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
第1节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学生版
基础强化
1.科学是以 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科学是一把开启自然界奥秘之门的“金钥匙”。
2. 和 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 的信息,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 的条件下再现。
3.树上熟透的苹果会往下落,是由于受到了 ,蝙蝠利用 来发现前方物体。
分层训练
1.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雨后彩虹 B.嫦娥飞天
C.流星划破夜空 D.大雁南飞
2.你喜欢《科学》吗?你觉得要进入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是( )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 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
C.看书学习 D.观察和实验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做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大雁何时南飞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哪种月季漂亮
D.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4.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观察是认识科学的重要方法
B.观察除了眼看、耳听外,更重要的是用脑去想
C.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进行
D.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5.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动员令”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攀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下列对科学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会给人类带来幸福
B.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
C.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D.科学技术可以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
6.先在杯子中装满水(如图甲),再盖上硬纸板(如图乙),然后用手压着硬纸板将它倒置过来,放手后(如图丙),你猜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经过操作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将它记录在下面横线上。
(1)你的猜想: 。
(2)亲自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 。
(3)你提出的问题是 ?
7.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仔细观察图中所示的现象,提出与图中现象有关的、恰当的问题。
A.放在水中的铅笔 B.台风 C.流星雨
(1)放在水中的铅笔: ?
(2)台风: ?
(3)流星雨: ?
8.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
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
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桌
9.开学了,小科和小滔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他们漫步于校园,发现了很多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①新的班主任是否严厉?②一天中学校旗杆的影子长短为什么会发生变化?③为什么铁栏杆会生锈?④为什么自己的很多小学同学也就读于这所中学?根据本节的学习,你认为上述问题中,科学学科能解决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 m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型恐龙比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得出这一结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或依据是( )
①模拟实验 ②观察化石 ③进行比较 ④科学推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小洪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不能吹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泡泡的产生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记录了表中所示的实验结果:
液体 肥皂液
管子直径(mm) 3 5 10 20 50
泡泡的产生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难 不产生
请你根据小洪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请你再提出两种影响泡泡的产生因素的猜想。
12.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到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有时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如图所示,甲、乙是用相同的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圆环,仔细观察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你认为哪个圈更大? 。动脑想一想,并写出两种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 ;
13.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观察生活,但观察的同时也要动脑筋,不然只能称为发呆。科学家们在思考“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的问题时,采用了“装沙气球的沉浮实验”结合鱼的模型来模拟,得出结论:鱼是通过改变鳔的大小来实现沉浮的。
小明学习这一知识后就去观察家里喂养的金鱼,结果令他大失所望,因为他一直没看到鱼缸中自由沉浮的金鱼在水中吐出泡泡。于是他想:可能是鱼鳔中气体总质量不变,通过鱼体自身的压缩来改变体积实现沉浮的。根据这一假设,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想通过观察液面的位置变化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结果,小明的设计遭到了小李的否定,小李要求小明将实验改为如图乙所示:在鱼缸中灌满水,并用带有细管的盖密封,通过观察细管中液面的变化来观察鱼体积的变化。
(1)小李要求小明用图乙进行实验的主要原因是
(2)早在1685年,意大利科学家波雷里正式提出了“鱼用改变鳔中气体多少来控制自身在水中自由沉浮”的论断。这一论断一直被普遍认可。2008年下半年,上海的5名中学生在向明中学黄曾新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推翻了鱼鳔功能的传统说法。研究中他们收集了大量事实依据。下列各种事实依据支持传统观点的是 (填字母)。
A.实验观察发现:几乎没有一条鱼在向下游时先用嘴向外吐气
B.生活经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鱼在水中吐出的泡泡冒出水面
C.解剖取出的鱼鳔:没有出气孔,用手压不会瘪,也没有气管通入鱼口中
D.鲨鱼:没有鳔,但它也能自由沉浮
14.如图所示,宇航员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功能完备的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在太空行走的壮观画面。根据他所处的实际环境,你认为他所穿的宇航服应具备哪些功能?(说出三点即可)
走近科学
第1节 探索奇妙的自然界 教师版
基础强化
1.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科学是一把开启自然界奥秘之门的“金钥匙”。
2.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观察能使人们获得有关自然现象的信息,实验可使自然现象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再现。
3.树上熟透的苹果会往下落,是由于受到了重力,蝙蝠利用超声波来发现前方物体。
分层训练
1.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B )
A.雨后彩虹 B.嫦娥飞天
C.流星划破夜空 D.大雁南飞
2.你喜欢《科学》吗?你觉得要进入科学世界,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是( D )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 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
C.看书学习 D.观察和实验
3.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做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C )
A.大雁何时南飞
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C.哪种月季漂亮
D.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
4.下列有关观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观察是认识科学的重要方法
B.观察除了眼看、耳听外,更重要的是用脑去想
C.观察一定要借助工具进行
D.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
5.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动员令”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攀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下列对科学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A.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会给人类带来幸福
B.科学技术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
C.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会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D.科学技术可以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
6.先在杯子中装满水(如图甲),再盖上硬纸板(如图乙),然后用手压着硬纸板将它倒置过来,放手后(如图丙),你猜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经过操作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将它记录在下面横线上。
(1)你的猜想:硬纸板会掉下,水会流出(或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
(2)亲自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
(3)你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硬纸板不会掉下(或是什么顶住了硬纸板,合理即可)?
7.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仔细观察图中所示的现象,提出与图中现象有关的、恰当的问题。
A.放在水中的铅笔 B.台风 C.流星雨
(1)放在水中的铅笔:放在水中的铅笔为什么看起来好像折断了(合理即可)?
(2)台风:台风是怎么形成的(合理即可)?
(3)流星雨:流星雨是怎么形成的(合理即可)?
8.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C )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
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
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桌
9.开学了,小科和小滔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他们漫步于校园,发现了很多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①新的班主任是否严厉?②一天中学校旗杆的影子长短为什么会发生变化?③为什么铁栏杆会生锈?④为什么自己的很多小学同学也就读于这所中学?根据本节的学习,你认为上述问题中,科学学科能解决的是( B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 m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型恐龙比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得出这一结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或依据是( B )
①模拟实验 ②观察化石 ③进行比较 ④科学推测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小洪买了一种叫“吹泡泡”的玩具,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不能吹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泡泡的产生与吹泡泡用的管子粗细有关。于是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记录了表中所示的实验结果:
液体 肥皂液
管子直径(mm) 3 5 10 20 50
泡泡的产生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难 不产生
请你根据小洪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请你再提出两种影响泡泡的产生因素的猜想。
【答案】(1)相同条件下,管子直径越大,越难产生泡泡。
(2)泡泡的产生与液体的浓度、种类有关。(合理即可)
12.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到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有时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如图所示,甲、乙是用相同的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圆环,仔细观察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你认为哪个圈更大?一样大。动脑想一想,并写出两种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直接比较,把甲环放入乙环的内圈中比较大小;
借助工具比较,分别用刻度尺量出甲环外圈和乙环内圈的直径,再比较大小(合理即可)。
13.我们时时刻刻都在观察生活,但观察的同时也要动脑筋,不然只能称为发呆。科学家们在思考“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的问题时,采用了“装沙气球的沉浮实验”结合鱼的模型来模拟,得出结论:鱼是通过改变鳔的大小来实现沉浮的。
小明学习这一知识后就去观察家里喂养的金鱼,结果令他大失所望,因为他一直没看到鱼缸中自由沉浮的金鱼在水中吐出泡泡。于是他想:可能是鱼鳔中气体总质量不变,通过鱼体自身的压缩来改变体积实现沉浮的。根据这一假设,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他想通过观察液面的位置变化来证实自己的猜想。
结果,小明的设计遭到了小李的否定,小李要求小明将实验改为如图乙所示:在鱼缸中灌满水,并用带有细管的盖密封,通过观察细管中液面的变化来观察鱼体积的变化。
(1)小李要求小明用图乙进行实验的主要原因是
通过细管观察现象明显。
(2)早在1685年,意大利科学家波雷里正式提出了“鱼用改变鳔中气体多少来控制自身在水中自由沉浮”的论断。这一论断一直被普遍认可。2008年下半年,上海的5名中学生在向明中学黄曾新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观察和实验,推翻了鱼鳔功能的传统说法。研究中他们收集了大量事实依据。下列各种事实依据支持传统观点的是B(填字母)。
A.实验观察发现:几乎没有一条鱼在向下游时先用嘴向外吐气
B.生活经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鱼在水中吐出的泡泡冒出水面
C.解剖取出的鱼鳔:没有出气孔,用手压不会瘪,也没有气管通入鱼口中
D.鲨鱼:没有鳔,但它也能自由沉浮
14.如图所示,宇航员穿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功能完备的宇航服走出飞船船舱,在太空行走的壮观画面。根据他所处的实际环境,你认为他所穿的宇航服应具备哪些功能?(说出三点即可)
【答案】①保温;②抗宇宙射线;③维持气压;④能抗撞击等。(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