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15题)
1.试管壁上附着的硫可用CS2溶解清洗,也可倒入热的NaOH溶液将硫除掉,其反应方程式为3S+6NaOH2Na2S+Na2SO3+3H2O。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比为
A.2∶1 B.1∶2 C.3∶6 D.6∶3
2.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SO2>I->Fe2+>H2O2>Cl-,则下列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A.3Fe3++SO2+2H2O=2Fe2++SO+4H+ B.I2+SO2+2H2O=SO+4H++2I-
C.2Fe2++I2=2Fe3++2I- D.2Fe2++Cl2=2Fe3++2Cl-
3.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C.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D.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的导电性
4.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系的稳定性比较:溶液>浊液>胶体
B.由于胶体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在电场中将定向移动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和盐酸,过滤可将两者分离
D.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它们之间有9种组合方式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Cu2++S2-=CuS↓
B.MnO2和浓盐酸混合加热:MnO2+4H++2Cl-Mn2++2H2O+Cl2↑
C.Fe与稀盐酸反应:Fe+2H+=Fe3++H2↑
D.向水中加入一小块钠:Na+2H2O=Na++2OH-+H2↑
6.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碳酸钠可称为碳酸盐、钠盐或者碱式盐
B.鸡蛋清、浑浊的河水不可能属于同一类别
C.强光通过胶体发生了显著的化学变化
D.直径为的粒子不一定是胶体
7.下列物质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用表示的是
A.与足量稀盐酸 B.溶液与足量稀醋酸
C.溶液与足量稀硫酸 D.溶液与足量稀硝酸
8.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装置甲可用于氯气的收集 B.装置乙可用于除去氯气中少量的氯化氢气体
C.装置丙可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D.装置丁可用于实验室吸收氯气尾气
9.已知硫酸酸化的K2Cr2O7溶液能与KI反应:aH2SO4+bK2Cr2O7+cKI=mK2SO4+nI2+pCr2(SO4)3+q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7 B.K2Cr2O7也可用盐酸酸化
C.每生成1molCr2(SO4)3,转移6mole-
D.由上述反应可知,I-的还原性强于Cr3+的还原性
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比多NA个中子
B.固体溶于的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0NA
D.将含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加热,制得胶体粒子数小于0.5NA
11.在指定环境中,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I-、NO、SO、Na+
B.常温下,在=1×1012的溶液:NH、Mg2+、C1-、K+
C.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Na+、Cl-、HCO、NO
D.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CO、K+、NH、Al3+
12.碱式氯化铜[CuaClb(OH)c·xH2O]制备需要的CuCl2可用Fe3+作催化剂得到,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a、b、c 之间的关系式为:2a=b+c
B.图中M、N分别为Fe3+、Fe2+
C.若制备1 molCuCl2,上述转化过程中则转移2mol电子
D.N参加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Fe2++ O2+ 4H+ = 4Fe3+ + 2H2O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反应:OH-+H+=H2O
B.锌投入稀硫酸中:Zn+2H+=Zn2++H2↑
C.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盐酸反应:2H++CO=H2O+CO2↑
D.氧化钠与水反应:O2-+H2O=2OH-
14.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C.黄河入海口沙洲的形成与用卤水点豆腐,都体现了胶体聚沉的性质
D.节假日为了增加节日气氛燃放烟花,是利用了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15.铝粉在碱性条件下可将溶液中的NO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NaNO3得电子 B.氧化性:NaNO3>NaAlO2
C.还原产物是N2 D.生成1个N2分子时转移6个电子
二、填空题(共8题)
16.现有以下物质:氢氧化钡 胶体 酒精 稀硫酸
(1)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下空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2)向中逐滴滴加,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
(3)写出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4)写出物质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5)约含有 ___________个分子,含___________mol质子。
(6)将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从该溶液中取出10mL,其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17.某溶液,只含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u2+、Ba2+、Cl-、NO、SO,现取三份100mL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份加入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产生
③第三份加足量Na2SO4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盐酸,沉淀质量不变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
(2)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实验②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写出第三份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
18.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SO、CO、OH-中的两种组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
①A不溶于水和盐酸;②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气味的气体E;③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④D可溶于水,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推断A、B、C、D的化学式。
A___,B___,C___,D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与盐酸反应:___,C与硫酸反应:___。
19.今有甲、乙两支试管,每支试管中所盛的溶液各含K+、Al3+、Fe2+、Cl-、OH-、六种离子中的三种。向试管甲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
(2)若向试管甲中加入某种试剂直至过量,最终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加入的试剂是______(填化学式)。
(3)若将试管甲和试管乙中溶液混合,立即生成白色沉淀,继而部分转灰绿色,最终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生成红褐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______。
(4)若取VmL试管乙中溶液加入足量AgNO3溶液,充分反应得到mg沉淀,则试管乙中生成沉淀的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5)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将高锰酸钾溶解在硫酸中配成的溶液,它的还原产物是Mn2+。若取试管乙中的溶液,滴加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现溶液颜色由浅绿变黄,但没有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产生,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0.饮用水质量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1)Cl2是最早用于饮用水消毒的物质,写出Cl2溶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2)ClO2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消毒剂,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用KCl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比Cl2、ClO2氧化性更强,是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水处理剂。工业上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向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就可析出高铁酸钾。由以上信息可知,相同条件下,高铁酸钠溶解度比高铁酸钾溶解度__(填“大”或“小”)。高铁酸钾溶于水放出氧气,能杀菌消毒,生成能吸附水中悬浮物的氢氧化铁胶体。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高铁酸钾处理水的过程____。干法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每生成1molNa2FeO4转移__mol电子。
21.(1)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氧化剂是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____S +____HNO3——_____H2SO4 +______NO2↑ +____H2O
② 若6.4g单质硫参加反应时,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3)Cl2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泄漏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化工厂可用浓氨水来检验Cl2是否泄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气)+8NH3(气)=6NH4Cl(固)+N2(气),若反应中消耗Cl2 1.5mol则被氧化的NH3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 L。
22.某化学小组用下列装置制取收集纯净的氯气,并研究其性质。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收集纯净氯气的装置接口连接顺序a→___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丙中应装溶液是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中还缺少某个装置,则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制备反应会因为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两种方案:
Ⅰ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Ⅱ方案:采用酸碱中和的原理,测定中和残余盐酸所消耗的NaOH的量。
请写出Ⅰ方案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Ⅰ.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所示。
(1)只根据图Ⅰ所示实验,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原因_______。
(2)图Ⅱ、Ⅲ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这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与方法Ⅲ相比,方法Ⅱ的优点是_______(填字母)。
A.方法Ⅱ比方法Ⅲ复杂
B.方法Ⅱ比方法Ⅲ安全
C.方法Ⅱ比方法Ⅲ操作简便
D.方法Ⅱ可以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实验,而方法Ⅲ不行
(3)若用实验Ⅱ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填化学式)。
Ⅱ.下图是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
(1)写出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C中的液体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
(3)D中的液体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
(4)F中液体为_______,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将生成的氯气溶于水得到的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很多性质,根据氯水分别与如图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a、b、c、d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反应,且氯水足量)。
①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____(填“a”“b”“c”或“d”)。
②c过程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B 6.D 7.C 8.D 9.B 10.D 11.B 12.C 13.D 14.B 15.D
16.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红褐色沉淀溶解 5
17.NO、K+ Cl-、Ba2+、Cu2+ SO Cu2++2OH-Cu(OH)2↓ Ba2++SO=BaSO4↓
18.
(1) BaSO4 BaCO3 Ba(OH)2 K2CO3
(2) 2H++BaCO3=CO2↑+H2O+Ba2+ Ba2++2OH-+2H++SO=BaSO4↓+2H2O
19.K+、、OH- HCl 4Fe2++8OH-+O2+2H2O=4Fe(OH)3; mol/L MnO4-+5Fe2++8H+=Mn2++5Fe3++4H2O
20.Cl2+H2O=H++Cl-+HClO 2∶1 大 4FeO42-+10H2O=4Fe(OH)3(胶体)+3O2↑+8OH- Na2O2、FeSO4 5
21.K2Cr2O7 3:2 1 6 1 6 2 1.2mol 22.4
22.MnO2+4H++2Cl-Mn2++Cl2↑+2H2O d→e→b→c→f 饱和NaCl溶液 尾气处理 Ag++Cl-=AgCl↓
23.碳酸钠与碳酸氢钠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都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 2NaHCO3 Na2CO3+CO2↑+H2O D NaHCO3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饱和食盐水 吸收挥发出来的HCl 浓硫酸 干燥氯气 NaOH溶液 Cl2+2OH-=Cl-+ClO-+H2O d 有白色沉淀生成 Ag+ +Cl-= Ag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