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八年级历史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课堂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教材母题:教材P25插图改编)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 )2.下图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史料实证)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影响 C.时间和目的 D.方式和人物
( )3.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在中国黄海勇击日寇的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宝贵 D.邓世昌
( )4.李鸿章说:“台湾已是贵国的口中之物,何必着急 ”伊藤博文却说:“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这段对话内容涉及的条约应是(史料实证)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5.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清朝皇帝发出“台湾无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来自台湾的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皇帝是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6.下图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历史解释)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中大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D.甲午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7.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历史解释)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 )8.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图1相比,我们可以从图2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跨学科整合·地理)
A.中国的近代史开始了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侵华势力从东南沿海深入到中国腹地
( )9.观察下图,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态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出这种情况出现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10.19 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兴起 B.甲午战争的失败
C.民族资本的发展 D.新式学制的创立
( )11.《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有人题词云:“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 )12.1899年,美国外交官海约翰在谈到对华政策时写道:“我们最好的政策是警惕地保护我们的商业利益,而不与其他有关大国正式结盟。”为此,美国对华采取的政策是
A.独自侵华 B.划分范围 C.争当霸主 D.“门户开放”
( )13.史学家郭廷以认为:自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两次战争结束后,“其间中国多少尚可喘息苟延”,但“中日战后,情势急转直下,外来的凶猛压力跟踪而至,片刻未弛,真可谓危急存亡之秋”。下列符合其观点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B.甲午中日战争后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甲午中日战争加重清政府的财政负担
D.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 )14.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军备废弛 B.观念落后 C.资金短缺 D.制度腐败
( )15.梁启超曾说:“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后,割台湾,偿二百兆始。”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家国情怀)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增强了中国人的救亡图存民族意识
D.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开设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铁路。
——《林则徐集》
材料二 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如下表)
材料三 《马关条约》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之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哪些 (史料实证)
(2)根据材料二,谈谈这一时期列强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危害是什么 (历史解释)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对甲午战争失败的评价。
(4)根据材料一、二、三内容,请为三则材料确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参考答案
1--15 CCDCC CDDCB CDDDC
16(1)方式:开设银行;开办工厂;争夺铁路权。
(2)危害:中国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或答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评价:甲午战争的失败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它激发了人们的悲愤和抗议,激发全民族的觉醒,强化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改革救国意识等。(言之有理即可)
(4)主题: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与近代化探索。(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