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福建省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福建省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16 16:2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1牛顿第一定律练习
一、单选题
1.图大致地表示了伽利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思维过程,对于此过程的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其中甲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的结论
B.其中丁图是实验现象,甲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的结论
C.运用甲图的实验,可“清除”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2.如图所示,将一玻璃瓶装水后密闭,并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的中部有一小气泡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力突然将瓶子向前推动,使其在桌面上向前运动一段后停止,可看到气泡相对瓶子的运动情况是(  )
A.向前
B.向后
C.先向前,再向后,最终回到原来位置
D.先向后,再向前,最终回到原来位置
3.如图所示是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不久将下线调试。因为采用了磁悬浮原理,所以阻力比普通的高铁小很多,其速度可达,高速磁悬浮列车拥有“快起快停”的技术优点,能发挥出速度优势,也适用于中短途客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阻力比普通的高铁小很多,所以磁悬浮列车惯性比较小
B.速度可达,这是指平均速度
C.能“快起快停”,是指加速度大
D.考查磁悬浮列车在两城市间的运行时间时可视为质点,这种研究方法叫“微元法”
4.17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斜面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实验证实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结论
②该实验为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利的实验证据
③该实验是一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无真实的实验基础,故其结果是荒谬的
④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③
5.校园足球运动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四种与足球有关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
B.乙图中,静止在草地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一定受到相互间的弹力
C.丙图中,在空中的足球,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的作用
D.丁图中,踢出去在草坪上运动的足球,受到重力、草坪的阻力、草坪的支持力及运动员对球的弹力作用
6.如图所示为“摘灯笼”游戏示意图,要求游戏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尽可能多的灯笼摘下即可获胜,已知灯笼上下用两根相同的细绳L1、L2连接后悬挂于天花板上,人只能拉下面的细绳L1,若两根细线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则为了顺利摘下灯笼(  )
A.在细绳L1下端缓慢增加拉力
B.在细绳L1下端突然猛一拉
C.由于细绳L2中的拉力大于细绳L1中的拉力,故细绳L2一定先断
D.细绳L1与细绳L2一定同时断
7.2020年12月6日5点42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成功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并于6点12分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点42分和6点12分是时间。
B.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时可以将上升器看成质点。
C.对接成功后,组合体绕月球运动一圈后又返回到原位置,其位移为零,路程不为零。
D.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过程中,样品容器的惯性会减小。
8.关于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物体越难停下来,说明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汽车突然减速时,车上的人向前倾,拐弯时人会向外甩,而车匀速前进时车上的人感觉平稳,说明突然减速和拐弯时有惯性,匀速运动时没有惯性
C.用同样大小的作用力,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的物体,其惯性一定越大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比在月球上惯性大
二、多选题
9.如图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实验示意图。将小球从左侧斜面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冲”上右侧的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如果右侧斜面倾角减小,小球仍将到达原来的高度,但是运动的距离会更长……根据这一实验(  )
A.伽利略合理外推出小球在水平面丁上运动的结果
B.伽利略推断出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C.伽利略推断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原因
D.伽利略推断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10.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
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
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
11.水平路面上,一向西匀速行驶的汽车内有一光滑水平桌面,桌面上一小球静止在点,其俯视图如图所示。某时刻开始,桌面上的小球沿图中虚线从点运动到点。则( )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C.小球相对于地面向西北方向运动
D.汽车相对于小球向东南方向运动
12.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拉力作用下,车沿水平方向前进,所以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B.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向上运动,以后由于力的作用,速度不断变化
C.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是由于物体的质量大,惯性也就大的缘故
D.高速行驶的汽车由于速度大,所以惯性大,很难停下来
三、填空题
13.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着的列车中,有一个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小球,小球突然向后运动,则列车在做___________运动;若列车做减速运动,小球将___________运动;若列车突然向右拐弯,小球将___________运动。
14.在沿水平轨道匀速前进的火车里,乘客突然看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的瓶内液面呈如图所示状,由此可判断此时火车正在做________(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四、实验题
15.理想实验有时能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所示。下面是关于该实验被打乱的步骤: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到达原来的高度。
②如图为两个对接的斜面,让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1)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填写序号即可)。
(2)在上述的设想实验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实验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请问步骤②属于________________。
五、解答题
16.一列在笔直铁路上从静止开始加速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一光滑水平桌面上放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因受合力为零,故相对地球保持静止状态。若加速运动的列车向后以a做加速运动。怎样解释这种现象?
17.在路上奔跑的人被绊倒时总是向前趴着倒下,而慢走的人在滑倒时多是向后仰着摔倒,如图所示,试分析其原因.
18.(1)如图所示,公交车在运行时突然急刹车,车内乘客身体为什么会向前倾倒?
(2)“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比在月球上大,所以物体在地球上的惯性比在月球上大”,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CD
【详解】
因为物体下落得太快,伽利略无法测量物体自由下落的时间,为了使物体运动速度变慢,伽利略转向探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问题。甲、乙、丙三个图都是实验现象,采用斜面的目的是可以“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而之所以采用了不同倾角的斜面,则是观察其规律性,形成外推的实验基础,而丁图是在此基础上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到的结论。
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BCD。
2.C
【详解】
当玻璃瓶静止时,水和玻璃瓶保持相对静止,气泡在玻璃瓶中间;当突然用力将瓶子向前推动一下,水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向玻璃瓶后方运动,把气泡挤向玻璃瓶前进的方向。当瓶子运动起来后,最终静止,因此瓶子必然要减速运动,这时气泡右边的水受瓶的作用随瓶一起减速运动,而气泡左边的水将相对于瓶向前(右)运动,气泡将相对于瓶向后移动,最后回到原来的位置。
故选C。
3.C
【详解】
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所处的位置,受力情况无关,A错误;
B.速度可达,这是指瞬时速度,B错误;
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能“快起快停”,是指加速度大, C正确;
D.考查磁悬浮列车在两城市间的运行时间时可视为质点,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叫理想模型法,D错误。
故选C。
4.B
【详解】
①.伽利略由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①错误;
②.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指出了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牛顿第一定律,故②正确;
③④.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推理得出的结论,故④正确,③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与重力相平衡,但不是它的重力,故A错误;
B.静止在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但由于没有弹性形变,所以没有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B错误;
C.当球在空中时,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不会受到向前的动力,之所以前进是因为惯性,故C正确;
D.踢出去在草坪上运动的足球,受到重力、草坪的阻力、草坪的支持力,而球已被踢出,则运动员对球没有弹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A.悬挂的灯笼受到自身重力G,细绳L2沿绳向上的拉力F2,细绳L1沿绳向下的拉力F1,由平衡可知
显然
F2>F1
则在缓慢增加拉力时,绳2先断,能顺利摘下灯笼,故A正确;
BCD.若细绳1突然施加很大的力,此时由于惯性,灯笼有保持原状态(静止)的特性,使得绳2的形变量不能立即增加,绳2的拉力未明显变化,所以绳1先断。不能顺利摘下灯笼,故BCD错误。
故选A。
7.C
【详解】
A.5点42分和6点12分是时刻,一个时间点,A错误;
B.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时不能忽略上升器与轨返组合体的形状和大小,不能看成质点,B错误;
C.位移是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长,轨迹是物体实际路径,对接成功后,组合体绕月球运动一圈后又返回到原位置,其位移为零,路程不为零,C正确;
D.惯性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将样品容器安全转移至返回器过程中,质量不变,惯性不变,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AD.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就大,与速度无关,与物体所处空间位置无关,故AD错误;
B.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均有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则说明物体的惯性一定大,故C正确。
故选C。
9.AD
【详解】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进一步假设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继续减小角度,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匀速运动,即伽利略合理外推出小球在水平面丁上运动的结果,A正确;
B.理想斜面实验只能说明小球具有惯性,推广到一切物体的是牛顿,B错误;
CD.该实验证实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0.BD
【详解】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则水也匀速运动,速度相等,水不会从碗中洒出,故A错误;
B.小车突然向左加速,由于惯性,水还没有来得及加速,所以小车向左的速度大于水向左的速度,水应向右洒出,故B正确;
C.小车突然向左减速,由于惯性,水还没有来得及减速,所以小车向左的速度小于水向左的速度,水应向左洒出,故C错误;
D.小车突然向右减速,由于惯性,水还没有来得及减速,所以小车向右的速度小于水向右的速度,水应向右洒出,故D正确。
11.AD
【解析】
【详解】
AB.若汽车向西运动,小球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小球在水平面内不受力的作用,始终与汽车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小球沿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知汽车和桌子的速度慢下来,小球要保持以前的速度继续运行,所以会向前运动。出现如题图的曲线,是因为桌子跟着汽车向南拐弯,而小球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向东运动,小球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小球在水平面内不受力的作用,始终与汽车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小球沿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知汽车和桌子的速度增大,小球要保持以前的速度继续运行,所以会向后运动。出现如题图的曲线,是因为桌子跟着汽车向南拐弯,而小球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由以上分析可知,汽车一定在减速行驶,同时向南转弯,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
C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小球相对于汽车向西北运动,汽车相对于小球在向东南运动,故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
12.BC
【详解】
解:A、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不受力时也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向上运动,以后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速度不断变化,故B正确;
C、惯性大小的量度是质量,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与速度大小无关,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关键抓住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也大,与速度大小和是否受力均无关.
13.加速运动 向前运动 向左运动
【详解】
[1]因为在运动着的列车中的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小球,小球突然向后运动,小球由于惯性,运动的速度不变,说明列车在做加速运动。
[2]若列车在做减速运动,由于小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小球的速度相对于列车变快,因此小球将向前运动。
[3]小球开始与列车一起向前运动时,若列车突然向右拐弯时,小球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小球相对于列车将向左运动。
14.减速
【详解】
由图可知,水面的右端升高,且车向右运动,说明火车正在减速,由于惯性液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而出现如图所示状态。
15.②③①④ 可靠的实验事实
【详解】
(1)[1]本题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史上著名的理想实验的思想方法,即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合理的推理、想象,获取结论,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④。
(2)[2]针对题目所述的实验步骤,步骤②属于可靠的实验事实。
16.因小球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小球保持与地面相对静止,若车相对于地球向前以a做加速,但小球仍相对于地面静止,故小球必相对火车向后以a做加速运动。
【详解】
因小球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小球保持与地面相对静止,若车相对于地球向前以a做加速,但小球仍相对于地面静止,故小球必相对火车向后以a做加速运动。
17.见解析
【详解】
路上奔跑的人被绊倒时,首先是人的脚由于受力而停止向前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要前进,所以人总是向前趴着倒下.慢走的人,由于踏上光滑地面时,脚所受阻力突然减小,脚的速度加快,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仍将维持原来较慢的速度,所以人将向后仰倒.
18.(1)见解析;(2)不对,见解析
【详解】
(1)乘客随车一起运动,当急刹车时,车停止运动,乘客的下半部分受到车的摩擦力作用也随车停止运动,而上半部分由于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向前倾倒;
(2)不对。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位置无关,虽然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比在月球上大,但物体的质量不变,即惯性不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