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 2021 年 10 月测试
历史试卷
一、 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战国时期质子制度成为处理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中国最早的交质活动发生在东周王室和郑国之间。周平王太子狐“为质于郑”,郑庄公世子忽“为质于周”,史称周郑交质。质子制度反映了
A.旧有统治秩序受到了挑战 B.诸侯争端有效解决
C.周王室与诸侯国地位平等 D.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25.图 6 为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 年)和唐宪宗元和二年(807 年)的人口分布变化图(每点代表5000 人),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A.人地矛盾比较突出 B.自耕农经济较为盛行
C.南方经济影响上升 D.安史之乱后北方衰败
26.17 世纪初,比利时传教士金尼阁等人募集大量装帧精美的书籍运往中国,史称“七千部西书入 华”。这些书大部分被收藏在澳门,少部分运往中国内陆,其中部分书目被翻译成中文,这反映明清之际
A.中学突破传统窠臼 B.西方科技得到了认可
C.实学思潮逐步兴起 D.东西方文化交流频繁
27.传统观点认为,明清严格执行“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的政策;后有学者指出,从“海禁”、 “一口通商”和其他限制性政策及政策效果来看,即使官方政策也不是长期的“闭关锁国”。据 此可知,关于明清“闭关锁国”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观点正确合理 B.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理性
C.缺乏相关史料数据的支撑 D.受到阶级立场差异的影响
28.据历年海关报告统计,中国棉花出口由 1871 年至 1873 年的 8486 公担,发展到 1891 年至 1893年的 290417 公担。同时中国棉纺织业中以洋棉纱代替手工棉纱的现象日益普遍。由此可见
A.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加大 B.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缓慢
C.传统经济结构遭到破坏 D.列强加快对华资本输出
29.《农民协会章程》中指出:“目的在谋农民之自卫,并实行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建立 中央、省县到区、乡农民协会,以宣传三民主义之农民政策,从事于三民主义建设的工作”。这 份文件最有可能发布于
A.1912 年的南京临时政府 B.1915 年的北京军阀政府
C.1924 年的广东革命政府 D.1931 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30.图 7《一辈子第一回》是杨之光 1954 年创作的中国画。该作品反映了
A.“双百方针”的创作精神
B.人民群众的参政热情
C.一五计划的顺利展开
D.多党合作的政权特色
31.1959 年毛泽东在谈到当年经济任务时说:“工业任务、水利任务、粮食任务都要适当收缩。我们 这一次唱个低调,把脑筋压缩一下。”这一指示
A.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热情 B.意在开启经济体制改革序幕
C.有效清除“左”倾错误影响 D.意识到经济建设中存在问题
32.古希腊人信奉一句名言: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古希腊将具有健、力、美的躯体视为神的馈赠,创造了很多裸体雕塑,并将其作为追求和崇拜的目标。古希腊大量裸体雕塑
A.标志人类自我意识觉醒 B.闪耀着人文思想的光辉
C.深受宗教神学思想影响 D.代表人类艺术创作巅峰
33.19 世纪末,美国各产业均出现了垄断组织,托拉斯组织生产了美国工业制造品 2/3 以上的产品。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8 在任)认为政府应该更多地监督、控制和管理垄断组织。他力促国会通过《商务和劳工部法》、《埃尔金斯法》,使政府有权过问企业内部事务。西奥多·罗斯福的反托拉斯政策
A.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职能 B.彻底摆脱了经济大萧条困境
C.破坏了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 D.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4.恩格斯指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社会生产中,因此新的社会制度,它愈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愈要陷入纯粹的幻想。”据此可知,社会主义由“空想”转为“科学”的根本条件是
A.无产阶级不断觉醒 B.科学理论科学指导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35.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应用到“人类社会”,将“生存竞争”和 “优胜劣汰”视为社会现象和历史进程的最高解释原则。十九世纪“社会达尔文主义”在欧洲盛 行,其主要目的是用来解释
A.欧洲对外扩张的合法性 B.自由平等思想的普世性
C.世界联系加强的必然性 D.生物进化发展的规律性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所谓“中国者,天下之中也”。即九州的中心为华夏族的居住区,其四周被视作虚幻的方外,为四夷居住区,拱卫中国。中国古代“天下观”是有限性疆域的观念,而“大一统”和“夷夏观”则在“天下观”的基础上,由历代儒家学者根据不同形势而构建的两个重要方面。这种一体两面 的认知随儒学成为官方哲学而被意识形态化,进而形成了祭天制度、礼法制度以及对边疆统治制度等 有利于“天下归一”的有力实践。
——改编自吕文利《中国古代天下观的意识形态建构及其制度实践》
材料二: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及私有制是国家产生的原因。国家应 该包含以下几点:其一,国家作为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机构,是阶级统治的政治形式。其二, 国家是特殊的暴力机器。“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其三,国家必须履行社会管理等公 共职能。尽管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本质上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四,随社会不断发展,国家最终将被“自由人联合体”取代。
——改编自袁明、黄明娣《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综述》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表达了中国对于国际秩序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改编自陈积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天下观的基本特征。(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传统的天下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不同之处。(8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7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摘编自岳麓书社《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历程》
上表为岳麓书社高中历史教材《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历程》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目录,从中 选取相互关联的两课,重新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明确列出选取的两课标题, 写明论题,联系符合逻辑,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 分)
材料:全面抗战爆发后一年,中共党员由 4 万增加到了 50 万,党的队伍壮大也带来了许多新问题。例如部分党员存在严重的个人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无组织状态;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自由散漫;农民阶级的小农思想浓厚等等。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在敌后根据地执行“三光”政策,并持续开展大规模扫荡运动,加之国民党内部的反共倾向日益增长,抗日根据地处境渐趋困难。1941—1942 年毛泽东先后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文章,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在全党全军轰轰烈烈展开了。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全党范围内开展马列主义学习的思想教育运动,教育培养了一批坚定的共产主义队伍,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座伟大丰碑。
——改编自张慧《简论延安整风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延安整风运动的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意义。(7 分)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分)
材料:1955 年华约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华约活动的最大特点是随苏联的国家利益的调整而调整。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刚成立的华约活动在于健全组织机构,增强凝聚力。七十年代苏联自觉力量已强,极力统一缔约国的军事建设,加强军事控制,举行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保持对北约的军事优势。八十年代后,苏联主动宣布华约缔约国单方面裁减军备,华约外长发表声明:无条件尊重缔约国现有的边界不可侵犯。华约组织成立初期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苏联利用华约组织控制东欧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遭到了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的威胁。 加之苏联任意践踏缔约国的主权,东欧国家也日益要求摆脱苏联的控制。1991 年华约缔约国签署《华 约停止生效议定书》,华沙条约组织正式解散。
——改编自乔志忠《华沙条约组织——早逝的同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华约组织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后的主要活动,并分析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华约解散的原因。(5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 分)
材料:袁隆平,1930 年 9 月出生,江西德安人,他选择农业报国,源自袁隆平想让大家“吃饱饭” 的强烈愿望。袁隆平不怕辛苦、淡泊名利,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 自主创新之路。袁隆平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科学人才,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7 年,杂交水稻在我国已累计推广超 90 亿亩,共增产稻谷 6000 多亿公斤。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
——改编自周勉、袁汝婷《一颗稻谷里的爱国情怀——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主要成就。(7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隆平体现的科学精神。(8 分)
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 2021 年 10 月测试
文综—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 4 分。
二、非选择题。
41.(25 分) (1)以华夏族为主体,有明显的夷夏观念;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强调等级秩序;强调大一统;渗透 在国家治理体系之中。 (每点 2 分,5 点共 10 分)
(2)以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国家是生产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强调国家社会管理的公共职 能;国家随社会发展而消失。 (每点 2 分,4 点共 8 分)
(3)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鲜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底蕴;发展新中国优秀外交思想。 (每点 2 分,答全 3 点 7 分)
42.(12 分)
标题:11 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2 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论题: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近代社会生活的变革
论述: 19 世纪七十年代,在外商和洋务运动刺激下,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19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经济的发展推动 了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西装与旗袍并行不悖、“断发”与“不缠足”运动兴起、电报电影等新事物 传入并为国人所熟悉。综上民族工业的发展为社会生活的变革奠定物质基础。
【评分标准】 明确点出标题 1 分、观点明确 2 分、论述 7 分、总结 2 分。 一等 (12~10 分) ①观点明确;观点必须涵盖两则表格,观点与标题逻辑关系紧密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 (9~5 分) ①观点较明确,观点与标题逻辑关系紧密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 (4~0 分) ①观点不明确,观点与标题逻辑关系不紧密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45.(15 分) (1)中共队伍壮大;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日军大规模扫荡;党内错误思想蔓延。 (每点 2 分,4 点共 8 分)
(2)将全党思想统一到马列主义上来;培养了优秀的党员干部队伍;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找 到了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 (每点 2 分,答全 4 点 7 分)
46.(15 分) (1)50、60 年代: 活动:健全组织机构、增强凝聚力。原因:苏联国力较弱,美攻苏守。 70 年代: 活动:加强内部控制,保持对北约的军事压制。原因:苏联国力增强,苏攻美守。 80 年代后: 活动:苏联控制力下降,华约组织最终解散。 原因:苏联国力下降,改革受阻,战略退却;东欧国家的反对。 (每点 3 分,答全 3 点 10 分)
(2)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的破坏;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东欧国家与苏联关系破裂。 (每点 2 分,答 3 点 5 分)
47.(15 分) (1)创建了领先世界的杂交水稻技术体系;培养了大批农业科学人才;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为我国粮 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卓越贡献。(每点 2 分,答 3 点 7 分) (2)追求真理的创新精神;心系祖国的爱国精神;崇尚实践的务实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埋头 苦干的奋斗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每点 2 分,答 4 点 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