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9)必修第三册
2.6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课后检测(解析版)
1.如图所示的电路,先将开关与a相连,然后将开关与b相连,通过灵敏电流表的电流方向 情况( )
A.先向左,再向右 B.先向右,再向左
C.一直向左 D.一直向右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个电键均闭合,且k2接a,现要使静止在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带电微粒向下运动,则应该 ①将k1断开;②将k2掷在b;③将k2掷在c;④将k3断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如图所示,因线路故障,接通S时,灯泡和均不亮,用电压表测得,,。因此可知开路处为( )
A.灯泡 B.灯泡 C.变阻器 D.不能确定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两电表均为理想电表,电源的内阻不可忽略,。开始时滑片位于图示的位置,则在滑片向上滑动的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 B.流过R的电流减小
C.两电表的示数均增大 D.电源的总功率减小
5.某学校新装了一批节能路灯,该路灯通过光控开关实现自动控制:电灯的亮度可自动随周围环境的亮度改变而改变。下图为其内部电路简化原理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t为光敏电阻(光照强度增加时,其电阻值减小)。当傍晚到来光照逐渐减弱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灯变暗,B灯变亮
B.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大
C.电源的效率变小
D.Rt上电流的变化量大于R0上电流的变化量
6.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E,电源内部存在电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C的两极板水平放置,如图乙所示为一块长、宽、厚分别为、、()的均匀的长方体导体,其中、、、为导体接线柱。当接线柱、与、连接时,闭合电键,电路达到稳定时,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板之间静止不动.若将接线柱、改为与、连接,则( )
A.导体电阻不变 B.导体两端电压减小
C.电容器所带电量增加 D.油滴向上运动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L1和L2为相同的灯泡,每个灯泡的电阻和定值电阻的阻值均为R,电压表为理想电表,S为单刀双掷开关,当开关由1位置打到2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读数将变小
B.L1亮度不变,L2将变暗
C.L1将变亮,L2将变暗
D.电源内阻的发热功率将变小
8.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2=10Ω,滑动变阻器R1的变化范围为0~30Ω,电源的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将滑片置于R1的某位置,使得,则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之比为( )
A. B. C. D.
9.如图所示电路,L为小灯泡,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上移动,则( )
A.灯L变暗 B.电压表示数变小
C.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
10.如图所示AB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灯正常发光,当开关S闭合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灯的功率变小;要使灯正常发光,滑块P应向下移动
B.电灯的功率变小;要使灯正常发光,滑块P应向上移动
C.电灯的功率变大;要使灯正常发光,滑块P应向下移动
D.电灯的功率变大;要使灯正常发光,滑块P应向上移动
11.在如图所示的闭合电路中,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两电表读数的变化是( )
A.A变大,V变大 B.A变小,V变大
C.A变大,V变小 D.A变小,V变小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是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最右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待电路稳定之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阻两端电压降低
B.电容器电荷量增加
C.电阻两端电压升高
D.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降低
13.如图所示,A和B为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在两极板间用绝缘细线悬挂一带电小球;开始时开关S闭合且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在a处,此时绝缘细线向右偏离,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电源的内阻不能忽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带正电
B.当滑动触头从a向b滑动时,细线的偏角θ变大
C.当滑动触头从a向b滑动时,电流表中有电流,方向从上向下
D.当滑动触头从a向b滑动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变大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不计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当电键闭合后,两小灯泡均能发光.在将滑动变阻器的触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L1、L2均变暗
B.小灯泡L1变亮,小灯泡L2变暗
C.电流表A的读数变小,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
D.电流表A的读数变化量与电压表V的读数变化量之比不变
15.如图所示,图中直线①表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图中曲线②表示该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为50V
B.电源的内阻为
C.电流为2.5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15Ω
D.输出功率为120W时,路端电压是50V
16.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写出路端电压U与干路电流I之间的关系式,并画出U-I图像.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回路的总电流、路端电压如何变化?通过R1、R2和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如何变化,它们两端的电压如何变化?
参考答案
1.B
【详解】
试题分析:当开关与相连时,电源给电容器充电,电流表中电流向右;当开关与相连时,电容器放电,电流表中电流向左;故电流先向右再向左,故选项B正确.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容
【名师点睛】解决本题关键了解电容器充、放电的特性,知道充电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带正电,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极板带负电.
2.C
【详解】
试题分析:①、断开K1,R1断路,电源断开,电容器放电,电压减小,粒子向下运动,故①正确;②、将k2掷在b时,电容器被断开,不会产生充放电现象,故粒子受力不变,油滴不会运动,故②错误;③、将k2掷在c时,电容器被短路,电容器放电,电压减小,粒子向下运动,故③正确;④、断开K3,电容器被断开,不会产生充放电现象,故粒子受力不变,油滴不会运动,故④错误;故选C.
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容器
【名师点睛】此题是直流电路中的含电容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看懂电路图,并能明确电路稳定后,电容器相当于断路,与之相连的电阻可看作导线处理.
3.B
【详解】
对于完好的电阻,阻值一定,电流I=0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其电压
由题
则可知:变阻器没有发生断路
则可知:灯泡没有发生断路,L2发生断路。
故选B。
4.A
【详解】
B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滑动时,外电路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电压表测得的是路端电压,因此电压表示数减小;由于总电流增大,所以两端电压增大,并联部分电压减小,流过电阻的电流减小,电流表测得的是流过的电流,电流表示数减小,流过滑动变阻器R的电流增大,故BC错误;
A.当外电阻等于内阻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已知,随着R的减小,则电源的输出功率增大,故A正确;
D.电源的总功率
由于总电流增大,所以电源的总功率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5.D
【详解】
A.光照逐渐减弱时,光敏电阻阻值增大,电路总电阻增大,故电路总电流I减小,内阻上的电压减小,路端电压
U=E﹣Ir
增大,即A灯两端电压增大,通过A灯的电流IA增大,所以A灯变亮,通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
I0=I﹣IA
减小,所以R0两端的电压
U0=I0R0
减小,B灯两端的电压
UB=U﹣I0R0
增大,B灯变亮,A错误;
B.电源电动势不变,电源内阻与外电路电阻关系不确定,故电源输出功率无法判断,所以B错误;
C.电源的效率为
η100%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路端电压U增大,电源的效率变大,C错误;
D.通过R0上电流等于通过光敏电阻Rt电流与通过灯B的电流之和,即
I0=It+IB
根据前面的分析,通过灯B的电流IB增大,故Rt上电流的变化量大于R0上电流变化量,D正确。
故选D。
6.B
【详解】
A.均匀长方体导体,当接、时
当接、时
因为所以
A错误;
BC.当接线柱、与、连接改接为、连接,电阻值减小,即外电阻减小,则外电压减小,即导体和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
电容不变,则电容器所带电量减小,C错误B正确;
D.根据
电容两端电压变小,则内部场强变小,油滴受到的电场力变小,因为与、连接时静止,则改接后,油滴向下运动,D错误。
故选B。
7.A
【详解】
开关在位置1时,外电路总电阻
电压表示数
U=E=E
同理,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
U1=U2=E
电源内阻的发热功率为
P热==
开关在位置2时,外电路总电阻
R总′=R
电压表示数
U′=E=E
灯泡L1的电压
U1′=E
L2的电压
U2′=E
电源内阻的发热功率为
P热′==
综上所述,电压表读数变小,L1亮度不变,L2将变亮,电源内阻的发热功率将变大, 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B
【详解】
根据题图,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
,
因为,所以滑动变阻器R1的、两部分的电阻分别为
,
当开关断开时,定值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R1的部分串联,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
当开关闭合时,定值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R1的部分并联再与部分串联,其中并联部分的电阻为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为
所以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之比为
故选B。
9.C
【详解】
由图可知,灯L与滑动变阻器R先并联再与R0串联,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上移动,R接入阻值变大,根据“串反并同”可知,灯L变亮,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由于不知电源内阻与外电路总电阻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电源输出功率变化情况。
故选C。
10.A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断开时,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当开关S闭合时,灯泡与电阻R并联后再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电阻的并联特点可知,灯泡与电阻R并联后的等效电阻比灯泡的电阻小,所以在滑块P不动的情况下,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根据
可知干路电流变大,在滑块P不动的情况下,根据
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灯泡与电阻R并联部分的电压变小,所以根据
可知电灯的功率变小,要使灯正常发光,即灯泡的实际电压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所以滑块P应向下移动,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1.C
【详解】
滑片P向左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总电流
知A变大,根据
可知V变小。
故选C。
12.B
【详解】
A.在电路稳定时,电容器所在支路无电流,则两端电压仍为零,A错误;
B.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则电路总电流减小,则电源分压减小,故路端电压增大,由
可知,路端电压增大,C不变,则电容器C电荷量增加,B正确;
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则电路总电流减小,由
电流减小,则电阻两端电压降低,C错误;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则电路总电流减小,则电源分压减小,故路端电压增大,又电阻两端电压降低,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升高,D错误。
故选B。
13.AC
【详解】
A.由图,A板带正电,B带负电,电容器内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细线向右偏,电场力向右,则小球带正电,故A正确;
B.滑动头向右移动时,R变小,外电路总电阻变小,总电流变大,路端电压
变小,电容器电压变小,细线偏角变小,故B错误;
C.滑动头向右移动时,电容器电压变小,电容器放电,因A板带正电,则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向下,故C正确;
D.在滑片由a向b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但是由于不知道外电路电阻与电源内阻的关系,则不能判断电源输出功率变化情况,选项D错误。
故选AC。
14.BCD
【详解】
AB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滑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与灯并联的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电流表读数变小,变暗,电源的内电压减小,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路端电压增大,电压表V的读数变大,路端电压增大,而灯电压减小,所以灯的电压增大,灯变亮,故BC正确,A错误;
D.电压表的变化量与电流表的变化量的比值为电源的内阻,电源的内阻不变,故D正确.
故选BCD。
15.AC
【详解】
A.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压的输出电压
对照U-I图象,当I=0时
故A正确;
B.U-I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电阻,故
故B错误;
C.电流为2.5A时,对照U-I图象,电压为37.5V,故外电路电阻
故C正确;
D.输出功率为120W时,对照P-I图象,电流为4A,再对照U-I图象,输出电压为30V,故D错误;
故选AC。
16.U=E-Ir;见解析
【详解】
由E=U+U内及U内=Ir得
U=E-Ir,U-I图像如图所示
17.见解析
【详解】
P向右滑动,RP增大,R外增大,由I=可得:
I减小,由U内=I·r得U内减小,路端电压U外增大.
I减小,则R1分压U1=I·R1减小,
又因为U外=U1+U2,所以U2增大.
又因为U2=I2R2,则I2增大,
I=I3+I2,所以I3减小.
因为U3=U2,则U3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