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shā yǎ páo xiào jiū chū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 ) ( ) ( ) ( )
xiān kāi zhòu méi zāo gāo xīn jīng ròu tiào
( ) ( ) ( ) ( )
二、选择题。(第1、2、3、4题每题3分,第5题4分。共16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小作(zuō)坊的老板因为造假酒被捕入,真是自作(zuō)自受
B.爸爸看到被我弄坏的钢笔说:“嗯(ńg)!钢笔怎么又坏啦 ”我的字写得歪七扭八,妈妈看到了说:“嗯(ňg) 这是什么字 我心想:“嗯(?g)我一顿也好!”
C.他妥当(dàng)地处理完手头的事务,就狂奔到辩论会场,势不可当(dng)。
D.我和(hé)战友用野菜和(huò)着青稞面吃。
2.“熬”在字典中的解释:①把粮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状;②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去掉所含水分、杂质,把东西放在容器里久煮;③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下列
词语中“熬”的意思对应选择正确的一项是( )
熬药( ) 熬粥( ) 熬夜( ) 熬煎( )
A.③①②② B.①②③③ C.②③①③ D.③①②③
3.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死亡在洪水的( )声中逼近。
②敌人( )了一声,说:“带走!”
③妈妈笑着对我说:“你这小丫头,( )什么!”
④爷爷总是( )着对我说:“读书就像与高尚的人对话!”
⑤两个小姑娘看到老人奇特的举动,不假思索地( )起来。
A狞笑 冷笑 傻笑 微笑 嗤笑 B.狞笑 冷笑 嗤笑 微笑 傻笑
C.冷笑 狞笑 傻笑 微笑 嗤笑 D.冷笑 狞笑 嗤笑 微笑 傻笑
4.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B.外祖母的爱,仿佛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阿廖沙的心。
C.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D.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5.选择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A.表示语意的转换。 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C.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D.表示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
(2)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 )
(3)“我 ”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 ( )
(4)“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 )
三、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13分)
1.“少小离家老大回, 。”是唐代贺知章的《 》
中的诗句,其中写诗人回乡后与故乡人亲切问答情景的诗句是: , 。请再写出诗人的其他两句诗: 。(5分)
2.《穷人》是 国作家 的小说。渔夫一家“穷”指的是 ,但是他们却“富有” 。文章的情节跌宕起伏,最令我感动的是 ,真是“人间自有真情在”!(0.5×2+1×3分)
3.课外,你一定读了很多书,如 的《童年》,徐光耀的《 》,曹文轩的《 》。书中有很多的小主人公,其中你最喜欢的是 ,因为 。
(0.5×4+2分)
四、快乐阅读。(31分)
(一)课内阅读。(17分)
桥(节选)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shēn yín( )。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她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读文中的拼音,把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并理解意思。(3分)
( ): 。
2.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并说说作用。(3分)
。
3.选文中写“木桥”“水”等都属于 描写,作用是 。(3分)
4.“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句中的“丈夫”指 ,“儿子”指 。文章结尾才揭示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种写法叫什么 好处是什么 (4分)
。
你觉得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试着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你的理解。(4分)
这是一位 的老汉! 这是一位 的老汉!
这是一位 的老汉! 这是一位 的老汉!
(二)课外阅读。(14分)
最后一片叶子
[美]欧·亨利
琼珊病了,她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她躺在床上,望着一棵极老极老的常春藤。秋季的寒风把藤上的叶子差不多全吹落了,只剩下几片。
“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琼期珊对她的朋友苏艾说。
这时,老贝尔曼也来看望琼珊。他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年纪六十开外。他在艺术上是一个失意的人,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听了琼斯的话,他没有说什么,只是担心地凝视着窗外风雨中的常春藤。
第二天早晨,琼珊往窗外看去。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了。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
“那是最后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的。”琼珊躺着看了很久,对苏艾说:“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点牛奶,我想坐起来看你煮东西。”下午,医生来了,看过琼珊后惊喜地抓住苏艾瘦小、颤抖的手说:“她已经脱离危险了,只要好好护理,她会好的。”说完便去看贝尔曼。贝尔曼突然也病了,且病得很重。
第三天,苏艾告诉琼珊:“贝尔曼去世了。头天早上,看门人发现老贝尔曼痛苦得要命。他浑身都湿透了,不知道夜里去了哪里。后来,他们在常春藤下发现了一把梯子,几只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你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知道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 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有删改)
1.琼珊为什么说“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 (2分)
。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一说此刻贝尔曼在想什么。(2分)
。
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2分)
4.最后一片叶子一直没有掉下来,是因为 。(2分)
5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为什么 (3分)
。
6.读完小说,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想到的写下来。(3分)
。
五、快乐习作。(30分)
虚构的故事往往情节曲折。你会虚构吗 结合下面提供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创编一个故事吧。
环境:冬日黄昏 人物:女孩叶子 流浪狗
要求:①发挥想象,故事完整,情节吸引人。 ②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附加题
把下面的书名和相关的人物连起来。(10分)
《三国演义》 《童年》 《小兵张嘎》 《草房子》 《复活》
老钟叔 玛丝洛娃 张飞 阿廖沙 秃鹤
参考答案
一、沙哑 咆哮 揪出 跌跌撞撞 掀开 皱眉 糟糕 心惊肉跳
二、1.D 2.C 3.A 4.C 5.(1)B (2)A (3)D (4)C
三、1.乡音无改鬓毛衰 回乡偶书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俄 列夫 托尔斯泰 经济上不宽裕 温暖的家、善良的心、无私的爱 渔夫让桑娜去抱回两个孤儿,桑娜拉开帐子的那一刻
3.高尔基 小兵张嘎 草房子 示例:张嘎 张嘎虽然顽皮淘气,但是他机智勇敢,是一个合格的小侦察员。
四、(一)1.呻吟 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文中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声音。
2.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作用:把木桥人格化,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木桥在洪水的冲击和人们的重压下即将断裂的危险情景,也为下文写桥的轰然坍塌做铺垫。
3.环境 渲染当时危险的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老汉 小伙子 意外式结尾 设置悬念,构思新颖别致,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5.舍己为人 忠于职守 鞠躬尽瘁 无私无畏
(二)1.因为琼珊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
2.示例:外面的风雨这么大,那最后一片叶子肯定会掉下来,没了这片叶子琼珊就失去了希望。没了希望,琼珊就会死去。那可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啊!我一定得想想办法。
3.环境 渲染气氛,推动故事发展,为后面揭示“最后一片叶子”并非自然生长出来而是贝尔曼画出来的,烘托贝尔曼的形象做铺垫。
4.那片叶子是老画家贝尔曼画上去的,他要用这片叶子鼓励琼珊活下去。
5.示例:贝尔曼。因为他是整篇小说的灵魂,是“最后一片叶子”的“主人”,是舍生忘死、为他人着想的生命使者。(言之有理即可)
6.示例:这片小小的常春藤叶倾注了贝尔曼的心血和生命,承载着人间的真情,坚定了琼珊活下去的信心,进而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它让我们学会珍惜友情,珍惜生命。
五、略
附加题
《三国演义》—张飞 《童年》—阿廖沙 《小兵张嘎》—老钟叔
《草房子》—秃鹤 《复活》—玛丝洛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