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尖子生课时同步练习 (学生版)
一、选择题
1.(2021年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③ 台儿庄战役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④ 武汉会战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A.① B.② C.③ D.④
2.(2021年湖南怀化中考真题)电影《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这场战役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2021年重庆中考真题A卷)1943年,罗斯福总统在《致重庆市民的纪念状》卷轴中写到:余谨代表敝国人民向重庆市敬赠斯轴,以表吾人钦佩该市英勇之男女市民。这表明罗斯福
A.支持重庆人民的反特抗暴 B.赞颂重庆市民的抗日斗争
C.努力推动中美的文化交流 D.祝贺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4.(2021年湖南常德中考真题)一位英国的记者在《泰晤士报》中写到:“这是1941年12月份以来同盟军唯一的决定性胜利”,还有人评价“这场战争的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台儿庄战争的意义,其指挥官薛岳将军更是因为这场战争得到了日本人的尊重,也得到了国民党派人士的尊重”。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5.(2021·四川广安市·八年级期末)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A.武汉会战 B.长沙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6.(2021·广东深圳市·八年级期末)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7.(2021·安徽淮南市·八年级期末)“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八十多年前的武汉会战,打破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使抗日战争发生了关键性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指的是抗战
A.进入防御阶段 B.进入相持阶段
C.进入反攻阶段 D.进入胜利阶段
8.(2021·山东聊城市·八年级期末)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则报道记述的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太原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9.(2021·安徽六安市·八年级期末)抗战老兵杨再和老人回忆一次战役时说:“命我军赶赴徐州听命。车抵徐州车站,五战区长官李宗仁派车来接……部分行至车辐山下车,我师王铭章旅失去联络,……遭遇敌军伏击,伤亡颇大。”该战役的重要意义是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亡华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
C.标志着日军速亡中国战略的破产,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提高了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威望,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0.(2021·山东临沂市·八年级期末)下图所示战役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车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该战役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是
A.蒋介石 B.张自忠 C.李宗仁 D.彭德怀
11.(2021·山东潍坊市·八年级期末)《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这个“辉煌战果”
A.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粉碎了日军封锁根据地的囚笼政策
C.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D.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2.(2021年苏州中考真题)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3.(2020年重庆B)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下列图片所示民族英雄,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是
A. B.
C. D.
14.(2020年贵州遵义)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历时4个月之久,它的重要意义是
A.彻底破灭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B.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15.(2020年广西贺州)1938年6 9月,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中国配置兵力约100万,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由此可见,武汉会战体现了中国战场
A.正面战场第一次大会战的战况
B.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作战特点
C.迅速进入抗日战争大反攻阶段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2、材料题
16.(2020·安徽初三其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如下图
(1)材料一中辛亥革命的首义地点是______,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是______。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目标。
材料二
这次会战虽以放弃武汉告终,但使日军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不仅如此,会战有力地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和战略资源支援当时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在张鼓峰的战役,最终使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进攻苏联的所谓“北进”计划,这对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人民网
(2)材料二中的“这次会战”指的是哪次战役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这次会战”的影响。
材料三
2020年2月2日上午,空军8架运输机相继从沈阳、兰州、广州和南京飞抵武汉天河机场,驰援湖北抗击疫情。据悉,8架飞机共运输795名医疗人员、58吨物资,第一架飞机于8时55分顺利降落。
——人民网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一批批“英雄”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17.(2020年湖南益阳)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壮士弯弓射大雕,挥戈跃马灭前朝。武昌城头旌旗展,烽火神州遍地烧。
——摘自柳库《七绝·壮举》
材料三 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在与日军主力部队相持近四个月后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4)上述发生在武汉的历史事件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尖子生课时同步练习 (教师版)
一、选择题
1.(2021年四川南充中考真题)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①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②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③ 台儿庄战役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④ 武汉会战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发生在七七事变后的1937年8月—1937年11月,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故②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选项B符合题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改变了国际上对中国抗战前途的悲观看法;故①③④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故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2.(2021年湖南怀化中考真题)电影《八佰》的故事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役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这场战役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答案】A
【详解】1937 年 8 月 13 日日军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11 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此战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故A符合题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1937年9月,排除B;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是武汉会战的结束,排除C;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的是七七事变,排除D。故选A。
3.(2021年重庆中考真题A卷)1943年,罗斯福总统在《致重庆市民的纪念状》卷轴中写到:余谨代表敝国人民向重庆市敬赠斯轴,以表吾人钦佩该市英勇之男女市民。这表明罗斯福
A.支持重庆人民的反特抗暴 B.赞颂重庆市民的抗日斗争
C.努力推动中美的文化交流 D.祝贺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答案】B
【详解】1943年,罗斯福总统向重庆市民赠送《致重庆市民的纪念状》卷轴,以表达钦佩之情。这表明罗斯福赞颂重庆市民的抗日斗争,故B正确;1945年2月20日“胡世合惨案”导致重庆人民的反特抗暴以反击国民党独裁统治,故A错误;材料不是强调中美的文化交流,故C错误;此时日本还未投降,故D错误。
4.(2021年湖南常德中考真题)一位英国的记者在《泰晤士报》中写到:“这是1941年12月份以来同盟军唯一的决定性胜利”,还有人评价“这场战争的意义丝毫不逊色于台儿庄战争的意义,其指挥官薛岳将军更是因为这场战争得到了日本人的尊重,也得到了国民党派人士的尊重”。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扬言要到长沙过新年。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搏杀下,日军伤亡惨重,被迫突围北撤。中国军队发起全线反击,歼灭大批日军,获得会战胜利。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因此,材料中的“战争”是指第三次长沙会战,故D项正确;淞沪会战爆发于1937年,徐州会战爆发于1938年,武汉会战爆发于1938年,均与题干“1941年12月”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
5.(2021·四川广安市·八年级期末)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A.武汉会战 B.长沙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台儿庄战役由李宗仁、白崇禧将领指挥,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D项正确;ABC项与“李宗仁”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6.(2021·广东深圳市·八年级期末)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信息可知此次战役指的是淞沪会战,1937年8到11月的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A符合题意;太原会战和徐州会战的时间晚于淞沪会战,排除BC;武汉会战发生在1938年,排除D。故选A。
7.(2021·安徽淮南市·八年级期末)“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八十多年前的武汉会战,打破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使抗日战争发生了关键性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指的是抗战
A.进入防御阶段 B.进入相持阶段
C.进入反攻阶段 D.进入胜利阶段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项。故选B。
8.(2021·山东聊城市·八年级期末)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则报道记述的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太原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1937年11月”“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等信息,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A正确;徐州会战发生在1938年,B排除;太原会战是1937年9月至11月以山西为中心的华北战场,C排除;第三次长沙会战发生在1941年12月,D排除;故选A。
9.(2021·安徽六安市·八年级期末)抗战老兵杨再和老人回忆一次战役时说:“命我军赶赴徐州听命。车抵徐州车站,五战区长官李宗仁派车来接……部分行至车辐山下车,我师王铭章旅失去联络,……遭遇敌军伏击,伤亡颇大。”该战役的重要意义是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亡华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B.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
C.标志着日军速亡中国战略的破产,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D.提高了八路军和共产党的威望,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答案】B
【详解】根据“抗战老兵”、“徐州”、“李宗仁”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台儿庄战役,这场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仗,故选B;A项是淞沪会战的影响,C项是武汉会战的影响,D项是百团大战的影响,排除ACD。
10.(2021·山东临沂市·八年级期末)下图所示战役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车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该战役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是
A.蒋介石 B.张自忠 C.李宗仁 D.彭德怀
【答案】C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台儿庄”、“中国军队第五战区驻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台儿庄展开激战,后日军被迫撤退。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故选项C符合题意;蒋介石是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张自忠是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彭德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1.(2021·山东潍坊市·八年级期末)《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这个“辉煌战果”
A.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粉碎了日军封锁根据地的囚笼政策
C.是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D.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答案】C
【详解】依据“《李宗仁回忆录》”“台儿庄”可知与台儿庄战役有关。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歼敌一万多人,取得了自抗战开始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故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C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是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A排除;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封锁根据地的囚笼政策,B排除;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D排除。故选择C。
12.(2021年苏州中考真题)1942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对某次会战发表社论指出,“它配合了友邦作战,使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香港陷落、马尼拉失守、马来亚危急之际,有着中国战场的胜利,以鼓舞友邦,以打击敌人。”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D
【详解】1941 年 12 月,国民政府组织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故D符合题意;A是1937年8月,排除;B是1938年4月,排除;C是1938年10月,排除。故选D。
13.(2020年重庆B)英雄是民族的脊梁。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女以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下列图片所示民族英雄,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C正确;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在东北牺牲。A错误;赵登禹是卢沟桥战役中牺牲的,B错误;“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D错误。综上故选C。
14.(2020年贵州遵义)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历时4个月之久,它的重要意义是
A.彻底破灭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
B.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
C.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期间,1938年6月—10月,日军进攻武汉。中国军队在武汉保卫战中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打击敌人。武汉会战历经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是平型关大捷,排除;C项是淞沪会战,排除;D项是台儿庄战役,排除。故选A。
15.(2020年广西贺州)1938年6 9月,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中国配置兵力约100万,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由此可见,武汉会战体现了中国战场
A.正面战场第一次大会战的战况
B.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作战特点
C.迅速进入抗日战争大反攻阶段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中国配置兵力约100万,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信息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D。
2、材料题
16.(2020·安徽初三其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如下图
(1)材料一中辛亥革命的首义地点是______,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是______。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目标。
材料二
这次会战虽以放弃武汉告终,但使日军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不仅如此,会战有力地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和战略资源支援当时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在张鼓峰的战役,最终使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进攻苏联的所谓“北进”计划,这对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人民网
(2)材料二中的“这次会战”指的是哪次战役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这次会战”的影响。
材料三
2020年2月2日上午,空军8架运输机相继从沈阳、兰州、广州和南京飞抵武汉天河机场,驰援湖北抗击疫情。据悉,8架飞机共运输795名医疗人员、58吨物资,第一架飞机于8时55分顺利降落。
——人民网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一批批“英雄”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答案】(1)A、B。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武汉会战。使日本速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牵制日本陆军主力,迫使日本放弃了“北进”计划。
(3)忧国忧民、众志成城、不怕牺牲、英勇无畏、无私奉献、守望相助等等。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首义地点是湖北武昌,位于图中A处;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是南京,位于图中B处;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依据材料二“这次会战虽以放弃武汉告终,但使日军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不仅如此,会战有力地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和战略资源支援当时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在张鼓峰的战役,最终使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进攻苏联的所谓‘北进’计划,这对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知,“这次会战”指的是武汉会战。武汉会战使日本速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牵制日本陆军主力,迫使日本放弃了“北进”计划。
(3)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历史上爱国志士孙中山等人发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战以及当下举国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一批批“英雄”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忧国忧民、众志成城、不怕牺牲、英勇无畏、无私奉献,守望相助等优秀的品质。
17.(2020年湖南益阳)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壮士弯弓射大雕,挥戈跃马灭前朝。武昌城头旌旗展,烽火神州遍地烧。
——摘自柳库《七绝·壮举》
材料三 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在与日军主力部队相持近四个月后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4)上述发生在武汉的历史事件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答案】(1)特点:规模大;获利丰;支持军用企业发展。作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起到诱导作用,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抵制作用,推动我国近代化进程。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3)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武汉会战使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阶段开始转向战略相持阶段。
(4)爱国主义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勤勉奋斗的精神。
【解析】
(1)关于“特点”,由材料“布机一千张,雇佣工人2500人”,可得出规模大;由材料“获利甚厚”,可得出获利丰;结合所学,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是要弥补军用企业资金不足问题,支持军用企业发展。关于“作用”,可以从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诱导作用、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抵制作用和促进中国近代化等角度归纳。
(2)由材料“挥戈跃马灭前朝。武昌城头旌旗展,烽火神州遍地烧”反映了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可知指辛亥革命。结合所学,可以从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等角度归纳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3)由材料“。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可得出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由材料“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可得出武汉会战使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阶段开始转向战略相持阶段。
(4)近代时期武汉为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首先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武昌首义和洋务运动的大手笔行动体现了开拓创新精神,从武汉会战的经历来看体现了勤勉奋斗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