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一年级第一学期学习准备期
内容与要求及实施建议
一、概述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共5个单元,由“基本内容”与“拓展内容”两部分组成。“基本内容”涉及《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中“数与运算”、“方程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四个知识模块的部分内容。“数与运算”的基本内容是:20以内数的认识、加减法及应用。“方程与代数”的基本内容是:用( )、 □等形式表示未知数。“图形与几何”的基本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整理与概率统计”的基本内容是:分类计数生活中的事物。“拓展内容”包含“式的相等与不等”等内容。
一、概述
在小学一年级入学的起始阶段,数学学科专门设置了为期4周的学习准备期教学活动与内容。根据学习准备期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第一单元“10以内的数”时,可放慢进度,了解学生学习基础,通过设计“说一说”、“分一分”、“数一数”、“写一写”、“比一比”等学习准备期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环境,顺利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一、概述
根据上海市小学课程计划,小学一年级每周有3课时的数学课,一学期共计54课时。其中,12课时为“学习准备期”,其余教学内容约需38课时,有4课时用于复习巩固和学科考查等机动性教学内容。
二、内容要求
【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一)单元教学目标
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 以内的数)在教学活动中要强化学习兴趣形成,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着重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帮助学生逐渐地适应小学学习环境。
1.初步认识 10 以内的数,学会对具体事物进行分类,学会用“第几个”表示生活中某些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区分几个与第几个,初步感受对应思想,会用符号书写自然数之间的大小关系,会在“数射线”上标数、比较大小。
2.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的过程中,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3.在游戏、情境设计等多种教学活动中,逐步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欲望。
4.在坚持以过程性和激励性为主的评价中,通过学习预备期的学习,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情感。
5.明确数学课堂“听”、“说”、“做”、“写”的常规,首先是认真观察和倾听的习惯,其次是先举手、再发言并且声音响亮的习惯,再次是按一定标准有序操作的习惯,为后继学习做准备。
二、【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二)具体内容与要求
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 以内的数)共 4 周。主要设计“说一说”、“分一分”、“数一数”、“写一写”、“比一比”等学习准备期的教学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明确数学课堂常规,培养数学学习习惯,初步接触一些分类、对应等思想,逐步适应小学学习环境,同时为后继数学学习做准备。
二、【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教材内容 学习要求 课时
说一说(P2) ① 通过观察“我们的教室”, 初步掌握“按顺序数”,并在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的实际运用。
② 在翻阅数学教材的过程中,与教材中的“数学伙伴”建立积极的情感,初步体验数学教材的作用。
③ 在课堂交流过程中,能够安静地听他人发言,逐步养成课堂中要发言先举手的学习习惯。 1课时
二、【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教材内容 学习要求 课时
分一分(P3) ① 能听懂教师明确的活动要求,在学具操作的自主活动中,初步体会分类的方法。
② 能尝试用集合圈以及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分类的结果和依据。
③在圈画练习中基本做到簿面整洁;作业评价的过程中,初步建立表达的自信和书写的兴趣。 1课时
二、【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教材内容 学习要求 课时
数一数( P4~14) 指着数,听着数
(P4—7) ① 通过圈、数、连等,进一步认识10以内的数。
② 会用小圆片、中文数词、阿拉伯数字等表达物体的个数。
③通过多种数数活动,体会学具操作的乐趣;并初步感受同桌合作学习的乐趣。 1
二、【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教材内容 学习要求 课时
数一数( P4~14) 数一数
连一连
(P8—9) ① 通过圈、数、连等进一步巩固数的各种表达形式;建立“数—物”的对应,渗透集合思想。
② 了解“日”字格的基本结构,和数字“1”和“2”的书写笔顺和结构要点,经历“书空—描红—书写”数的书写的基本过程,学写数字。 1
二、【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教材内容 学习要求 课时
数一数( P4~14) 数一数,记一记
(P10) ① 通过搭、分、数、填的学习活动,理解统计表的含义,并能根据统计表的要求,准确表达(填写)计数结果,初步体验统计的思想。
② 能与同桌合作进行简单的学具操作,开展简单的同伴之间的数学交流。
③在初步了解数字书写步骤基础上,感悟书写要点,书写数字“3、4”。
1
二、【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教材内容 学习要求 课时
数一数( P4~14) “5”和“10”
(P11-12) ① 通过圈、数以及生活经验,建立关于“5、10 ”的量感;知道“5”与“10”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② 在观察与交流中,掌握“5、10”的书写要点,能进行书写。
③ 在完成书本练习的活动中,逐步提高作业的书写速度。 1
二、【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教材内容 学习要求 课时
数一数( P4~14) “0”的认识
(P13) ① 创设生活情境,丰富关于“0”的含义,并能尝试用语言描述在不同情境中的含义。
②在理解写数步骤及要点的基础上,书写“0、6”。 1
二、【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教材内容 学习要求 课时
数一数( P4~14) 掷双色片
(P14) ① 通过掷双色片的活动,进一步体会一个数的分与合的不同情况,初步感悟“随机现象。”
② 通过掷5个双色片的活动,尝试记录投掷结果,初步感悟有序思考的价值。
③ 在操作以及互动交流中,初步感受统计在生活中作用,并能积极参与。
④了解数字“7、8、9”结构,在理解写数步骤及要点的基础上,书写“7、8、9”。
2
二、【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教材内容 学习要求 课时
几个与第几个(P15—16) ① 借助生活经验、自主观察、同伴交流等感知“几个”与“第几个”的区别。
②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基本读懂例题的主要内容;会用“几个”表示物体的个数,用
“第几个”表示某些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1
二、【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教材内容 学习要求 课时
比一比(P17—18) ① 通过独立阅读和思考,能较为准确地理解例题图的含义。
② 借助生活场景和操作活动,理解“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
③会用“>”、“<”和“=”书面表达比较的结果,从中体验数学表达的准确性与简洁性。 1
二、【学习准备期】(即第一单元 10以内的数)
教材内容 学习要求 课时
数射线(P19) ①通过观察、演示、交流等活动,了解数射线的基本构成要素,并能做出简要的表述。
②根据数射线上动画或图示,能较为有序、完整地叙述一个简单的数学故事;并提升表达的意愿与自信。
③借助数射线,进一步认识10以内的数。会在数射线上找一个数的相邻数和比较数的大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