会计算的趣味性。
各人眼中的20 P69例2、例3 通过数实物个数的活动,学会一组一组地计数。 通过各种方法来分割20,分拆成相同数连加的形式,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渗透乘法知识。
P69例4 会把20分拆成几个几相加(同数连加)的形式,为学习乘法做准备。
小练习(3) P70例1、例2、例3、例4、例5 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数学化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计划和决策的能力,逐步发展创新思维。
P71例6、例7、例8、例9 通过解决各种有趣的问题,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魅力,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知道珍惜时间、爱惜人民币。
2、本单元中可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是数学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思想方法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效思想。“数缺形时少直观,形无数时难入微”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名言,是对数形结合的作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本单元可以在教学中借助百数表等图形的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常常根据研究对象性质的差异,分不同对象情况予以考察,这就是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分类是一种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和重要的解题策略。对于不同性质的物品进行分类,从概念上出发,①确定讨论的对象以及被讨论对象的全体;②合理分类,统一标准,做到既无遗漏又无重复;③逐步讨论,分级进行;④归纳总结作出整个题目的结论。本单元中的两位数加减法复习就是遵从这四个步骤。
数学归纳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是指在数学学习中通过对题目的观察和分析,找到题目间的本质关系,并且归纳总结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普遍方法。数学归纳思想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解题水平和提高归纳、总结、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本单元中的“交换”就是通过对算式之间的观察和分析,找到题目间的本质关系,进一步优化算法。
3、数学的育人价值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对本册重要的知识进行复习、提高,从而完成本册教材的总目标,与此同时,还对一些重要而有趣的数学内容加以提高。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的过程中,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在游戏、情境设计等多种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受到珍惜时间、珍惜人民币的品德教育。
(三)分析教法
本单元主要可采用的教学方法
模块 内容 教学方法举例 说明
数 与 运 算 百数表 图示法、尝试法、讲解法、练习法 借助直观图示的数形结合等方法探究百数表上的规律。
两位数加减法复习 讲解法、练习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汇总与深化对两位数加减法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以使学生正确掌握算法,并认识到算法的核心都是由一些熟悉的算式组成的。
交换 情境法、尝试法、图示法、讲解法、练习法 创设问题情境,借助直观图示,初步学习加法交换律,探究使计算简便的方法。
各人眼中的20 情境法、图示法、发现法、讲解法、练习法 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问题讨论,发现分类方法,会把20分拆成几个几相加(同数连加)的形式,为学习乘法做准备。
小练习(3) 情境法、图示法、发现法、讲解法、练习法 通过解决各种有趣的问题,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魅力,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知道珍惜时间、爱惜人民币。
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单元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提高”,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以前,已经初步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及口算的计算方法,对物体的位置和长度的比较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如时间的初步认识、人民币等有了初步了解。因此,本单元的学习是学生在完成本学期主要学习任务后,对各个知识点加以归纳整理,并在原有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通过系统整理本学期已学的内容,复习和巩固已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百数表复习10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
能对两位数加法、两位数减法的各种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归纳。
掌握两位数加法、两位数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通过题包计算,初步学习交换的思想,探究使计算简便的方法。
能一组一组地计数,会把20分拆相同数连加的形式,为学习乘法做准备。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提出自己的算法、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发展数学交流的能力。
2、养成自觉选择合理算法的意识,逐步发展计算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受到珍惜时间、珍惜人民币的品德教育。
(三)单元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会用各种方法来描述20的集合。
(四)单元教学难点
1、系统理解各种算法,并会用多种策略计算。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依据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流程,本单元的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与评估用表
设定 活动 目标 活动名称 活动一:百数表 活动二:两位数加法复习(1) 活动三:两位数加法复习(2) 活动四:两位数减法复习(1) 活动五:两位数减法复习(2) 活动六:交换(1) 活动七:交换(2) 活动八:各人眼中的20 活动九:小练习3(1) 活动十:小练习3(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思辨、探讨,正确找出百数表中各数的排列规律。 2、能掌握两位数加法的算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3、能掌握两位数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4、能通过计算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5、通过各种方法来分割20,分拆成相同数连加的形式,渗透乘法知识。 6、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设计 活动 方案 活动任务 活动一 百数表(小游戏:猜猜它是谁) ①想一想。(独立完成) ②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小组交流) ③反馈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活动二 两位数加法复习(1) (1)加法算式分类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①先想一想,再完成。(独立完成) ②学生交流方法,自评,互评。(集体分享) ③反思解题过程中方法的普适性。
活动三 两位数加法复习(2) (1)竖式计算 (2)方框里填几?
活动四 两位数减法复习(1) (1)减法算式分类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①先想一想,再完成。(独立完成) ②学生交流方法,自评,互评。(集体分享) ③反思解题过程中方法的普适性。
活动五 两位数减法复习(2) (1)竖式计算 (2)方框里填几?
活动六 交换(1) 算一算,你发现什么? 67+12= 2+98= 13+67= 87+3= 67+14= 4+76= 15+67= 5+65= 16+67= 54+6= (1)尝试练习 (2)反馈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归纳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列题包的和每次加1,第二列题包一个加数每次加1,另一个加数每次减11,和每次减10。
活动七 交换(2) 计算游戏:跳啊跳!跳到家! (1)出示题包1,请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题包内在的联系。 18+5=23 29+7=36 44+9=53 23+6=29 36+8=44 目标 53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从第一题开始,一个题结果是另一题的第一加数,一直‘跳“到目标。 (2)学生找到题包内在的联系后,独立完成其他三组题包。 做完反馈,学生还可以发现后二组题包的第二个加数都相同。
活动八 各人眼中的20 小组合作:每组30个双色片,分成几堆,每堆要分得一样,正好分完。并填写表格: 每堆( )个,分成( )堆,看到( )个( )。 ①小组合作。 ②汇报交流。
活动九 小练习3(1) 1、时间安排:小丁丁的郊游计划时间图,你们能看懂吗?这一天他一共在外度过多长时间? 2、车辆安排:一年级1班31人,2班28人,3班29人,只有2辆客车,每辆客车能乘坐50人,够吗?
活动十 小练习3(2) 1、费用安排: (1)出示车费和入场费价格,算一算,每人收多少钱? (2)出示游乐项目表,25元钱可以乘坐什么项目? (3)出示食物价格,5元钱可以买些什么? 2、根据郊游的话题编加法和减法题。
活动性质 完成形式 活动类型
独立完成 同桌协作 小组合作 集体分享 感知体验 探究发现 理解运用
活动资源 工具学具 文本资料 媒体资源
活动时空 空间 时间
普通教室 □功能教室 □室外场所 单课时内( 15 )分钟
活动水平 □有意义识记 解释性理解 探究性理解
评估 活动 品质 适切性 趣味性 挑战性 开放性 关联性 ⅠⅡⅢ Ⅳ ⅠⅡⅢ Ⅳ ⅠⅡⅢ Ⅳ ⅠⅡⅢ Ⅳ ⅠⅡⅢ Ⅳ
五、单元作业设计
(一)构建单元作业目标
“整理与提高”单元作业目标属性表
单元名称 整理与提高 课时 10课时
作业 目标 具体表述 学
1、在百数表上探究各种有趣的规律,能利用百数表中行的规律与列的规律在百数表上正确地填空。 B
2、能对两位数加法、两位数减法的各种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归纳,并掌握两位数加法、两位数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B
3、能通过计算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B
4、能一组一组地计数,会把20分拆相同数连加的形式,为学习乘法做准备。 B
5、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B
单元作业内容(略)
六、单元评价设计
“整理与提高”单元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 评价内容 观测点 评价标准
A B C
学习兴趣 活动兴趣 善于观察 学习活动中,主动关注数量的情况,对数量的变化感兴趣。 能关注数量的变化情况,有一定的兴趣。 很少关注数量的情况,对数量变化缺乏兴趣。
阅读兴趣 喜欢阅读 阅读时,能感知其中的数学信息情况,初步感悟数量规律的情况。 能初步感知数学信息。 缺乏阅读兴趣,很少感知数学信息。
学习习惯 听说习惯 听懂要求 主动交流 能听懂要求,作出判断,并有条理地完成任务。 主动参与学习,乐于交流。 能基本听懂要求,完成任务。 能参与学习,和同伴交流。 听讲不认真,不能完成基本任务。 很少与同伴主动交流。
操作习惯 操作学具 正确操作学具,能借助学具探究新知,并能与同伴合作摆放学具。 会操作学具,会借助学具探究新知。 不会操作学具。
练习习惯 完成练习情况 自觉完成练习,书写端正,正确率高,会主动检验。 能完成练习,及时订正。 不能完成练习。
学业成果 计算掌握 计算 技能 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计算正确率达90%及以上 掌握两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计算正确率达80%-90% 正确率不能达到80%
概念理解 理解几个几的计数方法 会一组一组地计数,把20分拆成同数连加的形式。 基本理解几个几的计数方法,会一组一组地计数。 不理解几个几的计数方法。
简单应用 解决问题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方法欠灵活。 不会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与提高”单元练习双向细目表
内容 能力描述 学
识记 理解 运用 综合
百数表 能听懂教师明确的活动要求,在学具操作的自主活动中,感受两个数组成的数组能够确定一个位置的思想。 √
在学具操作时,做到认真倾听老师的要求;作业评价的过程中,初步建立表达的自信和书写的兴趣。 √
两位数加减法复习 能对两位数加减法的各种类型进行整理、分类、归纳,并能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算法,正确进行计算。 √
能用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张扬个性。 √
交换 能通过计算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
通过题包计算,初步学习交换的思想,探究使计算简便的方法。 √
各人眼中的20 通过数实物个数的活动,学会一组一组地计数。 √
会把20分拆成几个几相加(同数连加)的形式,为学习乘法做准备。 √
小练习(3) 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计划和决策的能力,逐步发展创新思维。 √
通过解决各种有趣的问题,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魅力,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知道珍惜时间、爱惜人民币。 √
单元练习内容(略)
七、单元资源设计
单元资源收集评估表
资源编号 资源内容 资源属性
对应单 元目标 对应教 学环节 资源类型 难易度 是否 使用
1 教材第59页例1 目标1 新授 文本 适中 是
2 教材第60页例2-例4 目标1 练习 文本 适中 是
3 教材第61页例1 目标2 练习 文本 适中 是
4 教材第61页例2 目标3、6 练习 文本 适中 是
5 教材第63页例3-例5 目标3 练习 文本 适中 是
6 教材第64页例1 目标2 练习 文本 适中 是
7 教材第64页例2 目标3、6 练习 文本 适中 是
8 教材第66页例3-例5 目标3 练习 文本 适中 是
9 教材第67页例1-例2 目标4 新授 信息技术 适中 是
10 教材第67页例3-例7 目标4、7 练习 信息技术 适中 是
11 教材第69页例2-例4 目标5 新授 文本 适中 是
12 教材第70页例1-例9 目标8、9 练习 文本 适中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