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7 21:1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上第一课鸦片战争课堂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联合国“国际禁毒日”的确定与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关。该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领导人分别是(时空观念)
A.1839年,林则徐
B.1841年,关天培
C.1842年,陈化成
D.1851年,洪秀全
( )2.下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某项物品进口数量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间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时空观念)
A.谷物 B.棉纱  C.鸦片  D.茶叶
( )3.(教材母题:教材P3人物扫描改编)19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得出,他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历史解释)
A.闭关锁国,腐败不堪  B.兵弱银荒,国力日衰
C.列强瓜分,国家危亡  D.惩治毒贩,打击侵略
( )4.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衰落。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 )5.关于鸦片战争的起因,有西方学者认为:“因为傲慢的清政府不肯在相互平等基础上与英国建立贸易关系,拒绝平等交往,故只有让英国来承担终结中国排外政策之使命。”该观点
A.抹杀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实质
B.指出了清朝士大夫阶层的傲慢与无知
C.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D.旨在说中英不平等贸易责任方在英国
( )6.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历史解释)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B.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历程 
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 )7.立场往往影响到作者对历史的叙述。1840年,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为了掩盖侵略战争的目的,英国把这场战争称为(史料实证)
A.鸦片战争  B.通商战争  C.夷匪犯境  D.争霸战争
( )8.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 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 )9.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该岛屿是
A.香港岛  B.台湾岛  C.澎湖列岛  D.库页岛
( )10.观察下表,分析表中税率的变化与《南京条约》哪一内容直接相关(史料实证)
A.中英协定关税  B.割让香港岛 
C.赔款2 100万银元  D.开放五口通商
( )1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
A.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C.赔款2 100万银元 
D.获得领事裁判权
( )12.阅读右图《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史料实证)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C.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D.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 )13.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某一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北京条约》  D.《改订条约》
( )14.1842年8月,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英国人起草的《南京条约》上签字画押,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本原因是(唯物史观)
A.协议关税使外国商品入侵 
B.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统一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 )15.“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瑷珲条约》签订后
C.《天津条约》签订后  D.《北京条约》签订后
二、综合题
16.鸦片战争是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烧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炮子谣》
材料二 甲: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是伟大的爱国者。
乙:林则徐的禁烟引发了鸦片战争,林则徐应该对战争负全部责任。
材料三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中提到,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伴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鸦片输入给中国造成的主要危害。
材料二是关于林则徐的不同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家国情怀)
(3)材料三中茅海建为何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参考答案
1--15 ACBAA ABAAA BCBCA
16(1)危害: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等等。
(2)认识:我认为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林则徐虎门销烟是英国利用的借口,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也会利用其他事件为借口侵略中国。
(3)原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