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0-18 06:1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省玉溪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B.果醋发酵的适宜温度比果酒发酵的适宜温度高
C.传统的葡萄酒制作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
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需在光下进行
2.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水量为50%左右的豆腐适于制作腐乳
B.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C.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21%左右
D.制作成功的腐乳应具有的特点是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
3.下列关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腐乳制作过程中,有机物种类增加,含有的能量减少
B.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酵母菌能大量生长繁殖,醋酸菌则不能正常生长
C.在糖源和氧气都充足时,醋酸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D.为了防止发酵液受污染,应将选取的葡萄先去枝梗,再冲洗多次然后使用
4.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要制果醋,必须先制果酒
B.腐乳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杂菌繁殖越快,豆腐越易腐败
C.成功制作泡菜的关键是营造无氧环境,常用的方法是将坛口用水封好
D.酿酒、酿醋、制作腐乳及泡菜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5.下图是苹果醋的制作流程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当提高温度可提高①②过程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B.图中需要通氧的是①过程的初期和②过程
C.pH是影响①②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D.制酒和制醋的微生物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
6.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在乳酸菌发酵的初期,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助
B.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
C.进入发酵中期,泡菜坛内各种生物的抵抗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D.进入乳酸菌发酵的中期,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代谢产物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
7.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膳食中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一般不会危害身体健康
B.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
C.亚硝酸盐不是致癌物质,但可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D.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
8.下图甲、乙是探究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用于探究果醋果酒发酵时,打开阀a,转动搅拌器有利于提高产量
B.打开阀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二氧化碳的产生情况
C.甲可用于探究果酒果醋发酵,发酵前要对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
D.乙用于腐乳制作,应控制好温度,加盐腌制后接种毛霉菌种
9.下列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 )
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加入碳源、氮源、矿质元素、水及生长因子
B.碳源和氮源必须具有一定比例,碳元素的含量最多,其次为氮元素
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pH、氧、渗透压的影响
D.培养基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都是固定的
10.下表为某种培养基的配方,根据表格可以判断出
成分 含量 成分 含量
K2HPO4 2g (NH4)2SO4 1.4g
MgSO4·7H2O 0.3g CaCl2 0.3g
纤维素粉 20g 琼脂 20g
水 1000mL pH 5.5
A.此培养基可以用来筛选生产纤维素酶的菌种
B.此培养基因原料来源广泛,可用于工业生产
C.此培养基可以用来筛选自生固氮菌
D.此培养基中含有微生物所必需的五类营养要素
11.下列常用的无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无菌操作不要求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细菌
B.用酒精擦拭双手的方法是对操作者进行消毒
C.实验操作过程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D.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可用酒精擦拭
12.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过消毒可以杀死物体内所有的微生物
B.利用平板划线法可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常用于微生物的接种
D.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可以直接丢弃
13.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是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
C.临时保藏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低温-4℃保藏的方法
14.在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对照组可将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15.图甲表示稀释涂布平板法中的部分操作,图乙表示平板划线法的操作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中涂布前先要将涂布器灼烧,待冷却后才能涂布菌液
B.甲、乙操作相比较,甲涂布后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计数
C.在接种前后,乙中接种环共需要灼烧6次
D.乙中的连续划线的起点都是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酶洗衣粉就是将酶直接加到洗衣粉中
B.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类;脂肪类;淀粉类;蔗糖类
C.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D.普通洗衣粉只是缺少酶,不会污染环境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所有生物的活细胞均能产生果胶酶
B.由酵母菌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
C.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D.温度过高或过低,果胶酶都丧失活性
18.为了研究温度对固定化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在制作苹果汁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固定化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55℃
B.在60℃时固定化果胶酶已经完全失活
C.固定化果胶酶可以在40℃时长期保存
D.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不会直接影响出汁率
19.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果胶酶加入冷却至室温的海藻酸钠溶液中,以制备固定化酶
B.将新制得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凝胶珠用清水反复冲洗,以防止杂菌污染
C.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凝胶珠带尾巴的原因可能是针筒离烧杯液面距离太远
D.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20.在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下列对样品处理过程中,正确的是( )
A.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血浆中的葡萄糖、无机盐
B.洗涤时离心速度过小,时间过短,白细胞等会沉淀,达不到分离的效果
C.洗涤过程选用0.1%的生理盐水
D.透析的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21.将处理破裂后的红细胞混合液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后,离心管中的溶液分为四层,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 )
A.血红蛋白、甲苯层、脂质物质层、红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B.甲苯层、红细胞破碎物沉淀层、血红蛋白、脂质物质层
C.脂质物质层、血红蛋白、甲苯层、红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D.甲苯层、脂质物质层、血红蛋白、红细胞破碎物沉淀层
22.如图表示对某蛋白质溶液进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相似于纸层析法分离色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上某些基团解离后可使蛋白质带电,电场中带电的蛋白质分子(或多肽)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B.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完全取决于其所带净电荷的多少
C.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取决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D.电泳结果表明溶液中蛋白质可能有两种,但也可能只有一种
23.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时,凝胶的种类较多,但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
A.改变蛋白质分子通过凝胶时的路径
B.吸附一部分蛋白质,从而影响蛋白质分子的移动速度
C.将酶或细胞固定在凝胶中
D.与蛋白质分子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影响其移动速度
24.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法,下列关于这三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馏法的实验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再把水蒸发掉,剩余的就是芳香油
B.压榨法的实验原理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C.萃取法的实验原理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D.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应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25.下列用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蒸馏温度高,水和玫瑰精油挥发得就容易,所以在高温下蒸馏效果好一些
B.为了充分蒸馏玫瑰精油,应该在较低温度下延长蒸馏时间
C.在乳浊液分层的时候,为了有利于水和油层的分开,向乳浊液中加入氯化钠
D.水和油层分开后,应在初提取的玫瑰精油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吸去残留的水分,放置过夜,经过滤除去固体硫酸钠后,就可以得到玫瑰精油
26.下列关于植物芳香油提取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提取植物芳香油都必须用蒸馏法 
②水蒸气蒸馏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 
③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 
④萃取是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机溶剂中,蒸发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下列对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把新鲜的胡萝卜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B.在萃取过程中在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
C.在浓缩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
D.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胡萝卜素,留下的是有机溶剂
28.下列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点样时,可用注射器直接点样
B.点样过程中,应快速细致,形成直径大小相同的圆点
C.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
D.在纸层析过程中,滤纸可放在普通烧杯中
29.下列关于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
B.胡萝卜素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提取
C.提取胡萝卜素时,可采用石油醚、苯、丙酮等作溶剂
D.萃取过程中要采用水浴加热
30.对胡萝卜素的提取顺序,正确的是( )
A.胡萝卜→粉碎→萃取→干燥→浓缩→过滤→胡萝卜素
B.胡萝卜→粉碎→过滤→干燥→萃取→浓缩→胡萝卜素
C.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D.胡萝卜→粉碎→过滤→萃取→干燥→浓缩→胡萝卜素
二、综合题
31.“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这是某品牌枸杞果酒率先提出的消费理念,将积淀了千百年的枸杞药食文化和中国红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更增添了品牌的文化魅力和优势。下面为该品牌枸杞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据图回答问题:
(1)流程中“?”处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______ (填“能”或“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果酒制作是否成功,需发酵后用__________来鉴定,在_______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色。
32.泡菜制作方便、口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泡菜的腌制方式、时间、温度等条件对泡菜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泡菜制作过程中的微生物数量和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利用生物学知识对泡菜腌制过程进行科学管理意义重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泡菜腌制过程中,进行发酵的主要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属于________生物。不能采用加入抗生素的方法来抑制杂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相关条件的控制。首先,要选择合格的泡菜坛,并用水封的方式密闭处理,以保证坛内发酵所需的________环境。另外,温度过髙、________用量过少、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乳酸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________________。泡菜坛内常常会出现—层白膜,这是由产膜酵母的繁殖形成的,酵母菌的呼吸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____________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复合物。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吃新鲜蔬菜,不宜多吃腌制蔬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急性肠胃炎是由细菌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导致的。因此检验饮用水的细菌含量是有效监控疾病发生的必要措施。请回答下列与检验饮用水有关的微生物问题:
(1)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图1中所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所示的四种菌落分布图中,不是由该方法得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溶化后灭菌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
(3)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同时需要做A、B、C三个培养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结构上看,与大肠杆菌属于同一类生物的是_______。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酵母菌 C.乳酸菌 D.霍乱弧菌 E.霉菌
(5)为了检测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在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将分别含有A、B、C三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结果见图: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择的抗生素是__________。若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该抗生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
34.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等物质,可以用来澄清果蔬饮料,在食品加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酶的总称,包括_______、果胶分解酶和__________。食品工业中之所以使用果胶酶澄清果蔬饮料,是因为果胶酶能破坏植物的________结构。
(2)微生物是生产果胶酶的优良生物资源。分离和筛选能产生果胶酶的微生物,使用的培养基应该以_________为唯一碳源;为了纯化该生物,需要在____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接种菌种,最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
(3)在榨汁果汁前,要将果胶酶和果泥混匀保温,目的是提高出汁率;过滤后要用果胶酶处理果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40 ℃就是果胶酶的最适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8 13 15 25 15 12 11 10
35.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三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____________分解成____________。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
成分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水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乙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6.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1)在缺水状态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________________状态。
(2)固定化细胞技术一般采用包埋法,而固定化酶常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藻酸钠溶化过程的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数目________。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实验中CaCl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凝胶色谱技术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有机溶剂,对高分子物质有很高的分离效果,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SephadexG-100,则“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凝胶色谱法可将从红细胞中分离出的血红蛋白样品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下列是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操作,请补充完整:
①实验时要对采集到的血液中的红细胞进行洗涤,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在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红细胞会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③将释放出的血红蛋白收集到透析袋中透析,这是样品的______________,而透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最后经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__________。
38.近几年我国柑橘大丰收,提取橘皮精油是提高其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请分析回答提取过程的有关问题:
(1)提取橘皮精油,常采用__________法而不用蒸馏法,原因是___________。
(2)提取橘皮精油时,为了提高出油率,首先将橘皮_________________,并用石灰水浸泡,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榨过程,为了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常加入_________。
(4)得到压榨液后,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_______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上层的橘皮精油分离出来。此时,橘皮油中含有少量的水和果醋,需在5℃—10℃下_______使杂质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橘皮油,其余部分过滤,________混合合并后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
39.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备用色素,可分别从胡萝卜或产生胡萝卜素的微生物体中提取获得。薰衣草精油气味芳香,能够清热解毒,清洁皮肤,祛斑美白,深受女性朋友的喜爱,研究还发现薰衣草精油有抑菌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薰衣草精油具有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根据以上特点,可用________________法提取薰衣草精油,其原理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却后,混合物又会重新分出油层和水层。
(2)科研人员探究薰衣草精油抑菌实验时,以滴加等体积精油小圆形滤纸片为中心的透明圈的大小来比较薰衣草精油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如下表所示。
薰衣草精油对两种细菌活性影响的测定
浓度(μg/disc) 0.5 1 2.5
大肠杆菌抑菌圈直径(mm) 6.72 6.93 8.66
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mm) 5.8 6.21 6.95
由表中数据可知,薰衣草精油对________________抑菌效果更好,从表中数据能否得知薰衣草精油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的最佳浓度?________________。
(3)探究薰衣草精油抑菌实验时所用的培养基需要用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灭菌结束后,切断电源,等自然冷却到压力表为0时,再打开排气阀,若提前打开排气阀,将会有什么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植物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萃取法,下图是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装置示意图。该鉴定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在图的胡萝卜素层析结果示意图中,A、B、C、D四点中,属于提取样品的样点是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2.D
3.A
4.C
5.D
6.C
7.D
8.C
9.C
10.A
11.D
12.C
13.D
14.A
15.B
16.C
17.B
18.D
19.D
20.D
21.D
22.B
23.A
24.A
25.A
26.B
27.B
28.B
29.C
30.C
31.
(1)冲洗、过滤
(2) 18~25 ℃ 不能 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而果酒发酵是无氧环境(或醋酸菌需要在有氧且温度是30~35 ℃条件下,才能将糖转化为醋酸,而此时发酵罐中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是18~25 ℃)
(3)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
(4) 重铬酸钾溶液 酸性 灰绿
32.
(1) 原核 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
(2) 无氧 食盐 增加 兼性厌氧型
(3)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4)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能会转变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
33.
(1) 稀释涂布平板法 D
(2)调节pH
(3)分别计数3次,取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4)ACD
(5) 青霉素 抗性突变菌株
34.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果胶酯酶 细胞壁 果胶 固体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使果汁变澄清 不能
35.
(1) 纤维二糖 葡萄糖
(2) 红色复合物 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
(3) 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分离单菌落 不能 培养基乙中没有纤维素粉,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菌落
36.
(1)正常的生活
(2) 化学结合法 物理吸附法
(3)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4)要用小火或间断加热,避免海藻酸钠发生焦糊
(5) 少 海藻酸钠浓度偏高,制作失败
(6)用于海藻酸钠聚沉
37.
(1)凝胶的交联程度、膨胀程度和分离范围
(2) 纯化 去除杂蛋白 蒸馏水和甲苯 粗分离 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纯度鉴定
38.压榨 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水蒸气蒸馏会使有效成分部分水解等 干燥去水 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 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NaHCO3和5%的Na2SO4 离心 静置5~7 d 滤液与吸出的上层橘油
39.
(1) 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易挥发 水蒸气蒸馏#蒸馏
(2) 大肠杆菌 不能#否
(3) 高压蒸汽灭菌 因锅内压力突然下降,灭菌容器内的液体会冲出容器,造成污染
(4) 纸层析法 B和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