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浪花 3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浪花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17 12:4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浪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耍、痒、丫、泪、壳、篮、娃”7个字。
  2.能看懂图意,学习围绕“我”、“浪花”进行观察,理解句子意思。
  3.图文对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激发情感,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5.通过理解词句,结合画面促进想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6.引导学生感悟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浪、玩、笑、都、跑、唱、次、给、贝”等9个字,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围绕重点仔细观察图画的方法,理解句子,体会句子包含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言揭题。
  1.同学们见过大海吗?有没有在松软的沙滩上玩耍过?(出示挂图)
  2.今天我们跟着画上的小女孩一块到海边去看看金色的沙滩、美丽的浪花。
 二、指导看图。
  1.一边听着轻音乐,一边观察图。
  2.先看图上的小女孩坐在什么地方?从她的脸上可以看出什么?她为什么这么高兴?(浪花涌上来,撞在她的小脚丫上,她觉得很好玩,所以她张开嘴,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3.再看看她身边有些什么?篮子里装满什么?海边的贝壳、小虾真多呀!是谁把它们送上岸的呢?
  4.看,海水溅起无数细小的波浪,像浪花一样,所以叫它们什么?浪花涌上沙滩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像在干什么?
  5.再看看大海、天边。
  6.小结:天气晴朗,景色优美。浪花,一会儿与小女孩玩耍,一会儿又为她送来贝壳、小虾,难怪她跟浪花玩得这么开心。
 三、初读课文。
  图文对照
  1.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是根据这幅图画来写的。题目是《浪花》。(板书课题)自由小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注音读两遍。注意课文中有好些字读轻声。
  2.检查下列词语的读音。浪花、迈着、步子、搔痒、一会儿、捧来、装。(个别读,正音。)
  3.教师领读课文或听这篇课文的录音。
  4.再自由小声读课文。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四、学词学句。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自学探讨。
  2.明确重点问题:对照图,“我”指谁?浪花是怎样走到她脚边的?浪花到她脚边干什么?听教师读一句话,看跟书上第一句话有什么不同?(浪花迈着步子,搔痒了我的小脚丫。)哪句更好?为什么?课文上的句子写出浪花很小,涌上岸的声音很轻很轻,而且小女孩觉得浪花像什么?(淘气的娃娃。)读读这句话,想想它像不像?
  读读第二句,看看小女孩高兴的样子,是谁给她带来的欢乐?句子中的“它”指谁?浪花的家在哪儿?它是怎样跑回家的?小组内讨论以上问题。
  3.汇报交流。师点拨,指导朗读。齐读这段,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