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八年级尖子生课时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八年级尖子生课时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18 09:54: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尖子生课时同步练习 (学生版)
一、选择题
1.(2021年吉林中考真题)“八路军进入山西后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2.(2021年扬州中考真题)创作于1938年的歌曲《在太行山上》(节选):“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把他在哪里灭亡!”关于歌曲所描述的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A.体现工农群众支持红军抵抗入侵的家国情怀
B.世界人民的支持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使中国人民摆脱侵略实现了彻底的民族独立
3.(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观察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解放区的自卫反击战
4.(2021·广西玉林市·八年级期末)1937年至1944年夏, 八路军、新四军以不足全中国抗日兵力6.7%的力量,抗击了45.9%的侵华日军,毙伤了110万的日伪军。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B.正面战场取得了巨大胜利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初步形成 D.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5.(2021年北京中考真题)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6.(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称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窑洞中的预言”。“预言”指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抗战胜利属于中国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7.(2021年甘肃天水中考真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时间 指挥者 规模 战绩
1940年8~12月 彭德怀 路军投入105个团 毙伤日伪军25000多人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8.(2021年重庆B卷中考真题)1940年,《新华日报》报道:“××集团军总副司令朱德彭德怀,以敌机连日狂炸战时首都重庆……现特电慰重庆全体同胞,并以连日大军出击平汉正太同蒲等路之大胜利,以回答敌之残暴行……”.取得报道中“大胜利”的战役是
A.平型关伏击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9.(2021年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下图可以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A.农民积极参加工农革命军 B.大量民众不断涌入解放区
C.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形成 D.抗日根据地力量快速发展
10.(2021年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爱国青年张楚准备奔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投身革命事业,他的目的地是
A.广州 B.延安 C.重庆 D.南京
11.(2021年广州市中考真题)某班同学在历史剧表演时,使用了以下两件道具:
据此判断,该历史剧的主题可能是
A.五四风云 B.北伐凯歌 C.长征岁月 D.抗日烽火
12.(2020年四川南充)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颇多,并攻克了重要据点……”。该社评中“大规模的运动战”是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
C.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13.(2021·山西临汾市·八年级期末)八年级(1)班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他们来到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战役遗址。在考察中,同学们做了如下笔记。这些笔记印证了
①平型关战役歼敌1000多人
②平型关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③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④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⑤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A.①③ B.③⑤ C.②④ D.①④
14.(2020年四川眉山)有统计资料显示,在卫国战争中,苏军平均消耗炮弹30发、子弹1300发、手榴弹9枚和航空炸弹230公斤才毙伤一名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平均消耗3吨弹药毙伤一名日军。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平均消耗约30发子弹、7枚手榴弹毙伤一名日军。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德军的战斗力强于日军
B.八路军的抗战最为艰苦
C.苏联工业生产能力最强
D.美对二战胜利贡献最大
15.(2020年湖北荆州)1943年,画家古元创作了现实题材的美术作品《减租斗争》(又名《减租会》,见图)。作品反映的减租斗争的历史意义是
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
B.促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D.巩固壮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材料题
16.(2021年贵州铜仁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不仅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保证。
(1)请将材料一时间轴上A、B两处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写出B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所具备的条件。
A: B:
条件:
(2)材料一时间轴上“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民族抗战洪流”有哪些具体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17.(2021·广东云浮市·八年级期末)20世纪30-40年代,面对日军大举入侵,中国军民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捍卫民族尊严的铜墙铁壁,用誓死不屈的意志竖起了国家独立的风帆。重温抗战史再次感受悲壮而振奋的过去,并完成探究任务。
材料一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八路军第115师准备前往平型关一带。1937年9月23日,第115师召开了全师连以上干部动员会议。会议强调:“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担当起,也一定能够担当起这救国救民的重任!”
材料二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材料三 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显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是14年,而不是8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
材料四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觉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八路军取得了哪场战斗的胜利?指挥者是谁?
(2)材料二中“某次战役”指什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役的目标及重大影响。
(3)根据所学史实,说明材料三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观点。中共七大会议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为什么说“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对于抗日战争,你有什么看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尖子生课时同步练习 (教师版)
一、选择题
1.(2021年吉林中考真题)“八路军进入山西后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八路军在山西取得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是平型关大捷,故选A;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和第三次长沙会战都与山西的地域不符,排除BCD。
2.(2021年扬州中考真题)创作于1938年的歌曲《在太行山上》(节选):“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把他在哪里灭亡!”关于歌曲所描述的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A.体现工农群众支持红军抵抗入侵的家国情怀
B.世界人民的支持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
C.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D.使中国人民摆脱侵略实现了彻底的民族独立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创作于1938年的歌曲《在太行山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在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C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A排除;依据题干“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可知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抗日战争的支持,但是没有体现世界人民的支持,B排除;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但实现彻底民族独立的标志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D排除。故选C。
3.(2021年山东东营中考真题)观察图,图中形势形成的原因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B.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
C.敌后战场的抗战 D.解放区的自卫反击战
【答案】C
【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等抗日根据地先后建立起来。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抗战的中心,为夺取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故C正确;ABD与图片信息不符,故错误。综上故选C。
4.(2021·广西玉林市·八年级期末)1937年至1944年夏, 八路军、新四军以不足全中国抗日兵力6.7%的力量,抗击了45.9%的侵华日军,毙伤了110万的日伪军。材料表明
A.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B.正面战场取得了巨大胜利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初步形成 D.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 八路军、新四军以不足全中国抗日兵力6.7%的力量,抗击了45.9%的侵华日军,毙伤了110万的日伪军”,可见,在民族危难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大多数人民利益的代表,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彻底胜利的中流砥柱,故A符合题意;八路军、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属于敌后战场,故B不符合题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初步形成是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故C不符合题意;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2021年北京中考真题)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答案】C
【详解】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抗日斗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量出版宣传、介绍民族英雄的书籍,意在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故选C;1915年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28年东北易帜,标志北洋军阀统治已经结束,排除B;D项是1945年的重庆谈判,排除。
6.(2021年四川自贡中考真题)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称赞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窑洞中的预言”。“预言”指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抗战胜利属于中国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提出《论持久战》,就是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坚持持久的抗战,最后必然能战胜日本,所以“预言”就是抗战胜利属于中国,故选C;A是1927年八七会议内容,排除;B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写成的,排除;D是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针对国民党的言论,排除。
7.(2021年甘肃天水中考真题)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表格内容记录的是
时间 指挥者 规模 战绩
1940年8~12月 彭德怀 路军投入105个团 毙伤日伪军25000多人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0年8~12月,彭德怀率领八路军105个团,开展了百团大战,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故选C;1937年淞沪会战,1938年台儿庄战役,1937年平型关大捷,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8.(2021年重庆B卷中考真题)1940年,《新华日报》报道:“××集团军总副司令朱德彭德怀,以敌机连日狂炸战时首都重庆……现特电慰重庆全体同胞,并以连日大军出击平汉正太同蒲等路之大胜利,以回答敌之残暴行……”.取得报道中“大胜利”的战役是
A.平型关伏击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1940年”、“大军出击平汉正太同蒲等路之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胜利”的战役是百团大战。1940年,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史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军据点,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的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C正确;平型关伏击是在1937年,排除A;台儿庄战役是在1938年,排除B;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在1941年,排除D。故选C。
9.(2021年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下图可以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A.农民积极参加工农革命军 B.大量民众不断涌入解放区
C.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形成 D.抗日根据地力量快速发展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37—1940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共产党员”、“人民军队”、“根据地”、“根据地人口”等信息可知图示内容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力量的快速发展,故选D;工农革命军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解放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排除AB;材料仅能体现根据地抗日力量的发展,不能说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排除C。
10.(2021年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全民族抗战爆发后,爱国青年张楚准备奔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投身革命事业,他的目的地是
A.广州 B.延安 C.重庆 D.南京
【答案】B
【详解】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B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B。
11.(2021年广州市中考真题)某班同学在历史剧表演时,使用了以下两件道具:
据此判断,该历史剧的主题可能是
A.五四风云 B.北伐凯歌 C.长征岁月 D.抗日烽火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共产党为了更好的联合国民党抗日,把自己的部队改名为八路军和新四军,D项正确;五四风云属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时期,此时期的中共没有成立,A项排除;北伐凯歌是北伐战争时期,此时期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称为国民革命军,B项排除;长征岁月属于长征时期,此时期中共的部队被称为红军,C项排除;故选D项。
12.(2020年四川南充)1940年9月6日《大公报》社评:“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颇多,并攻克了重要据点……”。该社评中“大规模的运动战”是
A.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
C.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D.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1940年……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可知,这是1940年的百团大战,它是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故C符合题意;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故A不符合题意;武汉会战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企图破灭,故B不符合题意;台儿庄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2021·山西临汾市·八年级期末)八年级(1)班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他们来到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战役遗址。在考察中,同学们做了如下笔记。这些笔记印证了
①平型关战役歼敌1000多人
②平型关是太原的重要门户
③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④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⑤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
A.①③ B.③⑤ C.②④ D.①④
【答案】C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自秦汉以来就是京冀通往太远的重要通道”可知,平型关是太原的重要门户;根据“祝贺我军的第一个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选项②④符合题意;平型关战役歼敌1000多人在这些笔记中无法印证,排除①;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排除③;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广州、武汉以后,抗日战争进人相持阶段,排除⑤。故选C。
14.(2020年四川眉山)有统计资料显示,在卫国战争中,苏军平均消耗炮弹30发、子弹1300发、手榴弹9枚和航空炸弹230公斤才毙伤一名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平均消耗3吨弹药毙伤一名日军。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平均消耗约30发子弹、7枚手榴弹毙伤一名日军。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德军的战斗力强于日军
B.八路军的抗战最为艰苦
C.苏联工业生产能力最强
D.美对二战胜利贡献最大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苏军平均消耗炮弹30发……7枚手榴弹毙伤一名日军。”结合所学知识,在战争中,人的意志作用非常重要,不过最终还要靠物质力量。德日意法西斯被最终击败,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被反法西斯阵营的物质力量所压倒。中国的国力弱,武器落后。特别是八路军武器落后,弹药缺乏,在这种情况下,毙伤一名敌人比苏联、美国毙伤一名敌人消耗的战略物资少,说明了八路军的抗战最为艰苦。B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体现出德军的战斗力强于日军。A不符合题意;二战时期美国工业生产能力最强。C不符合题意;题干中没有体现出美对二战胜利贡献最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2020年湖北荆州)1943年,画家古元创作了现实题材的美术作品《减租斗争》(又名《减租会》,见图)。作品反映的减租斗争的历史意义是
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
B.促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D.巩固壮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在土地政策方面,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1943年,画家古元创作了现实题材的美术作品《减租斗争》(又名《减租会》,见图)。作品反映的减租斗争的历史意义是巩固壮大了敌后抗日根据地。选项D符合题意;1935年12月在北平爆发的"一二九"爱国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新高潮,A排除;1936年促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B排除;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C排除。故选D。
材料题
16.(2021年贵州铜仁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不仅是中华民族觉醒的集中表现,更是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保证。
(1)请将材料一时间轴上A、B两处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补充完整,并写出B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所具备的条件。
A: B:
条件:
(2)材料一时间轴上“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全民族抗战洪流”有哪些具体表现?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作用。
【答案】(1)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诞生);条件: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国内条件: 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④干部基础:一批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现。(国际和国内条件中任答三点即可)
(2)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3)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百团大战、地雷战、地道战等(任意两个即可)
(4)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在抗战中发挥了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作用;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时间轴上A处的时间191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五四运动。依据B处时间192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共产党成立所具备的国际条件是: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中国共产党成立所具备的国内条件是: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组织基础;一批马克思主义者的出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干部基础。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1927年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3)根据材料二的“中华儿女不分民族、阶层、党派、宗教,也不分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以至海外侨胞。都聚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汇成全民族抗战洪流。”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归纳出“全民族抗战洪流”的具体表现有:国民党组织的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组织的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地雷战、地道战等。
(4)综合提供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中发挥的作用有: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在抗战中发挥了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作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17.(2021·广东云浮市·八年级期末)20世纪30-40年代,面对日军大举入侵,中国军民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捍卫民族尊严的铜墙铁壁,用誓死不屈的意志竖起了国家独立的风帆。重温抗战史再次感受悲壮而振奋的过去,并完成探究任务。
材料一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八路军第115师准备前往平型关一带。1937年9月23日,第115师召开了全师连以上干部动员会议。会议强调:“中华民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考验!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担当起,也一定能够担当起这救国救民的重任!”
材料二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
材料三 对于抗日战争何时开始,在中共七大《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说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显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整整是14年,而不是8年。
——摘编自中国干部学习网
材料四 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宏观的视觉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八路军取得了哪场战斗的胜利?指挥者是谁?
(2)材料二中“某次战役”指什么?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役的目标及重大影响。
(3)根据所学史实,说明材料三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观点。中共七大会议确定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为什么说“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对于抗日战争,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1)平型关大捷;林彪。
(2)百团大战。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影响: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随后侵占东北三省。毛泽东思想。
(4)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解放,消除了亡国危险,摆脱了不平等条约,有利于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看法:应当不忘国耻,珍爱和平;正义必然战胜强权;日本右翼势力的种种恶行,注定要被历史所唾弃;团结起来,壮大力量,才能坚守和平正义;抵制战争,避免历史重蹈覆辙;日本应该承认侵略历史,真诚向战争受害国道歉,走和平之路,与邻国和睦共处,共同发展。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八路军第115师准备前往平型关一带。1937年9月23日,第115师召开了全师连以上干部动员会议。……”结合所学知识,1937年的八路军115是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的指挥者是师长林彪。
(2)根据材料二““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某次战役”指百团大战。根据所学知识,百团大战的主要目标是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根据所学知识,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侵略中国,随后侵占东北三省。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决绝的抗战,所以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从1931年开始的”。根据所学知识,1945年的中共七大会议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4)根据材料“……从宏观的视觉看,它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在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方面大有进展,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可得出,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解放,消除了亡国危险,摆脱了不平等条约,有利于国家主权的收复与巩固,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所以材料四说“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本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应当不忘国耻,珍爱和平;正义必然战胜强权;日本右翼势力的种种恶行,注定要被历史所唾弃;团结起来,壮大力量,才能坚守和平正义;抵制战争,避免历史重蹈覆辙;日本应该承认侵略历史,真诚向战争受害国道歉,走和平之路,与邻国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