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0-17 17:55: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3、等式的性质1.性质2.  
2、什么是方程的解?
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的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思考:
1.什么叫解方程?
2.什么叫做移项?
3、思考移项、系数化为1的依据是什么
 
某公司三年共买了计算机120台,去年买的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又是前年的3倍,前年这个公司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分析:1.如果设前年购买x台,去年购买___台;
今年购买____台;
2.主要等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
2x
3x
前年台数+去年台数+今年台数=总台数
(1)所列方程是什么
(2)如何求方程的解
二.合作探究
x+2x+3x=120
6x=120
x=20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解方程时合并同类项的作用是能把方程化为x=a的形式;
例1:解下列方程:
暂时动口不动手,说一说。
探讨方程: 的解法
1.怎样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呢
2.怎样使方程的右边没有未知数呢
3.思考解方程的步骤:
移项的由来:
两边同时加上-2x
合并同类项:
移项
思考:由方程4x+20=2x-26到方程
4x-2x=-26-20的过程,你能发现什么?
把方程中的某一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作移项.
通过移项,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
分别位于方程的左右两边,使方程更接近于
X=a这种形式
注意:所移的项必须要改变符号
依据是:
移项:
等式性质1
移项的作用:
解方程的过程
4x+20=2x-26
4x-2x=-26-20
2x=46
X=23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检验:把x=23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左右两边相等,因此x=23是原方程的解
例题的讲解
1。x+8=5x-20
解:移项,得x-5x=-20-8
合并同类项,得-4x=-28
两边除以-4,得x=7。
检验:把x=7代入左 右两边,左边=15,右边=15,左边=右边, 因此x=7 是方程的解。
强调:书写必须按格式规范
2、 ;
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 ,得
两边都除以5,得
检验:把x=5代入原方程,左边=3×5+7=22,右边=32-2×5=22,左边=右边,所以x=5是原方程的解
课堂训练
1.由方程2y-8=y+9得到2y-y=8+9这种
变形叫做 根据: .
2.下列方程变形中,移项正确的是( )
A. 由 9+x=12 得 x=12+9
B. 由 5x+7=4x 得 5x-4x=7
C. 由 10x-6=4-2x 得10x+2x=4+6
D. 由 x=3x-3 得 x-3x=3
移项
等式性质1
c
3.请判断下面解方程的过程对不对 如果不对请改正。
4:解下列方程
(1)2x+6x=32-2x
(2)5x+8+2x=2+10x-7
移项解方程的步骤
总结归纳:
1、移项。
2、合并同类项。
3、化系数为1。
4、检验。
解方程(在练习本上做,叙述要规范)
课堂检测:
拓展题
1、若    与     是同类顶,求m,n的值
2、已知   是关于x的方程      的解,
3、求关于x的方程,m+2x=2m-3x的解。
3m+8x=
4.已知甲有图书85本,乙有图书58本,要甲乙两人的图书一样多,则甲应分给乙多少本?
5.三个连续偶数的和为28,求它们的积。
小结
1、主要内容:
(1)掌握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
(2)解简单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2、注意的问题:
(1)移项时,要变号;
(2)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要齐全。
课堂作业
课本92页:第3题,96页第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