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世说新语》二则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7 10:1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8 《世说新语》二则
部门 / 时间 / 姓名
学习目标
体会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感受古人智慧、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的美德。(重点)
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习课文摹景状物以及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重点)
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一起去认识两位古代的少年英才吧!
咏雪
作者名片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它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字词学习
太傅( ) 俄而( ) 雪骤( )
差( ) 可拟( ) 无奕( )
尊君在不( ) 撒( ) 柳絮( )

é
zhòu
chā


fǒu


课文解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咏雪
即谢安,字安石,东晋陈郡阳夏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
把家里人聚在一起。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章的义理。
不久,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
即“所似何”,像什么,宾语前置。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
哥哥的儿子,即侄子。
即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
大体。
相比。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Click add header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
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根据需要您可以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的理解您所传达的完整信息。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您尽量提炼思想的精髓。
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只需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光照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的表达观点,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表判断语气
就是
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他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经过:
寒雪日
家中
谢太傅、儿女们
咏雪
起因
发展
结果
“白雪纷纷何所似?”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你认为他大笑的内涵有哪些?谢太傅认为谁回答得更好?
既有享受天伦之乐的愉快,也有自己中途命题获得成功的得意;有对兄子的略含贬义的笑,更有对兄女的赞许之笑。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你认为哪一个更好呢?
“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结构梳理
交代咏雪背景:人物、事件、环境
叙述咏雪事件:一问、两答
补述“兄女”身份
咏雪
赞赏谢道韫的聪明才智
陈太丘与友期行
第一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课文解读
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
正午时分。
丢下(他)而离开。去,离开。
(友人)才到。 乃,才。
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这年。
也称令尊,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谦词,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顾,回头看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家门外嬉戏。客人问他:“你的父亲在吗?”陈元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相约同行,丢下我走了。”
陈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客人很惭愧,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古今异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
陈太丘与友期行( )
太丘舍去( )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古义:离开 今义:前往
◆一词多义


则是无信(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尊君在不( )
待君久不至( )
名词,信用
形容词,真诚,诚实
通“否”,表疑问
表示否定
2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前省略介词“于”)
去后乃至(“乃”前省略主语“友”)
待君久不至(“待”前省略主语“家君”)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
撒盐空中差可拟
(状语后置,应为“(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2
2
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的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
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③④⑥⑦⑨
谦词②⑤⑧
3、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5、“友人惭,下车引之”表现了什么?
“惭”字写出了“友人”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引”字则表明了友人想对元方表示自己的友好,以示悔意。
6、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出小孩子性格直率,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结构梳理
客人:无信、无礼
元方:据理反驳 聪慧明理 个性率真
对话背景:客人无信
对话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行
对话结果:客认错,元方入门不顾
艺术特色
《咏雪》
叙事平实,语言简练。
《咏雪》一文只将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写出,未加任何评价,但作者的意图一望而知,这也是本文叙事的优点。开篇短短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logo
《陈太丘与友期行》
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陈元方的形象是从“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开始的。首先描写了他彬彬有礼地回答客人的问话:“待君久不至,已去”;接着描写了元方对客人骂其父的回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据理驳斥,最后写“元方入门不顾”;一个明白事理、落落大方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2
2
课后作业
收集自己喜欢的咏雪名句。
收集有关古代聪慧少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