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著名作家冯骥才到法国访问,在欢迎宴会上,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 冯骥才回答:
“人吃了猪肉就会变成猪,吃了牛肉就会变成牛吗?”
拿来主义
鲁迅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鲁迅
写作背景
本文写在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过去由于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
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
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
(1881~1936)
杂文集:
《华盖集》、《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本文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其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
关于杂文
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
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
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特点:
整体感知: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速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见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掌握下列生字的读音:
冠冕堂皇 吝啬 玄虚 蹩进
残羮冷炙 脑髓 孱头 自诩
guān miǎn sè xuán bié
gēng zhì suǐ càn xǔ
觊觎( jì yú) 麾(huī)下 伎(jì)俩
掌握下列词语:
变 故:
无缘无故:
博而不精:
自 诩:
礼尚往来:
冠冕堂皇:
孱 头:
残羹冷炙:
意外发生的情况、灾难。
自己夸耀。诩,夸耀。
懦弱无能的人。
没有任何原因或理由。
广博而不精深。
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
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烤肉
1、“拿来”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来的,是从哪一段开始阐述的?
A、闭关主义
B、送去主义
C、送来主义
D、拿来主义
课文的1——7段。作者在几段里面提到了中外文化交流上的几种做法。
那么作者是如何排除(否定)其它做法的呢?
送去主义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古董展览
绘画展览
梅博士出国
卖国主义
枪炮打开了大门
碰了一串钉子
历史源头
表现形式
实质
2,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尼 采——只是给与,不想取得——发了疯
送去主义——只想送去,不想拿来——中国永远贫穷落后 (主权丧失,经济衰竭)
举例论证
类比论证
尼采不是太阳
中国也不是
地下的煤
送来主义
送来
英国的鸦片
德国的废枪炮
美国的电影
日本的小东西
糟粕渣滓
靡靡之音
抛来:
抛给:
送来:
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抛弃或送人。一般怀有
不良动机和蔑视。
“给”,是有条件的、有目的的给予,带恶意的输出,同时含有轻视。
是“抛给” 的冠冕说法,是自我的安慰和自我的粉饰。
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
送来的实质
送去 —— 主动送去, 媚外求荣,
自欺欺人
送来 —— 被动接受, 没有选择,
大受其害
拿来 —— 主动挑选,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因为送去、送来都不好,所以只能拿来
“送去”.“送来”和“拿来”有什么不同
因果论证
破
立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3,怎么实行“拿来主义”?
有思考
有鉴别
有选择
大 宅 子
文 化 遗 产
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
文中的穷青年,对祖上阴功而来的“大宅子”,有多少种态度呢?
“怕被染污
徘徊不敢走进门”
孱头
昏蛋
废物
“勃然大怒
放一把火烧光”
“欣欣然蹩进卧室
大吸鸦片”
这三种方法的含义是什么?用“**主义”概括一下
逃避主义
虚无主义
投降主义
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
种类 表现 实质
孱头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昏蛋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斥,虚无主义
废物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 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拿来主义”者是怎样“挑选”文化遗产的?如何区别对待文化遗产中的不同内容?
概括全文的中心论点。
对外来文化和文化遗产应该实行“拿来主义”,即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剔除糟粕”,也就是毛泽东所谓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拿来主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孱头
昏蛋
废物
新人
使用
存放
毁灭
(消极逃避)
(完全否定)
(全盘接受)
(占有挑选)
(鱼翅)
(鸦片)
(烟枪和烟灯,姨太太)
反对三种态度
提出三种方式
(破)
(立)
内涵
拿来主义
破
闭关主义(惧外)
送去主义(媚外)
立
拿来主义
破
孱头 消极逃避
昏蛋 完全否定
废物 全盘接受
立
新人
占有
挑选
鱼翅 使用
鸦片 存放
烟枪烟灯 毁灭
几种“主义”汇编:
闭关主义——碰钉子(熟语,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类似的近义词:碰一鼻子灰);
送去主义——自诩(xǔ,自我夸耀,类似的近义词:自恃、自负、自视甚高、自鸣得意);
送来主义——残羹冷炙(gēng,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类似的近义词:嗟来之食);
拿来主义——运用脑髓(suǐ,有眼光、主见,类似的近义词:不卑不亢)
四、收集文中富有讽刺
意味的动词,用替换法
品其意味:
①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毕恭毕敬地“捧”,显出十足的奴性。几张画却要一路张扬地“挂”过去,表现了物品本来就少却要打肿脸充胖子的窘迫,突出了卖国主义者的丑恶嘴脸。
“发扬国光”这是引用反动派的话,用在这里是反语,“送去”是为了媚外求荣,当然不会是什么国光,而是国家民族莫大的耻辱。
②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可换成“走”或“踱”吗?
“蹩”是走路不稳的样子,形象的描绘了废物的病弱相和见了鸦片之后的情急相、贪馋相、又可憎又可怜。不能换成“走”字,“走”的外延过大,适用范围过宽,缺乏形象感;也不能换成“踱”,“踱”过于从容不迫,与废物的形象不合。
表现了作者对“废物”这一投降主义者猥琐嘴脸的讥讽。
“摔”字写出恶狠狠的样子,内心虚弱,表面凶狠,左得可怕,左得可笑,而这一切出于冒充“彻底革命”的卑劣企图,十分可憎。如换成“扔”和“丢”,都不如“摔”更具表现力,也表达不出鲁迅对“昏蛋”的深恶痛绝
③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
五、反语是鲁迅常用的幽默犀利的讽刺手法,从文中找出几句加以揣摩:
①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进步”一词是反语,因为用活人代替古董
幷不是什么进步,而是媚外求荣愈演愈烈
的一种表现。他讽刺了投降者崇洋媚外的
丑恶嘴脸。
②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褒词贬用,即反语,统治者常常以“丰富”、“大度”自诩,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拙劣的自欺欺人的伎俩,一味的送出只会造成国事日弱,文化贫乏,祸害子孙,这是掩盖他们媚外卖国实质的遁词。
这里在谈笑风生的幽默中,冷峻地嘲讽了卖国者盲目自大、自欺欺人的实质。
③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
为什么再说“送去”就不“摩登”了呢?上文有一句话,“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这是说“送去主义”盛行,正是最时髦的时候。如果反其道而行大批特批“送去主义”,不是太不合潮流了吗?但是,“送去主义”是错误,反动的东西,就可以批评。
这里作者在嘲弄自己不合时宜中,既嘲讽了“送去主义”,又给那种追逐时髦的“摩登”风尚,来个顺手一击,平淡之中见深刻。
④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
“国粹”原指我国文化的精华,用在此处实是讽刺其为糟粕,冷峻的肃穆中充满了揶揄意味。
小结本文的论证艺术:
1.举例论证(1)
2.类比论证(3)
——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比喻论证(8、9)
——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4.对比论证(8、9)
——用性质相反的事物作比较
5.因果论证(全篇)
鲁迅的文章杂文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本文语言的特点是犀利和幽默。
犀利:能够三言两语,甚至只用一句话一个词语就深刻揭示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幽默: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在论辩的文章中还显示了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
文章写作特点
①有破有立,破立结合,以立为主。
②广用比喻,生动形象。
③嬉笑怒骂,犀利幽默。
本文的语言艺术
讽刺辛辣,妙趣横生
诙谐中见讥讽,憎恶溢于言表
反语:
“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示一点进步了。”
“能够只是送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讽刺:
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地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课文总结
今天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化,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世界是如此广阔,中国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那么,作为一个青年人,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取舍?请大家联系现实谈谈今天我们是否需要拿来主义?
1.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流产品出口欧美,二流产品国内用,三流产品送中国。(本田的安全气囊问题,三菱的排气管设计缺陷问题)
2.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庄严舜哉说,中国目前流行的日本动漫作品,很多在日本市场都是不出版、不播放的,因为其中充满了暴力、色情的成分;而真正好的作品在中国却看不到。
拿来主义的现实意义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可谓丰富多彩,思想导向也是五花八门,面对外界的诱惑,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拿来主义是否已给了我们一些启发。
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对于朋友提出的建议我们是否也应该实行拿来主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还有对网络、小说、游戏等等,也都可以实行拿来主义,批判地吸收。
1、 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在美国及西欧,该产品被招回,而在中国,仅提供了一两个补丁软件。
2、 法国的电影人抵制美国大片进口。
3、 中法合资的广州雷诺公司,因生产的标致汽车国产化率太低,最终不欢而散。
4、 摩托罗拉在中国设厂,但几年下来,中国所掌握的仅是该公司硬件生产技术,核心技术却得不到。
5、 招商引资,污染企业纷纷到乡镇设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