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爬山虎的脚

文档属性

名称 6爬山虎的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17 12:47:39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爬山虎的脚
一起来认识一下叶圣陶爷爷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汉族人。字秉臣。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的作品不是用来消遣,而是用认知和对现实的思考来连填充人们的余暇。“……写作的基础是一双有洞察力和善于观察的眼睛,而我的眼睛却不怎么拥有洞察力……当然,没有必要以写作为目的训练而一个人的眼睛,对于眼睛的训练,是为了洞察现实,丰富生活。 ”
刚长出来的叶子是( ) ( )
长大了叶子( )( )( )
( )
嫩红的
嫩绿的
绿得新鲜
一顺儿朝下
铺得均匀
不留空隙
仔细观察爬山虎的叶子、脚、脚的变化、怎样爬。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请同学们边黩读第三自然段边画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句子。
分别用“▲”、“_____ ”“……”画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呢?边听老师读课文边画出爬山虎爬的动词。
触着墙
巴住墙
拉一把
紧贴墙
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就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紧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所以课文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学习小组自主探究爬山虎是怎样爬的:动作演示。
小结:
作者按爬山虎的生长顺序来观察,写得有条理;正是作者细心观察,准确地运用了这些动词,才能把爬山虎爬的过程写具体的。
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有触着墙的脚会变成怎么样呢?
没触着墙:萎了
触着墙: 牢固
总结全文:学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1、知道了爬山虎的叶子、脚的特点。
2、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3、要细心观察、连续观察。
4、写植物时要按植物的生长顺序来写。
……
质疑:
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一起共同解决。
拓展练习:
人类有哪些方面模仿了爬山虎的脚攀爬的原理?

小练笔:
细心观察一种植物,抓住它最有特点的地方,注意它的变化,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