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峨日朵雪峰之侧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 峨日朵雪峰之侧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8 11:46:33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练习:
第1单元*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跃入(yuè) 闷葫芦(mèn) 各奔东西(bēn)
B.棕色(cōng) 黑魆魆(xū) 喁喁私语(yú)
C.渗出(shèn) 随大溜(liù) 诘屈聱牙(jí)
D.揳入(xiē) 挠痒痒(láo) 抛头露面(lù)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一本本好书,就如同跟一位位智者、贤者交流。阅读它们,就好像是在聆听教诲或是在促膝谈心。阅读,是现代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日常的、主要的渠道。______,领略到彼岸花开的盛景。
①因此有“读一批书”“读透一本书”的不同阅读方式。
②有时要同时读几本相关联的书。
③“读透一本书”,就是从“原意”而“思”而到达“意义”的彼岸。
④但有时阅读是翻阅式或跳读式。
⑤读一批书,就是同时阅读内容相似、相关联的一批书。
⑥读书,总要“时习之”,要领会原意并创获意义
A.①⑥③②④⑤ B.⑥①④②③⑤ C.⑥④②①⑤③ D.②③④①⑥⑤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她五官匀称秀丽,眼稍小,但____________,仍是一张美丽的脸蛋儿。
②德才兼备固然好,可这种人不多,大多数人是____________,各有短长。
③这起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你不要____________。
④对于没有根据的事情不要____________,到处传播。
A.瑕瑜互见 瑕不掩瑜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B.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C.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 信口开河 信口雌黄
D.瑕瑜互见 瑕不掩瑜 信口开河 信口雌黄
4.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题目:对上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土地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中“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昌耀处于叛逆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可谓强烈;但是其出走,不会没有时代风气的推波助澜。
B.在一年一度的苹果产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振振有词地介绍了苹果新品的各项实用功能,对苹果产品的销售业绩作出了乐观的展望。
C.我国几十年的工业发展造就了较长时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很多地方出现了白山黑水,人居状态堪忧。
D.每年春节,中国各地赶回家过年的人们涌向各个车站和机场,回到家里陪伴家人的心情归心似箭,成为世界上的独特风景。
6.下列诗句与作品、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你好呵,欢乐的精灵!——《红烛》——闻一多
B.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致云雀》——郭沫若
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昌耀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7.下列对课文《红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人欣羡的红烛中去。
B.诗人用了整整七个诗节来抒写他对红烛的感受。从总体上看,他主要抓住了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
C.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
D.“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神的总结,又是诗人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
8.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开辟鸿蒙,人类之初,亚欧大陆流传着许多想象奇特的神话传说。稍加比较可以看出,西方神话里的每一个神都有其______,而中国神话里的各路神仙各有不同甚至自相矛盾。当然,很多神话传说已经______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了,但是今天的人们依然能够从东西方各种神话传说之间寻找出______的联系。
A.一脉相承 淹没 千丝万缕
B.来龙去脉 湮没 千丝万缕
C.一脉相承 湮没 盘根错节
D.来龙去脉 淹没 盘根错节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互联网时代呼啸而至,传统书店一方面因经营的“戏路”太窄而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线上书店用多种方式经营得风生水起。
B.如何让农耕文化的菁华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C.艺术评论,特别是对一些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评论,由于人们的视角不同,往往通过争论能发展和提高文艺理论。
D.地球是一个家,无论哪一种生命灭绝,对地球都是伤害。一旦生态被人类破坏,所有不好的恶果最后也将由人类承担。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瞻前顾后,稳扎稳打,共同奋斗,生态环境定会持续好转。
B.一段时间以来,取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动漫精品层出不穷,精致细腻的视听呈现和酣畅淋漓的故事情节中承载着鲜明而强烈的民族精神。
C.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多季诗词大会,大会还请到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D.平心而论,在泥沙俱下的众多名人自传中,那些“伪名人自传",是不可以与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和王蒙先生的《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相提并论的。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________,而是有着详实的数据 支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______: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原因诸多,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巳 ,不容丝毫延宕。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长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 ,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扭转。
1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骇人听闻 触目惊心 刻不容缓 不以为然
B.危言耸听 惊心动魄 迫在眉睫 不以为然
C.危言耸听 触目惊心 迫在眉睫 不以为意
D.骇人听闻 惊心动魄 刻不容缓 不以为意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中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B.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C.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D.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B.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C.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D.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三、语言表达
14.某重点中学校报《四月风》有一个读书栏目《好书推荐》,请你在下面的书目中选取一本进行推荐,写一段该书的推荐语。不超过150字。
《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傅雷家书》《女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繁星·春水》
四、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良宵
昌耀
放逐的诗人啊
这良宵是属于你的吗
这新嫁娘的柔情蜜意的夜是属于你的吗
这在山岳、涛声和午夜钟楼流动的夜是属于你的吗
这使月光下的花苞
如小天鹅徐徐展翅的夜是属于你的吗
不,今夜没有月光,没有花朵,也没有天鹅
我的手指染着细雨和青草气息
但即使是这样的雨夜
也完全是属于你的吗
是的,全部属于我
但不要以为我的爱情已生满菌斑
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
我的须髭如同箭毛
而我的爱情却如夜色一样羞涩
啊,你自夜中与我对语的朋友
请递给我十指纤纤的你的素手
1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放逐的诗人啊/这良宵是属于你的吗”,这似是对他者的诘问,又如同喃喃自语;既点出了诗人被放逐的处境,又表现出对命运的思索。
B.“我的手指染着细雨和青草气息”,写在一个小雨霏霏的夜晚,青草散发着清香,诗人受伤的心灵被大自然拥抱着、安慰着。
C.“但不要以为我的爱情已生满菌斑/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爱情”不会因放逐而心灰意冷,诗人经历了命运的折磨,仍能在空气和阳光中获得新生。
D.本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诗,诗人所抒发的不仅是爱情的情感,也是借“爱情”表达自己对当年被流放所遭遇苦难经历的回忆与哭诉。
1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今夜没有月光,没有花朵,也没有天鹅”,一连用了四个否定词,对浪漫的想象进行了否定,再次暗示了自己身处困境的遭遇。
B.“也完全是属于你的吗/是的,全部属于我”,对白是本诗的主要形式,诗人面对“朋友”的又一次提问,给出了更坚定更豪迈的回答。
C.“我的须髭如同箭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以华丽清新的笔调,表达了诗人不屈服于命运的刚毅情怀。
D.“请递给我十指纤纤的你的素手”,化用古诗中的“纤纤擢素手”,这既是诗人对爱情的真挚与渴望,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更高呼求。
17.本诗在抒情时,多次进行诗人和“朋友”之间的人称变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8.本诗在网上的通行版本中,没有“这在山岳、涛声和午夜钟楼流动的夜是属于你的吗/这使月光下的花苞/如小天鹅徐徐展翅的夜是属于你的吗”三句。你认为这三句话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吗?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看法。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练习:第1单元*峨日朵雪峰之侧/昌耀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跃入(yuè) 闷葫芦(mèn) 各奔东西(bēn)
B.棕色(cōng) 黑魆魆(xū) 喁喁私语(yú)
C.渗出(shèn) 随大溜(liù) 诘屈聱牙(jí)
D.揳入(xiē) 挠痒痒(láo) 抛头露面(lù)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平时要善于积累,同时要结合词义、词性、汉字“六书”等相关知识及技巧进行辨析。题干要求选择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项,“各奔东西”中的“奔”读(bèn);
B项,“棕色”中的“棕”读(zōng);
D项,“挠痒痒”中的“挠”读(náo)。
故选C。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一本本好书,就如同跟一位位智者、贤者交流。阅读它们,就好像是在聆听教诲或是在促膝谈心。阅读,是现代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日常的、主要的渠道。______,领略到彼岸花开的盛景。
①因此有“读一批书”“读透一本书”的不同阅读方式。
②有时要同时读几本相关联的书。
③“读透一本书”,就是从“原意”而“思”而到达“意义”的彼岸。
④但有时阅读是翻阅式或跳读式。
⑤读一批书,就是同时阅读内容相似、相关联的一批书。
⑥读书,总要“时习之”,要领会原意并创获意义
A.①⑥③②④⑤ B.⑥①④②③⑤ C.⑥④②①⑤③ D.②③④①⑥⑤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衔接、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整体把握语段的话题对象和中心观点,重点抓住关联词、代词、动词、形容词等词语或冒号、分号、顿号等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确定总起句、结论句、过渡句或衔接句等,做到文从字顺,语义贯通,逻辑严密。
横线前“阅读,是现代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日常的、主要的渠道”可知,句子强调“阅读”,依据主语一致、内容相关原则,横线所填句子应以“读”“阅读”开头,故只有③⑤⑥可作为首句,故排除AD;
又因为横线后“领略到彼岸花开的盛景”写“彼岸”的内容,依据邻近原则,横线末句应含有“彼岸”内容,①到⑥句中只有③句含有此信息,故③方末尾,排除B;
故选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她五官匀称秀丽,眼稍小,但____________,仍是一张美丽的脸蛋儿。
②德才兼备固然好,可这种人不多,大多数人是____________,各有短长。
③这起案件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你不要____________。
④对于没有根据的事情不要____________,到处传播。
A.瑕瑜互见 瑕不掩瑜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B.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 信口雌黄 信口开河
C.瑕不掩瑜 瑕瑜互见 信口开河 信口雌黄
D.瑕瑜互见 瑕不掩瑜 信口开河 信口雌黄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成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成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
第一组,瑕瑜互见:比喻有缺点也有优点。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多于缺点。①句根据语境,眼虽小但仍是美丽的脸蛋,可知应用“瑕不掩瑜”。②句根据语境,强调“各有短长”,可知应用“瑕瑜互见”。
第二组,信口开河:指随口乱说一气。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随口乱说。两者都指随口乱说,都含贬义。“信口雌黄”侧重不顾事实;“信口开河”侧重缺乏根据。③句根据原文“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可知应用“信口雌黄”。 ④句根据原文“没有根据的事情”可知,应用“信口开河”。
故选B。
4.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题目:对上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土地执着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诗句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中“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答案】D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我爱这土地》的“意”是对土地的卷恋与挚爱。由此,诗人选取了四个“象”:土地、河流、风和黎明。“意”和“象”连接的媒介便是“鸟”,即诗人自己,“假如我是一只鸟”“——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等诗句都证明了这一点。因此,D项说“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错误。
故选D。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昌耀处于叛逆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可谓强烈;但是其出走,不会没有时代风气的推波助澜。
B.在一年一度的苹果产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振振有词地介绍了苹果新品的各项实用功能,对苹果产品的销售业绩作出了乐观的展望。
C.我国几十年的工业发展造就了较长时间的经济快速增长,但也对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很多地方出现了白山黑水,人居状态堪忧。
D.每年春节,中国各地赶回家过年的人们涌向各个车站和机场,回到家里陪伴家人的心情归心似箭,成为世界上的独特风景。
【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掌握词语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本题要求选择“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A项,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使用正确。
B项,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含贬义。不合苹果公司发布会CEO发言这个语境,应排除。
C项,白山黑水: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中国东北地区。语境说环境破坏造成很多地方“白山黑水”属于望文生义。
D项,归心似箭: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与句中的“心情”语义重复。
故选A。
6.下列诗句与作品、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你好呵,欢乐的精灵!——《红烛》——闻一多
B.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致云雀》——郭沫若
C.我的指关节铆钉一样楔入巨石的罅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昌耀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答案】D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做此题时,要求考生在调动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要放开眼界,多去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和中外文化常识,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A项,“你好呵,欢乐的精灵!”是雪莱《致云雀》中的句子;
B项, 《致云雀》应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C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应为“《峨日朵雪峰之侧》”。
故选D。
7.下列对课文《红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人欣羡的红烛中去。
B.诗人用了整整七个诗节来抒写他对红烛的感受。从总体上看,他主要抓住了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
C.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
D.“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神的总结,又是诗人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
【答案】D
【详解】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题前要通读材料,读懂材料内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充分理解。然后将选项内容和原文逐一比照分析。
D项,“又是诗人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错误,应该是“又是诗人在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中陡然扬起的昂奋之情”。
故选D。
8.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开辟鸿蒙,人类之初,亚欧大陆流传着许多想象奇特的神话传说。稍加比较可以看出,西方神话里的每一个神都有其______,而中国神话里的各路神仙各有不同甚至自相矛盾。当然,很多神话传说已经______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了,但是今天的人们依然能够从东西方各种神话传说之间寻找出______的联系。
A.一脉相承 淹没 千丝万缕
B.来龙去脉 湮没 千丝万缕
C.一脉相承 湮没 盘根错节
D.来龙去脉 淹没 盘根错节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平时多积累词语成语,多练习辨析近义词和成语。辨析时从适用对象、褒贬情感、结构搭配、语意轻重、范围大小等角度进行判定。
“一脉相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来龙去脉”,山形地势像龙一样连贯着。本是迷信的人讲风水的话,后来比喻人、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文中比较中西方神话里的神仙,对比“中国神话里的各路神仙各有不同甚至自相矛盾”可知,句意指西方各神仙的来历的前因后果,故用“来龙去脉”更好,故排除AC;
“淹没”指被水覆盖或洪水泛滥洪水淹没了城镇,用于具体实际的事物;“湮没”指埋没、清除,多用于抽象事物。文中指很多神话传说消失在“滚滚历史长河”,故用“淹没”,故排除AD;
“千丝万缕”形容一根又一根,数也数不清。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盘根错节”,树根盘绕,枝节交错。比喻事情复杂,纠缠不清。句中指寻找出“东西方各种神话传说之间”的各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故用“千丝万缕”,故排除CD。
故选B。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互联网时代呼啸而至,传统书店一方面因经营的“戏路”太窄而举步维艰,另一方面线上书店用多种方式经营得风生水起。
B.如何让农耕文化的菁华成为构建新时代农村文明的底色,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C.艺术评论,特别是对一些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评论,由于人们的视角不同,往往通过争论能发展和提高文艺理论。
D.地球是一个家,无论哪一种生命灭绝,对地球都是伤害。一旦生态被人类破坏,所有不好的恶果最后也将由人类承担。
【答案】B
【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A项,语序不当,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时,关联词语应放到主语前面,即将“一方面”提到“传统书店”前。
C项,“提高文艺理论”搭配不当。
D项,“不好的恶果”中“不好”和“恶”表意重复。
故选B。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瞻前顾后,稳扎稳打,共同奋斗,生态环境定会持续好转。
B.一段时间以来,取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动漫精品层出不穷,精致细腻的视听呈现和酣畅淋漓的故事情节中承载着鲜明而强烈的民族精神。
C.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多季诗词大会,大会还请到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D.平心而论,在泥沙俱下的众多名人自传中,那些“伪名人自传",是不可以与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和王蒙先生的《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相提并论的。
【答案】C
【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与运用能力。此类题目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然后做出判断。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语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自相矛盾。
A项,“瞻前顾后”指看看前面再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以前考虑周密谨慎,也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句中指前后看看,考虑周密,使用正确。
B项,“酣畅淋漓”形容非常畅快,也指文艺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或抒发感情很充分。句中用来形容故事情节,使用正确。
C项,“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望文生义,且褒贬失当,使用不恰当。
D项,“泥沙俱下”指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句中用来形容时下的名人自传,使用恰当。
故选C。
二、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________,而是有着详实的数据 支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______: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原因诸多,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巳 ,不容丝毫延宕。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长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 ,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扭转。
1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骇人听闻 触目惊心 刻不容缓 不以为然
B.危言耸听 惊心动魄 迫在眉睫 不以为然
C.危言耸听 触目惊心 迫在眉睫 不以为意
D.骇人听闻 惊心动魄 刻不容缓 不以为意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中修改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B.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C.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D.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B.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
C.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甚至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D.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
【答案】
11.C
12.D
13.D
【解析】
11.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能力。
第一组,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不符合语境。危言耸听: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结合“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分析,选用“危言耸听”。
第二组,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结合“《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分析,选用“触目惊心”。
第三组,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结合“不容丝毫延宕”分析,选用“迫在眉睫”。
第四组,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结合“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分析可知,选用“不以为意”。
故选C。
12.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结构混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错,“根据”和“显示”句式杂糅,要一个;
B项,结构混乱,“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 错,“根据”和“显示”句式杂糅,要一个。不合逻辑,“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错,“至少”“多”矛盾;
C项,不合逻辑,“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错,“至少”“多”矛盾;
故选D。
13.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首先,“‘关’上”“蒙了尘”两者应该是选择关系,排除B项和C项;其次,“美丽未来”“拥有出彩人生”之间,“精彩人生”应该在后,更符合语境内容,排除A项。
故选D。
三、语言表达
14.某重点中学校报《四月风》有一个读书栏目《好书推荐》,请你在下面的书目中选取一本进行推荐,写一段该书的推荐语。不超过150字。
《论语》《三国演义》《红楼梦》《傅雷家书》《女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繁星·春水》
【答案】我推荐《傅雷家书》。本书主要收集了傅雷写给在国外求学的儿子傅聪的书信。这些书信谈及文学、艺术、人生等很多问题,能够给人启迪。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该书感情纯真、质朴,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读之令人动容。
【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给某一本名著写一段推荐语,目的是让读者对此书有所了解。作答时需要先明确是哪一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有哪些看点。然后叙写阅读此书的心得体会,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令看到的人受到感染。
如推荐《傅雷家书》,就要先讲述本书的主要内容:收集了傅雷写给在国外求学的儿子傅聪的书信。再写出这本书的特点:这些书信谈及文学、艺术、人生等很多问题,能够给人启迪。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然后叙写阅读《傅雷家书》的心得体会:该书感情纯真、质朴,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读之令人动容。
如推荐《简·爱》,先讲述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记叙了简·爱受尽磨难却始终乐观阳光,寻求尊严和平等、自由,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再写出这本书的特点:它反映了一个平凡心灵的坦诚倾诉的呼号和责难,表达了一个小写的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的渴望。最后谈谈阅读体会:它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爱与恨的世界,它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返璞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四、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良宵
昌耀
放逐的诗人啊
这良宵是属于你的吗
这新嫁娘的柔情蜜意的夜是属于你的吗
这在山岳、涛声和午夜钟楼流动的夜是属于你的吗
这使月光下的花苞
如小天鹅徐徐展翅的夜是属于你的吗
不,今夜没有月光,没有花朵,也没有天鹅
我的手指染着细雨和青草气息
但即使是这样的雨夜
也完全是属于你的吗
是的,全部属于我
但不要以为我的爱情已生满菌斑
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
我的须髭如同箭毛
而我的爱情却如夜色一样羞涩
啊,你自夜中与我对语的朋友
请递给我十指纤纤的你的素手
1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放逐的诗人啊/这良宵是属于你的吗”,这似是对他者的诘问,又如同喃喃自语;既点出了诗人被放逐的处境,又表现出对命运的思索。
B.“我的手指染着细雨和青草气息”,写在一个小雨霏霏的夜晚,青草散发着清香,诗人受伤的心灵被大自然拥抱着、安慰着。
C.“但不要以为我的爱情已生满菌斑/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爱情”不会因放逐而心灰意冷,诗人经历了命运的折磨,仍能在空气和阳光中获得新生。
D.本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诗,诗人所抒发的不仅是爱情的情感,也是借“爱情”表达自己对当年被流放所遭遇苦难经历的回忆与哭诉。
16.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今夜没有月光,没有花朵,也没有天鹅”,一连用了四个否定词,对浪漫的想象进行了否定,再次暗示了自己身处困境的遭遇。
B.“也完全是属于你的吗/是的,全部属于我”,对白是本诗的主要形式,诗人面对“朋友”的又一次提问,给出了更坚定更豪迈的回答。
C.“我的须髭如同箭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以华丽清新的笔调,表达了诗人不屈服于命运的刚毅情怀。
D.“请递给我十指纤纤的你的素手”,化用古诗中的“纤纤擢素手”,这既是诗人对爱情的真挚与渴望,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更高呼求。
17.本诗在抒情时,多次进行诗人和“朋友”之间的人称变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8.本诗在网上的通行版本中,没有“这在山岳、涛声和午夜钟楼流动的夜是属于你的吗/这使月光下的花苞/如小天鹅徐徐展翅的夜是属于你的吗”三句。你认为这三句话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吗?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5.D
16.C
17.①诗歌多次进行人称变换,让对白在诗人和“朋友”之间自然展开,使行文富有变化;②便于自由地抒发内心情感,更好地感染读者;③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使得诗歌变得多元而充满矛盾。
18.观点一:有必要。①这三句话与诗歌第三句所写都是“良宵”的组成部分,起到呼应标题的作用,而且这三句话与下文之间的过渡也更加自然;②突出了想象中良宵的浪漫美好,与放逐的诗人受伤的心灵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正是通过这种美好的想象来抚慰自己痛苦、孤独的灵魂。
观点二:没有必要。①这三句话放在“朋友”前面问出的两个问题之后,显得铺排过多,有刻意刻画、过度修饰之嫌;②如果删去这三句话,诗人与“朋友”之间的问答更简短有力,情感的变化起伏也更加跌宕,这既符合昌耀诗歌“崇高苍劲”的风格,也有利于抒发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
【解析】
15.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表达自己对当年被流放所遭遇的苦难经历的回忆与哭诉”表述错误,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是由放逐生涯对爱情的渴望,到面对困境时刚毅不屈、不甘沉沦,最后转向了对自己命运的更高呼求。
故选D。
16.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浏览四个选项,把握选项考查的具体方向,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辨析正误。
C项,“以华丽清新的笔调”表述错误,昌耀的诗歌笔调大多是沉雄遒劲、苍劲姿纵的,具有“新古典”性质和青铜般色调。
故选C。
17.
本题考查分析现代诗歌中叙述人称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先理解人称的种类以及每种人称的特点或者效果,然后结合人称指代的对象分析效果。从本诗来看,诗人在抒情时,多次进行诗人和“朋友”之间的人称变换,在使用“诗人”自己的视角,即第一人称时,如“我的手指染着细雨和青草气息”“是的,全部属于我/但不要以为我的爱情已生满菌斑/我从空气摄取养料,经由阳光提取钙质/我的须髭如同箭毛/而我的爱情却如夜色一样羞涩”,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增强对读者的感染力;在使用“朋友”的视角,即第二人称时,如“放逐的诗人啊/这良宵是属于你的吗/这新嫁娘的柔情蜜意的夜是属于你的吗/这在山岳、涛声和午夜钟楼流动的夜是属于你的吗”,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在两个人称的转换中,如“但即使是这样的雨夜/也完全是属于你的吗/是的,全部属于我”“啊,你自夜中与我对语的朋友/请递给我十指纤纤的你的素手”有利于增强文章的层次感,使行文充满变化,使得内容和情感更加丰富多元,也便于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
18.
本题考查对诗句作用的理解以及对现代诗歌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需要理解设题句子的意思,分析这几句话与其他内容之间的关联,以此分析这三句话是否有必要存在。本题问的是“本诗在网上的通行版本中,没有‘这在山岳、涛声和午夜钟楼流动的夜是属于你的吗/这使月光下的花苞/如小天鹅徐徐展翅的夜是属于你的吗’三句。你认为这三句话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吗?请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看法”。如认为“有必要”,前三句在内容上,写的都是“良宵”的相关内容,突出作者想象中的浪漫美好;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想象中“良宵”的浪漫美好的喜爱、赞美之情;在结构上,呼应了标题,起到点题的作用,而且引出下文,衔接自然;在手法上,“良宵”的美好与前文“放逐的诗人”形成对比,突出作者的痛苦、孤独,借“良宵”来得以安慰、抚慰。如认为“没有必要”,前三句在内容上,同前文内容有交叉重复的地方,如“月光下的花苞”和“这新嫁娘的柔情蜜意的夜”,显得臃肿、刻意;在情感上,如果删去这三句,则使后文的回答“不,今夜没有月光,没有花朵,也没有天鹅”更加直接、简洁,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强,更便于抒发作者的感情;在结构上,使前后的描写不够简洁,使诗句变得略显单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