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采 薇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这首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体验这一美好感情。
采 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诵读正音
岁亦莫(暮)(mù)止
猃狁(xiǎn yǔn)之故
载(zài)饥载渴 王事靡盬(gǔ)
四牡骙骙(kuí) 小人所腓(féi)
象弭(mǐ)鱼服 猃狁孔棘(jí)
雨(yù)雪霏霏
思考
1、从文章的哪些语句可看出本诗主人公久戍难归?
2、这位士兵久戍难归的原因是什么?
背景材料
“懿( )王时.王室遂衰.夷狄相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害.诗人始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岂不曰戒.玁狁孔棘.”
——《汉书·匈奴传》
yì
3、久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4、作者是怎样写战争的?
5、作者描写战争与本文的思归之情有何关系?
6、戍卒归家时的心境是什么样的?
“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 "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方玉润《诗经原始》
课堂拓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思念亲友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羁旅愁思
枫桥夜泊
张继
《征妇怨》
张籍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征妇思夫
虞美人
李煜
故国之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思乡情感
戍卒思归
思念亲友
羁旅愁思
征妇思夫
故国之思
练一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安史之乱中)唐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又“清风明月苦相思……”,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唐 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 红豆又叫相思子。王维诗歌中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__;李龟年在安史之乱中唱曲里的“红豆”,表达的________。
友情或爱情
故国之思
作业
依据本文最后一节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诗歌,充分展开想象,描绘一下戍卒归家后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要求:字数不得少于三百字)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有:得到。掇:摘取、拾取。捋:成把地握取。袺:手持衣角盛物。襭: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思考: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