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 (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5.古人谈读书 (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7 17:1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古人谈读书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趣味导入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古人谈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https://www./
资料链接
《论语》
《论语》儒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共二十篇。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
资料链接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孔子
字词理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好学:喜好学习。
耻 :以……为耻。
知:知道,了解。
知:同“智”,智慧。
默:不语,不说话。
倦:疲倦、倦怠。
句段感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勤勉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则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谦虚 求实 勤奋
读书态度
读书方法
读书目的
资料链接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今属江西),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世尊称为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
资料链接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余:我,指朱熹本人。
尝:曾经
此:这里,指书本。
急:重要。
矣:了。
岂:难道。
句段感知
译文: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字词理解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心要悟到
眼要看到
口要读到
资料链接
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号伯涵,谥文正。中国近代政治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曾国藩
字词理解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盖:发语词,没有实际意义。
志:志向
识:见识。
则:就。
断:一定。
窥: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
句段感知
译文: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所得就自满自足,像观海的河伯,像观天的井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的人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
字词理解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有志
有识
有恒
当堂测评
一、解释句子。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勤勉而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问问题为耻。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呀。
我曾经说过:读书要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当堂测评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论语》这三则,让我们明白了读书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有________;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要有__________。
谦虚
勤奋
求实
三到
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