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春之声》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论文、反思、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春之声》视频课堂实录(优质视频、文字实录+配套课件+配套教案+配套论文、反思、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8-17 20:07:3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春之声》学案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郭宗飞
一、教学目标: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王蒙、以及意识流和意识流小说的概念;
2、划分典型段落的层次,尝试用“偏正短语”来概括各层次大意;
3、通过寻找蕴含情感的句子,整理作者的情绪变化线索。
二、重点难点:
1、抓住每段中能集中反映文章内容的句子准确划分层次,并以偏正短语概括;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寻找蕴含情感的句子,整理作者的情绪变化线索。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尝试发展
布置预习熟悉内容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王蒙、以及意识流和意识流小说的概念。
王蒙:
意识流:
意识流小说:
2、自主阅读课文,试着细致划分文章第二段的层次。
第二阶段:自主发展
(一)介绍概念:
偏正短语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是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修饰成分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例如:
胖师傅;语法分析;新建的校舍;勇往直前的决心; 面无表情的样子;胡子拉碴的年轻人;
搭车去;非常出色;坚决支持;小声议论;公开道歉;精心构思;悠闲地捋着胡子;
(二)划分层次,概括大意,整理意识流:
方方的月亮在移动,消失,又重新诞生。唯一的小方窗里透进了光束,是落日的余辉还是站台的灯 为什么连另外三个方窗也遮严了呢 黑咕隆冬,好象紧接着下午便是深夜。门咣地一关,就和外界隔开了。那愈来愈响的声音是下起了冰雹吗 是铁锤砸在铁砧上 在黄土高原的乡下,到处还靠人打铁,我们祖国的胳膊有多么发达的肌肉!呵,当然,那只是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来自这一节铁轨与那一节铁轨之间的缝隙。目前不是正在流行一支轻柔的歌曲吗,叫作什么来着——《泉水叮咚响》。如果火车也叮咚叮咚地响起来呢 广州人可真会生活,不象这西北高原上,人的脸上和房屋的窗玻璃上到处都蒙着一层厚厚的黄土。广州人的凉棚下面,垂挂着许许多多三角形的瓷板,它们伴随着清风,发出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悦着心灵。美国的抽象派音乐却叫人发狂。真不知道基辛格听我们的杨子荣咏叹调时有什么样的感受。京剧锣鼓里有噪音,所有的噪音都是令人不快的吗 反正火车开动以后的铁轮声给人以鼓舞和希望。下一站,或者下一站的下一站,或者许多许多的下一站以后的下一站,你所寻找的生活就在那里,母亲或者孩子,友人或者妻子,温热的澡盆或者丰盛的饮食正在那里等待着你。都是回家过年的。过春节,我们的古老的民族的最美好的节日,谢天谢地,现在全国人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年了。再不会用“革命化”的名义取消春节了。
(三)总结意识流的线索,体会意识流的变化:
①事物线索: —— —— —— ——
—— —— —— —— ——
②空间线索: —— —— —— ——
③时间线索: —— ——
④情感线索: ( )—— ( )—— ( )
—— ( )—— ( )—— ( )
—— ( )—— ( )——
(四)意识流动的根据:
第三阶段:创新发展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提示,完成片段作文。
(1)作家芳华在旅馆平台纳凉,发现一个神态微妙的漂亮姑娘也在他身旁。
(2)作家芳华调动丰富的想象,对姑娘的来历做了多种猜测。
(3)作家芳华感觉到这个姑娘在悄悄向他接近,她多情的眼光以及欲言又止的神态,使芳华的内心涌起许多妙不可言的情感。
(4)作家芳华决定打破尴尬的气氛,首先问:“你一直在等我吗?”姑娘说:“是的。”姑娘接着又说:“我是顶层的服务员,我要等最后一名顾客离开平台才能锁上平台门。”
芳华对姑娘的来历可能做了哪些猜测?请仿造《春之声》中“意识流”的写法,为作家的内心活动写200字左右的片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语文高质量导学设计编写的探索
——探讨“思维性”在导学设计中的表现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郭宗飞
导学设计是教师学生在导学活动中交流的维系纽带,是导学活动思路的直观表现,贯穿导学活动的始终,编写导学设计是导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语文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身兼工具性与人文性,阅读理解、思考写作是其主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是强调语文的特殊性,而要从教学的普遍性角度来思考如何更好地教授语文。本文试着从强调语文教学的思维性来探讨高质量语文导学设计的编写。
1. 注重知识背景
在以往的教学中,语文课文的讲解更注重写作背景的介绍,在正式讲解前让学生感受作者的心理状况、情感积累,以期达到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目的。无疑,这样做有利于教学,但笔者认为,仅做好作者写作背景的介绍还是不够,还应该多加介绍课文的知识背景。
因为当前语文教科书多是选文体例并没有严格按照知识内容联系来编写,教学中没有直接的语文知识,这需要语文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来筛选、讲授、强调语文知识。语文教科书中知识的条理并不明晰,我们可以在讲授每篇课文时加入语文知识的背景介绍,而后通过文章内容来印证、理解、巩固,这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掌握。
例如课文《荷花淀》,其中有淀边夜景、寻夫未果等几处景色描写贯穿全文。在教学中,景色描写的作用和意义一定是教学重点。在导学设计的编写中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可以先对景色描写的知识进行学习了解。我们采取的方法可以是借助鲜明事例整体介绍,也可以增加难度,采取填空、选择、问答的考查形式进行巩固。
1. 注重思维过程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理解一篇课文,感受、体会其中蕴含的美学意义,并且学习、借鉴其中的写作方法、技巧运用到自身的写作当中。认识理解文章以及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都必须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对文章思路的整理可以让学生体验思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叙述类文章其中遵循的行文思路比较清晰,诸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但是议论类文章的内在规律更需要厘清。虽然大部分议论类文章的层次比较清楚,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三段论,并且存在“首先其次再次”之类的句首词,但是段落与段落的关系、内容与内容的联系并不明显,需要在课堂中指明。
诸如《车队与红灯》中作者先后举了三个事例:北京申奥、肃静回避、国王审案。三个事例涉及古今中外,事例鲜明,但其中的顺序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能是其他顺序?因为这三个事例的内涵分别是日常生活、历史陋习以及法律人权。三个事例由浅及深,越来越不可辩驳,越来越具有说服力。在此,导学设计中应该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的思维习惯,还可以通过实例排序加以强化训练。
思维的魅力来自于其自身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只有强调文章内部的逻辑性与严密性才能抓到文章的生命线。
1. 注重练习巩固
导学设计中编写的练习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实际。大水漫灌的题海战术已不适应导学。在设计制作导学模板的工作中,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实际设置明确、细致、可检测的“导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恰当而有效的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导向的教学任务,并当堂检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在导学设计的编写过程中,练习内容除了要贯彻导学设计的针对性之外,还需要注重内容的时尚性。不可否认,有些练习题目是很经典的,历久弥新,而经典的最大特点就是经久不衰可以变换外表来适应新的环境。笔者认为,导学设计的编写中可以大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改变或重新命题,以起到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效果。
由此可见,思维性的贯彻可以存在于导学设计的编写过程中。只要我们语文教师与时俱进,开动脑筋,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一定会使导学设计发挥更大的作用,更适应学生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8张PPT)
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
春之声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郭宗飞
当代作家、文化活动家,文化部原部长。河北南皮人。
他思维活跃,创作丰厚。1980年发表的《春之声》是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
王蒙是当代文学写作技巧走向现代的开拓者。
「关于王蒙」
「关于意识流」
心理学概念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并不是简单由分离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包含各种复杂感觉和思想的连续不断的河流。
「关于意识流小说」
借助联想完成情节的转换
打破正常的时空次序
过去、现在以致未来的大跨度的跳跃
人物的心理思绪飘忽变幻
现实情景、感觉印象、回忆向往交织叠合
「意识流线索」
火车噪音——冰雹打铁的声音——落后的祖国——祖国的胳膊——广州的音乐——美国的音乐——京剧的锣鼓——温暖的家——恢复的春节
空间线索
车厢—黄土高原—广州—美国—故乡
「意识流线索」
时间线索
漆黑的车厢—噪音的联想—故乡的家
漆黑的车厢(痛苦)——落后的祖国(痛苦)——发达的肌肉(骄傲)——流行的歌曲(羡慕、愉悦)——西北的高原(痛苦)——美国的音乐(发狂)——困惑的基辛格(疑惑)——火车的鼓舞(期待)——恢复的春节(兴奋)
「情感的线索」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春之声》导学设计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郭宗飞
一、教学目标: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王蒙、以及意识流和意识流小说的概念;
2、划分典型段落的层次,尝试用“偏正短语”来概括各层次大意;
3、通过寻找蕴含情感的句子,整理作者的情绪变化线索。
二、重点难点:
1、抓住每段中能集中反映文章内容的句子准确划分层次,并以偏正短语概括;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寻找蕴含情感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尝试发展
布置预习熟悉内容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王蒙、以及意识流和意识流小说的概念。
王蒙:当代作家、文化活动家,文化部原部长。河北南皮人。他思维活跃,创作丰厚。1956年,22岁时发表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成为50年代文坛的一朵奇葩,1980年发表的《春之声》,是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意识流:这是心理学概念。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的河流。
意识流小说:作者通常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往往打破传统小说正常的时空次序,而出现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大跨度的跳跃。人物心理、思绪的飘忽变幻,情节段落的交叉拼接,现实情景、感觉印象以及回忆、向往等的交织叠合,象征性意象及心理独白的多重展示,使叙事显得扑朔迷离。
2、自主阅读课文,试着细致划分文章第二段的层次。
第二阶段:自主发展
(一)导入:
人的意识、思维是变幻莫测的,我们用成语来形容就是天马行空,是任意驰骋的,这是一个奇妙、有趣的世界。对一般来说,意识思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但老顽童作家王蒙用文字把他的意识思维展示给读者,那他表达的清不清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春之声》。
(二)、划分层次,概括大意,体会意识流:
1、偏正短语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是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修饰成分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例如:
胖师傅;语法分析;新建的校舍;勇往直前的决心; 面无表情的样子;胡子拉碴的年轻人;
搭车去;非常出色;坚决支持;小声议论;公开道歉;精心构思;悠闲地捋着胡子;结结巴巴地说
2、方方的月亮在移动,消失,又重新诞生。唯一的小方窗里透进了光束,是落日的余辉还是站台的灯 为什么连另外三个方窗也遮严了呢 黑咕隆冬,好象紧接着下午便是深夜。(漆黑的车厢)门咣地一关,就和外界隔开了。那愈来愈响的声音是下起了冰雹吗 (冰雹的声音)是铁锤砸在铁砧上 (打铁的声音)在黄土高原的乡下,到处还靠人打铁,我们祖国的胳膊有多么发达的肌肉! (祖国的胳膊)(发达的肌肉)呵,当然,那只是车轮撞击铁轨的噪音,来自这一节铁轨与那一节铁轨之间的缝隙。目前不是正在流行一支轻柔的歌曲吗,叫作什么来着——《泉水叮咚响》。(流行的歌曲)如果火车也叮咚叮咚地响起来呢 广州人可真会生活,不象这西北高原上,人的脸上和房屋的窗玻璃上到处都蒙着一层厚厚的黄土。(西北的高原)广州人的凉棚下面,垂挂着许许多多三角形的瓷板,它们伴随着清风,发出叮叮咚咚的清音,愉悦着心灵。(惬意的广州)美国的抽象派音乐却叫人发狂。(美国的音乐)真不知道基辛格听我们的杨子荣咏叹调时有什么样的感受。(困惑的基辛格)京剧锣鼓里有噪音,所有的噪音都是令人不快的吗 反正火车开动以后的铁轮声给人以鼓舞和希望。(火车的鼓舞)下一站,或者下一站的下一站,或者许多许多的下一站以后的下一站,你所寻找的生活就在那里,母亲或者孩子,友人或者妻子,温热的澡盆或者丰盛的饮食正在那里等待着你。(温暖的家庭)都是回家过年的。过春节,我们的古老的民族的最美好的节日,谢天谢地,现在全国人民都可以快快乐乐地过年了。再不会用“革命化”的名义取消春节了。(恢复的春节)
(三)、总结意识流的线索,体会意识流的变化莫测:
事物线索:火车噪音——冰雹打铁的声音——落后的祖国——祖国的胳膊——广州的音乐——美国的音乐——京剧的锣鼓——温暖的家——恢复的春节
空间线索:车厢——黄土高原——广州——美国——故乡
时间线索:漆黑的车厢——噪音的联想——家庭的向往
情感的线索:漆黑的车厢(痛苦)——落后的祖国(痛苦)——发达的肌肉(骄傲)——流行的歌曲(羡慕、愉悦)——西北的高原(痛苦)——美国的音乐(发狂)——困惑的基辛格(疑惑)——火车的鼓舞(期待)——恢复的春节(兴奋)
意识流动的根据:意识流动时相似、相近、相关联想的形象思维特征。
第三阶段:创新发展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提示,完成片段作文。
(1)作家芳华在旅馆平台纳凉,发现一个神态微妙的漂亮姑娘也在他身旁。
(2)作家芳华调动丰富的想象,对姑娘的来历做了多种猜测。
(3)作家芳华感觉到这个姑娘在悄悄向他接近,她多情的眼光以及欲言又止的神态,使芳华的内心涌起许多妙不可言的情感。
(4)作家芳华决定打破尴尬的气氛,首先问:“你一直在等我吗?”姑娘说:“是的。”姑娘接着又说:“我是顶层的服务员,我要等最后一名顾客离开平台才能锁上平台门。”
芳华对姑娘的来历可能做了哪些猜测?请仿造《春之声》中“意识流”的写法,为作家的内心活动写200字左右的片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春之声》教学实录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郭宗飞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春之声》,那首先我们要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呢?
生:王蒙。
师:王蒙,对于我们来说不太熟悉,这需要我们简单的查一查,来了解王蒙。哪位同学来谈一谈对王蒙的了解?
生:当代作家、文化活动家,文化部原部长。河北南皮人。他思维活跃,创作丰厚。1956年,22岁时发表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成为50年代文坛的一朵奇葩,1980年发表的《春之声》,是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师:这么多内容,我们需要找到关键的内容。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我称他为“文坛老顽童”,为什么是这个称号呢?职业作家当过官,河北南皮我老乡,思维活跃创作丰,老当益壮不停歇。说他创作活跃,他在20几岁还是个青年的时候就创作了《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别具一格截然不同,成为文坛奇葩。三十年后,他80年发表的《春之声》是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就是现在,他依然笔耕不辍,创作力不减当年。
我们今天来总结: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今天这篇小说的类型是意识流小说,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它的概念?
生:意识流是心理学家使用的一个词语。他们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由一个一个分离的、孤立的部分组成,而是一条连续不断的、包含各种复杂的感觉和思想的河流。
师:意识流,意识流,意识一条河流。这条河流的特点是什么?包含各种复杂感觉和思想连续不断的河流。就像我在想这个又在想那个,我的意识是一直在流动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们的意识真的是连续不断的。
意识流是这样的,那意识流小说又是什么呢?哪一位同学回答?
生:意识流小说通常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往往打破传统小说正常的时空次序,而出现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大跨度的跳跃。人物心理、思绪的飘忽变幻,情节段落的交叉拼接,现实情景、感觉印象以及回忆、向往等的交织叠合,象征性意象及心理独白的多重展示,使叙事显得扑朔迷离。
师:听完之后,大家有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有没有划一点东西呢?现在,看老师的整理的情况。这个概念是用很规范的语言来表明的,显得比较啰嗦。
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不仅仅是故事情节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尾”顺序了,而是靠着想象来完成情节。想到这里,想到那里,想到哪里就是哪里。
打破正常的时空次序,什么叫时空顺序呢?
生:空间顺序有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等,时间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师:对,意识流小说就是以乱取胜,过去、现在、未来大跨度的跳跃。人物心理、思绪的飘忽变幻,想什么都行。最后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呢?
生:破朔迷离,变幻莫测。
师:现在我们已经对王蒙、意识流以及意识流小说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人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所以才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说法,但是王蒙却能够运用意识流小说展现他的意识,那我们现在就开始看这篇文章。
文章很长,有7000余字,我们就管中窥豹只看文章的一二段。这是一篇小说,同样要包含小说的三要素,三要素是什么呢?
生: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真实的环境描写。
师:这篇小说的人物是谁?
生:岳之峰。
师:职业呢?
生:工程师。
师:情节是什么呢?
生:回家过年。
师:怎么回家呢?
生:坐火车。
师:具体什么火车?
生:闷罐子火车。
师:什么是闷罐子火车呢?
生:装载动物、货物的火车。
师:这篇文章就是作者在闷罐子火车的所见、所闻、所想,主要是所想。现在我们来看第一段,这里已经给我们展示了他的思维,他的想法是什么呢?
生:过去的童年。
师:第二段是什么呢?我们在设计的纸上概括内容。
生:方方的月亮,小方窗,落日的余晖。
师:那我们给大家一点时间,来仔细看一下,作者写到了什么东西。(3分钟之后)怎么样各位,哪位同学来说一下呢?
生:火车的噪音,西北的黄土。
师:我们现在看这三个短语:方方的月亮、火车的噪音、西北的黄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短语形式呢?
生:偏正短语。
师:那好,我们看一下这张导学设计,有一个概念:偏正短语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是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修饰成分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概念比较枯燥,那我们就讲几个例子。
生:胖师傅,语法分析,新建的校舍,勇往直前的决心,面无表情的样子,胡子拉碴的年轻人……
师:好,那我们现在就把岳之峰在坐车时想到的那些东西或看到的东西用偏正短语来概括。
生:广州的瓷板,京剧的噪音,温热的澡盆,丰盛的饮食,民族的节日。
师:好,很好,还有没有其他同学补充,还想还有外国人呢?我们来读一句话。
生:真不知道基辛格听我们的杨子荣咏叹调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师:那我们概括成什么?
生:基辛格的感受,杨子荣的咏叹调,美国的音乐,轻柔的歌曲,祖国的胳膊,发达的肌肉。
师:很好,那我们从头到尾按先后顺序整理一下他的所见所想。
生:方方的月亮,鞭炮的声音,打铁的声音,祖国的胳膊,发达的肌肉,轻柔的歌曲,广州的瓷板,美国的音乐,基辛格的感受,杨子荣的咏叹调,京剧的噪音,温热的澡盆,丰盛的食物,古老的民族,美好的节日,革命化的语言。
师:很好,这下找的就很全了。我们看岳之峰坐在火车里面就想到了这么多,那他是真的乱想的吗,有什么顺序或线索吗?
生:天空,火车,黄土高原,广州,美国,北京,温暖的家。
师:对,这是他的空间线索,有没有时间线索啊?
生:夜晚,在广州北京的过去,还未到达的家。
师:那我们继续看岳之峰的情感是一成不变的吗?他想的这些东西有没有伴随着情感的变化?
生:忧愁,烦躁,愉悦,悲痛,发狂,兴奋,向往。
师:这就是天马行空的思维,我们感受到别人天马行空的思维和想象,我们自己也应该来实施了。看我们创新发展中的作业,大家来读一遍。
生: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提示,完成片段作文。
(1)作家芳华在旅馆平台纳凉,发现一个神态微妙的漂亮姑娘也在他身旁。(2)作家芳华调动丰富的想象,对姑娘的来历做了多种猜测。(3)作家芳华感觉到这个姑娘在悄悄向他接近,她多情的眼光以及欲言又止的神态,使芳华的内心涌起许多妙不可言的情感。(4)作家芳华决定打破尴尬的气氛,首先问:“你一直在等我吗?”姑娘说:“是的。”姑娘接着又说:“我是顶层的服务员,我要等最后一名顾客离开平台才能锁上平台门。”
芳华对姑娘的来历可能做了哪些猜测?请仿造《春之声》中“意识流”的写法,为作家的内心活动写200字左右的片段。
师:好,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来写作。(5分钟之后)我看到有些同学已经写了很多了,哪位同学展示一下你的梦?哪位同学?
生:这个女长着顺直的头发,苗条的身材,就像天女下凡,她的样子好像在哪里见过,难道是他看上我了?唉,还是我丢了什么东西,她要给回我?或许她是一个小偷?唉,怎么能这样想人家呢?或徐她是我的粉丝,想要拿我的签名? 唉,还是过去问她一下吧!
师:很好,嘉铭对女士的来历做了很多推测,基本符合题目要求,但第一句话不太好,“这个女的”显得有些不太尊重,应该注意。好,我们现在听庆谊的想法,我看你写了很多。
生:唉,那姑娘在干什么呢,我认识她吗?糟糕,她不会是个女贼吧?拜托,我身上钱不多,不要打我主意。你就当没看到我好了,快点走开!我不需要你对我说再见,只需要你快点走开!咦,她那种多情的眼睛在看着我,是不是觉得我太帅了?这也不怪别人多看我几眼,谁让我魅力四射?不行,去问问她干什么?“请问,你是一直在等我吗?”“是的。”真的,真的,她真的在等我,耶!“我是顶层的服务员,我要等最后一名顾客离开平台才能锁上平台。你慢慢来,别着急。”“先生,打扰一下,请问厕所在那里?”
师:这位女士锁完门却不知道厕所在哪里?这个情节就要跌宕一些,更好了。我们这两位同学的文章里面都谈到了一个问题——小偷,看来我们的社会安全问题真是不容忽视啊!那我们同学还有没有其他风格的?卫仪,看你的!
生:她那深邃的眼睛充满了渴望,她就像走在酷热的沙漠中渴望遇到阿拉丁神灯的行人,或许,我就是它的阿拉丁神灯?
师:可以啊这个,这个的内容就很飘忽了,想到了阿拉丁神灯。还有没有其他同学读一下自己的?
生:那位姑娘走过来,为什么呢,难道是我那种希望姑娘陪伴的眼神吸引的吗?先来欣赏一下外面的美景,看看天上的月亮,就像是和她初恋时的感觉。
师:好,这个是纯情版,还有没有其他的,哪一位来展示一下?
生:这位姑娘这么晚一个人上来这里是为了什么呢?她一直望着我,是否早就对我有爱慕之意?是不是今天来是为了跟我表白啊?还是他就是和我一样想到平台来纳凉一下,但是她为什么总是这样含情脉脉的看着我呢,像是给我传递了一股爱意的暖流。可能,她是一位比较含蓄的女孩子,因羞于表达她对我的爱意,作为男孩子的我应该主动一点。
师:好,请坐,芳华版的更痴情一点。这样,我们大家还是忽略了一点,我们这个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你们一直停留在这个“爱”字,什么求爱或者喜欢我啊,这样一个方面。我们主要应该讲那一个方面啊?
生:想象这个姑娘的来历。
师:今天我们做的还不够好,那我们可以把芳华的意识流再做一些优化写在随笔本上。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谢谢老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春之声》教学反思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 郭宗飞
王蒙,当代作家、文化活动家,思维活跃,创作丰厚。1956年,22岁时发表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成为50年代文坛的一朵奇葩,1980年发表的《春之声》,是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王蒙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最近,笔者在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讲授的课文就是《春之声》,古人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现对此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几点经验教训以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
1. 明确知识背景
《春之声》是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小说,是其他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材的盲点。粤教版教材选取这篇文章在小说单元,表现出特立独行的特质。结合08年广东省语文试卷曾对“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进行过命题的情况,笔者考虑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接触具有时代意义的小说范例,更全面的感受现代小说的魅力。
笔者在进行导学设计的编排中就以介绍意识流小说为基础,安排学生课前查阅资料明确意识流小说的概念,并在导学设计中安排“问答题”来了解意识流小说,这样的内容安排旨在强化学生对意识流以及意识流小说概念的理解,为以后的阅读做好基础性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当中还是有非常大的漏洞。对于意识流小说的概念其中的一些术语,诸如:叙事内容、时空次序、象征性意象等,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正确理解,应该做更细一步的解释说明。
2. 精炼教学内容
《春之声》是一篇短篇小说,但是教材选取的是《春之声》全文,共7000余字。本文文是典型的意识流写法,时空变化频繁,内容事件极其丰富。这么多的阅读内容以及结合学生初次接触意识流小说的实际,全文应该得到有意有效的取舍,才能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
在反复通读文章的基础之上,笔者认为教材第二段可以作为解剖意识流的标本。教材第二段位于文章前列,内容尚且明确,方便同学阅读理解;并且,此段描写主人公坐在闷罐子车上的感受,以听觉为线索涉及古今中外的事例,思维变化迅速,内容十分丰富。以第二段为标本举一反三,我们可以很轻松地
3. 降低练习难度
意识流小说内容繁杂,思维跳动灵活,时空转换频繁,非常考验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笔者把整理归纳文章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笔者对归纳总结文章内容做出了更高的要求——用统一的“主谓短语”模式概括文章内容,并且为同学们准备好“主谓短语”的概念事例,方便学生模仿。
同时,学案设计时尤其是在整理文章内容时,笔者应该更加注意降低难度,不应该一味的准备填空题,由学生全部找出并归纳,而应该适当的保留部分答案作为提示。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归纳理解文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的明白主谓结构的格式。
综上所述,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当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优化,在适应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得到提高。降低教学难度并不是对教学绝对的妥协,只要是有理有据地降低难度就是对教材正确的合理的有效处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是理性的调整教学难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