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文档属性

名称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8-18 18:1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基因在传递过程中怎样变化?
人类如何利用生物的基因?
基因是怎样行使功能的?
基因是什么?
基因在那里?
人类是怎样认识到基因的存在的?
4.基因的表达
3.基因的本质
6.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遗传因子的发现
5.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
遗传和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孟德尔,现代遗传学之父,是这一门重要生物学科的奠基人。1865年发现遗传定率。

(Mendel,1822-1884)
为什么孟德尔选择豌豆做实验材料?
一 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
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
母本去雄
套袋
采集父本花粉
人工授粉
再套袋
1、豌豆是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
这么多的性状,该如何研究呢?你是如何思考的?
简单
复杂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P
×
F1
F2
3 : 1



×


787 277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为什么F1只有高茎?
为什么F2中出现矮茎?
F2中出现3:1的比例是不是偶然?
3:1
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结果
P
×
F1
F2
3 : 1



×


787 277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续)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特定的性状。
显性遗传因子 显性性状(大写字母表示,如D)
隐性遗传因子 隐性性状(小写字母表示,如d)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显性纯合子:DD
隐性纯合子:dd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
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受精机会均等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测交(test cross)实验: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内容:
①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形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
②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实质:
体细胞中成对的控制相对形状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判断下列各项是否属于相对性状
1 家鸡的毛腿和长腿
2 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3 绵羊的白毛和牛的黑毛
4 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5狗的长毛和黑毛
注意:不同种的生物性状是不可以比较相对性状的
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也不能做比较。
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其自交得到F1植株是:
A.高矮之比是1:1
B.全是矮秆
C.高矮之比是3:1
D.全是高秆
B
用黄色公鼠a分别与黑色母鼠b和c交配,在几次产仔中,母鼠b产仔9黑6黄,母鼠c的仔全为黑色。那么a、 b、c中为纯合体的是
A.b和c B.a和c
C.a和b D.只有a
B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对这种形象最好的解释是
A.3:1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B.该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
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
D.单眼皮基因和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
C
猪的白毛对黑毛为显性,要判断一只白毛猪是否是纯合子,选用与它交配的猪最好是
A.纯种白毛猪
B.黑毛猪
C.杂种白毛猪
D.以上都不对
B
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
A.甜是显性性状
B.相互混杂
C.非甜是显性性状
D.相互选择
C
6、如图所示为某家族中白化病的遗传图谱。请分析并回答(以A、a表示有关的基因):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 女正常 男正常 女患者 男患者
(1).该病致病基因是 性的。(2)5号、9号的基因型分别是 和 。(3)8号的基因型是 (概率为 )或 (概率为 );10号的基因型是 (概率为 )或 (概率为 )。(4)8号与10号属 关系,两者不宜结婚,后代中白化病机率将是 。(5)7号的致病基因直接来自哪些亲体? 。

Aa
aa
AA
1/ 3
Aa
2/3
AA
1/3
Aa
2/3
近亲
1/9
3号和4号
根据两个显性性状亲本可以产生隐性性状的后代(如高秆 X 高秆→矮秆)或两个隐性亲本产生的后代全为隐性,不应该出现显性性状的后代(白化 X 白化 →全为白化)的规律来否认某些性状是隐性或显性,从而判断显性、隐性的性状。
常用的几种判断显隐性的方法有:
(1)反证法:
例如:豌豆中黄色子叶X黄色子叶
绿色子叶
问亲本及子代的基因型是什么?(用Yy表示)
这首先判断黄色、绿色的显隐性关系。假设黄色是隐性,则黄色X黄色→全为黄色,不应出现绿色,与事实不符,故假设不成立,黄色应为显性,绿色应为隐性。由此推知亲本的黄色均为Yy,子代的绿色为yy.。
(2)推理法:
规律性比值在解决遗传性问题的应用
后代显性:隐性为1 : 1,则亲本基因型为:
Aa X aa
后代显性:隐性为3 : 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a X Aa
后代基因型Aa比aa为1 : 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a X aa
后代基因型Aa:Aa:aa为1 : 2: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a X Aa
单击画面继续
相对性状
5、一株纯黄玉米(YY)与一株纯白玉米(yy)相互传粉,
两株植株结出的种子的胚和胚乳的基因情况是:
A、胚细胞相同、胚乳细胞不同
B、胚细胞和胚乳细胞都相同
C、胚细胞不同、胚乳细胞相同
D、胚细胞和胚乳细胞都不同
解释:若纯黄玉米作父本,纯白玉米作母本。则黄玉米产生的精子基因为Y,白玉米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为y,则胚的基因型为Yy,胚乳的基因型为Yyy;反之,若纯黄玉米作母本,纯白玉米作父本。则黄玉米产生的精子基因为y,白玉米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为Y,则胚的基因型为Yy,胚乳的基因型为Yyy.
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
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
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