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认识及圆锥的体积
【教学内容】
圆锥的认识及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感知,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称。
2、探索并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锥的体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1、圆锥的特征及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完成导学案“温故知新”,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二、引入新课
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回答后,师指出像这样的图形都是圆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锥,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圆锥的认识及圆锥的体积
三、探究新知
1、认识圆锥。
自学教材38页,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一题。
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2、完成39页试一试,指出哪些图形是圆锥,哪些不是,为什么?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3、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1) 猜想。
先让学生想一想,圆锥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全班交流。
(2) 实验。
师演示,引导学生讨论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全班讨论、交流。
(3) 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二1、2题,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4) 引导学生推导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板书
圆锥的体积= ×底面积×高
(5) 引导学生写出字母公式V=Sh
4、教学例1
(1) 出示例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3) 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
5、教学例2
(1) 出示例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 小组内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步骤。
(3)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4) 指名演板,全班交流订正。
三、当堂检测
1、练习九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回答,并说出为什么,全班交流、订正。
2、练习九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订正。
3、练习九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回答,并说出为什么,全班交流、订正。
4、独立完成导学案“自主检测”,小组交流、订正。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知识?在今天的学习中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习九3、5、6、7题。
六、课后反思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