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南
乡
子
辛弃疾
部编九下课文课件
登
京
口
北
固
亭
有
怀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激趣导入
这三组问答从问答关系上看有什么不同?
直问直答
有问喻答
自问无答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年),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方略,均未被采纳。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并称“苏辛”。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写作背景
作者在公元1203年六月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解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词牌名
题目
有所感慨
地点,晋蔡谟筑楼北固山上,称北固亭
朗读诗词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疏通词意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兴亡之事呢?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奔流不息。
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征战不休。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与刘备。难怪曹操说:“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赏析词作
·请对照刚才那三组问答句的类型,辨析这首词中的三组问答句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何处望神州?
自问无答
千古兴亡多少事
有问喻答
天下英雄谁敌手
直问直答
赏析词作
·请依据这三个问句理清词作思路。
问江山
问兴亡
问敌手
【品“问江山”】
·“何处望神州”是什么句式?有何弦外之音?
——倒装句,望神州何处。
——弦外之音: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背景补充介绍:此时南宋与金以淮河分界,诗人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想到大好中原已沦陷金人之手,心中不禁悲愤不已,触景生情故而发问。
【品“问兴亡”】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有何含义?这一问一答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悠悠”兼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杜甫《登高》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此透露作者情感:无奈、伤感、抑郁。
【品“问敌手”】
·“问敌手”这五句涉及到几个典故?分别有什么作用?
典故一: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借对青年孙权英雄有为、不惧强敌的盛赞,讽刺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禄无能、怯懦苟安,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偏安江南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战未休”含义深刻,孙权雄踞东南,征战不休,从未向谁低头屈服,而南宋王朝呢?讽刺之意溢于言表,却又含蓄深沉。
【品“问敌手”】
典故二: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词人借这段故事,把曹操和刘备请来给孙权当配角,说天下英雄只有曹操、刘备才堪与孙权争胜。词人是想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是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鞭挞。
【品“问敌手”】
典故三:生子当如孙仲谋
·一世英雄如曹操,对敢于与自己抗衡的强者,投以敬佩的目光,而对于那种不战而请降的懦夫,如刘景升的儿子刘琮则十分轻视,斥为任人宰割的猪狗。作者在这里引用了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口,讽刺当朝主议的大臣都是刘景升儿子一类的猪狗,这种别开生面地表现手法,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
合作探究
词的下阕怀古,作者写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根据你所掌握的史料,作者为何如此推崇孙权?
①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
②突出了孙权的盖世功绩。
③讽谏南宋王朝。孙权所处的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但他却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反衬了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主旨探究
作者通过称赞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政权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写作特色
一、把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二、结构新颖,层次分明。三问三答,自相呼应。
三、活用典故成语,借古讽今。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