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7 22:1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运河嘉兴段的开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时期开的古长水和百尺渎。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运河从北到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
隋朝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为运河的开通提供了可能性
大一统局面
根据材料,你认为隋为什么能结束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
一、隋朝兴亡
兴建都城
开通大运河
广建粮仓
隋炀帝的建设
杜佑《通典·食货典》记载说: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并州库,布帛各数千万。而赐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一、隋朝兴亡
大运河
大融合
政权统一
推动南北经济
隋朝为何“国祚短促”?
大一统
“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十三年,太宗谓魏征等曰:“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若能常处关中,岂有倾败?遂不顾百姓,行幸无期,径往江都,不纳董纯、崔象等谏诤,身戮国灭,为天下笑。
——《贞观政要》
在李世民看来,隋朝为何“国祚短促”?
为此,李世民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
原因
大兴土木
穷奢极欲
不纳谏诤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戒奢从简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隋炀帝巡游江都
二、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唐玄宗
开元盛世
武则天
贞观遗风
唐太宗
贞观之治
唐朝前期的治世
统一多民族国家
得到进一步
巩固和发展
唐朝走向全盛
东突厥
西突厥
回纥
吐蕃
靺鞨族粟末部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669年)
找出唐朝前期边疆的主要少数民族
战争、设置机构
归附、册封
和亲、会盟
册封
概括唐朝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措施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是如何促进融合的?
隋唐统一全国后,对周边各族实行较为开明的政策,以各种形式促进中原与周边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从来对各族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周边各族的向心力大大增强。隋、唐两朝与周边虽然也有矛盾和战争,但经济、文化交流一直非常频繁,战争的结果,往往是进一步加强了彼此的政治联系,扩大了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发展壮大。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唐朝前期,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空前辽阔。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唐初开边之后,对当地民族采取羁縻式管理,委其首领自治,驻军较少。……为防御边疆诸强敌,守住已开拓的疆土,唐廷吸取教训,被迫大量增加边防驻军,形成若干边防大军区,其长官称为节度使。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唐朝能否长治久安?
边镇兵:约49万
中央军:约9万
唐玄宗后期朝政腐败。各种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精兵内调,回纥援助,反击叛军,叛军于763年被平定。
唐玄宗
开元盛世
武则天
武周统治
唐太宗
贞观之治
安史之乱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755年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藩镇类型 数量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安史之乱后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唐朝的藩镇割据是完全的分裂吗?
藩镇割据对唐王朝的统治产生怎样的影响?
黄巢起义 朱温
唐玄宗
开元盛世
武则天
武周统治
唐太宗
贞观之治
安史之乱
唐朝灭亡 进入五代十国
朱温
755年
907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