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少年中国说(节选) 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少年中国说(节选) 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18 13:18:08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2
0
2
1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上册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第2课时
不负韶华知且行
方法解读
背读法
背读法,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加深理解。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品析探究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品析探究
排比
句意步步推进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品析探究
品析探究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七种事物
七个场景
作者为什么选这七种事物?
品析探究
因为这七种事物象征着少年中国。
品析探究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象征手法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刚刚升起的太阳
品析探究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黄河从地下涌出
品析探究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潜伏的东方巨龙
品析探究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崭露头角的小老虎
品析探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尝试着飞翔的鹰隼
品析探究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刚开始孕育蓓蕾的奇花
品析探究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出来
品析探究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头顶着苍天,脚踏着黄土大地。
品析探究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她有几千年的文明历史,有无限广阔的疆域。
品析探究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她的前途像大海那样无边无际,未来的日子很长很长。
品析探究
作者用了这一连串的象征,目的是什么?
品析探究
作者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昂扬奋发的朝气,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少年中国、赞美中国少年吧!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品析探究
背景资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八国联军阴谋瓜分中国,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一盘散沙”。
背景资料
智慧组:
搜索原文
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梁启超等人想通过政治改良的方法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
背景资料
锦囊组:
关注活动
戊戌变法
这篇文章发表于1900年《清议报》。
背景资料
齐心组:
报刊图片
背景资料
国家记忆:
时局图
深入探究
作者心目中那壮美的少年中国,在那风雨如磐、危机四伏的年代,靠谁来实现呢?
中国少年
深入探究
从清末的被肆意蹂躏到现在的蒸蒸日上,是无数的少年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
拓展延伸
同学们,请你们记住,一个个为实现强国梦而奋斗的名字!
他们是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邓稼先、袁隆平……
拓展延伸
......
孙中山
毛泽东
周恩来
邓小平
邓稼先
袁隆平
祖国的强大,为中国少年提供强大的后盾。
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拓展延伸
国智则少年智,国富则少年富,国强则少年强,国独立则少年独立,国自由则少年自由,国进步则少年进步,国胜于欧洲则少年胜于欧洲,国雄于地球则少年雄于地球。
拓展延伸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拓展延伸
搜集为实现强国梦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手抄报。
观赏纪录片《九零后》,写一段观后感。
布置作业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第2课时
不负韶华知且行不负韶华知且行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以史为鉴,激发当代少年奋发有为。
教学目标
理清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辩证关系。(重点)
2、体会作者对少年中国充满信心、对中国少年寄予厚望的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
板块一:温故知新 揭示象征
(一)名句导入
师:“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
(二)总结方法
背读法
(三)品析探究
1.回味造势
2.背诵第1段
3.探究第1段
师:排比句式,句意层层递进。
(四)揭示象征
1.背诵第2段
2.探究第 2 段
师:品读这几个字——初,出,潜,乳,试,初,发。
3.总结第 2 段
师:用这一连串的事物来象征少年中国未来的光辉前景,目的是?
生 :意在表达对少年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
4.探究第 3 段
师:作者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少年中国、赞美中国少年吧!
(师生齐读第 3 段)
板块二:知人论世 古为今用
(一)课前搜集
师:“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
(二)课中汇报
1.智慧组
生 :在原文的开篇有这样一句话:“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
师:通过查找《少年中国说》全文,了解背景。智慧组的成员可真善于学习!
2.锦囊组
生 :深圳图书馆曾举办过读剧《戊戌变法》,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梁启超等人想通过政治改良的方法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
师:通过关注相关活动,了解背景资料。锦囊组的方法很独特。
3.齐心组
生 :《清议报》图片资料显示,这篇文章发表于 1900 年。为了驳斥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梁启超奋笔疾书,写下了《少年中国说》。
师:对于年代久远的时代背景,齐心组搜集报刊图片,也是一种好方法!
(四)课中小结
1.观视频
2.齐诵读
(五)古为今用
1.引出少年
师:振兴中国的责任在中国少年。同学们,请你们记住,一个个为实现强国梦而奋斗的名字!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理清关系
师: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所以——
(师)国智则少年智,(生)国富则少年富,(师)国强则少年强,(生)国独立则少年独立......
作业设计
1、搜集为实现强国梦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
2、课后观赏纪录片《九零后》。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