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
一、单选题
原子核
A. 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 不能再分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 核内质子数 B. 核外电子数 C. 最外层电子数 D. 核外电子层数
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50 B. 136 C. 86 D. 222
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 分子比原子大,原子又比离子大
D. 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一定不会引起改变的是
原子种类化学性质粒子的电性原子核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总数
A. B. C. D.
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B. 相对原子质量代表各类原子实际质量的相对大小
C. 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实际质量
D. 相对原子质量也有单位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 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 原子一定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
D. 原子核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因此原子是显电性的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分子在物理变化中不可分
D. 在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中,只有电子是带负电的
我国已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拟于2007年前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A. 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 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
C. 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 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
1911年物理学家卢瑟福用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粒子轰击金箔来探究原子的内部结构,根据实验现象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该实验说明
A. 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方向不变,说明原子所带正电是均匀分布的
B. 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说明任何实验都存在一些偶然现象
C. 原子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体积较小的原子核里
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B.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 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16g B. 16
C. D. 16kg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 二氧化碳气体和干冰化学性质相同,因为它们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C.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离子不是
D.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原子且较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A. B. C. D.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
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______。
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带正电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带负电的粒子是______。
不带电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质量最小的是______。
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______、______。
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原子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表示原子的粒子有______填字母,下同;
表示阴离子的有______;
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__;
、B、C、D粒子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
若E中,则该粒子属于______填“原子”或“离子”
在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五种微粒中:
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填序号,下同;
质量最小的微粒______;
可能带正电的微粒______.
三、实验题
人们为了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尤其是英国科学家卢瑟福为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于1911年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粒子发生器--放射性物质放出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000倍;金箔--作为靶子,厚度,重叠了3000层左右的原子;探测屏--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
【实验现象】如图乙所示: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甚至像是被金属箔弹了回来。
【分析解释】
若原子的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粒子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
卢瑟福认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才会出现上述现象。他说的“很小的结构”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______,推测原子中存在这个“很小的结构”的证据是______。
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方向不变,说明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故选:B。
根据原子的结构解答,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一般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氢原子核中没有中子.
2.【答案】C
【解析】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核外电子层数无关。
故选:C。
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少于4个时,容易失去电子;多于4个少于8个时,容易获得电子.最外层为8个电子时,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稳定.
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核外电子的得失趋向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3.【答案】C
【解析】解:因为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故其核外电子数为86。
故选:C。
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答案】B
【解析】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
C、分子比它的构成原子大,错误;
D、钠原子的质子数等于钠离子的质子数,错误;
故选:B。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掌握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最外层得到电子后,原子的种类、原子核一定不变;
故选:C。
根据原子得失电子后的变化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原子和离子的转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答案】C
【解析】解: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故选项说法正确。
B、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实际质量成正比,相对原子质量代表各类原子实际质量的相对大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实际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单位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电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正确;
B、在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但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故错误;
C、氢原子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故错误;
D、由于原子核和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错误;
故选:A。
A、从电子的质量很小去分析;
B、从在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但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去分析;
C、从氢原子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去分析;
D、从原子核和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去分析;
记住原子中各粒子数之间的关系,在原子里质子数电子数,但中子数不一定相等;氢原子中没有中子这些特例.
8.【答案】D
【解析】解: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分子在物理变化中不可分,这是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中,电子带负电,离子也可能带负电,如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常见的带电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的构成、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常见的带电的粒子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9.【答案】B
【解析】解:由题中信息“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可类比推知中的数据3是指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氦原子的质子数是2,所以中子数是1。
故选:B。
由题中信息“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可类比推知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属于创新题目,由题目给出信息,推断该元素的原子构成,对于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应当熟记,此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10.【答案】C
【解析】解:A、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方向不变,说明原子内部有相对较大的空间,错误;
B、极少数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说明原子内有带正电荷的微粒,错误;
C、原子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体积较小的原子核里,正确;
D、该实验不能说明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错误;
故选:C。
根据已有的原子结构的发现实验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结构的发现,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答案】C
【解析】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能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分子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电子的质量很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原子易失去电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的概念、原子的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B
【解析】解: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单位不是克,故选项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故选项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不是千克,故选项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单位不是千克,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国际上是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单位是“1”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它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故此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气体和干冰化学性质相同,因为它们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性质相同,故此说法正确。
C、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此说法错误。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不在这个前提下,原子还能分成更小的粒子,故此项错误。
故选:B。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这些粒子具有其基本性质,即粒子都在不断运动,粒子间有间隔,同种粒子性质相同等;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会变成离子,离子得失电子能变成原子;原子还可以再分。
同学们要能分清分子、原子、离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明确其相互关系。
14.【答案】2。
【解析】解:A、为氦原子,是稀有气体,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故A错误;
B、为碳原子,为非金属元素,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只会形成共价化合物,和另外一种元素共享电子,故B错误;
C、为镁原子,为金属元素,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故C正确;
D、为钾离子,最外层电子已达8个,达到稳定结构,不会再失去电子,故D错误。
故选:A。
因为粒子种类与粒子结构间的关系是:阳离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可知:A、为氦原子,B、为碳原子,C、为镁原子,D、为钾离子。
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掌握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学会区别阳离子、阴离子、原子的微粒的电子层排布特点。
15.【答案】A
【解析】解:A、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正确。
B、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C、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错误。
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氦为2个,则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分子、原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质子 中子 质子 原子核 电子 分子 原子 中子 质子 中子 电子 质子 电子
【解析】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没有发生变化,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
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分为质子和中子,中子不带电,所以原子核带正电荷;
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电荷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分子是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也不显电性;
由于氢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没有中子,核外有1个电子,电子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所以氢原子质量约等于一个质子质量,还等于一个中子质量;
电子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电子是质量最小的粒子;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故答案为:分子、原子;原子;原子;分子;质子;中子;质子;原子核;电子;分子;原子;中子;质子;中子;电子;质子;电子。
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根据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考虑;根据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考虑;根据原子核的组成考虑;根据微粒带电荷情况考虑;根据电子带电情况考虑;根据分子、原子、中子带点情况考虑;质子、中子的质量关系考虑;根据电子质量小考虑;根据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关系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基本微粒所带的电荷,物质构成的基本微粒,知道分子、原子都不显电性。
17.【答案】得 AC D B BD 原子
【解析】解: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AC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D为阴离子;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B为阳离子;
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中,,为原子。
故答案为:
得; ; ; ; ; 原子;
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根据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8.【答案】
【解析】解: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它们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一个质子的质量约等于一个中子的质量,约等于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所以电子的质量是最小的;
质子一定带正电;离子可以为阳离子、阴离子,可能带正电.
故答案为:;;
根据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分子的电性和质量的大小分析回答本题.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分子、原子的关系,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所带的电性,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19.【答案】会 原子核 极少数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甚至像是被金属箔弹了回来 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解析】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不会发生偏转,大多数发生偏转,而大多数发生了偏转,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很小的结构”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原子核。
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很小的结构”指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原子核。极少数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甚至像是被金属箔弹了回来,原子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使绝大多数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
原子结构如图C。
故答案为:会原子核;极少数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甚至像是被金属箔弹了回来; 原子核很小,原子内部有很大空间。
根据原子结构分析解答;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个非常大的空间。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实验现象正确判断物质的构成问题。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