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名著回顾练习二(《朝花夕拾》+《西游记》)
一、单选题
1.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C.鲁迅在《无常》中说,在众多鬼神中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活无常”,一见到就恐惧惊慌。文章借此批判生活中那些恶毒的知识分子。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2.下列作品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
A. 《二十四孝图》 B. 《阿长与〈山海经〉》 C. 《狗.猫.鼠》 D. 《狂人日记》
3.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
A. 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B.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C. 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 《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4.《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
A. 一件 B. 两件 C. 三件 D. 四件
5.下列回目不属于《西游记》的一项是( )
A.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 B.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C.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主乃修身 D.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二、填空题
6.鲁迅在《________》深切表达了对日本没有民族偏见的正直热诚的先生的怀念。
7.《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________。
8.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是一本________集,作者是________。其中你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
9.孙悟空向牛魔王借扇表现了孙悟空的 。
10.《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________。作品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三、语言表达
11.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何在?
12.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
13.被作者的悲悯情怀打动是阅读中的难忘记忆,请结合鲁迅《朝花夕拾》,分享你的感受。
14.《西游记》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中,孙悟空借芭蕉扇为什么会遭到拒绝?在一借芭蕉扇被骗后,沙僧认为“进退两难”,八戒想“拣无火处走”,唐僧“只欲往有经处去”,孙悟空几经挫折最后在托塔天王和哪吒的帮助下拿到真扇,灭了火焰山的火,扫平了去西天取经的障碍。师徒四人面对困难的不同态度,对你有怎样的启示呢?请结合生活经历谈谈吧。
15.“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哪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四、名著导读
16.本学期名著《西游记》阅读活动中,初一年级开展了阶段性的主题阅读活动。下面是两周内所阅读的章节目录,请完成相关的阅读探究任务。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花果山群妖聚义黑松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九回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 第三十回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 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 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 第三十三回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大圣腾那骗宝贝 第三十五回外道施威欺正性心猿获宝伏邪魔 第三十六回心猿正处诸缘伏劈破旁门见月明 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 第三十八回婴儿问母知邪正金木参玄见假真 第三十九回一粒金丹天上得三年故主世间生 第四十回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 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 第四十三回黑河妖孽擒僧去西洋龙子捉鼍回 第四十四回法身元运逢车力心正妖邪度脊关 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 第四十六回外道弄强欺正法心猿显圣灭诸邪 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风飘大雪僧思拜佛履层冰 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 第五十回情乱性从因爱欲神昏心动遇魔头 第五十一回心猿空用千般计水火无功难炼魔 第五十二回悟空大闹金兜洞如来暗示主人公 第五十三回禅主吞餐怀鬼孕黄婆运水解邪胎 第五十四回法性西来逢女国心猿定计脱烟花 第五十五回色邪淫戏唐三藏性正修持不坏身 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 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 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 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1)年级共同的阅读主题之一是“感受曲折情节的力量”。要求精读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完成这个探究任务。通过精读“三打白骨精”这个情节,同学们发现“三打白骨精”中“变”的是________(写出一点),“三打白骨精”中“不变”的是________(写出一点)。由此得出结论,《西游记》中带“三”的故事,其情节曲折的作用是________。
(2)年级共同的阅读主题之二是“探究团队建设过程”。“取经团队”在“三打白骨精”时是不和谐的,而在后来的取经过程中渐渐和谐起来。在你看来,促进团队和谐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请结合上面目录中的某个情节作简要的陈述。
(3)除去以上两个探究主题,请你根据阅读范围,自主确定一个新的探究主题,并从以上所给章节目录中精选三个回目进行跳读。
探究主题:________
跳读回目: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7.童年是生命的底色,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表现出儿童的天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________、折腊梅花等情节,表现出儿童对大自然的亲近;《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对《山海经》的渴望,表达了儿童________;《狗·猫·鼠》中追忆童年时救养一只可爱________的经历,流露出儿童对弱小者的同情;《________》中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苦,抒发了儿童对自由成长的渴望。
18.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西游记》目录(摘选)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二回 唐王秉诚修大会 观音显圣化金蝉
第十四回 心 猿 归 正 六 贼 无 踪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降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1)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
五行山收孙悟空→________→________→流沙河收沙悟净
(2)阅读第十四回选段,完成题目。
他见三藏只管绪绪叨叨,按不住心头火发道:“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扣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却不曾答应,他就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说一声“老孙去也!”三藏急抬头,早已不见。只闻得呼的一声,回东而去。
①结合选段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孙悟空的性格。
②整部小说写到孙悟空三次离开取经团队,选段写的是第一次。请写出孙悟空另一次离队时的表现,结合选段说明他的成长变化。
19.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请从《伊索寓言》《西游记》这两本书中选择一本,告诉同学们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及你从中获得的益处。
推荐的书名:《________》
推荐的理由:________
20. 《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________、______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______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_______压在________下,受苦五百年,后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五、问答题
21.《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文中的s城是?
22.名著《西游记》阅读,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 , 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 ,大闹天官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 。
23.《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
24.鲁迅本人说《范爱农》一篇写法较差,是不是较差?差在哪里?
25.下面是从《朝花夕拾》中选出的几个主要人物,请你任选一个,概括其性格形象。
备选人物: 藤野先生 范爱农 父亲 阿长
我选的是 , 他的性格特点是:
六、综合题
26.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真君赶至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知之,见旗杆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
(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的两个故事情节,每个故事情节不超过10个字。
(2).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在一次演讲中说,《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讲一些生活哲理。你从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27.根据你对《西游记》这部名著的阅读,回答下面问题。
(1).请简述美猴王炼成“火眼金睛”的故事情节。
(2).从《西游记》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根据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2.【答案】 D
3.【答案】 D
4.【答案】 C
5.【答案】 A
二、填空题
6.【答案】 藤野先生
7.【答案】 当作者兴高采烈地计划前往看五猖会时,却突然被父亲叫住要求他背书
8.【答案】 (回忆性)散文集
;鲁迅
;《五猖会》(《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
;略(表达通顺,言之成理即可)
9.【答案】 先礼后兵
10.【答案】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三、语言表达
11.【答案】 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12.【答案】 我方认为,唐僧的仁爱之心是虚伪的,在惩罚为他一路降妖除魔的孙悟空时,毫不手软;他一意孤行,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人妖不辨,经常被妖魔鬼怪所迷惑。是一个毫无原则、是非不分、固执己见的人
13.【答案】 示例:鲁迅对保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回忆和感念,流露出对卑微者的悲悯情怀。对于苦难灵魂的关怀不也让我们自己的生命更丰厚了吗?
14.【答案】 借扇被拒原因:铁扇公主认为孙悟空坑害了她儿子红孩儿。启示:在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一定要像唐僧那样对理想有坚定的信念,像孙悟空那样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
15.【答案】 出自《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四、名著导读
16.【答案】 (1)白骨精变化的形象;白骨精阴险狡诈的本质;突出人物形象
(2)团结协作。三调芭蕉扇过程中,八戒与孙悟空同心协力,战胜牛魔王,夺得宝扇,扇灭火焰山之火,从而顺利踏上取经之路。
(3)评说八戒形象;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17.【答案】 拔何首乌;对未知的好奇;隐鼠;五猖会
18.【答案】 (1)鹰愁涧收白龙马;云栈洞收猪八戒
(2)①【示例1】选段通过“按不住心头火发”“使一个性子”“将身一纵”等语句,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示例2】选段通过孙悟空“不必恁般绪咶恶我,我回去便了”等语言,表现了孙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②【示例1】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赶他走,孙悟空向师父下拜告别,嘱咐沙师弟,止不住流泪,表现了孙悟空重师徒之情。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说明他成长了。【示例2】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
19.【答案】 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这些故事源于生活又髙于生活,既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往往简洁客观地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它们篇幅短小而寓意深刻,艺术成就很高
20.【答案】 七十二变;筋斗云;如意金箍棒;如来佛祖;五行山
五、问答题
21.【答案】 文中的S城指绍兴城。
22.【答案】 菩提老祖 如意金箍棒 斗战胜佛
23.【答案】 如陈莲河用药中要求“蟋蟀一对”,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
24.【答案】 鲁迅先生自己认为《范爱农》一篇写法比较差,这是有道理的。这一篇虚构过多,结构有点松散,因此他本人不大满意。
25.【答案】 示例:(1)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他平等待人,关心弱国子民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2)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 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最终凄凉地离开了人世。
(3)阿长——她是一位保姆,地位底下,有着 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的善良和热诚,却令作者永生难忘。
六、综合题
26.【答案】 (1)大闹天宫 、三打白骨精 (三调芭蕉扇、车迟国斗法,大闹五庄观)
(2)示例1.再有能耐的人也有一些无法隐藏的弱点。
示例2:假象终究是要被人揭穿的。示例3:生活经验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
27.【答案】 (1)美猴王因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玉帝便派二郎神等将其擒住,被太上老君投入八卦炉中,经过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烧炼,炼得了“火眼金睛”。
(2)示例一:孙行者智调芭蕉扇。示例二:猪八戒大战流沙河。示例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