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概念与判断
有一个残暴的国王,统治着一个奇怪的国家。这个残暴的国王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令,所有从前线抓回来的俘虏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来这里做什么?如果答的是真话,就得用火烧死,如果回答的是假话,就得绞死。看起来,任何俘虏都难逃噩运。
有一天前线送来了一个俘虏,执法官按照惯例问他:你来这里干什么?聪明的俘虏回答: ……
执法官不好处理,只好上报国王裁决。国王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办法,最后只好把这个俘虏放了。
这个聪明的俘虏是怎么回答的呢?
聪明的俘虏回答: 我来这里是为了被绞死。
因为如果真的绞死这个俘虏,那么这个俘虏说的是真话,而说了真话是要被烧死的。可是如果把这人烧死,那他答的就是假话,而说假话的是要被绞死的。
这个聪明的俘虏利用真话假话,绞死烧死之间的逻辑推理关系,救了自己一命。
何谓逻辑?何谓逻辑思维?
“逻辑”一词原意指思想、理性、规律、言辞等。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个多义词,大致有四种词义:
第一,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二,泛指思维的规律;
第三,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和看问题的方法;
第四,特指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我们所说的“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语法,是研究怎样把话说对的学问;
修辞,是研究怎样把话说得好的学问;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的学问。
逻 辑
人的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表现为一系列的抽象概括、分析和综合。
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推理是由判断组成的,因此,我们在认识逻辑时,必须了解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基本知识。
柏拉图曾给人下过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给他找来了一只拔光羽毛的鸡,拿到柏拉图面前嘲讽他说:“这就是老师您说的‘人’呀。”
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根本属性。外延则指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
概 念
概念:反映思维对象的本质属性和具体范围的思维形式。
内涵
外延
+
内涵是“在学校读书的人”;
“学生”
外延包括:小学生、中学生、
大学生、研究生等。
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就是概念的内涵。
“直角三角形”这一概念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是“三角形,其中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所有事物,也就是概念的适用范围。
平行四边形”概念内涵:有四条边,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概念外延:包含着一切正方形、菱形、矩形以及一般的平行四边形。
概念的定义方法
被定义概念 = 种差(特征) + 属概念
如:人是会说话、有思想能够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的高等动物。
(1)“人”——被定义概念;
(2)“会说话、有思想能够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改造自然” ——种差
(3) “高等动物”——邻近的属概念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给“知识经济”下一个定义。(40字以内)
以前的经济,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而“知识经济”则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是一种新型的经济。
知识经济是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
概念间的关系(根据两个概念外延,概念间可能具有的关系)
“全同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偷”与“窃”;
“母亲”与“妈妈”
“包含关系”中一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一部分。
“学校”与“中学”;
“学生”与“中学生”
“交叉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
“教师”与“作家”;
“青年”与“医生”
“矛盾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而且非此即彼。
“战争”与“和平”;
“真理”与“谬论”
“反对关系”就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但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阿Q”与“老舍”;
“冠军”与“季军”
注意:互为反义词的概念不一定是“矛盾关系”,但一定是“不相容关系”。比如“黑”与“白”互为反义词,但是它们两个概念是“反对关系”,因为除了“黑”“白”两种颜色外,我们还有其他很多种颜色。
运用概念的逻辑错误
1、歧义概念:因概念反映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而产生的歧义。
如:1898年,中国清政府和德国签署了《胶澳租界条约》,《条约》中约定德国可以获得“山东胶-济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开采权……”
歧义:①清政府:“铁路沿线的两侧总共30里”
②德方:“铁路沿线的每一侧各30里,总共 60里。”
③“30里”是“英里”还是“华里”?
1英里=3.2187华里
2、混淆概念:由于“不知”导致的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和不恰当运用。
例: 赫尔岑有一天去参加一个宴会。在宴会上,他被一种轻佻的音乐弄得非常厌烦,便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
主人过来解释道:“现在演奏的是流行曲。”
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东西就一定高尚吗?”
主人一听,很反感地说:“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
赫尔岑笑道:“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逻辑问题:主人把交叉关系的两个概念混同于同一关系,犯了混淆概念的错误。
3、属种不当: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一般不能并列使用,否则犯“属种不当并列”的错误。
例: 火车厢里、火车和汽车站的候车室里经常横挂着一条标语:
严禁携带易燃品、爆炸品、危险品上车!
4、偷换概念:把本质不同的概念故意当作“同一”概念来理解和运用。
例: 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不可战胜。
人都有隐私权,所以我隐瞒罪行。
——由偷换概念导致转移(偷换)论题
[训练一]
1、图书馆里有外国小说、古典小说和侦探小说等。
2、每读一篇好文章,他都要写读书笔记,写摘要和心得体会。
3、这里经常干旱,山上的水非常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外国小说、古典小说和侦探小说三者是交叉关系,非反对或矛盾关系,不能并列
读书笔记摘要、心得体会是包含关系,非反对或矛盾关系,不能并列
“晚上/来”还是“晚/上来”概念命题不明确,有歧义
列举事物时概念划分标准前后要统一,否则导致语病
1.出席团代会的代表有干部和青年,还有不少女同志。
(“干部、青年、女同志”三个概念有交叉关系,不能并列使用。)
2.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抓不抓”是“肯定否定”两面,而“是关系到……的大事”则是一面,可在“事业”后加上“是否”。)
①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③他是个文学爱好者,阅读了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以及外国名著。
④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训练二
概念混乱(概念并列不当)
1、(2015·天津高考) “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分析:不合逻辑,“历史图片”“历史物品”都是“历史资料”,三者并列不当。
2、(2013·江西高考)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分析:“生活用品”包括“床上用品”,两者不能并列。
小结:互相并列的概念,应该是按同一标准划分的概念,如果标准混乱,就会出现概念间包含或交叉的错误现象。
3、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
分析:“拼图”属于智力游戏,“卡拉OK”属于文娱活动,不属于“体育活动”。
4、我国长期以来提供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天气预报,为渔民生产、海上搜救和各种海上活动提供气象保障,这是世界气象组织赋予我国气象部门的责任。
分析:“渔民生产”“海上搜救”都属于“海上活动”,“和”应改为“等”。
小结:并列的词语不全部属于收束语
二、判 断
进行思维活动固然离不开概念,但最经常运用的是判断。因为概念总是分散的,需要把它们组合成判断,才能进入思维过程。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是否存在、是否具有某种属性以及事物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肯定或否定。
1.判断: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即肯定或否定对象的存在,或断定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关系。
2.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是陈述句。
例如: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月球不是行星。
所有的同学今天表现都很棒。 要么我去,要么你去。
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上湿。 并非所有的学生都是团员。
判断总是有真有假。断定存在着是否与实际相符合的问题,
符合为真,反之则假。
例如:鲁迅是作家。
上帝创造了一切。
3.准确的判断:
判断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
构成判断的各项要符合事实,要遵循各自的逻辑规律,项与项间的搭配要得当。
复合判断的关联词要准确地反映各判断词之间的真实关系。
判断和语言:
判断同语言当中的主谓句相当,主谓句可以表示判断。如:
石洞门口有个小孩。(杜鹏程《夜走灵官峡》)
月亮下去了。(鲁迅《药》)
大家都叫她祥林嫂。(鲁迅《祝福》)
只有陈述句能够表示判断。
如:汽车是不是必须要有汽油才能发动?
你把汽车开走!
他跑得多快啊!
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都不能表示判断。
[训练一]指出下列判断错误的原因
1、报晓的雄鸡是我们起床的信号。
2、你这个意见很好,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
3、他要么是个老师,要么是个作家。
4、出入校门的师生必须出示工作证和学生证。
反对关系误为包含关系
滥用否定词导致前后矛盾
是交叉关系,并非不相容
前后概念不对应
训练二
①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
②五一路乒乓球馆是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③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④继续保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作用,已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1.(2015·广东高考)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分析:“禁止”和“不得”,保留一个即可。
2、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分析:否定失当,“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提防被念歪”。
小结:指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导致此类语病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用了否定副词,二是不理解反问句本身就表示了一重否定。
3、万里无云,繁星满天,我们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漫步校园。
分析:既然“繁星满天”,又怎会“一轮明月”?明显不合事理。
4.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冒着酷暑严寒到小书房去找。
分析:“酷暑”与“严寒”分别是在夏天、冬天,不可能同时到来,“他”怎么能每次都“冒着酷暑严寒”呢?
5、在本报对104国道沧县段黑加油点乱象报道后,此事引起了沧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沧县政府经研究决定将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集中整治行动。
分析:“将”“了”时态矛盾。
小结:指语句陈述的事情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公理。
输入您的标题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荷花调词》
唐·李白
水墨主题请在此输入文字 水墨主题请在此输入文字 水墨主题请在此输入文字水
墨主题请在此输入文字 水墨主题请在此输入文字 水墨主题请在此输入文字
添加优美标题
爱莲说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
采莲曲
设计师不是艺术家,我们要表达的是客户、是市场!不仅要全面认识自己,更需要全面理解客户!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好的设计都是以客户特色为基线通过自己的缜密安排、成熟的视觉语言诠释出其要表达思想概念!——中国风
此处添加标题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叁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The twelve years, continued Mrs Dean, following that dismal period, were the happiest of my life: my greatest troubles in their passage rose from our little lady's trifling illnesses, which she had to experience in common with all children, rich and poor. For the rest, after the first six months, she grew like a larch
王昌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I only discovered the truth on the first day I was able to get up.In the evening I asked her to read to me,and was surprised how sleepy she seemed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 采莲曲
会
再
临江仙
LIN JIANG XIAN MEI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