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18 21:1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章《认识化学科学》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子总数为NA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B. 任何条件下,20 L 氧气含有的分子数都不可能为NA
C. 在标准状况下,2 g氖气含有NA个氖原子
D. 物质的量相等的任何气体中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2.设NA为阿伏加德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4 g镁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18 g 水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C. 标准状况下,11.2 L 乙醇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5NA
D. 常温常压下,2.24 L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3.如图表示某条件下H2S气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则该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  )
A. 22.0 L·mol-1 B. 22.4 L·mol-1 C. 22.8 L·mol-1 D. 23.2 L·mol-1
4.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两份稀盐酸分别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消耗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 (  )
A. 碳酸钠多 B. 碳酸氢钠多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5.下列关于钠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小块钠投入滴有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
②将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盐酸反应
③过氧化钠投入到水中会有大量氢气产生
④过氧化钠投入到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烧杯中的水变红
A. 仅①② B. 仅②③ C. 仅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工业上用粗盐(含Ca2+、Mg2+、SO等杂质)为主要原料采用“侯氏制碱法”生产纯碱和化肥NH4Cl,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侯氏制碱法”中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
B. 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的气体为CO2
C. 流程图中的系列操作中一定需要玻璃棒
D. 工艺中只有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产生的CO2可回收循环利用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氧的摩尔质量是32 B. CO的摩尔质量是60 g/mol
C.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g D.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8.“舌尖上的安全”成为2018年网络热搜词之一。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 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B. 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C. 用霉变油菜籽生成食用油 D. 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
9.下列操作会使配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
A. 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 定容时凹液面最低处低于刻度线
C.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后没有干燥就移入所配制溶液
D. 转移过程中有少量溶液溅出
10.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O)2和CaCl2
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后能变质
C. 工业上制取漂白粉作杀菌消毒剂而不直接用HClO的原因是次氯酸盐比HClO稳定
D. 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Ca(ClO)2把有机色质氧化成了稳定的无色物质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 将1 L 2 mol·L-1硫酸溶液加水稀释到2 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 将1 L 18.4 mol·L-1硫酸溶液加入到1 L水中,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
D. 将336 mL氯化氢溶于水,配成300 mL溶液,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
12.如图所示:若关闭Ⅰ阀,打开Ⅱ阀,让潮湿的氯气经过甲瓶后,通入乙瓶,布条不褪色;若关闭Ⅱ阀打开Ⅰ阀,再通入这种气体,布条褪色。甲瓶中所盛的试剂不可能是(  )
A. 浓H2SO4 B. NaCl溶液 C. Ba(OH)2溶液 D. NaOH溶液
13.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两位美国科学家因为发现细胞膜水通道,以及对离子通道的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  )
A. 他们的研究与化学物质——水有关
B. 他们的研究有利于研制一些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C. 他们的研究深入到分子、原子的层次
D. 他们的研究深入到细胞的层次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的气体
B. 氯气有毒不能应用于化工生产
C. 氯气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D. 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发生泄漏时应顺风向高处逃生
15.油条和豆浆是我国传统的早餐食物,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
A. NaHCO3 B. Ca(OH)2 C. NaOH D. NaCl
16.将适量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的是(  )
A. 盐酸 B. 饱和NaOH溶液 C. FeCl3溶液 D. MgSO4溶液
二、非选择题(共9题)
17.某学校的实验室有一瓶碳酸氢钠,由于放置时间过久,不知是否变质。
(1)请你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确定这瓶碳酸氢钠是否变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已变质,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其是否完全变质。你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实验室需配制25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填空并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 mL 0.1 mol·L-1的Na2CO3溶液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_____;
A.用30 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将准确称量的Na2CO3固体倒入烧杯中,再加适量水溶解
C.将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 cm~2 cm处
(3)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注入容量瓶前需恢复到室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将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若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____________;
若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如何处理?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洒在容量瓶外面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表示A~E五种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其中A为淡黄色固体,B为单质。试推出各物质的化学式,并写出B→C、C→D、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写出B→C、C→D、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3.9 g A投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L,将反应后的溶液配成1 000 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20.A、B、C、D、E五种物质是含钠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其中B为淡黄色固体,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推断各符号所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D的饱和溶液中通入CO2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摩尔质量:
N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
①4 g NaOH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0.5 mol H2SO4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一个Cl2分子的质量为m 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M(Cl2)=_____。
(3)在①、②、③、④处的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内容。
22.1.15 g金属钠跟水反应,得到100 mL溶液,试计算:
(1)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____。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
23.现有硫酸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10.0 mL,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沉淀1.451 g。将沉淀与过量盐酸反应,得到112 mL 二氧化碳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钠和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多少?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任何物质的质量都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1 mol氧原子的质量就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C.摩尔质量等于物质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6.02×1023倍
D.1 mol 二氧化碳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其数值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
25.用14.2 g无水硫酸钠配制成500 mL溶液:
(1)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
(2)若从中取出50 mL,其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
(3)若将这50 mL溶液用水稀释到100 mL,所得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C 4.B 5.D 6.C 7.B 8.B 9.B 10.D 11.B 12.B 13.C 14.A 15.A 16.A
17.(1)取固体少量,加入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后滴加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NaHCO3已变质,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没有变质
(2)将固体装入试管中,并塞上带有导管的单孔塞,将导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若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说明没有完全变质;否则,说明已完全变质
18.(1)2.7 250  (2)B、C、A、F、E、D
(3)保证溶质全部转入容量瓶 容量瓶盛放热溶液时,体积不准
(4)无影响 偏高
(5)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洗净容量瓶后重新配制
19.  (1)Na2O2 Na NaOH Na2CO3 NaCl
(2)2Na+2H2O===2NaOH+H2↑
2NaOH+CO2===Na2CO3+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3)0.56 0.1 mol·L-1
20.(1)Na Na2O2 NaOH Na2CO3 NaHCO3
(2)2Na+2H2O===2NaOH+H2↑ (3)CO2+H2O+Na2CO3===2NaHCO3↓
21.(1)23 g·mol-1 71 g·mol-1
96 g·mol-1 56 g·mol-1
(2)①0.1 mol ②49 g ③m·NAg·mol-1
(3)①1.5NA(或9.03×1023) ②1.5 mol
③1.5 ④3
22.(1)0.56 L (2)0.5 mol·L-1
23.0.2 mol·L-1 0.5 mol·L-1
24.D
25.(1) 0.2 mol·L-1 (2) 0.2 mol·L-1 1.42 g (3) 0.2 mol·L-1 0.1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