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4.1.2《物质的构成》(课件+教案+练习)(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上4.1.2《物质的构成》(课件+教案+练习)(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1-08 10:04:3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2物质的构成
1. 绿茶是一种很多人喜爱的饮品。泡茶时,会闻到茶的香味,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非常小
B.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D.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 如图,用橡皮帽将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封闭一部分空气。用力向内推动活塞到一定程度后,再难以推动,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B.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空气的密度可以变大 D.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3. 以下关于《物质的构成》一节中的四个实验的现象和原理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
B.图乙中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C.图丙的气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
D.图丁的铅柱粘合现象说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5. 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但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6. 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下列对微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水汽化后气体积变大——分子间空隙增大
B.红墨水的扩散实验——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黄豆与芝麻的混合实验——分子之间有空隙
D.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7.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气体、液体才会发生扩散现象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C.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8.下列现象不能成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证据的是(  )
A.在房间里放一瓶打开瓶盖的香水,不久房间内充满了香水的气味
B.打扫房间时,太阳光柱里能看到大量做无规则运动的尘埃
C.把一块方糖放人热水中,一会儿热水就变甜了
D.长期放置煤的墙角处,可以发现墙壁里面都变黑了
9. 下列事例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 )
A.环境恶化,尘土满天飞 B.炒菜时加盐使菜变咸
C.室内喷空气清新剂,香气四溢 D.鸡蛋腌制几个月后,蛋清蛋黄都变咸了
10. 两只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用玻璃板隔开后按图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气体的密度比瓶中空气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
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
D.颜色变得相同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
11.长期堆放煤炭的墙角,不但地面和墙会变黑,而且在地面和墙面的里层都会变黑,产生现象的原因是______,该现象受______因素的影响。
12. 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授课时,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成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图甲所示,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的水球内注入少量红色液体,水球变成一个“红宝石”,如图乙所示,这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
13. 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若将一只回形针轻轻地放入水中,杯中水不会溢出,实验表明:在水不溢出的情况下,最多可放入好多回形针。细心的小雨同学发现: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请教老师后,她明白了:原来水的表面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________(填“引力”或“斥力”),在这种分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
14.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气体比液体和固体更容易被压缩,这说明一般情况下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最大的是__________,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
15. 学习了《物质的构成》后,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将当染成红色的水和酒精先后倒入量筒之中,并密封。静默一段时间后,记录整个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体积和所需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酒精和水温度/℃ 酒精 水(红色)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的总体积/ml 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时所需的时间
体积/ml 质量/g 体积/ml 质量/g
A 组 10 62.5 50 50 50 110 较长
B 组 40 62.5 50 50 50 110 较短
(1)水和酒精都是由极微小的微粒构成,构成水的微粒是_______;
(2)请对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及两组实验时间上有差异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 分别进行合理的解释:①_______;②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详解】
泡茶时,可以闻到茶叶特有的清香,是分子热运动(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可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选D。
2.【答案】D
【详解】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用橡皮帽将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封闭一部分空气,用力向内推动活塞到一定程度后,再难以推动,此时分子斥力大于引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B
【详解】
A.图甲中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水和酒精的体积之和,这主要表明分子间有间隙,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黄豆与芝麻混合实际上是物质的形态、体积的表现,不涉及分子,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A
【详解】
A、由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毒品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随着分子的运动,毒品分子运动到缉毒犬的鼻孔中,从而闻到毒品的气味,选项正确;
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面包中有空隙,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选项错误;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使得球内的气体体积膨胀,该过程中,分子的体积不变,选项错误;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运动的速率减慢,而不是静止不动,选项错误,故选A。
5.【答案】D
【详解】
A.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故A错误。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B错误。
C.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故D正确。
故选D。
6.【答案】C
【详解】
A.水汽化后气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空隙增大,说法正确;
B.红墨水的扩散实验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
C.黄豆与芝麻的混合实验是宏观的物质混合,不能体现微观的分子之间有空隙,说法错误;
D.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所以才闻到酒的香味,说法正确。
故选C。
7.【答案】B
【详解】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固体、液体或气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是运动的,且分子间有间隙。故选B。
8.【答案】B
【详解】
A.在房间里放一瓶打开瓶盖的香水,闻到香水味是香水的芳香烃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所以扫地时,太阳光柱里能看到大量尘埃在空中飞舞,看到的尘埃不是分子,是一个宏观上的物体,属于机械运动,故B符合题意。
C.把一块糖放入热水中,一会儿热水就变甜了,是糖分子扩散到了水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长期放置煤的墙角处,可以发现墙壁里面都变黑了,是分子扩散到墙壁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A
【详解】
A.尘士虽小,但仍是由很多分子组成的固体小颗粒,尘土满天飞不是分子热运动,符合题意;
B.炒菜时放盐使菜变咸是食盐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不符合题意;
C.室内喷清新剂,香气四溢,是香气分子慢慢扩散到空中,可以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释,不符合题意;
D.鸡蛋淹制几个月后,蛋清蛋黄都变咸了,说明盐分子进入到了鸡蛋中,这是一种扩散现象,属于分子的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D
【详解】
A.当把中间的玻璃板抽掉后观察到左右两个瓶子颜色变均匀了,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扫地时灰尘飞扬”是固态颗粒的机械运动,题干中现象是分子的做无规则运动,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不同,故B错误;
C.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两瓶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仍然在运动,故C错误;
D.因为NO2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两气体混合后,左侧瓶中气体密度变大,故D
正确。
故选D。
11.【答案】微粒的扩散现象 温度
【详解】
长期堆放煤炭的墙角,不但地面和墙会变黑,而且在地面和墙面的里层都会变黑,产生现象的原因是煤炭微粒运动到墙里面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该现象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扩散运动越快。
12.【答案】引力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
[1]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所以水膜依然完好。
[2]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所以水球变成了一枚“红宝石”。
13.【答案】 引力
【解析】
若将回形针放入水中,水虽然没有溢出,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当水的表面分子间距离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所以在这种分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
14.【答案】气体; 固体
【解析】
【详解】
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构成气体的分子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隔,分子间的作用比较小,所以比较容易被压缩;而构成固体的分子之间间隔最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最大.
15.【答案】水分子 混合液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B 组混合均匀所需的时间较短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分析】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详解】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构成水的微粒是水分子。
(2)该实验中出现的混合液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A、B两组实验中混合液温度不同,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所需的时间不同,温度越高,混合液呈均匀红色所需的时间越短,说明了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合理的解释是混合液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B组混合均匀所需的时间较短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4.1.2物质的构成
浙教版 七年级上
新知导入
我们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在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时,我们认为组成物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或者离子。但是,在研究物体的热运动性质和规律时,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分子。
那么,构成物体的微小分子会怎样运动呢?
新知讲解
一、分子的运动
思考:你知道放在酱油里的鸡蛋清为什么变了颜色吗?
这是因为酱油里的色素分子扩散到了鸡蛋清内,使鸡蛋清变了颜色。
由此可见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
新知讲解
活动1:老师在讲台上压一下香水瓶的喷嘴,请闻到香水味的同学举手。
思考:我们为什么能闻到香水气味?
喷香水实验
1. 气体扩散
新知讲解
这是因为液体香水蒸发成气体状态,香水气体分子不断运动而扩散。香水气体分子进入鼻孔内,因此我们能闻到香水气味。
新知讲解
活动2:二氧化氮气体扩散
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使两个瓶口相互贴紧说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二氧化氮
空气
玻璃板
新知讲解
抽去玻璃板后,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新知讲解
说明:
1.若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做此实验,抽取中间的玻璃板后观察到上述现象需要的时间会变长。
2.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气体扩散得越快。
新知讲解
2. 液体扩散的快慢是否和温度有关
两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热水和冷水,按图所示的方式用注射器慢慢地将红墨水注入两杯水的底部。一段时间后,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两杯水中发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新知讲解
现象:在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
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视频:红墨水滴入热水和凉水中
新知讲解
3.固体的扩散现象
思考讨论:气体、液体具有流动性,都能发生扩散现象,固体没有流动性,能发生扩散现象吗?
参考答案:固体同样能发生扩散现象。
有人曾经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 5年,发现它们结合在一起了。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金分子和铅分子互相渗入了约 1 毫米深。
新知讲解
视频:铅片和金片的扩散现象
新知讲解
电子元件晶体管在制造时就用到了固体扩散的原理。
在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一过程可以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分子的扩散来完成。
新知讲解
1.扩散现象
(1)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成因
扩散现象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总是自发地从浓度大处向浓度小处扩散,扩散的快慢与物质的状态、温度有关。
新知讲解
(3)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
2.分子的热运动
由于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
思考与讨论1:热菜总是香味四溢,但冷菜却只有靠得很近时才能闻到它的气味。为什么?
参考答案:因为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热菜总是香味四溢,但冷菜却只有靠得很近时才能闻到它的气味。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思考讨论2:一堆煤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煤运走了墙的里面都有黑色了,为什么?
参考答案:构成煤炭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渗入了墙壁。
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此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固体分子之间有空隙。
阅读课文说一说固体、液体、气体分子是如何排列和运动的?
合作探究
固体
液体
气体
参考答案:固体分子的间距很小,且呈规则排列分子在确定位置上不停振动。固体具有稳固性,它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体分子的间距通常比固体略大,不呈规则排列,分子不断振动的同时做短距离的自由移动,液体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
气体分子的间距很大,不呈规则排列,分子可以在空间到处自由运动。它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二、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
1. 分子间的作用力
思考:为什么说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参考答案: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而不会分散开来,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新知讲解
演示实验:铅柱粘合实验
取两块铅柱,将它们的端面锉平后,用力将它们压在一起。把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铅柱上挂一个重物,看重物能否将两块铅块拉开,并解释原因。
新知讲解
视频:分子间的引力
两块铅柱接触面上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分子间的引力使两块铅柱粘合在一起。
新知讲解
(1)分子之间的引力
①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虽然彼此相互隔开,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正是分子之间的引力,像一只只无形的手,将分子与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各种固体和液体的。
②不但物体内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2)分子之间的斥力
既然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间都存在空隙,但为什么很难将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压缩呢?
参考答案:这是因为物质内部的分子之间不但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正是分子之间的斥力,使物质内部的分子很难靠得很近。
新知讲解
知识拓展
新知讲解
r0
F分
F引
F斥
r
F
O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不会单独存在一个力。
2. (1)当r=r0=10-10m时,F引=F斥,分子力F分=0,处于平衡状态。
(2)当r<r0时,随r的减小,F引、F斥都增大,F斥比F引增大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斥力,r减小,分子力增大。
(3)当r>r0时,随r 的增加,F引、F斥都减小,F斥比F引减小得快,
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当r>10r0时,分子力等于0,分子力是短程力。
新知讲解
r0
F分
F引
F斥
r
F
O
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课堂练习
1. 下列运动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灰尘在空中飞舞
B.雪花翩翩飘下
C.花香扑鼻而来
D.钢珠在地上滚动
C
课堂练习
2. 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
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空隙
A
课堂练习
3. 下列对相关现象的解释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柳絮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煤堆放在墙角时间长了,墙体内部也变黑了,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C.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液体、气体很容易被分开,说明液体、气体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B
课堂练习
4.下列词语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  )
A.花香四溢
B.漫天沙尘
C.落叶纷飞
D.细雨绵绵
A
课堂练习
5.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毫升小分子团水可维持6小时的正常水量。关于小分子团水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有间隔
B.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C.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D.水分子可用放大镜观察
A
课堂总结
物质的构成
扩散现象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板书设计
一、分子的运动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2.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3.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二、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不会单独存在一个力。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2.3.4题
2.做本节的同步练习册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2物质的构成
教学设计
课题 物质的构成 单元 4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上
学习目标 1.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2.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重点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热运动。
难点 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在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时,我们认为组成物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或者离子。但是,在研究物体的热运动性质和规律时,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分子。那么,构成物体的微小分子会怎样运动呢? 学生了解热运动的分子,思考构成物体的微小分子会怎样运动的呢?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 一、分子的运动思考:你知道放在酱油里的鸡蛋清为什么变了颜色吗?这是因为酱油里的色素分子扩散到了鸡蛋清内,使鸡蛋清变了颜色。由此可见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1. 气体扩散出示图片:喷香水实验活动1:老师在讲台上压一下香水瓶的喷嘴,请闻到香水味的同学举手。思考:我们为什么能闻到香水气味?这是因为液体香水蒸发成气体状态,香水气体分子不断运动而扩散。香水气体分子进入鼻孔内,因此我们能闻到香水气味。活动2:二氧化氮气体扩散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使两个瓶口相互贴紧说出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出示视频:气体中的扩散现象抽去玻璃板后,两种气体逐渐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说明:1.若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做此实验,抽取中间的玻璃板后观察到上述现象需要的时间会变长。2.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气体扩散得越快。2. 液体扩散的快慢是否和温度有关两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热水和冷水,按图所示的方式用注射器慢慢地将红墨水注入两杯水的底部。一段时间后,将会看到什么现象?两杯水中发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出示图片:出示视频:红墨水滴入热水和凉水中现象:在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3.固体的扩散现象思考讨论:气体、液体具有流动性,都能发生扩散现象,固体没有流动性,能发生扩散现象吗?参考答案:固体同样能发生扩散现象。有人曾经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 5年,发现它们结合在一起了。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金分子和铅分子互相渗入了约 1 毫米深。视频:铅片和金片的扩散现象电子元件晶体管在制造时就用到了固体扩散的原理。出示图片:电子元件在生产半导体器件时,需要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这一过程可以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分子的扩散来完成。1.扩散现象(1)由于分子的运动而使物质从一处进入另一处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成因扩散现象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总是自发地从浓度大处向浓度小处扩散,扩散的快慢与物质的状态、温度有关。(3)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2.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分子的热运动。思考与讨论1:热菜总是香味四溢,但冷菜却只有靠得很近时才能闻到它的气味。为什么?参考答案:因为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热菜总是香味四溢,但冷菜却只有靠得很近时才能闻到它的气味。思考讨论2:一堆煤堆放在墙角,一段时间煤运走了墙的里面都有黑色了,为什么?参考答案:构成煤炭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渗入了墙壁。这是一种扩散现象,此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说明固体分子之间有空隙。阅读课文说一说固体、液体、气体分子是如何排列和运动的?固体 液体 气体参考答案:固体分子的间距很小,且呈规则排列分子在确定位置上不停振动。固体具有稳固性,它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分子的间距通常比固体略大,不呈规则排列,分子不断振动的同时做短距离的自由移动,液体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体分子的间距很大,不呈规则排列,分子可以在空间到处自由运动。它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二、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1. 分子间的作用力思考:为什么说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参考答案: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而不会分散开来,这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演示实验:铅柱粘合实验取两块铅柱,将它们的端面锉平后,用力将它们压在一起。把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铅柱上挂一个重物,看重物能否将两块铅块拉开,并解释原因。出示图片:铅柱粘合视频:分子间的引力两块铅柱接触面上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分子间的引力使两块铅柱粘合在一起。(1)分子之间的引力①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虽然彼此相互隔开,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正是分子之间的引力,像一只只无形的手,将分子与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各种固体和液体的。②不但物体内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2)分子之间的斥力既然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间都存在空隙,但为什么很难将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压缩呢?这是因为物质内部的分子之间不但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正是分子之间的斥力,使物质内部的分子很难靠得很近。知识拓展1.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不会单独存在一个力。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2. (1)当r=r0=10-10m时,F引=F斥,分子力F分=0,处于平衡状态。(2)当r<r0时,随r的减小,F引、F斥都增大,F斥比F引增大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斥力,r减小,分子力增大(3)当r>r0时,随r 的增加,F引、F斥都减小,F斥比F引减小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引力(4)当r>10r0时,分子力等于0,分子力是短程力。课堂练习1.下列运动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灰尘在空中飞舞 B.雪花翩翩飘下C.花香扑鼻而来 D.钢珠在地上滚动【答案】C2.将复写纸夹在两张白纸之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分别取两个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相同铝质易拉罐压在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纸上留下痕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该现象说明(  )A.分子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有空隙【答案】A3.下列对相关现象的解释中,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煤堆放在墙角时间长了,墙体内部也变黑了,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缩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液体、气体很容易被分开,说明液体、气体分子间不存在引力【答案】B4.下列词语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  )A.花香四溢 B.漫天沙尘C.落叶纷飞 D.细雨绵绵【答案】A5.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航天员一次饮用125毫升小分子团水可维持6小时的正常水量。关于小分子团水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间有间隔 B.水分子停止了运动C.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D.水分子可用放大镜观察【答案】A 学生回答学生观察二氧化氮气体扩散。学生观察、思考后回答观看视频铅片和金片的扩散现象学生思考讨论1和思考讨论2学生阅读课文学生观看演示实验:铅柱粘合实验学生思考既然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分子间都存在空隙,但为什么很难将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压缩呢?学生练习 锻炼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了解这实际上是香水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液体扩散的快慢是否和温度有关了解固体也能发生扩散锻炼学生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有关现象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了解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斥力巩固本节的知识
课堂小结 梳理自己本节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根据学生表述,查漏补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补充。
板书 一、分子的运动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2.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3.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二、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不会单独存在一个力。
物质的构成
扩散现象
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