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中学双案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 时间 5.4 总序号 46
课题 方差和标准差(2) 主备人 张秀玉
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掌握方差与标准差的概念,理解其意义。了解方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并在具体情境中加以应用。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标准差。
重点难点 方差标准差的计算理解样本数据的方差、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
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温故知新1.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称为极差,即 2.在一组数据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S2 表示,即 方差越小,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数据就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就越大.3.标准差: 标准差也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量.4.方差与标准差的区别与联系:二、探索新知 自主回答师:标准差也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量度量单位与原数据一样
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自学p101页例2P102页例3(2)如果图纸规定直径为(15+0.05)毫米,那么推荐谁参加技术比赛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对比分析某项事件时,由于总体包括的个体数很多,往往采取抽样的方法,用样本的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方差例2还可以将甲,乙两组数据都减去15得到新数据然后再计算师归纳: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在于:描述一个样本和总体的波动大小的特征数。标准差大说明波动大
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1、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有:2、反映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有:3、对于两组数据,当它们的集中趋势相当的情况下,我们还要了解它们的离散程度,从而做出合适的选择.五作业:必做题:课本P104 A组 3、4题选做题:课本P104 B组 2题 生板演最好:2题:50名换成10名抽取10个数据
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师生收获及反思
本课时主要是继续学习有关方差的性质,通过复习方差的特征,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掌握方差。然后通过讲解例题和巩固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并能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