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
第十三章 第1节 分子热运动
一、选择题
1. 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D.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 “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
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3. 制造钢铁零件时,可以把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使碳分子渗入零件的表面层,增加零件表面的硬度。这种渗入现象说明( )
A.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是运动的
4. 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5. 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
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
C.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
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6. .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B.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是可分的
C.气体被压缩后体积发生了较大变化,说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7.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由于
A.分子间无间隙
B.分子间无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8.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冬天,雪花纷飞
B.八月,桂花飘香
C.扫地时,灰尘漫天飞
D.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9.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现在科学家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个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
B.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C.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度数会降低
D.在海拔6km的高原,水的沸点低于100℃
10.关于下列一些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B.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不再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没有引力
D.扩散现象也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二、填空题
11.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从物理学角度来说这是______现象, 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关于分子的一些情况.比如,炒菜时菜很快就变咸了,而腌咸菜时,很长时间菜才会变咸,这个表明了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2.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______现象。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本上,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力。
13.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___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 ._______越高,分子的运动越_______.
14.在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几分钟后,会看到下边瓶子颜色_____,上边瓶子颜色_____,20分钟左右即可混合均匀。通常密度小的流体会__________在密度大的流体上层,如油漂浮在水上,如将油按入水底,松开后油很快会浮上来,所以不能将二氧化氮倒扣在空瓶子上面,因为二氧化氮__________比空气大。
15.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使之紧密接触,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在它下面还可挂重物,这个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力.平常的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这间接地说明分子间还存在着____力.
16.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同时还表明了分子之间存在______.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_____.
17.“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
18.如图所示,接触面磨平的两块铅,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物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把它们拉开.这又说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力.
19.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和_______.扩散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
20.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 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_______现象,该现象表明_______。
三、实验题
21.阅读短文,完成答题。
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说说你现在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理解:___________。
22.(1)如图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然后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_____(大于/等于/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该实验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___________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直至完全离开水面,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_______,由此说明了_____________.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
只有D选项闻到花香才是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2. 【答案】D
【解析】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的硬度大,玻璃放在一起不容易发生形变,玻璃分子间的距离不能达到小于分子直径的10倍的程度,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故无法产生引力。
故选D。
3. 【答案】D
【解析】
由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且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当将零件放入含碳的渗碳剂中,这样碳分子就可以进入零件分子间的间隙,从而渗入零件的表层。这种渗入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4. 【答案】A
【解析】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A正确;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故B错误;
C.尘土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
D.扩散现象能在固体中发生,比如长时间紧挨在一起的金板和铅板,金中有铅,铅中有金,故D错误.
5. 【答案】B
【解析】
解答:A. 树叶的运动,是物体的运动,不是组成树叶的分子的运动,故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B. 闻到樟脑的气味是因为樟脑分子在空气中运动形成的,属于分子运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C. 街道上运动的都是物体,而不是分子,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故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D. 灰尘虽小,便仍是由无数分子组成的小物体,故其运动也不是分子运动,故该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的直径很小,大约10-10m,这个尺度,是人的肉眼看不到的.
6. 【答案】A
【解析】
分析:A、分子是用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化学变化可以证明分子可以再分;C、根据气体容易被压缩的原因考虑;D、根据分子间有引力考虑.
解答:A、分子是用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故A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
B、化学变化可以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可以证明分子是可分的;
C、气体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较大,故C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
D、将两个干净平整的铅柱紧压在一起会结合起来,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和特点,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7. 【答案】C
【解析】
【解析】
解答:正常情况下,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恰好平衡。固体、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较小,被压缩后,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小,分子之间的斥力变大,所以很难被压缩。
故选C.
【点睛】
分子动理论中提到,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而且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不同物质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不同,被压缩后,反映出来的力也不同.
8. 【答案】B
【解析】
A.雪花纷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人们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故B符合题意;
C.灰尘满天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
D.粉笔灰在空中飞舞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9. 【答案】A
【解析】
【解析】
A. 现在科学家可以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使一个物体内所有分子都停止运动,不可能发生,符合题意;B.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是因为冰可以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C. 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的度数会降低,因为蒸发吸热,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D. 在海拔6km的高原,水的沸点低于100℃,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要知道:结合热学知识中的物态变化内容,气压与沸点的关系,逐个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
10.【答案】D
【解析】
A.因为海绵内有空隙,所以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A错误;
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仍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故B错误;
C.固体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但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C错误;
D.扩散现象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能发生,因此,扩散现象也能发生在固体之间,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1.【答案】扩散 温度
【解析】
“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酒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炒菜时往菜里加盐,菜很快就咸了,而腌咸菜时,很长时间菜才会变咸,这是因为炒菜时菜的温度比较高,使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快了,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2.【答案】扩散 引
【解析】
[1]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熔胶的气味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2]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13.【答案】温度 热运动 温度 剧烈
【解析】
解答: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分子热运动的速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
【点睛】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热运动的速度和液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剧烈.
14.【答案】变淡 变深 漂浮 密度
【解析】
[1][2][3][4]抽掉玻璃板几分钟后,会看到下边瓶子颜色变浅,上边瓶子颜色变深,20分钟左右即可混合均匀。通常密度小的流体会漂浮在密度大的流体上层,如油漂浮在水上,如将油按入水底,松开后油很快会浮上来,所以不能将二氧化氮倒扣在空瓶子上面,因为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
15.【答案】引 斥
【解析】
解答:两块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压紧就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点睛】
分子之间存在着作用力,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故液体和固体很难被压缩,分子之间存在着距离,不同状态的分子之间的距离不同.
16.【答案】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间隙 剧烈
【解析】
[1]根据分子动理论可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2]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同种物质气态、液态、固态结构最大的区别是分子间际不同.
[3]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激烈.
17.【答案】无规则运动 升高
【解析】
春晴天暖,气温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
18.【答案】不能 引
【分析】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析】
把接触面磨平,使两个铅块的距离接近分子间引力发生作用的距离,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重物不能把它们拉开,两个铅块的分子之间就存在着引力.
19.【答案】大量分子 无规则运动 引力 斥力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解答:由分子动理论知识可知: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0.【答案】扩散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
[1][2]抽掉玻璃板后,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抽掉后,空气分子向下扩散,二氧化氮分子也会向上扩散,空气和二氧化氮将同时向对方扩散,颜色逐渐变均匀,这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三、实验题
21.【答案】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控制变量法 不能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析】
(1)[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2]水中颜色变化快慢受水温、水的多少等多个因素影响,这里控制水温不同而其它因素相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3)[3]即使分子不运动,用玻璃棒搅动,也可使水的颜色发生变化,不能说明水颜色变化是由于水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引起。
(4)[4]气温升高,导致花香分子在空气中无规则运动加剧,扩散加剧。
22.【答案】 空隙 小于 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先变大后变小 分子间存在引力 分子间存在斥力
【解析】(1)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2)图中的现象属于扩散,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3)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直至完全离开水面的过程中,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大后变小,由此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PAGE
第 1 页,共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