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

文档属性

名称 11.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8-18 17:1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西湖中学双案教学设计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 时间 5.18 总序号 54
课题 11.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 主备人 张秀玉
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1会证明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2会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重点难点 会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
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知识回顾: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推论1: 3推论2: 二自主预习: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 三 导学探究:例1 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0,CD⊥AB, 求证:∠1=∠B 自主回答让学生结合图形先找出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再找出各对互余的角:∠A与∠B互余;∠A与∠1互余;∠B与∠BCD互余;∠1与∠BCD互余.再根据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让学生找出图中两对相等的角∠1与∠B,∠BCD与∠A鼓励学生说出其它的证法
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例2 求证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0已知:如图,∠BAF,∠CBD,∠ACE是△ABC的三个外角,求证:∠BAF+∠CBD+∠ACE=3600四、课堂练习1已知: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且BA∥CE。求证:∠A=∠B。 例2是三角形外角和定理,是外角和公式的最简单情况,以后可以作为证明其它命题的依板演
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2已知:如图,∠1=∠2,∠3=∠4,∠E=900.求证:AB∥CD.五课堂小结:六当堂达标:1如图直线l1∥l2,∠1=550,∠2=650,则∠3为( )A500 B550 C600 D6502如图,△ABC内有一点D,且DA=DB=DC,若∠DBA=200,∠DAC=300,则∠BDC的大小是( )A1000 B800 C700 D500(1题图) (2题图) 生板演注意纠正错误限时作业
师生互动过程 教学内容和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3如图,直线AB∥CD,∠A=700,∠C=400,则∠E等于( )A300 B400 C600 D7004如图,AB∥CD,∠E=27,∠C=52,则∠EAB的度数为( )A250 B630 C790 D1010 (3题图) (4题图)6,如图,已知AE∥BD,∠1=1300,∠2=300,则∠C= 7如图,在△ABC中,D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B=400,∠ACD=1200,则∠A等于(     )A600           700     C800         D900 知识反馈及纠正
师生收获及反思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要求学生证明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在本课时,例1 是应用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进行命题的证明。习题第二题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要求学生掌握。个别同学证明过程不严密。
D
B
1
A
C
C
A
F
D
E
1
2
3
B
A
B
C
E
D
E
C
D
A
1
3
4
2
1
3
2
l1
l2
A
B
C
D
A
B
C
D
E
A
B
C
D
E
1
3
2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