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蒸馏水中不适合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氧”,此处的“氧”是指( )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2.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
A.固态碘受热形成紫红色的碘蒸气
B.加热水,水会变成水蒸气
C.工业上蒸发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3.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叙述,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②表示的是阴离子
B.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种不同元素
C.③属于金属元素
D.①③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4.制造“北斗三号”卫星使用了钛合金材料,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8,则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2 B.48
C.70 D.26
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对学习化学十分重要。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发生改变
C.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10 mL水与10 mL乙醇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分子间有间隔
6.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铪元素的一种原子。已知这种铪原子的原子核内有72个质子和113个中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2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13个电子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5
7.如图所示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镁原子的原子核在整个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
B.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C.镁原子的中子数为0
D.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
8.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9.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A.32m B.2m
C.m D.不能确定
10.科学家因锂离子电池发展的研究获诺贝尔化学奖。结合图示,下列有关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g
C.表示核内有3个电子
D.离子符号是Li+
11.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B.分子由原子构成,则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同种元素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12.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x=17,则该粒子符号为Cl-
B.若x=18,则该粒子是原子
C.若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
D.若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的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3.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意义: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___。
(2)4个钾原子________。
(3)两个铝离子________。
(4)画出钠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
(5)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
(6)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
14.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中可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
(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形成的离子的符号为______,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_____。
15.如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C所表示的粒子是 (填“原子”或“离子”)。
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如图所示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4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2)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__________(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He和Mg的化学性质_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
(4)钠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填元素符号)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一个磷原子含有____个质子,一个NH4+含有_____个电子。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12分)
17.在化学晚会上,小林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图Ⅰ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图 Ⅱ 表示。
①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化学性质__ __(填“相同”或“不同”)。
③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 __。
(2)如果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12分)
18.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39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质量为4.89946×10-25 kg(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 kg)。计算:
(1)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保留整数)
(2)该原子中子数为多少?
(3)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CDDABC 7-12BBBDDD
二、填空题
13.(1)O (2)4K (3)2Al3+ (4)略 (5)H2O (6)C、O Na+、Cl-
14. (1)53 (2)C1- CD BE
15. (1)11 (2)BC (3)最外层电子数 得到 (4)离子
16. (1) Be (2)电子层数 (3)不相似 (4)Ne (5)15 10
三、实验探究题
17.(1)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不同 氢原子、氮原子和氯原子
(2)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使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使瓶变瘪
四、计算题
18. 解:(1)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95
(2)中子数为295-139=156
(3)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156-1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