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一、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 认识10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26个词语。
阅读
1.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2.初步了解调动多种感官、持续进行观察可以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口头表达
1.能和同学交流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植物或场景及其变化情况。
2. 能联系课文和同学交流、梳理留心观察的好处。
书面表达
1.通过联系课文、学习习作例文某一方面的写法,结合日常观察,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清楚,并能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习作。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进一步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好处。
2.初步了解“抓住特征、发现变化、加入思考、调动感官”进行细致观察的方法,初步尝试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所得。
3.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梳理总结留心观察的方法,能用几句话把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
1.激趣观察,引入新课。
(1)出示两组图片。思考:将图片中与众不同的事物找出来。
(2)学生交流。
小结: 刚才的小游戏,让我看到了大家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2. 出示单元导语-----罗丹名言。
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透过这双眼睛,就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这两个栏目,学习如何观察事物。
3. 揭示课题。板贴: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
评价关注点: ◆乐于观察的学习兴趣。 ◆积极发言的学习态度。
二、回顾课文,梳理总结。
1.引导回顾课文,寻找观察对象。
(1)本单元我们学了《会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两篇课文,作者观察了身边的哪些事物
(2)学生交流,随机出示课文片段。
(3)出示“交流平台”第一部分的内容。
(4)小结: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能从周围平常的事物中有新的发现。
2.梳理观察重点,总结观察方法。
(1)引导思考: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的 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①预设1:作者细致观察了翠鸟不同部位的颜色及捕鱼的场景。
A.出示《搭船的鸟》片段: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B.板贴:抓住特征
②预设2:进行了长时间观察,注意了事物的变化。
A.出示《金色的草地》片段: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B.板贴:发现变化
③预设3:观察时还加入了自己的思考。
A.师:在这两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观察时还可加入?
B.学生交流。
C.板贴:加入思考
D.出示“初试身手”语段一:
雨停了,我和妈妈去买菜,在路上看到好几只小蜗牛正慢悠悠地过马路……
E.教师引导:看到好几只正慢悠悠地过马路的小蜗牛,你心中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F.学生交流。
④预设4:调动了多种感官进行观察。
A.出示“初试身手”语段二:
表姐送给我一个芒果。它的皮是黄色的,摸上去很光滑。放到鼻子边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剥开皮尝一下,是一种很特别的香甜的味道……
B.引发思考:这个片段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C.梳理感官: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嘴“尝”。
D.板贴:调动感官
教师小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评价关注点: ◆专注倾听的学习习惯。 ◆有序表达的学习习惯。 ◆分析、提炼观察方法的学习能力。
三、尝试观察,初试身手。
1.学生交流,分享观察对象。
(1)出示观察记录单。
观察记录单
观察对象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
观察所得
(2)根据观察记录单进行交流。
小结:同学们非常认真地观察了周围的事物,有的观察了动物,有的观察了植物,有的观察了水果,甚至有的观察了周边的环境。
2.小组合作,引导学生评价。
(1)出示评价单。
评价内容 评价星级
抓住特征 ☆
发现变化 ☆
加入思考 ☆
调动感官 ☆
(2)对照评价单,小组互评。
(3)交流分享,随机点评。
3.初试身手,尝试写话片段。
(1)把自己观察的事物写在学习单上。
(2)随机评议,自主修改。
4.教师小结,归纳观察方法。
评价关注点: ◆小组合作,积极交流的学习态度。 ◆留心周围事物,学会细致观察的学习能力(迁移与运用)。
【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抓住特征
发现变化
加入思考
调动感官
……
【教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